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茶多酚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曹明富 《茶叶科学》1998,18(2):139-144
用NIH小鼠作动物整体试验,测定茶多酚(TP)对60Co-γ射线辐照损伤的防护和治疗效应。实验共分5组,即正常对照组、60Co-γ辐照组、辐照前给TP组、辐照后给TP组、阳性药对照组。其中给药组分别以1/5LD50和1/10LD50二个剂量的TP水溶液灌胃(ig)、阳性药组用生白宝ig,其他各组ig生理盐水。60Co-γ射线照射总剂量为4.5Gy,剂量率为0.98Gy/min,辐照后第10天观察各组小鼠的死亡率、体重、血象、白细胞分类计数、脾指数、胸腺指数、CFU-S、网织红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粒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PCE的微核细胞率等。结果表明:辐照前给TP组小鼠的血像、免疫器官指数、CFU-S及粒细胞MI等明显高于60Co-γ辐照组,并能抑制骨髓PCE的MNCF;在辐照后给TP组中测得的造血及免疫系统的有关数据与60Co-γ组比较也明显提高,说明TP对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受到电离辐射损伤时不仅具有明显的防护效应,而且对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豆根潜蝇蛹羽化率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申宽  闫任沛 《大豆科学》1999,18(3):274-277
本文采用三因子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实验室内人工条件下对温度,土壤湿度和埋土深度与根潜蝇蛹羽化关系,进行了关系的研究,建成了根潜蝇蛹羽化量和羽化率预测模型,分别为Y=11.28112-0.2928633x1+0.3461645x2+0.0765837x3+1.75x1x2+x1x3+0.75x2x3-4.688528x1^2-2.214028x2^2-0.976778x3^2和y=0.56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东方真叶螨的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东方真叶螨在20℃、25℃、30℃、35℃,RH75%-95%条件下,以橡胶叶片为食料的发育与繁殖情况,分析了温度对东方真叶螨发育与繁殖的影响,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全世代的发育历期及成螨寿命与温度的关系分别为:y卵=1/0.0111t-0.1283 y幼=1/0.0239t-0.1881 y前若=18.1255-1.1837t+0.0209t^2(R=0.9987) y后若=19.428  相似文献   

4.
不同辐照处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极易受潮发霉而影响品质,茶叶的霉菌污染问题比较严重,散装茶叶的霉菌污染明显高于包装茶叶。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者采用γ射线辐照和微波辐照的方法来灭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王盛良等的研究认为微波对茶叶霉菌具有优异的杀灭效果。彭玲等研究了湖南红碎茶的辐照杀菌效果,认为2-4 kGy的剂量能确保霉菌数低于103个/g,且辐照对品质无负面影响。哈益明对罗布麻茶辐照灭菌的研究表明罗布麻茶最佳灭菌剂量范围为6-9 kGy。普洱茶还有螨虫污染问题,利用0.5-1.0 kGy的辐照就能彻底杀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对杀灭茶叶中…  相似文献   

5.
茶叶硒的浸出量与冲泡时间及冲泡次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福建安溪精制秋茶“铁观音”,进行了茶叶硒的浸出量与茶叶冲泡时间以及冲泡次数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茶叶与茶汤之比1:10的条件下,茶叶硒浸出量与茶叶冲泡时间之间具有显著的对数函数曲线相关,相关方程y=0.009466+0.001598logx,R^2=0.9368;茶叶硒浸出量与茶叶冲泡次数之间具有显著的指数函数曲线相关,相关方程y=0.002612e^1.49lx-1,R^2=0.966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小麦叶蜂虫口密度为0、10、20.....,90,100(头/m^2)时,小麦千粒重下降情况,并通过对小麦穗数和穗粒数的调查,进一步推算出不同虫口密度下的小麦产量的下降情况,建立了虫口密度和产量损失间的回归模型为y=2.9423x-1.2375,进一步稳定小麦叶蜂的防治指标为22头/m^2。  相似文献   

7.
平衡施肥对麦棉套种小麦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淮麦区棉两熟种植小麦平衡施肥,增加了小麦的有效穗粒、穗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了小麦量水平,小麦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24.3-56.8%;施肥能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其效率与施入化肥养分总量之间呈典型的抛物线关系,施肥处理每毫米水在每公顷土地上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小麦1.9886-4.2656kg。麦棉两熟小麦最佳施肥量为377.12-389.15kg/hm^2,N:P2O5:K2O=1:0.5:0.  相似文献   

8.
应用^60Coγ射线辐照,结合52℃-55℃热水和热化学等,处理海南省两个地区的白象牙、吕宋,青皮椰香,白玉和秋芒果实。经不同贮藏时间的病情和成熟度变化调查,用国际标准化软件SAS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为250Gy结合各种预处理,炭疽病的平均病情指数比未处理果实极显减低,其防效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9.
汤永海 《中国麻作》1996,18(1):20-26
红麻株高(h,cm)和基部离地面10.0-12.5cm部位的茎粗(d,cm)是预测单株产量(y,g)可靠的性状。发现了y=0.1(d/2)^2h可估计单株干皮产量,y=0.056(d/2)^2h可估计单株纤维产量。该式简单易行,快速而较准确,可对不同类型品种各生长时期的单株和群体产量进行预测。在田间只要测量株高和茎粗,查看根据本公式编制的一本“红麻产量预测查对表”,便知其单株的干皮和纤维产量。  相似文献   

10.
脱胶菌Ke34和Le10能在35℃有氧条件于普通琼脂(即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早期菌落为不规则圆形,表面暗淡,不透明、粘稠、周边不整;后期菌落出现皱褶、干燥、乳白色。普通肉汤内产生有皱纹的菌膜,振之不碎散,菌液不浑浊,无沉淀。菌体均为革兰氏(Gram's)阳性,杆状,散在,大小:Ke34为0·6-0·9×2·4-3·5μm,Le10为0.6-0.8×2.1-3.3μm;产生芽孢,中生或偏中生,不使菌体明显膨大,大小:Ke34为0.5-0.8×1.0-1.6μm;Le10为0.5-0.g×1.1-1.6μm;萄萄糖琼脂上的幼龄菌,美兰淡染着色均一;它们均能运动。生理生化:均在7%NaCl中生长,石蕊牛奶不产酸、胨化,pHS.7生长,V-P反应阳性,水解淀粉,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好氧生长,不利用两酸盐等。因此对它们种的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1.
对诱导起始到胚分化整个过程中的愈伤组织的代谢物质进行生理生化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随着培养天数增加逐渐下降,下降趋势分别符合方程y=1.0527-0.0059x,y=2.342-0.0114x;蛋白质和核酸含量随着培养天数增加逐渐上升,上升趋势分别符合方程:y=0.261+0.0054x,y=0.329+0.0023x。  相似文献   

12.
从土壤中分离到四株苎麻厌氧脱胶菌A3-2、C9-2、F135、P1512。将它们用于苎麻脱胶,果胶脱除率可达72-82%,半纤维素脱除率可达16-34%。苎麻原麻中的总残胶可降至15%以下^[2],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菌株C9-2菌体杆状,大小为0.5×3-7μm,G^+到G^-,以周生鞭毛运动,芽孢偏端生。能利用葡萄糖和乳糖产酸,水解明胶和七叶苷,不水解淀粉,不产吲哚,不产卵磷脂酶。菌株A3-2  相似文献   

13.
用2种二棱大麦Tokak和Clerine进行2种不同强度范围的(0.05 ̄0.75KGY和0.5 ̄5.0KGY)钴60照射。在制麦之前对大麦进行中等强度的照射会对大多数麦芽质量指标起损害作用。射线的强度在0.25KGY以下产生的不良影响较轻。照射麦芽样品对其质量特性只有轻微不良影响或者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PC/Gene软件对 Rottmann等人发表的番茄 LE-ACC2合酶的 5’端 2.0 Kb的前导序列作分析,设计了4对特异引物;以番茄果实、叶片的总DNA为模板,采用特异PCR扩增技术获得了 2.0, 1.87, 1.58, 1.28 Kb 4个特异片段,用 T-Vector技术构建了1个克隆(2.0 Kb)、3个亚克隆(1.87,1.58,1.28 Kb),对4个克隆产物进行了 DNA序列测定,借助 PC/Gene软件对所获得的各克隆序列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获得了番茄 LE-ACC2 5’端前导序列的同源率为99.9%,但第-979位的 C和第-1076位的 T分别为 T和 C所替代。对利用 PCR技术分离大片段DNA的各环节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气象因子与甘蔗生长的关系及其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单因子分析,发现甘蔗新台中号的生长发育期内降雨、积温、日照时数的连续累计值与株高生长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以Richards方程作为基本模型,经综合分析确定并用Marquardt迭代法建立了综合预测模型[H=439.45690(1-e^-0.000082366P+0.00034709S=0.0028106T-0.0071319D)^5.36380],该模型因其含有时间变量和各参数能作出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香草兰根腐病生防菌OBS—2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防菌OBS-2在盆栽和田间条件下对香草兰镰刀菌根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经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的鉴定,OBS-2菌体杆状,大小0.8-0.9μm×2.2-2.4μm,鞭毛周生,G氏染色阳性G^+,芽孢位置中生,梭形,芽孢囊不膨大,生理生化性状与标准对照菌Bacillus subtilis 1.936相似,确定为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N、P、K三种肥料不同的施肥模式和种植行距的4因子5水平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全部实施的研究方法,得出了甘蔗含糖量高于14%,甘蔗产量高于75t/hm^2和产糖量高于10.5t/hm^2的最佳施肥模式和种植行距。试验结果的验证和不面积的生产性推广证实;适合于试验地所处的生态环境植蔗区的最佳种植行距为0.80-0.85m,氮肥(尿素)最适宜用量为0.6t/hm^2;磷肥(过磷酸钙)施用过多会影  相似文献   

18.
用GA、IAA和Kn等植物激素为克服花生种间杂交(栽培种×Arachisglabrata)不亲和性,在不同发育时期以不同浓度进行处理。结果表明,GA处理平均出针率14.2%-33.3%,果针伸长8.7cm,子房膨大率75.0%;IAA处理子房膨大率87.2%;Kn处理促进荚果形成,成荚率12.5%-65.1%。  相似文献   

19.
在棉花枯黄萎重病圃上连续种植抗病品种,其枯萎病指对皮棉产量的影响,当病指x平均为13.34,皮棉产量y平均为903.75kkg/hm2时,回归方程y=1329.6-31.95X,回归系数为-31.95,t测验极显著。相关系数r=-0.89,极显著。决定系数r2=0.79,相关密切。黄萎病指与皮棉产量,当病指x平均为34.41,皮棉产量y为903.75kg/hm2时,回归方程y=1042.95-4.061x,回归系数-4.061,t测验不显著,相关系数r=-0.12,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向白葵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4-1996年在黄土高原陕西渭北旱塬进行了向白葵的养分限制因子与高产高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K是向白葵产量的限制因子。Fe,Zn,Mg,Cu,Mn,B为非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对向白葵的产量效应K〉N〉P,经济效应最佳施肥指标N163.21-169.89kg/hm^2,P2O5128.60-131.91kg/hm^2,K2O181.37-190.09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