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黑龙江垦区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主要病虫害为遥感监测对象,确定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研究的内容,并简要阐述了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Landsat 8卫星数据在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农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垦区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垦区作物长势监测、垦区病虫害监测等方面介绍Landsat8卫星数据发挥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作物种植重迎茬监测的意义;提出了在黑龙江垦区开展作物种植重迎茬监测的基本方案,总体程序包括准备工作、监测实施、分析总结3个阶段;并在已有数据基础和已有技术储备的基础上分析了在黑龙江垦区开展作物种植重迎茬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数据同化系统融合了遥感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的优势,是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状况的有力手段。本文在简要介绍作物产量遥感估测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数据同化算法的发展情况、多源遥感数据在数据同化上的应用潜力、数据同化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数据同化系统的尺度效应4方面进行论述。并且针对农业应用现状,提出未来应充分挖掘多源遥感数据、多作物生长模型集合和数据算法的优势,最终实现以机理模型为纽带的作物估产模式,并为制定田间管理策略、规划粮食产业布局和制定进出口贸易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多源遥感数据支撑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可为土地整治、占补平衡、新增耕地质量评估和基本农田管护提供科学依据,多源遥感为实现长时序大范围的耕地质量监管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方法】文章从耕地质量的定义出发,研究了基于遥感技术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的两种策略:(1)从地学特征、土壤特性、环境状况、建设水平和生物多样性等5个维度表达耕地质量的科学内涵,构建以多源遥感数据为基础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并梳理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各关键指标因素的方法;(2)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利用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监测作物长势间接反映耕地质量综合状况。【结果】以多源遥感支撑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可实现耕地质量信息的实时、大范围获取,对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支撑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逐渐向更高精度、更多样化和更融合的方向发展。【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耕地质量的实时大范围监管和耕地资源的"三位一体"管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农业》2021,(1):61-62
文章研究目的是利用农业遥感技术对黑龙江垦区水稻长势监测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是先采集野外水稻生长指标数据,然后利用植被指数反演建模。探索出一个适合黑龙江垦区水稻长势动态监测路线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利用这个方法路线可以很好地对垦区的水稻长势进行动态监测,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冷冻害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大,造成的灾害损失不断增加。其中,冷冻害是作物常见的灾害之一,农业部门及各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都对农作物灾害的实时监测极为关注。遥感技术的发展为作物冷冻害的监测和预报提供了快速、无损、大面积监测的手段。本文对作物冷冻害遥感监测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归纳了作物冷冻害遥感监测的主要技术方法。目前国内外关于农作物冷冻害遥感监测,在监测机理、精度、实时性和实用化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对此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光谱响应机理研究、空基和地基相结合、多源多时相数据互补的解决对策,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光谱的作物氮含量估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是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之一,氮的亏缺或富余会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及时、准确和无损的作物氮素水平监测对作物的增产、合理施肥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作物氮含量遥感估算的原理及国内外估算方法与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遥感光谱数据的作物氮含量估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模型普适性的提高、多源遥感数据的使用、多因素影响下作物氮含量的监测等。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京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方法,依据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采用GIS技术和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关联,实现北京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数据的共享。系统能够实现北京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疫源疫病数据的日常管理、监测信息的空间分析和统计、监测结果的表达、可视化以及监测结果的决策支持。依据总体设计方案,通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系统的建设能够让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及时准确掌握北京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情况以及相应的预警与预报措施,从而进一步为疫病防患,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白粉病严重危害小麦生长及制约产量形成,确立实时监测小麦白粉病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为精确防控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小麦开花和灌浆期,使用同时搭载多光谱仪和热成像仪的六旋翼无人机作为遥感数据获取平台,通过ENVI软件从小麦白粉病遥感影像中提取植被指数、纹理特征以及冠层温度信息,进而利用多元线性回...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遥感识别中的多源数据融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农作物遥感识别是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多源数据在农作遥感识别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笔者从多源数据融合的角度,归纳了2000年后多源数据在农作物遥感识别中应用的总体概况,系统梳理并提炼了当前多源数据融合的主要融合技术和融合模式。围绕与多源数据融合和农作物遥感识别相关的关键词,在Google学术、ISI Web of Knowledge和中国知网中对2000-2014年间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并统计不同传感器的使用频率及结合方式。研究表明,以提高空间分辨率为目标的多源数据融合和以提高时间分辨率为目标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是当前的两种主要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时空尺度的扩展。前者的融合技术包括图像融合、正态模糊分布神经网络模型、成分替换、半经验数据模型融合及多分辨率小波分解等,可以提升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解力和清晰度,较好弱化混合像元产生的影响,但农作物光谱信息有一定程度的丢失或扭曲,农作物空间分布局部细节信息与纹理特征依然会缺失;后者的融合技术形式灵活多样,可分为同源数据联合扩展时序的时空优化技术和异源数据联合扩展时序的时空优化技术,其可以有效排除短时间段内农作物生育期交叉,但易受不同遥感数据源间光谱反射率或植被指数转换模型及光谱波段设置差异的影响。在融合模式方面,根据数据类型分为光学数据的融合、光学数据与微波数据的融合以及遥感与非遥感数据的融合,以实现卫星资源优势互补为宗旨,充分挖掘不同类型农作物在遥感数据上呈现的光谱、时间和空间特征差异信息。同样,农作物遥感识别研究中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也存在诸多挑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完善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合作、更深层次挖掘融合信息以及多尺度长时间序列的中高分辨率农作物空间分布数据集的需求是多源数据融合的农作物遥感识别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技术和模式,为摸清多源数据融合在农作物识别中总体进展提供支撑,同时也为其他多源数据融合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垦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国营农场群,拥有近千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垦区应整合优质资源,用耕地承包系统、农情遥感监测、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价格监测等信息化手段建设黑龙江垦区农资综合管理信息化体系。黑龙江垦区农资综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是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做大做强农资产业,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南方水稻遥感监测中,单一传感器影像数据已不能满足监测精度的要求,需要将高空间分辨率全色影像与中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得到新的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影像,有利于改善影像识别与分类精度.该文利用江苏省金湖地区HJ-1A卫星30m分辨率多波段影像与ALOS卫星2.5m分辨率全色影像进行水稻监测,采用4种融合方法(Brovey变换、IHS变换、高通滤波和小波变换)对2种影像进行融合处理.随后对各种融合影像结果进行了目视定性和融合评价指标定量说明与评价,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在空间与光谱信息上具有最佳的融合效果.进一步利用小波变换的融合影像进行水稻识别与面积提取,统计表明融合影像相比HJ-1A多光谱影像,水稻面积估测精度从79.26%提高到91.65%.因此,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方法对南方水稻面积进行监测,可显著提高其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陆伟  毛罕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73-1875
概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概念和发展;介绍了在叶面积指数及生物量、养分及水分、作物病虫害3个方面信息诊断监测的具体应用;指出了研究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作物长势监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陆基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多源卫星遥感定量反演技术、时空耦合和数据同化技术等遥感前沿技术进行农田生态环境参数的及时准确动态监测展示,并根据获得数据及时给大众发布信息服务的APP,该APP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包括墒情监测、长势监测、预警发布、产量估测、农情上报等丰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无人机成像技术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能的新型时代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能够有效监测到农作物生长环境与生长趋势等信息.无人机成像技术与地面传感系统共同组成了空地一体化系统,是现代化智慧农业开展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为现代化农业管理监测提供精确有效的决策依据和信息基础保障.而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空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光谱技术的发展,植物光谱分析方法已成为监测作物生长与营养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概述利用光谱技术监测作物叶面积指数(LAI)、生物量、含水量、叶绿素及氮素五项指标的研究进展,对光谱技术在作物生长与营养信息监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遥感数据为基础,基于ENVI/IDL与ArcGIS Engine一体化集成技术,进行黑龙江垦区主要农作物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系统主要分为系统设置、数据处理、种植面积提取、长势监测、灾害监测、产量预测等模块;该系统能够实现主要农作物遥感业务处理流程化,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产能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综合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农田环境、作物等状况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完成3S技术功能的自适应融合和多源异构、空间与非空间数据以及基础空间数据与专题数据的融合,建立起一个以农田信息为主的资源与环境信息服务体系,用于专家进行数据查询、分析和决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SIF)可直接量化植被的实际光合作用,为实现大面积农作物及时有效监测提供新的手段,在农业监测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分析近年来卫星SIF遥感的发展趋势,从理论上解释遥感信息中提取SIF的难度,总结叶绿素荧光远程检测原理及多重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的算法、简化的物理模型算法和数据驱动算法3种反演方法的优缺点,系统梳理卫星SIF产品及其反演方法;从响应敏感性和监测机理方面探讨SIF遥感在监测作物环境胁迫和生产力与产量评估应用中的主要方法与最新技术。由于当前用于SIF反演的卫星传感器均不是专门进行荧光探测,SIF产品具有空间不连续、时空分辨率较低等缺点,在卫星SIF数据反演方法、作物胁迫监测、SIF与GPP机理联系、SIF数据同化等方面仍有较多待解决的问题。今后需继续深入研究SIF遥感的作物环境胁迫响应机理与生产力估算方法,进一步集成荧光、热红外、微波等多源遥感,进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监测能力,以保障国家农业安全生产,为SIF遥感深入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