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主要就稻田甲烷排放量对大气温室效应的作用,国内外研究动向,水田甲烷排放通量的估算,以及影响水田甲烷排放的因素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就稻田甲烷排放量的估算方法和增产、抑制排放措施等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水稻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阎丽娜  李霞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471-476
摘要:为了有效控制或减少大气甲烷含量以保护大气环境,笔者从水稻根系对稻田甲烷产生的影响、水稻对稻田甲烷的传输影响和水稻根系的氧化能力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水稻植株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做一综述,并展望了未来控制稻田甲烷排放研究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稻田是主要的农业甲烷排放源之一,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有着重要影响。稻田甲烷排放包括土壤产甲烷菌的产甲烷过程、好氧甲烷氧化菌的氧化甲烷过程及甲烷通过水稻植株体、土壤溶液中冒气泡及分子扩散三种运输途径的排放过程,水稻植株地上部和根系影响着稻田甲烷排放。本文简要介绍了稻田甲烷的产生、氧化和运输排放过程,综述了水稻根系特征(形态、通气组织、分泌物、根系泌氧)、地上部特征(株高、分蘖数、生物量和同化物分配)、水肥管理措施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内在机理。本文也讨论了今后稻田甲烷排放的主要研究方向,并认为高产与减排的协同应是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稻田甲烷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而稻田是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因此,对稻田甲烷排放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阐述了稻田甲烷产生、氧化及传输的机理,归纳了稻田甲烷排放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规律,重点分析了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因子,包括温度、水分、土壤有机质、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pH、施肥等。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水分管理对稻田甲烷产生、氧化和传输排放的影响以及秸秆还田对稻田甲烷排放和固碳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中国稻田CH4排放应加强以下2方面的研究:(1)水分管理对稻田甲烷产生机理的研究;(2)秸秆还田对稻田甲烷排放和土壤固碳的综合影响研究,旨在为以后的水稻生产如何进行水分管理和秸秆还田提供参考和依据,以期充分发挥稻田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稻田CH4排放及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北方稻田水管理、施肥和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于1995年至1998年应用全自动甲烷采样-测定系统,测定了水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实验探明:北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为4~364mg/m2.d,平均值为82mg/m2.d;稻田甲烷的季节排放只有一个高峰,发生在水稻分蘖期,该期的甲烷排放量占年排放总量的85%以上,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稻田  相似文献   

7.
水管理与有机肥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甲烷自动测试系统,在水稻生长季两个小时一个轮回持续监测了三种水管理和两种施肥措施的水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结果表明:稻田甲烷排放早晨低,午后高,日变化与气温及稻田表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大体一致;甲烷的季排放高峰发生在水稻分蘖期;稻田水管理和有机肥的施用对稻田甲烷排放有剧烈影响,稻田排水晒田,甲烷排放剧减,稻田施用有机肥,甲烷排放倍增;采用常规灌溉、湿润灌溉、淹灌和常规灌溉不施有机肥的水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分别为10.83mg m~(-2)h~(-1),6.25mg·m~(-2)h~(-1),14.5mg m~(-2)h~(-1)和0.81mg m~(-2)h~(-1)。本研究提出水稻田实行合理水管理,结合施用适量有机肥是确保水稻持续高产、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王增远  徐雨昌 《作物学报》1999,25(4):441-446
在大田条件下,应用甲烷自动测试系统在水稻生育期内持续测定3个水稻品种的甲烷排放通量。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有明显的影响,品种间差异高达2.26倍;根量大的水稻品种,甲烷排放通量高,稻田气泡排放甲烷强度大,土壤水溶液中水溶甲烷浓度也高。试验证明,水稻根系的大小是导致水稻品种间甲烷排放通量差  相似文献   

9.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对甲烷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水灌溉是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采取合理的节水灌溉措施,在提高农田灌溉用水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田间甲烷的排放量,是当今发展低碳农业模式下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稻田甲烷产生的机理,稻田土壤水分及灌溉措施对甲烷消长的影响,并从甲烷产生、氧化和排放等方面,探讨了节水灌溉条件下稻田减少甲烷排放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蕴霏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9):141-147
甲烷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其辐射增温效应是CO2的20~30倍。稻田是CH4的重要排放源之一。稻田CH4的排放是稻田CH4产生、氧化和传输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稻田CH4释放的因素众多。本研究从水稻的农耕制度角度总结近年来关于稻田CH4排放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系统地归纳了水稻生物学特性、品种栽种方式、水肥管理等方面对CH4气体排放影响,同时从耕作角度提出了稻田CH4减排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稻对甲烷季节排放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步军 Samo.  HP 《作物学报》1997,23(3):271-279
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温室条件下调查了水稻对甲烷季节排放规律的影响,土壤在同一时间灌水,并通过同时测量处于不面生长期的水稻植株的甲烷排放量,把水稻对甲烷季节排放量的影响效应与其它因素的效应分离开来。所有的水稻品种都胡在生长的早期导致一个甲烷排放高峰。  相似文献   

12.
水稻植株通气系统与稻田CH4排放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傅志强  黄璜  何保良  谢伟  廖晓兰 《作物学报》2007,33(9):1458-1467
水稻植株是稻田甲烷(CH4)排放的重要通道,90%的CH4气体由水稻植株通气组织排放到大气中。探讨水稻植株通气组织与水稻CH4排放量之间的相关性,可为水稻栽培和育种实践中减排CH4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2005年早、晚2季大田试验测定了16个水稻品种CH4排放量和植株地上部各节间组织1  相似文献   

13.
卫生填埋是生活垃圾最主要的处理方式,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产生甲烷(CH4)等温室气体,加快全球气候变暖进程,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笔者探讨了影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CH4产生的因素,对CH4减排技术进行了总结。目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CH4减排技术主要包括填埋层原位减排、资源化利用和末端控制技术等。为了控制和减少CH4排放量,中国需要增加技术和设施投入,加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气体排放的管理,开发有效的CH4抑制技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CH4等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The carbon emission during sewage sludge treatment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greenhouse gas. For the carbon reduction, the emissions from common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re calculated with the mass balance model, then their low carbon degrees are evaluated, and finally the low carbon treatment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or different require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hnologies, such as digestion for methane recovery, incineration or co incineration for power production after drying with industrial waste heat, are the ones with the lowest carbon emission. Their low carbon degrees are 89.6%, 80.3% and 76.6% respectively. In the area where the above technologies cannot be applied, aerobic composting or landfill with aerobic stabilization pretreatment are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 The low carbon treatment strategy, a new part of sludge treatment strategies, should be applied combining the local economy, technology and social conditions, so that it can meet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rom sanitation to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5.
种植方式多样性是中国水稻生产主要特点之一,对于应对多变的种植环境,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不同种植方式下早稻生长发育特性和高产形成特征,本文阐述了我国目前早稻生产和种植方式发展现状,归纳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根系生长、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茎蘖动态、生育期变化、产量和品质形成,以及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影响,并认为今后可以从不同种植方式下早稻生育进程的内在机理、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和稻田土壤矿质元素流失特征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