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氨和尿酸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氨和尿酸的影响,选择240只1日龄从肉公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饲养在4个独立的、环境可控制的实验舱内.4个环控仓氨气浓度设计如下:0~3周龄分别为0、13、26和52 mg/kg;4~6周龄分别调整为0、20、40和80 mg/kg.结果:氨气对0~3周龄肉鸡的ADG、ADFI、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52 mg/kg氨气组可显著降低饲料转化效率(P<0.05);在4~6周龄,80 mg/kg氨气组可显著降低肉鸡的ADG和ADFI(P<0.05).料肉比和死亡率随氨气浓度的提高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血氨浓度随着环境中氨气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但氨气浓度对血清尿酸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显示,肉鸡在0~3周龄舍内氨气浓度应不超过13 mg/kg,在4~6周龄应不超过20 mg/kg.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日常行为的影响。试验在4个人工气候环境控制舱中进行,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0±5)mg/kg、(25±5)mg/kg、(50±5)mg/kg和(80±5)mg/kg。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579.2±6.2)g]和健康的爱拔益加(Arbor Acres)雄性肉鸡480只,随机分在4个组中,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为4周。在试验第21、22和23天,用录像设备记录试验鸡的日常行为;试验结束当天,所有试验鸡空腹称重,计算试验期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试验结果显示:1)在0~50 mg/kg氨气浓度范围内,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当氨气浓度达到80 mg/kg时,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在0~80 mg/kg氨气浓度范围内,肉鸡的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3)当氨气浓度达到50 mg/kg时,肉鸡趴卧持续时间显著减少(P<0.05);当氨气浓度达到80 mg/kg时,肉鸡趴卧持续时间极显著减少(P<0.01),而站立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及走动的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鸡舍内氨气的大量聚集会抑制肉鸡的生长,并对肉鸡日常行为的正常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肉鸡的健康与福利。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氨气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240只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饲养在4个独立的、环境可控制的实验舱内。4个环控仓氨气浓度设计为0~3周龄分别为0、13、26mg/kg和52mg/kg;3~6周龄分别为0、20、40mg/kg和80mg/kg。结果表明:高浓度氨气暴露3周和6周,肉鸡血清溶菌酶均表现降低,其中3周龄溶菌酶降低较显著(P<0.05);肉鸡氨气暴露6周后,NK细胞杀伤活性显著下降(P<0.05),新城疫弱毒疫苗免疫效能显著降低(P<0.05)。这一结果表明肉鸡暴露在高浓度氨气环境中,其免疫功能会表现降低。  相似文献   

4.
吉他霉素在肉鸡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岳增华 《饲料工业》2005,26(21):34-36
将平均出生体重41g±1.94g的肉雏鸡按饲养试验随机分成2组,每组设2个重复,一组做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吉他霉素;另一组为试验组,日粮中添加吉他霉素100mg/kg。分2个阶段(0~3周龄、4~6周龄)进行肉鸡日粮中添加吉他霉素对提高肉鸡增重和提高饲料效率的试验研究,并观察吉他霉素对预防肉鸡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及提高肉鸡成活率的作用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0~3周龄肉鸡日粮中每千克添加100mg吉他霉素,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89.1g,可提高阶段增重14.6%(P<0.05),增重效果显著;在肉鸡4~6周龄内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135.7g,可提高阶段增重9.9%(P<0.05),增重效果显著;全期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224.8g,可提高增重11.40%(P<0.05),增重效果显著。在饲料消耗方面,在肉鸡0~3周龄期间,试验组比对照组多采食18.1g,提高采食量2%(P>0.05),饲料消耗差异不显著;在4~6周龄期间,试验组比对照组多采食46.2g,提高采食量1.5%(P>0.05),饲料消耗差异不显著;全期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每只多采食64.3g,提高采食量1.6%,饲料消耗差异不显著。在饲料报酬方面,吉他霉素可提高肉鸡0~3周龄饲料转化率12.1%;提高肉鸡4~6周龄饲料转化率8.4%;全期提高饲料转化率9.7%。这说明吉他霉素有明显的促进肉鸡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同时,吉他霉素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预防呼吸道和肠道疾病,提高鸡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将180只1日龄AA雄性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8日龄起在日粮中分别添加L肉碱0,75,150mg/kg。15~21日龄关闭水暖进行较低温处理(15~18℃)以诱发腹水症。通过测定肉鸡不同阶段的体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血红细胞压积(PCV)、红细胞渗透脆性(EOF)、肉鸡右心室内压(RVP)、肺动脉压(PAP)以及腹水心脏指数(AHI)等指标来研究日粮L肉碱添加对肉鸡生产性能以及腹水症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L肉碱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能显著(P<0.05)降低肉鸡腹水症的死亡率。对肉鸡PCV、RVP、PAP等均没有显著(P>0.05)影响,但能显著(P<0.05)降低EOF和AHI。  相似文献   

6.
日粮中添加半胱胺对肉鸡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 1日龄 AA肉鸡 6 30羽 ,随机分为 3组。 1组 (对照组 )饲喂基础日粮 ,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2 0 0 mg/ kg、30 0 mg/ kg的半胱胺 (CS)。试验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肉鸡 0~ 3周龄时 2 0 0 mg/ kg CS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 5 .2 0 % (P<0 .0 5 ) ,30 0 mg/ kg CS组提高 1 .90 % (P>0 .0 5 ) ;4~ 6周龄时 2 0 0 mg/ kg CS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 5 .2 7% (P<0 .0 5 ) ,30 0 mg/ kg CS组提高6 .31 % (P<0 .0 5 ) ;全期 (0~ 6周龄 ) 2 0 0 mg/ kg CS组的日增重提高 5 .2 5 % (P<0 .0 5 ) ,30 0 mg/ kgCS组提高 5 .0 3% (P<0 .0 5 )  相似文献   

7.
分别于夏季采用7日龄AA肉鸡公雏264只,春季采用7日龄AA肉鸡和北京油鸡公雏各144只,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进行地面平养和笼养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季笼养AA肉鸡2~4周龄日增重低于地面平养(P<0.05),5周龄时高于地面平养(P<0.01);春季笼养AA肉鸡2周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体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但笼养对AA肉鸡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试验末体重、饲料转化率、死亡率没有影响(P>0.05)。笼养北京油鸡表现为3~6周龄平均日采食量、体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笼养对北京油鸡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没有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
选用1日龄AA肉仔鸡9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多不饱和脂肪酸(0、150、250、350mg/kg PUFA)对肉鸡生产性能影响。试验期为35d,分8~21d和21~42d两个饲养阶段。结果表明:在肉鸡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PUFA,与对照组相比,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料重比;其中在150mg/kg PUFA添加水平下,肉鸡的采食量和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250 mg/kg PUFA添加水平下,肉鸡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肉鸡日粮中添加PUFA最适量为150~250 mg/kg。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1日龄正大艾维茵肉鸡48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参照肉鸡饲养标准,按照1~3周龄、4~5周龄和6周龄阶段配置基础饲粮。处理1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处理2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69mg/t的25-羟基维生素D_3,处理3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750U/kg的复合酶制剂,处理4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同时添加69mg/t的25-羟基维生素D_3和750U/kg的复合酶制剂。试验结果表明:①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降低了4~5周龄时的日采食量和6周龄时的料重比(P>0.05);在其他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单独添加25-羟基维生素D_3,在生产性能、屠宰指标方面虽然有部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同时添加69mg/t的25-羟基维生素D_3和750U/kg的复合酶制剂,生产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但表现出提高的趋势(P>0.05);屠宰性能方面,使屠宰率和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但使全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0.
大豆黄酮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鸡,公母分养,分别随机分为4个组,即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mg/kg、10mg/kg、15mg/kg的大豆黄酮。试验分两个阶段饲养,即0~28日龄,29~49日龄。试验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可显著增加肉公鸡的平均体增重、饲料利用率及均日采食量,并以试验Ⅱ组(添加10mg/kg)生产性能指标最高,两阶段平均体增重分别提高18.88%(P<0.01)和11.66%(P<0.01),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8.21%(P<0.05)和9.99%(P<0.05),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且试验Ⅰ、Ⅱ组较对照组死亡率降低,而试验Ⅲ组死亡率极显著升高,而对肉母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有机硒和枣粉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养分利用的影响,试验采用2×5两因子(A、B)随机试验设计,A因子为枣粉添加水平,分别为0、8%,B因子为硒添加水平,分别为 0、0.3、0.6、0.9、1.2 mg/kg。选择体重接近、健康的1日龄科宝505白羽肉仔鸡720只,随机分为 10组,每组 6 个重复,每个重复 12 只鸡(公母各半)。试验期为 42 d,分前期(0 ~ 21 d)和后期(22 ~ 42 d)两个饲养阶段。结果表明:有机硒和枣粉两因子间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试验前期,A2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1组(P < 0.05),且A2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 0.05)|添加枣粉可显著提高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 < 0.05)。试验后期,A5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除A1组外的其他各组(P < 0.05),而料重比显著低于除A3组外的其他各组(P < 0.05),A4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A1、A2和A3组(P < 0.05)。A5组总能和总磷利用率均有下降的趋势(P =0.090|P =0.078)。添加枣粉后,肉仔鸡对氮和钙的利用率均有改善(P < 0.05),但总能的利用率显著下降(P < 0.05)。综上,饲粮添加0.3 mg/kg硒可以提高肉仔鸡前期平均日增重,添加枣粉可改善肉仔鸡前期采食量,并提高氮和钙的利用率。 [关键词] 肉鸡|枣粉|有机硒|生长性能|养分利用  相似文献   

12.
将150只8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次重复6只鸡。处理1组饲喂正常饲粮(阳性对照),处理2组为10%霉变玉米替代处理1组中正常玉米(阴性对照),处理3、4、5组分别在处理2组基础上添加100、200 mg/kg的大豆异黄酮和0.05%的膨润土。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处理2组显著地降低了肉鸡的采食量、日增重,增加了料肉比(P<0.05);显著地提高了血清中AST、ALT、AKP和LDH的浓度(P<0.05);同时降低了肝脏和血清中GSH-PX、SOD的活性(P<0.05)。大豆异黄酮和膨润土的添加显著地提高了肉鸡采食量、日增重(P<0.05),降低了料肉比(P<0.05);同时降低了血清中AST、ALT、AKP和LDH的浓度(P<0.05);大豆异黄酮的添加还显著地提高了肝脏和血清中GSH-PX、SOD的活性(P<0.05)。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显著地抑制了霉菌毒素对肉鸡肝功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The objective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quantitative feed restric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broilers. A total of 270 unsexed broiler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three treatments: with no feed restriction (T1), one week (T2) and two (T3) weeks of feed restriction from 22 days of age and then fed ad libitum until the age of 42 days. Treatments were replicated three times with 30 birds per replicate. Birds were fed with starter, grower and finisher diets. The feed consumed and body weights were recorded every week from the third to the sixth week. The average daily gain (ADG),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ADFI) and the 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 were computed for each week. At Week 6, body weights of T3 birds were similar (P > 0.05) to those of T1 and T2 birds. There were also no treatment effects on the ADG at Week 6. In addition, no treatment effects (P > 0.05) were observed on ADFI at each stage of growth. Since ADFI and FCR were similar among the three groups, it was concluded that feed restriction by limiting the time to eat was not successful. There was also no evidence of compensatory growth in the restricted groups.  相似文献   

14.
黄芩黄酮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添加水平黄芩黄酮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500只1日龄AA肉仔鸡,采用单因子设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5、10、15、20 mg/kg黄芩黄酮,进行为期49 d的饲养试验。分别于第21、35、49天时称重,计算平均体重、日增重、料重比,于实验结束时采集肠道内容物,测定肠道微生物菌群数量。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平均体重较空白对照组均有所增加,其中10 mg/kg添加组最高(P>0.05),5 mg/kg添加组显著提高日采食量(P<0.05),对F/G和ADG影响不显著(P>0.05)。49日龄时,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需氧)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适量黄芩黄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肉仔鸡生长,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其中添加10 mg/kg黄芩黄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D3(VD3)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骨磷代谢利用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艾拔益加肉公雏,采用2×4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设2个饲粮非植酸磷水平[0.45%和0.23%(实测值为0.44%和0.21%)]与4个VD3添加水平(0、1 000、2 000和4 000IU/kg),共8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21d。结果表明,与0.21%非植酸磷水平相比,0.44%非植酸磷水平显著提高肉仔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胫骨灰分含量和胫骨灰分磷含量(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F/G)和胫骨灰分磷绝对沉积率(P0.05);与不添加VD3相比,饲粮中添加VD3显著提高肉仔鸡ADG、15~21和1~21日龄ADFI、胫骨灰分含量和胫骨灰分磷绝对沉积率(P0.05),显著降低1~21日龄肉仔鸡F/G(P0.05);0.21%非植酸磷水平下,与不添加VD3相比,饲粮中添加VD3显著降低肉仔鸡死亡率(P0.05),显著提高21日龄肉仔鸡胫骨灰分磷重量(P0.05),添加2000IU/kg VD3显著提高14日龄肉仔鸡胫骨灰分磷重量(P0.05);0.44%非植酸磷水平下,与不添加VD3相比,饲粮中添加VD3显著提高肉仔鸡胫骨灰分磷重量(P0.05)。以上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VD3可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并降低死亡率,促进磷在骨骼中的代谢利用。  相似文献   

16.
日粮烟酸水平对肉鸭后期生产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72只21日龄樱桃谷鸭平均分成4组,分别添加0、30、60、90mg/kg烟酸进行3周饲养试验。测定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血清总胆固醇(TCH)、血清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表明:①日粮烟酸水平不影响ADFI、ADG、F/G(P>0.05),但与ADFI、ADG、F/G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P<0.01)。②日粮烟酸水平可能影响TCH、TG、LDL-C、HDL-C,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基础日粮烟酸和色氨酸水平分别为35mg/kg和0.16%时,建议肉鸭后期烟酸添加水平为60mg/kg。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选用192只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比较去皮豆粕和普通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营养素利用率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去皮豆粕对各阶段肉鸡的采食量、增重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去皮豆粕组饲粮粗蛋白质利用率比普通豆粕组提高8.80%(P<0.05),去皮豆粕组饲粮粗灰分、钙、磷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4%、4.63%、4.37%,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2%的益科乐活力茵固体菌剂和液体茵剂稀释液喷洒圈舍的方法,对育肥猪和肉鸡分别进行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育肥猪试验中,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饲料用量14.27kg/头,饲料利用率提高了12%,成本降低了27.27元,降低了7.2%,有害气体氨气和硫化氢含量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浓度分别降低了29.8%和12.7%。在肉鸡试验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只出栏鸡耗料4.116kg和4.373kg,平均少耗料0.257kg,死淘率分别为8.8%和15.5%,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出栏168只,提高出栏率7.95%;饲养成本降低了27.27元,降低了7.2%,圈舍内试验组和对照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平均浓度为1.71mg/m3、2.78mg/m3和0.040mg/m3、0.057mg/m3,分别降低了38.5%和2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