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脱铝USY催化山苍子油与1,2-丙二醇缩合成柠檬醛-1,2-丙二醇缩醛。考究了催化剂硅铝比,催伦剂用量,反应物配经,带水剂和反应时间对缩醛比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可在4h内完成,缩醛产率达91.6%,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漆酚树脂催化合成酯、缩醛和缩酮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FeCl3-漆酚树脂作催化剂合成了香料丁酸乙酯、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苹果酯和草莓酯,产物收率分别达93.7%,78.5%,91.6%、89.1%和90.2%,产物经IR证实。  相似文献   

3.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MoO3为催化剂,对以丁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固体超强酸SO42-/TiO2中添加MoO3有利于产物的合成,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得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丁醛与1,2-丙二醇摩尔比(n丁醛∶n1,2-丙二醇)为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45 m in。上述条件下,SO42-/TiO2-MoO3是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其得率可达87.5%.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脱铝超稳Y沸石催化α蒎烯异构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考察了催化剂剂铝比及反应条件对转化率、产物分布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以四氢呋喃作溶剂,α-蒎烯在DUSY-1(SiO2/Al2O3=7.41)催化剂上的异构化服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并经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得到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力144.3kJ/mol。  相似文献   

5.
FeCl_3-漆酚树脂催化合成酯、缩醛和缩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FeCl3 漆酚树脂作催化剂合成了香料丁酸乙酯、苯甲醛 1,2 丙二醇缩醛、环己酮 1,2 丙二醇缩酮、苹果酯和草莓酯 ,产物收率分别达 93.7%、78 5%、91 6 %、89 1%和 90 2 % ,产物经IR证实。  相似文献   

6.
莰烯在硫酸催化下与1,4-丁炔二醇,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反应,分别制得4-冰片氧基-2-丁炔-1-醇,2-冰片氧基乙醇,1-冰片氧基-2-丙醇,3-冰片氧基-1-丙醇,产率分别为52.7%,59.7%,42.6%和42.0%。上述产物用乙酸酐酯化后得到相应的乙酸酯,其产率分别为81.3%,78.9%,74.8%和73.6%。所制备的化合物均进行了MS、IR、^1H NMR分析和评  相似文献   

7.
以肉桂醛和乙二醇为原料,以硅胶负载硫酸铁(Fe2(SO4)3/SiO2)为催化剂,合成了肉桂醛乙二醇缩醛,考察了醛醇比(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其稳定性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胶负载硫酸铁是合成肉桂醛乙二醇缩醛的理想催化剂,较优反应条件为:肉桂醛0.1 mol,n(肉桂醛)∶n(乙二醇)1.0∶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0%,带水剂环己烷15mL,回流反应3.0 h,肉桂醛乙二醇缩醛的产率可达83.2%.  相似文献   

8.
α—蒎烯合成杀虫增效剂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松节油的主要成分α-蒎烯经异构同时与马来酸酐发生Diels-Alder反应,生成1-异丙基-4-甲基二环「2,2,2」-5-辛烯-2,3-二羧酸酐。研究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加料顺序,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得出比较适宜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将莰烯分别与1,2-丙二醇及1,3-丁二醇加成所得产物1-[(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氧]2-丙醇及4-[(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氧]-2-丁醇,氧化得到两只新型的可用作香料的萜醚酮,1-[(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氧]丙酮,与4-[(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氧]-2-丁酮。  相似文献   

10.
将莰烯分别与1,2-丙二醇及1,3-丁二醇加成所得产物1-[(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氧]2-丙醇及4-[(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氧]-2-丁醇,氧化得到两只新型的可用作香料的萜醚酮,1-[(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氧]丙酮,与4-[(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氧]-2-丁酮。  相似文献   

11.
以毛坝生漆为原料,经过丙酮浸提得到漆酚,漆酚通过缩醛反应、硅胶柱分离、常压加氢等方式制备和分离了不同饱和程度的漆酚缩醛;分别应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对漆酚缩醛产物进行表征,采用HPLC实时分析了三不饱和漆酚缩醛的加氢历程。结果表明:经过正相硅胶分离得到93.8%的高纯度三不饱和漆酚缩醛,通过HPLC色谱分析,三不饱和漆酚缩醛衍生物加氢的历程为:三不饱和在前90 min主要先转换为二不饱和和单不饱和,经过8 h加氢反应二不饱和和单不饱和漆酚还原为纯度95.65%的饱和漆酚缩醛。红外光谱数据表明漆酚缩醛酚羟基的特征吸收3650~3100 cm-1消失,同时观察到醚的红外特征吸收1049 cm-1;1H NMR中δ5.92为亚甲基醚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
以氢型丝是石为催化剂,二氢月桂烯与单醇或二醇加成反应生成2,6-二甲基=7-辛烯-2-烷基或烃烷基醚。实验结果发现,各种醇与烯生成醚化合物的趋势如下;直链伯醇易于支链伯醇;伯醇易于仲醇;低碳直链伯醇易于高碳直链伯醇,同时还发现,1,3-丁二、1,6-己二椁民烯的反应,只生成单醚。文中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与树脂酸反应的TG-DSC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对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HMMM)与松香树脂酸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利用程序升温方法,着重研究了反应的影响因素、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等。同时,对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HMMM与树脂酸在融熔状态下的反应比较复杂,重复性较差。而二者在溶液中进行均相反应时则简单得多。反应需在酸催化下进行,对甲苯磺酸(PTSA)的催化效果好,用量为总固体反应物重量的1%~2%。由TG-DSC图谱表明,HMMM和树脂酸摩尔比为1:1或1:2时,反应很简单,图谱清晰。若摩尔比为1:3或1:4时,则很复杂。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为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14.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松油醇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将SO4^2-/SnO2固体超强酸用于催化合成松油醇,显示出很高的催化活性;获得了SO4^2-/SnO2制备及松油醇合成的较好工艺条件:硫酸浓度为1.0mol/L,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3h,催化剂用量为松节油重量的8%,一氯乙酸与松节油的摩尔比为1.0 ̄1.4: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 ̄12h。SO4^2-/SnO2还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和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7异丙基4甲基1甲醇和环氧氯丙烷在碱性催化条件下反应合成1(β,γ环氧丙氧甲基)7异丙基4甲基这一新化合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反应和得率的主要因素为催化剂、碱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在浓KOHH2O溶液、惰性有机溶剂、相转移催化剂、40~80℃水浴等反应条件下,反应可在2~3h内完成,得率达64%  相似文献   

16.
脱铝超稳Y分子筛催化α-蒎烯水合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脱铝超稳Y分子筛(DUSY)对α蒎烯水合反应的催化作用。考察了催化剂硅铝比、溶剂、投料比及催化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硅铝比较高的DUSY-5为催化剂,醋酸作溶剂,于70℃下反应7h,α-蒎烯转化率为95.04%,加成反应总选择性为60.59%,α-菘油醇的选择性达35.51%。  相似文献   

17.
研究氯化亚铜催化的月桂烯氢氯化反应及其产物分布规律,主要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及氢氯化粗产物存放条件对主要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氯化亚铜催化剂和氯化氢存在下,里哪基氯可异构成橙花基氯和香叶基氯,升高温度或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异构化反应的进行;(2)氯化亚铜催化月桂烯共轭双键的氢氯化反应产物中,1,2-加成产物与1,4-加成产物的相对含量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密切相关.低温和短时间时,氢氯化产物中主要是里哪基氯;升高温度或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香叶基氯和橙花基氯的生成;(3)3种烯丙基型氯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异构化为α-松油基氯,氢氯化粗产物中微量氯化氢的存在,可加速该异构化反应,使α-松油基氯成为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18.
以3,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与1,2-乙二硫醇进行硫缩醛反应合成2-(3,4,5-三甲氧基苯基)-1,3-二噻茂烷,产物结构通过FT-IR、GC-MS等进行表征。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化合物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条件后产物得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正己烷为带水剂,由新铃兰醛与VC(抗坏血酸)反应合成了新铃兰醛VC缩醛,产物含有约74%的A异构体和26%的B异构体,其主要化学结构经液相色谱-质谱(LC-MS)、FT-IR、1H NMR鉴定.主要反应条件为:新铃兰醛与VC物质的量之比1:1.5,催化剂用量为新铃兰醛质量分数的5%,搅拌回流反应时间6 h.用二苯代苦酰肼自由基(DPPH·)清除法测定了产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新铃兰醛VC缩醛清除DPPH·的能力(抗氧化能力)与VC相当,都明显强于常用的抗氧化剂BHT,有望成为油溶性良好的潜香型VC类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20.
TiO2/SO4^2—催化的α—蒎烯异构化反应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TiO2/SO4^2-型催化剂对α-蒎烯异构化反应有很高催化活性和较好选择性,主产物是莰烯和三环烯,副产物主要是双戊烯和三环烯,副产物主要是双戊烯和萜品油烯。中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处理催化剂所用的硫酸和硫酸铵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表面性质和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