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广西白糯玉米粒为主要原料,利用改良后的小型米刀式喷风碾米机加工玉米粑查,并进行玉米入碾前预处理优化试验,探讨理想的出粑查率、度电产量和产品粒度均匀性,以满足广大农村米厂小批量加工玉米粑查的实际需求。结果表明,影响设备加工效果的基本参数包括转速、飞轮配重及米刀与转子间距,设备改型后其优化基本参数为:转速1296 rpm,飞轮配重5 kg,米刀与转子间距5 mm;影响白糯玉米加工工艺效果的基本参数包括干玉米原始水分、加水率、水温和水调时间,玉米水调加工工艺优化参数为:干玉米水分12%,水温40℃,加水率10%,润水时间3 min。  相似文献   

2.
研制了一种锤片-齿条式切揉试验装置,并采用二次旋转回归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玉米秸秆切揉试验,建立了玉米秸秆揉丝率和度电产量与转子转速、锤片-齿条间隙、锤片厚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响应面分析和多目标优化法,得到了锤片-齿条式切揉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结果表明:当转子转速为2 203.03 r.min-1、锤片厚度为3.26 mm、转子-齿条间距为23.00 mm时,揉丝率为90.12%,度电产量为202.02 kg.kW-1.h-1。实践证明该装置设计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3.
新型杂粮人造米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选择大米、玉米、小麦、燕麦为原料,采用单螺杆挤压技术,从配方、上光效果及复水性能3个角度研究开发杂粮保健人造米的制作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上光工艺,确定上光剂的最优配方和最优复水参数.初步摸索出杂粮保健人造米的制作工艺为:配方研究—粉碎—加水搅拌—挤压成型(机筒温度120℃、物料中水分含量24%、螺杆转速220r/min)—热风干燥(干燥温度80℃、干燥时间1h、干燥时物料堆积厚度2 cm)—上光(选取壳聚糖与马铃薯淀粉作膜材料,配比为2∶1,甘油添加量为2.5%,pH为4,干燥温度为70℃)—复水试验的最优参数(复水时间11 min,复水温度99℃,水/米质量比2.2∶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玉米馒头的优化工艺,以适应工业化生产和人们的健康需求。[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玉米粉和水的添加量以及最佳的醒发时间,并采用感官评价和质构仪对玉米馒头品质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粉添加量为30%、加水量为53%、醒发时间60 min时,玉米馒头的品质较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参数为玉米粉添加量为25%(以高筋粉质量计),加水量54%(以高筋粉质量计),醒发时间45 min时,玉米馒头的硬度、弹性、回复性都较好,且富有独特的玉米风味和口感。[结论]研究结果为玉米馒头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双轴全混合日粮混合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本研究设计的双轴卧式全混合日粮混合机的结构与加工工艺参数.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对影响该机剪切、揉搓及混合功能的各因素进行试验,得到了其结构与加工工艺参数的合理组合切刀数量16个,叶板角度35°,齿杆4排,转子间隙11~13 mm,齿杆角度50°~10°,揉搓转子转速45~50 r/min,剪切转子转速60~65r/min,加工时间6~10 min,充满系数0.2.按上述参数组合采用双轴全混日粮混合机搅拌加工全混合日粮,变异系数为8.6%~11.6%,粗饲料揉丝率51.2%~53.6%,粗饲料长度12.4~12.8mm,满足全混合日粮加工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进即食香菇的加工技术,探讨了复水温度对即食香菇加工中干菇复水效果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微波-沸水协同杀菌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即食香菇复水工艺的最佳温度为90℃,此时复水时间为15min,可减少多糖和蛋白质的损失,并能除去部分苦味;微波-沸水协同杀菌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103s,微波发射功率3.7W.g-1,沸水时间21min。即食香菇复水与杀菌工艺的改进,提高了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对即食香菇生产技术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液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英  梁凌云  徐凤英  滕占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428-13429
[目的]优化玉米秸秆液化工艺。[方法]以液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适宜的液化剂和催化剂,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液化工艺。[结果]EC和EC+EG的液化效果较好,液化60min时液化率就接近于踟%;EG的液化效果较差,液化100min时液化率才达到70%。以浓硫酸为催化剂,EC和EC+EG为液化剂的玉米秸秆的液化率接近80%;以磷酸为催化剂二者的液化率接近50%;以浓盐酸为催化剂,EC为液化剂的玉米秸秆的液化率不到24%,EC+EG为液化剂的玉米秸秆的液化率只有11%;以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的玉米秸秆的液化率不到5%。较优液化工艺为添加3%催化剂在160℃下液化1.0h,此条件下玉米秸秆的液化率为90.56%。[结论]液化温度是影响液化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催化剂用量,影响最小的是液化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苹果片超声波预处理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旋转中心组合试验,研究超声波功率、时间、水温对苹果片热风干燥时干燥时间,复水比的影响,响应面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二次回归方程都极显著,拟合良好;优化的超声波预处理参数是:超声波功率203.99w,水温34.59℃,时间10.64min。此条件下,苹果片热风干燥时间为2.61h,复水率为7.07g·g~(-1),成品颜色更鲜亮偏黄。[结论]优化的超声波预处理条件可以提高热风干燥苹果片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几种脱胶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蚕丝的精制工艺,提高脱胶率。[方法]以N1白、杂交种和N2为材料,以蚕茧脱胶率、丝胶溶解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酶脱胶、酸脱胶和高温高压水脱胶3种工艺,探索蚕丝的最佳脱胶方法。[结果]采用酸脱胶和高温高压水脱胶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脱胶率增加;在相同时间内,3个材料的脱胶率由大到小依次为:N1白>杂交种>N2。采用高温高压水脱胶时,N1白、杂交种和N2的脱胶率分别为17.80%~37.80%、14.67%~35.00%和12.33%~29.67%。在pH值为7、温度为60℃的木瓜蛋白酶液、浴比为1∶50的条件下脱胶2 h,N1白、杂交种和N2的脱胶率分别为18.50%、14.85%和12.50%。[结论]高温高压水脱胶工艺的脱胶率最高,此法由于无化学品引入,是获得纯净的丝素、丝胶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液化及树脂化的工艺条件,进而提高玉米秸秆资源的利用价值及开辟玉米秸秆利用的新途径.[方法]以苯酚为液化剂、磷酸为催化剂对玉米秸秆进行液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玉米秸秆液化的最优工艺;然后对液化产物进行树脂化,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树脂化工艺.[结果]玉米秸秆液化的最优工艺条件:液化温度150℃、液化时间165 min、固液比3∶13、磷酸用量10%,该液化工艺条件下,玉米秸秆液化残渣率为l2.1%;树脂化工艺条件:甲醛与液化产物摩尔比1.8、NaOH与液化产物摩尔比0.35、树脂化合成温度85℃、保温时间40 min、水与液化产物摩尔比8.0,该工艺条件下可生产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玉米秸秆液化物树脂,用其压制的胶合板干状强度1.788 MPa、湿状强度0.812 MPa,胶合强度符合国家标准(GB/T 17657-1999)对Ⅰ类胶合板的要求(≥0.700MPa).[结论]以玉米秸秆液化产物制备的酚醛树脂胶黏剂可用于木材加工.  相似文献   

11.
郑贵臣  冷进松  余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23-11826
[目的]改善玉米特强粉食品加工性能,实现玉米粉产品具有较强的抗冷冻性能。[方法]以玉米粉速冻饺子冻裂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以蜡质玉米磷酸脂淀粉、蜡质玉米磷酸酯化交联淀粉、蜡质玉米预糊化淀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复配来提高玉米特强粉抗冷冻性能,利用Design-Expert 7.0分析峰值冻裂率,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利用方程推测提高玉米特强粉抗冷冻性的几种淀粉的复配比例。[结果]确定3种淀粉的最佳复配参数为磷酸酯添加量为0.8%,磷酸酯交化交联淀粉为0.4%,预糊化淀粉添加量为3%,加水量为41%,其冻裂率可以下降到0.8%。[结论]响应面回归分析能够更准确地指明最佳控制条件,得到玉米粉速冻产品抗冻性的最佳复配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黄玉米粉制作玉米面饼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都安特产小粒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优化工艺路线分别加工制作成、甜两种口味玉米面饼,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各工艺参数的优化验证。结果表明,咸味玉米面饼优化工艺参数为:玉米粉粒度〉40目,每1kg玉米粉中添加面粉130g、盐6g、鸡蛋液200g,各工艺参数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食盐〉面粉〉鸡蛋液〉玉米粉粒度;甜味玉米面饼优化工艺参数为:每1kg玉米粉中添加蔗糖150g、面粉100g、鸡蛋液320g、牛奶800g,各工艺参数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蔗糖〉面粉〉牛奶〉鸡蛋液。  相似文献   

13.
仅就糯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选育、产业化等问题进行研讨,为加快我国糯玉米新品种选育,拓宽现有糯玉米种质基础,结合大型玉米加工企业对糯玉米品种的需求,应加快更新育种目标,与产业化尽快接轨。  相似文献   

14.
糯玉米的营养价值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系统地介绍了糯玉米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阐述了国内外糯玉米生产和遗传育种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其综合利用前景,表明在中国发展糯玉米对发展食品加工、淀粉加工及畜牧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为四川省优质高产糯玉米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鲜食糯玉米10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糯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行粒数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穗长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出籽率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结论]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应以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等几个性状为主要目标,提高鲜食糯玉米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两个鲜食糯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文  杨扬  辛德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27-9429
[目的]研究鲜食糯玉米的籽粒灌浆特性。[方法]以2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TNX0621和TNX0620为试材,测定其灌浆期间的籽粒干物重,研究了这2个品种的籽粒灌浆基本规律和特征。[结果]通过对籽粒干物重的测定及与Logistic方程拟合表明,TNX0621和TNX0620籽粒灌浆速度随灌浆日期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变化。其灌浆速度出现最大的日期均为开始灌浆后的第34天;灌浆千粒重平均日增长的最大速度分别为8.57和6.43 g/d。籽粒干物重与灌浆天数相关性检验表明,r在α=0.01水平上相关,且籽粒的干物重与灌浆的天数二者相关极显著。误差分析表明,品种TNX0621在y0621±4.027d范围内存在误差;品种TNX0620在y0620±3.734d范围内存在误差,结果符合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糯玉米灌浆特性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  相似文献   

17.
Flaking on high-moisture corn(wet corn)by hot-air heating was studied in the paper.The wet-heating approach was beneficial to improve corn gelatinization by experimental results.By the experiments,a set of optimal parameters was obtained:hot- air temperature 120-130℃,heating duration 70 min,gap between rollers 0.5-1.0 mm,150-200 r?min-1 for rotational speed of rollers.  相似文献   

18.
19.
从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人们消费观点的改变, 阐述了糯玉米品种选育与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介绍了糯玉米由一个突变体到现在上百个品种, 各种花色的发展过程; 糯玉米由简单的青嫩果穗鲜食到现在的青嫩鲜食、保鲜加工、深加工等多种利用途径, 以及形成了产业化; 分析了糯玉米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今后要根据我国国情因时、因地、逐步扩大的建议; 明确了现阶段糯玉米的育种目标除农艺性状和综合抗性要求外要求鲜食及保鲜加工以适口性、商品性好为主; 工业用深加工以籽粒产量高, 支链淀粉高为主; 饲用主要以生物产量高为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糯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糯玉米(Zea mays L.ceretina kulesh)又称蜡质玉米,是一种大众食品,其鲜果穗可用作鲜食或加工,子粒和茎秆可作粮食、饲料。我国是糯玉米的起源地,也是糯玉米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从表型水平、生理生化水平、分子水平及遗传育种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糯玉米研究现状,提出了当前糯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