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了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HaNPV)对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显示:HaNPV感染3龄幼虫6d,幼虫体长和体重分别减少37.53%和62.49%,幼虫发育历期延长11.80d,蛹重和单雌平均产卵量分别降低44.07%和90.23%;感染5龄幼虫3d,幼虫体长和体重分别减少13.02%和22.40%,幼虫发育历期延长6.58d,蛹重和单雌平均产卵量分别降低22.88%和58.44%。表明HaNPV不仅能直接杀死宿主昆虫,而且对残存活虫有很强的弱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棉钤虫某些生物学特性与滞育诱导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诱那导滞育的方法,研究了棉铃虫幼虫历期及性别与蛹滞育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棉铃虫三龄后幼虫历期越长蛹滞育率越高,而雌、雄蛹间滞育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韩晓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771-771,790
不同食料对于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这与取食食物的营养含量有很大关系.试验表明,人工饲料组饲养的棉铃虫幼虫历期短、体重明显重于仙人掌饲料组,而且发育比较完全;饲喂食用仙人掌的棉铃虫比饲喂人工料的棉铃虫,其幼虫体重下降115.4%,幼虫历期增加10.9%,平均蛹重下降118.5%,蛹历期延长5.8%.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分属4类杀虫剂的氰戊菊酯、甲基对硫磷、灭多威和硫丹4种药剂分别处理不同抗药性水平的棉铃虫3龄幼虫,系统观察处理试虫各龄的历期、预蛹期、蛹重和雌雄比,以比较药剂对抗药性和较敏感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两个种群均引起幼虫发育历期延长,且以灭多威和硫丹对条山较敏感试虫的影响最大,分别比对照延长1317及1294d。各药剂处理的试虫蛹重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氰戊菊酯还可影响蛹的性别比例,引起雄蛹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5.
化控对棉铃虫发育和危害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网室接虫、室内饲养等方法,研究了化控药剂缩节胺(DPC)和多效唑(PP333)对棉铃虫田间落卵量、卵孵化率、幼虫生长发育及危害的影响.初步研究表明:与对照相比,化控使棉铃虫卵孵化推迟,孵化率降低17.7;~36.4;,幼虫发育历期缩短0.1~1.7 d,死亡率增加2.0;~28.6;,蛹历期延长0.3~3.0 d.在棉铃虫的不同发育阶段,缩节胺和多效唑对其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多效唑对棉铃虫卵孵化的抑制作用比缩节胺强,而缩节胺对棉铃虫幼虫发育及成虫产卵选择性的影响较大.室内外试验中缩节胺、多效唑对棉铃虫危害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喷施后都使棉铃虫低龄幼虫的危害减轻.  相似文献   

6.
光周期对枯叶蛱蝶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促进枯叶蛱蝶人工规模化养殖,观察了人工气候箱中20℃时不同光周期下枯叶蛱蝶幼虫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光周期对枯叶蛱蝶幼虫及幼虫在不同光周期下蛹的发育历期影响明显,1~5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在4.1~5.2、4.8~6.6、4.8~7.0、6.3~8.3 d和11.2~13.8 d之间,蛹发育历期在19.5~24.4 d之间;幼虫最长和最短历期分别相差1.1、1.8、2.2、2.0 d和2.6 d;蛹相差4.9 d.同时,光周期对幼虫和蛹存活率也有一定影响,不同光周期下幼虫期存活率在64%~92%之间,除12.0 h光照时为64%较低外,其余光照下均超过80%;蛹存活率除12.0 h光照时为77%和12.5 h光照时为87%略低外,其余均在90%以上.在20℃时,人工规模化养殖选择12.5 h或14.0 h光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处理对黑点切叶野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准确地评估其生防潜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黑点切叶野螟1龄幼虫分别在2种高温(35℃和40℃)暴露4种时长(2、4、8、16 h)后,观察测定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蛹重、发育历期、成虫产卵量等指标。【结果】经2种温度、不同时长的处理后,黑点切叶野螟各项生长发育和繁殖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幼虫存活率显著降低,35℃处理16 h,幼虫存活率由1龄的65.83%降为5龄的28.33%;对化蛹率和羽化率无显著影响;幼虫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延长,2种温度(35℃和40℃)处理16 h后,幼虫历期分别比对照长0.90 d和1.74 d;对蛹期无影响;成虫寿命在经8 h和16 h处理后缩短约1 d;蛹重在8 h和16 h高温处理后略有下降;雌虫产卵量在2种温度下均为处理16 h的最低;对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结论】黑点切叶野螟受短时高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低存活率和抑制发育速率,影响程度取决于高温强度和持续时间。在供试条件下,黑点切叶野螟均能完成生活史,保持种群的延续,这对生防是有益的。但是,较长时间的高温处理导致幼虫存活率显著下降,这可能是黑点切叶野螟夏季种群密度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线(UV-B)辐射2龄和5龄茶尺蠖幼虫,测定5个辐射时间处理下(0、30、60、90、120、150min)茶尺蠖幼虫的发育历期、化蛹率、蛹畸形率和羽化率等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紫外线辐射时间增加,2龄尺蠖幼虫发育历期期显著延长,死亡率和畸蛹显著升高,化蛹率、蛹重、羽化率显著降低,但对5龄幼虫的生长发育影响不显著。在同一辐射时间下,2龄与5龄幼虫死亡率与化蛹率有显著差异性,而畸蛹率差异性不显著,但总体上2龄幼虫羽化率低于5龄幼虫。其中150mim处理组的羽化率两者具有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橘小实蝇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在18℃、22℃、25℃、28℃、30℃下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及室内条件下成虫羽化、取食、交配、产卵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其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在25℃下,卵、幼虫、蛹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5d、19.5d和12.5d;在28℃下,卵、幼虫、蛹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3d、16d和9d。成虫具趋光性,羽化高峰为9:00~10:00,8:00~10:30和15:00~18:00为取食时间,多数成虫只交配1次,交尾高峰为19:30~22:30,产卵高峰为16:00~18:30,产卵开始后约20d达产卵高峰期,卵聚产。初孵幼虫具群聚性和负趋光性,幼虫成熟后具趋光性.跳跃能力极强。老熟幼虫经1~2d预蛹期后化蛹,湿度以60%-70%为宜。  相似文献   

10.
紫薇干粉及提取物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对害虫高效、对环境安全的杀虫植物资源,本试验以棉铃虫为试虫,通过饲料混毒法对紫薇叶、花干粉及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紫薇花干粉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在第5天和第7天对棉铃虫幼虫的体重抑制率分别为78.38%和80.89%,幼虫、蛹历期分别比对照组延长了2.7 d和4.3 d.成虫的羽...  相似文献   

11.
光周期对柑橘凤蝶幼虫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柑橘观蝶人工规模化养殖,观察了人工气候箱中20℃时不同光周期下柑橘观蝶幼虫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光周期对柑橘观蝶幼虫及蛹的发育历期影响明显.1~5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在4.0~4.8、3.6~6.3、4.9~6.3、5.0~12.8和12.6~18.0 d之间;非滞育蛹历期在16.0~20.0 d之间;滞育蛹历期在123.0~196.5 d之间.同时,光周期对幼虫和蛹存活率也有一定影响,不同光周期下幼虫存活率在5%~50%之间,除15 h光照时为50%略高外,其余光照下均较低;蛹存活率除13 h光照时为20%较低外,其余均在60%以上.20℃时,人工规模化养殖选择14 h光照较好.  相似文献   

12.
大麦虫Tenebrio molitor蛹是繁育花绒寄甲Dstarcus helophoroides重要的替代寄主。通过建立"花绒寄甲幼虫—大麦虫蛹"寄生系统,测定花绒寄甲幼虫在1~7 d日龄大麦虫蛹上发育历期的变化及羽化成虫的体长、体宽、单头重、总重等指标,分析大麦虫蛹日龄对花绒寄甲发育历期及成虫适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虫蛹日龄的增加显著延长了花绒寄甲的幼虫期,对结茧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大麦虫蛹日龄超过4 d时,花绒寄甲的茧期显著降低,成虫羽化率显著增加。大麦虫蛹日龄对花绒寄甲成虫的羽化数量无显著影响,但明显降低了花绒寄甲成虫的体长、体宽、单重和总重。大麦虫蛹日龄的增加减缓了花绒寄甲幼虫的发育,降低了羽化成虫的适合度。为指导用大麦虫蛹繁育花绒寄甲的接种时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溴氰虫酰胺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溴氰虫酰胺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亲代和F1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浸叶法,确定溴氰虫酰胺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的亚致死剂量LC20和LC40,分别用该剂量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观察其对斜纹夜蛾亲代和F1代的亚致死效应.【结果和结论】经溴氰虫酰胺LC20剂量0.04 mg·L-1和LC40剂量0.07 mg·L-1处理斜纹夜蛾3龄初期幼虫72 h,与对照相比,幼虫从3龄到6龄的发育历期分别延长了2.39和4.32 d,化蛹率(分别为78.67%和60.33%)和羽化率(分别为72.12%和61.28%)均显著降低,处理组雌、雄蛹质量均增加.LC40处理组的单雌产卵量(1 356.67粒)和卵孵化率(59.26%)显著低于对照,而LC20处理组的单雌产卵量和孵化率则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药剂处理对蛹历期、成虫历期以及雌性比均没有显著影响.溴氰虫酰胺处理也同样延长了斜纹夜蛾F1代幼虫的发育历期,降低了化蛹率,但对F1代羽化率和单雌产卵量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以为斜纹夜蛾的综合防治以及溴氰虫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筛选和研发杀虫活性高、环境相容性好的新型植物源杀虫剂,在室内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了鸦胆子、白芥子、夹竹桃等12种中药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龄幼虫取食处理饲料后,其中10种中药处理对其体重增长有抑制作用,5 d后体重抑制率为17.25%-102.19%,其抑制率大小顺序为:鸦胆子>夹竹桃>半支莲>苦楝皮>白芥子>西大黄>穿心莲>芜荑>香铃子>大青叶;对幼虫发育历期和成虫羽化率影响最大的为鸦胆子处理,幼虫期延长7.31 d,羽化率降低64.47%;白芥子处理对幼虫化蛹和蛹重影响最大,化蛹率为4.76%,蛹重抑制率为73.31%。综合分析,12种中药中白芥子和鸦胆子对棉铃虫幼虫杀虫活性较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低温储存普通草蛉卵对其生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普通草蛉卵低温储存的有效时间。【方法】低温储存普通草蛉卵,分析比较不同储存时间对孵化率、幼虫历期、化蛹率、蛹期及羽化率的影响。【结果】普通草蛉卵在(6±1)℃、RH(60±5)%的环境下低温储存713 d,其孵化率、幼虫历期、化蛹率、蛹期、羽化率等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低温储存时间超过15 d,其孵化率、幼虫历期、化蛹率、羽化率出现显著差异。【结论】普通草蛉卵在(6±1)℃、RH(60±5)%的环境下,低温储存天数不宜超过13 d。  相似文献   

16.
Bt杀虫蛋白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内研究了Bt杀虫蛋白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夜蛾二龄幼虫取食含Bt杀虫蛋白浓度为0.5μg/g,1.0μg/g,2.0μg/g,4.0μg/g,8.0μg/g的人工饲料后,随着饲料中杀虫蛋白浓度增加,幼虫死亡率增加、幼虫发育历期延长、蛹的发育历期缩短、蛹重变轻、化蛹率降低。甜菜夜蛾四龄幼虫取食含Bt杀虫蛋白浓度为2.0μg/g,4.0μg/g,8.0μg/g,16.0μg/g的人工饲料后,幼虫死亡率、化蛹率、蛹的羽化率均无明显差异;而幼虫发育历期延长、蛹的发育历期缩短,蛹重减轻。杀虫蛋白浓度为8.0μg/g,16.0μg/g时,幼虫发育历期明显长于对照。杀虫蛋白浓度为16.0μg/g时, 蛹的发育历期和蛹重与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植物次生代谢物烟碱对马铃薯块茎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种重要的检疫性害虫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Zeller)为研究对象,连续5代用含有植物次生代谢物烟碱(Nicotine)的人工饲料分别饲养二龄和三龄幼虫,饲养至羽化时分别测定烟碱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体重、发育历期和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碱处理后,幼虫发育延缓,显著抑制幼虫体重的增长。连续饲养5代,与对照相比,烟碱处理对二龄和三龄幼虫体重的抑制率分别从45%降至20%、32%降至17%;烟碱显著抑制马铃薯块茎蛾的蛹重,连续饲养5代后,与对照相比,烟碱处理二龄和三龄幼虫的蛹重抑制率分别从25%降至4%、28%降至5%;烟碱处理会延迟幼虫的生长发育,使得世代历期延长;而且烟碱对低龄幼虫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随着继代代数的增加,烟碱对幼虫体重和蛹重的抑制作用减小,幼虫发育期缩短,马铃薯块茎蛾世代历期缩短。本研究说明植物次生代谢物烟碱能够影响马铃薯块茎蛾的生长发育,经过一定世代后,马铃薯块茎蛾可以通过自身调节,逐渐提高对烟碱有毒物质的适应能力,逐步缓解有毒物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柞蚕微粒子病研究中 ,发现了寄生柞蚕的一种新原虫———链孢变形孢虫 ;同时发现该原虫对棉铃虫有较强致病力。应用柞蚕蛹繁殖链孢变形孢虫 ,每粒蛹可繁 7.9× 10 9粒孢子 ,是大量繁殖链孢变形孢虫的理想寄主。用链孢变形孢虫防治棉铃虫 ,可使棉铃虫每龄的发育历期比对照相应延长 2~ 15d ,死亡率达 70 %左右 ,生存率可降低 80 %左右 ,平均产卵量可降低 70 % ,同时该孢虫可通过母体经卵传染到后代 ,造成在棉铃虫种群中的流行和延续  相似文献   

19.
文章比较了两个温度下的台湾稻螟实验种群年龄生命表,并分析了台湾稻螟种群的关键虫期,为了解台湾稻螟的种群特性及把握防治时机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7.5℃时,台湾稻螟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5.64d、17.93d、6.29d、6.73d;30℃其发育历期分别为4.76d、15.40d、5.96d、2.96d。27.5℃台湾稻螟蛹重为0.050g(♀)和0.031g(♂),体长为11.93cm(♀)和10.43cm(♂),30℃其蛹重为0.072g(♀)和0.037g(♂),体长为13.90cm(♀)和11.77cm(♂)。研究发现:30℃与27.5℃相比,虽然台湾稻螟的发育历期变短,蛹重和体长增加,但是世代总存活率从28.57降低到17.81,种群趋势指数从18.68降低到9.99。结论:台湾稻螟的实验种群存活曲线属于Price所提出的昆虫存活曲线中的曲线整体呈凹型,在发育早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台湾稻螟的虫期控制数表明,卵期、1龄幼虫期是影响台湾稻螟室内种群变动的关键虫期,此时可作为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20.
喜旱莲子草是水陆两栖的入侵杂草,为探讨在利用其专食性天敌莲草直胸跳甲防治过程中,发现的陆生型喜旱莲子草控制效果不佳的原因,本试验从水分变化的角度,通过设置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5%、10%、15%、20%和25%)模拟干旱环境,对喜旱莲子草胁迫处理后,饲喂莲草直胸跳甲幼虫和成虫,记录该跳甲取食后的发育历期、虫重、幼虫死亡情况、化蛹量及羽化量,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莲草直胸跳甲1~3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延长,当胁迫质量分数达到25%时,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均达到最长;而成虫的寿命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增加而缩短,当胁迫程度为25%时,和对照相比寿命缩短了5.59d;不同虫态的鲜重随着胁迫质量分数的增加均有所下降,其中2龄幼虫和成虫的体重在25%时下降最显著,分别下降了3.19和2.34mg;1龄、2龄和3龄幼虫的死亡率均在胁迫质量分数为25%时达到最大,分别为对照的10.0倍、6.0倍和4.7倍;化蛹率和羽化率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均降低,25%时化蛹率和羽化率最低,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33.0%和37.5%。因此,干旱胁迫喜旱莲子草不利于莲草直胸跳甲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