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1995年从我国南北主要冬、春麦区黄矮病发病田块采集BYDV标样,进行酶联免疫测定。1994年测定标样159株,其中GAV株系112株,占测定总数的70.44%;PAV株系8株,占测定总数的5.03%;与PAV抗体和MAV抗体都不发生免疫反应的共39株,占24.53%。1995年测定了187株BYDV标样,GAV株系84株,占44.92%;PAV株系18株,占9.63%;PAV与GAV混合感染9株,占4.81%;阴性反应的76株,占40.64%  相似文献   

2.
姚兰 《植物医生》2010,23(3):44-44
烟株在大田生长过程中,气候、土壤、施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均会影响烟株的整齐度.需要通过田间管理.对烟株的生长进行调控,才能使烟株整齐稳健生长,实现壮个体、适群体的优质烟生产要求。因此,加强田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由于前期措施不当或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腐霉对甲霜灵抗性测定及其生物防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测定了腐霉属的8个种209个菌株对甲霜灵在浓度为0.5和50ug/ml时的抗性,从实验中观察到不同菌株对甲霜灵抗性变化的范围非常大,有95株在0.5ug/ml时,菌丝即停止生长,在20株在50ug/ml时,菌丝生长速度与对照几乎一样。经鉴定,这209株菌中,优势种为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和刺腐霉(P.spinosum)。20株高抗菌中,P.ultimum占16株,P.irregulare占2株,P.spinosum和P.graminicola各占1株。盆栽试验表明:假单胞菌株Pseudomonas sp.CR56对高抗菌株P.ultimum ONCUR01引起黄瓜苗期猝倒病具有显著的防效,防效与甲霜灵和五氯硝基苯相比,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从南京两个鸵鸟场死亡鸵鸟的内脏以多株细菌,经生化试验确定自肝脏的两细菌为大肠杆菌,动物试验揭示这两株大肠杆菌对SPF鸡和小白鼠有不同程度的致死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这两株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素的敏感不同,但对复方磺胺和卡那霉素均高度敏感。经血清型鉴定,这两株大肠杆菌血清型为O35。  相似文献   

5.
从勿忘我(Myosotissilvatica)上采集到1病株,接种昆诺阿藜,接种叶褪绿斑,系统顶枯,最后整株枯死。蚕豆接种叶呈黑色坏死斑,主茎变褐、全株萎蔫。矮牵牛接种叶褪绿斑,系统花叶。用诱捕修饰法制片,观察到病毒粒体球形,并在病毒粒体外面包被着一层抗体。琼脂双扩散试验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在临沧市凤庆县境内的香竹箐,生长着一株栽培型的古老茶树。这株茶树高10.6米,围粗5.82米,据有关专家考察推断,这株栽培型古老茶树的年龄已经不下3000岁。因此,被人们尊敬的称为世界茶王之母。  相似文献   

7.
青海云杉作为祁连山森林生态的建群种,其天然更新的空间关联性及集聚模式对种群更新具有重要意义。于2022年8月对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海拔2800-3300m样地内的青海云杉林进行每木检尺,研究将胸径小于50mm的青海云杉植株划为更新苗,并选取更新苗胸径、株高两个生物指标,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其胸径、株高的空间关联性及集聚模式。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更新苗胸径、株高均表现为空间正自相关,胸径空间关联性呈现为2800m>3100m>3000m>2900m>3300m,株高空间关联性呈现为2800m>2900m>3100m>3000m>3300m,仅3200m样地胸径和株高均表现为不显著的空间负自相关,表明更新苗胸径和株高的空间关联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2)不同样地更新苗胸径和株高个体间空间正自相关的数量远多于空间负自相关,表明青海云杉更新个体的生长有益于邻近径级个体的生长。3)更新苗胸径和株高整体呈现为低低集聚比高高集聚更为集中,且相互间分界明显,表明邻近径级的植株间关系较为协调,径级差异较大的植株间排斥效应较为明显。4)更新苗胸径和株高均...  相似文献   

8.
大发生年二代棉铃虫卵在棉株上的分布及防治策略1大发生年二代棉铃虫卵在棉株上的分布在一般发生年份,棉铃虫二代卵主要集中在棉株顶尖嫩叶上,且多数在叶子正面,对防治较为有利。1992~1993年我地二代棉铃虫大发生,为了指导防治我们对大发生年棉铃虫卵在棉株...  相似文献   

9.
中华猕猴桃透翅蛾的形态及为害特点罗明(广东河源市农牧渔业局,517000)透翅蛾为害中华猕猴桃茎蔓,造成新梢短截枯死,枝干被害成百孔干疮,长势逐渐衰弱,严重者侧枝干枯,甚至全株枯死。由于中华猕猴桃株与株之间,枝蔓相互交叉生长,幼虫的转蛀也将传播病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不同靶标病原菌对生防菌荧光假单胞菌株LT6及其代谢物的敏感性差异,在1/5TSA平板上测定了荧光假单胞菌株LT6对69株腐霉菌的拮抗效果,在试验中观察到菌株LT6对不同种腐霉与同种腐霉不同菌株的拮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抑菌带最宽的为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菌株,达7.5mm,对未知种腐霉菌株抑菌带宽最小,均小于3.0mm。腐霉菌株对由LT6产生的抗生素吩嗪-1-羧酸(PCA)的敏感性存在变异,被测的54株腐霉,当PCA浓度为7.0μg/mL时,敏感的为28株,高抗的为15株。用不同的培养液培养LT6所得的代谢物,在相同浓度下,对同一腐霉菌菌丝体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培养液1/5 TSB和NB明显强于KMB。综合所获结果可以看出,靶标病原菌对生防菌敏感性不一致;不同的培养基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榆林市是马铃薯的最适宜生长区,常年种植面积达 17万 hm~2。近年来二十八星瓢虫的猖獗发生,直接威胁着马铃薯的安全生产。据榆林市植保站 1992~ 1993年在绥德、佳县夏薯田调查,百株虫量达 120~ 396头,卵量为 1 300粒左右,严重地块单株虫口超过 300头,被害株率达 100%,有些马铃薯整株死亡,个别地块造成绝收,为害损失率达 45%左右。 1994~ 1995年在米脂县、榆林区夏薯田调查,百株虫量平均达 940头,卵量 4 541粒,被害株率 100%,严重地块已全部死亡,为害损失率达 20%~ 50%。秋薯受害也严重。本市各县植保站 1992~ 1994…  相似文献   

12.
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对棉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棉蚜寄生选择、显微测量、解剖法及室内培养,研究了西瓜花叶病毒2号对棉蚜寄生甜瓜的趋向性、体长、胚胎数量、繁殖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蚜嗜好感病的甜瓜;病株上棉蚜胚胎数目比健株多2~3个;病株上棉蚜的体长大于健康株;用Logistic曲线拟合,病株上棉蚜最大生物容纳量和瞬时增加速率大于健株;在寄主甜瓜接毒2周内,病株上棉蚜个体繁殖力大于健株,但接毒2周后,病株上棉蚜的繁殖力小于健株;病毒WMV-2对棉蚜种群结构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90~1993年调查研究和探讨,玉米螟为害玉米,随虫量增加,产量下降、千粒重降低。因玉米螟钻蛀造成玉米茎秆折断,下部折断比上部折断损失重,当百株玉米有玉米螟卵22块时可成活玉米螟幼虫20头,其造成的为害与上部茎秆因玉米螟为害20株折断或下部茎秆6株折断,所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相仿,都与防治所需费用相等。高于这个标准就应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于也 《植物医生》1995,8(3):22-23
果树伤口及其保护于也(沈阳市辽中化工总厂110200)果树枝干往往因病虫,鸟兽、风、雹及整形修剪等出现伤口。伤口既影响树体的生长发育,又影响产量和果品质量,有些伤口还能诱发一些病害,严重时会导致树体死亡。据调查某果园苹果树中有病株56株,其中48株是...  相似文献   

15.
不同林分中拮抗菌的筛选及其对绿色木霉的拮抗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从5种不同林分土壤生态系中分离出放线菌576株,其中对绿色木霉有拮抗活性的有6株。该6株放线菌对绿色木霉和香菇菌存在拮抗性差异,以及对热处理(121℃/30min)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其中以C6菌株对绿色木霉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对香菇菌丝生长影响最小,同时对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类拟盘多毛孢真菌(Pestalotiopsis-like fungi)是危害蓝莓的一类重要病原菌。实验室前期对比发现有8株分离自蓝莓病样的类拟盘多毛孢菌单独聚成一支,并且与危害蓝莓的类拟盘多毛孢已知种相互区分,表明这8株菌有可能是危害蓝莓的新纪录种或新种。为明确这8株菌的种群分类地位,本研究对供试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隶属于污斑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foedans,这是该菌危害蓝莓在国内外的首次报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该新纪录种不同菌株对辽宁省5个蓝莓主栽品种的致病能力,结果表明这8株菌的致病力具有明显分化,不同蓝莓品种均对强致病菌株较敏感,生产中应当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稻秆潜蝇危害小麦损失测定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秆潜蝇在浙江主要危害海拔350~500m山区和半山区的小麦,受害轻重与前作和播种方式有一定关系。小麦株被害率在3.67%~25.19%,产量损失率为1.08%~18.56%,受害麦苗株高变矮、穗长缩短、每穗实粒数减少。防治宜在危害初期,防治指标为株被害率5%~7%,药剂以氧乐果为佳  相似文献   

18.
以稻细条菌R29免疫大耳白兔获取的抗血清,同湖北的以及广西福建和湖南的共11个菌株进行琼胶双扩散反应,结果是同其中9株菌产生清晰吻合的沉淀线,说明这9株为同一血清型,但同广西的RI和福建的R17不产生沉淀线,说明这两株为不同血清型。  相似文献   

19.
正确识别和调查早稻无效分蘖稻瘿蚊为害株李品清(大新县植保植检站532300)早稻无效分蘖标葱(为害株)率是预测中晚稻稻瘿蚊发生程度的重要依据。由于早稻生长后期的。稻株特点,使有些稻瘿蚊为害株隐藏不露,往往被缺查漏查,从而影响调查数据的准确性。现笔者总...  相似文献   

20.
蟋蟀在南郑县部分玉米田发生严重1996年7~9月份,在南郑县阳春镇的夏玉米地发生蟋蟀大量聚集在玉米株上为害,这一现象是属前所未有的。据我县植保站7月31日检查,被害株率为20%~30%,受害玉米叶被食成浅缺刻状,到9月13日调查,为害趋重,被害株率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