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们在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试管苗繁殖过程中发现,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细弱、茎叶嫩黄与带有高浓度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及几种主要马铃薯病毒有关。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酶联夹心法检测筛选出无病毒的试管苗作为试材,排除类病毒和病毒侵染的干扰,以提高培养基中营养元素含量作为培养健壮试管苗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2倍MS液体培养处理的试管苗生长茁壮、浓绿,加速了干物质累积,使继代培养周期从3~4周缩短为2~3周。  相似文献   

2.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营养液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马铃薯试管苗液体培养过程中所需的温度、光照、营养液浓度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试管苗适应用清水生根,在无机盐离子浓度0.05%~1.25%营养液中生长。在昼夜温度变幅为20~35℃的智能温室中,采用自然光照,脱毒马铃薯试管苗3d开始生长,5d根生齐,在适合的营养液培养条件下,7d达到根长4.5~5.0cm,根数15~22根,茎长6.0~8.0cm,茎粗1.4~2.2cm,叶片数7片,一株可剪顶,切段扦插2~3株,母苗可在侧芽生长后移栽结薯。该法繁殖速度快,成本低,省人力,对技术人员要求不高,是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繁殖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纺锤块径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是危害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的一种重要病害。为了查明不同类病毒变株对主栽品种克新1号和4号所引起的产量损失和症状反应,应用往复聚丙烯胺凝胶电泳法(Peturn-Polyacmdegel electophoresis)鉴定类病毒。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当年,接种类病毒的处理平均减产37%,按商品产量计算减产达47%。当年表现症状的植株平均为59.6%,块茎产生症状的植株平均为57.4%。用于接种的3个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变株的致病力,以当地的类病毒弱系为最强,其次为北美的类病毒强系,北美的类病毒弱系的致病力较弱。类病毒对产量的影响与马铃薯品种和类病毒变株的组合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克新1号接种当地的类病毒弱系时薯块严重畸变,商品产量只为不接种对照的21%。用往复电泳法检测各个试验处理被类病毒侵柴的情况,芽接种处理,于出苗后1周即可检测到类病毒,叶接种处理,于接种后2周即能检测到类病毒。出苗后7周,植株中类病毒浓度达到高峰,随即急剧下降,到出苗后10周,大部分接种植株已检测不到类病毒。块茎直径达1厘米时,即能检测到类病毒,随着块茎膨大,类病毒浓度也相应增高,到收获前,块茎中的类病毒含量只略低于植株含类病毒高峰期的浓度。用于本试验的克新1号、4号无类病毒和主要马铃薯病毒的核心材料,在1988年已交付给省内外的良种场繁殖使用。于当年秋季抽样检测克山第二良种场连续种植二年的种薯,当年种植试管苗生产的种薯,以及试管苗等,均未检测到类病毒。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在马铃薯试管苗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阮龙  王钰  严平  刘春盛 《杂粮作物》2005,25(1):32-34
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中薯3号、中薯4号和东农303的试管苗为实验材料,研究多效唑在马铃薯试管苗快繁、壮苗及种质保存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多效唑能有效抑制马铃薯试管苗的腋芽萌发,推迟腋生枝条萌发的时间,保持马铃薯试管苗的正常生长,便于试管苗的切段繁殖;(2)试管苗在切段繁殖中,附加0.2~0.5 mg/L的多效唑可使试管苗增殖与壮苗同步进行,得到的试管苗健壮,大大提高移栽成活率;(3)在MS 1.0 mg/L多效唑的培养基中,生长正常的马铃薯试管苗种质常温保存可延长至2个月.  相似文献   

5.
利用山梨醇长期保存马铃薯试管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缓慢试管苗生长为策略,建立合理使用山梨醇保存试管苗慢性生长体系,通过适宜的培养温度和合理的山梨醇浓度使用,使试管苗培养周期由原来的2~3个月延长至1年,为大规模保存马铃薯试管苗提供技术基础。试验结果表明:添加40 g/L山梨醇的培养基结合10℃培养室温度,能够使多数马铃薯试管苗保存延长至1年,从而能有效节省成本,减少由于频繁转接所引起的污染及品种混杂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试管苗低成本快繁方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适应脱毒种薯工厂化生产的要求 ,降低成本 ,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方式进行了研究 ,以不影响脱毒苗生长为前提 ,筛选出成本低、生长好的培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①液体培养由于省去了价格昂贵的琼脂 ,培养成本降低了 80 0 3% ,并且试管苗的生长比固体培养要好 ;②在液体培养过程中 ,不加有机成分 ,培养成本降低 2 3 71% ,脱毒试管苗生长正常 ;③液体培养基的用量要少于固体培养基的用量 ,为固体培养基 1/ 2~ 1/ 3,一般以 10ml为宜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缓慢试管苗生长为策略,建立合理使用山梨醇保存试管苗慢性生长体系,通过适宜的培养温度和合理的山梨醇浓度使用,使试管苗培养周期由原来的2~3个月延长至1年,为大规模保存马铃薯试管苗提供技术基础。试验结果表明:添加40 g/L山梨醇的培养基结合10℃培养室温度,能够使多数马铃薯试管苗保存延长至1年,从而能有效节省成本,减少由于频繁转接所引起的污染及品种混杂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大西洋、东北白和克新1号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矮壮素在马铃薯试管苗快繁、壮苗及种质保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加入0.3~0.8mg·L-1的矮壮素能有效抑制马铃薯试管苗的腋芽萌发,推迟腋生枝条萌芽的时间,保持马铃薯试管苗的正常生长,便于试管苗的增殖,能使马铃薯试管苗种质常温保存达2个月,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用NASH方法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荧光素标记制备马铃薯纺缍块茎类病毒(PSTVd)特异性探针,采用核酸斑点杂交(NASH)技术对大田马铃薯和马铃薯试管苗进行检测,经放射自显影表达检测结果,结果清晰,重复性好,该方法可检测类病毒最低为0.33pg,灵敏性很高。  相似文献   

10.
以35份二倍体马铃薯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对二倍体马铃薯试管苗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目的是使试管苗的叶片增大,叶面积增加,并有利于进行叶肉原生质体的融合。结果表明:含有AgNO3的培养基(MS+0.5 mg/L NAA+1 mg/L AgNO3)适合22份供试二倍体马铃薯试管苗的培养;添加AgNO3比不添加AgNO3的试管苗的叶片明显增大,叶面积显著增加,添加2%蔗糖和2 mg/L AgNO3的培养基的试管苗叶面积最大;以二倍体野生种S.chacoense和二倍体材料DY4-5-10为亲本进行电融合,以添加2%蔗糖和1 mg/L AgNO3的培养基培养其试管苗,获得的融合产物可再生出完整植株,该培养基适合用于分离原生质体的二倍体马铃薯试管苗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碳源浓度对不同光源培养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培养基碳源浓度对不同光源培养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分析了自然光照培养的优势。结果表明 ,利用自然光照培养马铃薯脱毒试管苗 ,培养基最适宜的碳源浓度为 12 5g/L ,较人工灯光培养的最适宜碳源浓度 2 0g/L减少了三分之一 ,降低培养基成本 3% ,移栽成活率提高 8 91% ,总体降低试管苗生产成本 2 6 5%。  相似文献   

12.
以马铃薯品种东农305的脱毒试管苗为供试材料,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两种方式,在试管苗繁殖培养基(M S+3%白糖+6.5 g.L-1琼脂,pH约5.8)中加入0.05%的中草药萃取液,以常规的试管苗繁殖培养基为对照,进行试管苗生长状况的比较。试验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3次重复,接种1周后开始取样调查,每周调查1次,固体培养调查4次,液体培养调查3次。调查苗高、茎粗、茎节数、根数和根长,对所有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测验(SSR法)。试验结果表明:在试管苗繁殖培养基中添加中草药萃取液,对试管苗的苗高、茎粗和茎节数的增加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是在不同培养方式下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对试管苗根部的作用在于增加根长,而不是增加根的数量。在本试验中,固体培养方式下添加中草药萃取液的处理效果最好,成苗时试管苗的苗高达7.3 cm,茎节数达7.1个,繁殖倍数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3.
1 前 言马铃薯纺缍块茎类病毒(potatospindletuberviroid)是一种严重危害马铃薯生产的类病毒,降低产量20%~30%。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应用无病毒种薯。由于目前还没有脱掉类病毒的有效措施,只能从未被饱和侵染的群体中鉴定筛选出未被侵染的个体,再脱掉其它病毒,作为核心材料。为了能够筛选出更多的无马铃薯纺缍块茎类病毒(PSTV)的个体,确保种薯生产和无毒化育种的质量,必须加强马铃薯纺缍块茎类病毒的检测工作。目前我们采用的检测马铃薯纺缍块茎类病毒的方法是往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R…  相似文献   

14.
用新型培养基培养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新型培养基、医用棉+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琼脂凝固培养基分别培养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经比较其新型培养基培养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潜力大,可利用节间多,而且制备简单,感染率低,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工厂化生产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病毒病是制约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微型薯是生产脱毒种薯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于2010~2013年对收集自云南省的试管苗274个、微型薯356个,共计630个样品。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采用DAS-ELISA检测了8种病毒:马铃薯S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A病毒、马铃薯M病毒、番茄斑萎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发现试管苗和微型薯中马铃薯S病毒检出率最高(21.27%),其次是PLRV(5.71%);还检测到了新出现的侵染马铃薯的番茄斑萎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研究结果为马铃薯种薯生产过程中病毒病的检测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根粉剂诱导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前 言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根培养中 ,通常添加BA做生根诱导 ,在生产中 ,为了缩短培养时间 ,降低生产成本 ,我们使用生根粉 (四川省兰月科技开发公司生产 )代替BA诱导试管苗生根。本试验的目的是比较添加生根粉剂和BA不同处理对马铃薯试管苗生根、生长及结薯情况的影响 ,探讨使用生根粉代替BA诱导试管苗生根的可行性。2 材料与方法2 1 试验材料津引薯 8号脱毒试管苗。2 2 试验方法2 2 1 生根诱导培养基处理 :使用MS液体培养基 ,10 0 0ml加入活性炭 2g ,蔗糖 30g ,pH值 5 8,做两个对照处理 :①MS 生根粉…  相似文献   

17.
1 前 言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在无菌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并进行切段繁殖及脱毒种薯的生产,已大量应用于实践。在我省每年4月份以前必须培育出数以万计健康茁壮的试管苗。为此,于1995~1996年,在我们马铃薯中心实验室以MS革新培养基为基础,进行钾离子、生长延缓剂B9、光照对试管苗生长壮苗的影响试验,并去掉了培养基中一部分成分,找到了适合自己培育壮苗的一些措施,降低了成本。2 材料与方法21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培养基的组成及处理方法培养基组成以MS革新培养基为基础,去掉其中的生物素、酪蛋白水解物、…  相似文献   

18.
用含有8%蔗糖,5毫克/升6—苄基嘌呤,500毫克/升矮壮素和5克/升活性炭的液体培养基处理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及其野生种的试管苗,诱导出了试管薯.在黑暗条件下18~20℃时,供试的22个基因型的试管薯平均产量为每30个茎段产试管薯34.4个,平均重量为107.4毫克.从切段培养到收获试管薯共需8~9周.该方法诱导试管薯时间短,产量高,薯块大,优于已报道的其它方法.研究发现,活性炭对促进试管苗生长和试管苗产量和大小都有显著效果.本文探讨了试管薯植株生长不一致的可能原因和用试管薯保存种质可能带来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9.
香豆素对马铃薯试管微型薯诱导的影响…………………石 瑛,秦 昕,王凤义等(1)1高温下马铃薯试管薯的诱导………………………………罗 玉,田 洪,张 铁(1)4冀西北高寒区微型薯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孟兆军,尹 江,崔红军(1)9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无土栽培高产机理研究…………………谢庆华,吴毅歆,张勇飞等(2)67通过农杆菌介导将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导入马铃薯…………………周思军,李希臣,刘昭军等(2)70碳源浓度对不同光源培养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的 影响……………仲乃琴,王一航,齐恩芳(2)7…  相似文献   

20.
LED光源在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保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别以LED和日光灯为光源,以10份不同栽培区的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为试验材料,比较分别在两种光源下,不同栽培区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的生长差异,确定LED光源下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是否能正常生长。通过对马铃薯试管苗7个数量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光源下,10份不同栽培区的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生长趋势基本一致;两种光源下,不同栽培区马铃薯种质资源7个数量性状t测验结果,除南中552的根条数差异显著外,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通过数量性状统计分析结果,说明在LED光源下保存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