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植保技术是在寒地水稻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水稻主茎叶龄进程发展而来的植保新技术。通过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病、虫、草害诊断预测与主茎叶龄进程的关系,根据水稻主茎叶龄进程制定防治病、虫、草害的植保技术标准,以便防治病、虫、草害更及时准确,防治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2.
寒地水稻全程植保技术示范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水稻全程植保技术是在寒地水稻病、虫、草害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水稻主茎叶龄进程发展而来的植保新技术。通过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病、虫、草的诊断预测与主茎叶龄进程的关系,根据水稻主茎叶龄进程制定防治病、虫、草害的植保技术标准,科学地选择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及其配方,以便防治病、虫、草更及时准确,防治效果更理想。通过全程植保技术示范点结果看,对水稻田间杂草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对难防杂草野慈姑防效达到93.6%,对细菌性褐斑病、褐变穗和穗颈瘟的防效也明显高于常规对照药剂,并且能够调节水稻生长,改善水稻性状,提高分蘖能力,降低水稻空壳率,提高水稻粒重,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以水稻"叶龄模式理论"与"器官同伸规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通过对水稻叶龄的调查及生育进程的判断,在水稻的各生育时期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将传统的"种-管-收"栽培模式发展为以水稻安全抽穗为前提的计划生长[1]。对水稻生育期内水肥管理和病、虫、草、低温冷害等危害的预防有重要指导意义,确保各项生产技术措施及时、有效进行,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我县常年种植水稻1.12万hm2,我县总的粮食种植面积为2.227万hm2水稻种植面积是总的粮食种植面积的50.29%。近年来我县水稻上的主要病虫由以前的两虫两病上升为三虫四病在我县水稻上发生面积6.43万hm2。是遏制水稻质量和高产急产的重因素。为了水稻安全生产、确保水稻质量和可持续的稳产、增产、增收。必须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大力推行绿色植保和专业化统防统治。  相似文献   

5.
正五大连池市属于寒地水稻稻作区,位居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我市主栽品种最多是11片叶品种,因此我市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是以11叶品种为标准,是在水稻"器官同申理论","叶龄模式理论","肥效反应线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市稻作实际发展而来的水稻栽培技术。它制定了每个叶龄期的生长发育标准,并根据田间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肥、水、植保等调控措施实现高产稳产的实用技术体系。该项技术使传统的种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水稻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吉林省水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变化动态,以及对当前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方法,提出了吉林省水稻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策略与技术和当前亟待完善的有关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是不同目标产量下各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标准,要求种植者对自已的稻田进行诊断,并与标准对比,及时采用施肥、灌溉、植保等进行调控,从而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技术于一体的栽培技术体系。一、叶龄诊断技术宗旨及思路在水稻生长的每个阶段,特别是在直接决定产量构成  相似文献   

8.
<正>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是不同目标产量下各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标准,要求种植者对自已的稻田进行诊断,并与标准对比,及时采用施肥、灌溉、植保等进行调控,从而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技术于一体的栽培技术体系。1叶龄诊断技术宗旨及思路在水稻生长的每个阶段,特别是在直接决定产量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9.
正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是不同目标产量下各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标准,要求种植者对自已的稻田进行诊断,并与标准对比,及时采用施肥、灌溉、植保等进行调控,从而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技术于一体的栽培技术体系。一、叶龄诊断技术宗旨及思路在水稻生长的每个阶段,特别是在直接决定产量构成  相似文献   

10.
五氟磺草胺等药剂飞机航喷防除水稻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保无人飞机进行病、虫、草等有害生物防治,能做到精准施药,提高防治效率,减少农药用量,是植保服务的一大趋势。2017年,凤台县植保站在水稻分蘖期用广州极飞P20型植保无人机航喷施药,用2.5%五氟磺草胺(稻杰)可分散油悬浮剂、6%五氟·氰氟草(稻喜)可分散油悬浮剂、10%氰氟草酯(千金)乳油3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试验,探索其对稻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和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系列产品飞机航喷对水稻安全,并且对移栽稻田高龄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及莎草类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1.
数据挖掘技术在水稻病虫害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艳新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2340-2342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网络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研制出"水稻病虫害专家诊治系统",包括系统采集、系统维护等子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得到海量水稻病、虫、草害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水稻病、虫、草害特征性状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为综合防治水稻的病、虫、草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双阳区水稻"两病一虫"发生概况、防治措施、如何发挥植保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来提高防效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目的是加强水稻种植户对"两病一虫"的防治认识,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应用植保机械,及时联防联控,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研究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供试的航空植保专用药剂——纳米农药水性制剂组合,对水稻主要病虫的总体防效,均优于对照农药组合与农户自防用药,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纳米农药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施药后1、3、7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7.31%、92.48%和95.69%;纳米农药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稻纵卷叶螟四(2)代、五(3)代的保叶效果分别为92.86%和82.49%,杀虫效果分别为66.67%和88.24%;纳米农药9%肟菌酯(3%)·戊唑醇(6%)微乳剂对纹枯病的病丛防效、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69.23%、71.55%和78.68%;对稻曲病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80.33%和89.71%。在丘陵地区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寒地12片叶水稻叶龄诊断指导施肥技术针对本地主栽12片叶水稻品种的特性,根据当前水稻生产中秧苗素质状况及本地插秧阶段气候特点等生产实际,结合水稻"器官同伸理论""叶龄模式理论""肥效反应线""养分传输规律"等稻作新理论,总结出了适合寒地12片叶水稻种植区的追施肥技术。该技术在掌握水稻生育进程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肥料施用时间、施用量和比例,可实现节本、提质、增效、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植保机械目前应用的主要是施药机械,可对各类农作物及林果喷洒化学农药,以预防或消除作物病、虫、草害,是一种使用量大、应用面广的农业机械。目前植保机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两病三虫是指稻瘟病、纹枯病、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赤斑黑沫蝉,它们对水稻的危害较大,应重视防治。1.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致导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三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孽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  相似文献   

17.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近几年气候的变化、种植结构的调整,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逐渐增多,程度也不断加重。其主要虫害有:稻水象甲、二化螟、稻负泥虫、稻潜叶蝇等。主要病害有: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我们在防治上方法遵循“绿色植保、  相似文献   

18.
于201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水稻叶龄诊断调控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对寒区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叶龄诊断调控节水灌溉技术与常规施肥技术相比较,考察水稻叶龄诊断调控节水灌溉技术处理对水稻生育期植株生长发育性状、产量构成因子、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相关指标,揭示了水稻叶龄诊断调控节水灌溉技术对水稻生产栽培过程中植株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灌溉水减量和水稻高产高效的应用技术提供依托。  相似文献   

19.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是不同目标产量下各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标准,要求种植者对自已的稻田进行诊断,并与标准对比,及时采用施肥、灌溉、植保等进行调控,从而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技术于一体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湖南农业科学》2011,(7):13-15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十多年来,由于两系稻杂交优质水稻、超级稻的推广面积不断增加,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规律等都发生了变化,水稻主要病虫害种类也由原来的三虫两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演变为三虫四病(增加了稻曲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近几年来,水稻病虫害发生整体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