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豆、麦夹种榨菜是一种新的种植方式,它既能提高豆麦产量,又能增加土壤肥力,经济效益也较高。近年来,海门县刘浩乡浩西村1985年夹种榨菜近200亩,收获鲜榨菜40万斤,产值6万多元。豆、麦夹种榨菜应掌握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一、合理安排茬口 元麦夹种榨菜一般以4尺组合为宜,麦行中种一行榨菜,组合太小不利于管理。榨菜一般于4月15日左右收获,榨菜收后移栽棉花。蚕豆夹种一般  相似文献   

2.
小杨营乡砖桥村李庄组农民李荣吉,1987年种1.64亩棉花,实行麦棉套种(6∶2)双移栽。他的做法是:麦收前(4月27日)第一次移栽,麦收后(6月2日)又进行了麦茬移栽。8月15日生育结果调查,麦套移栽棉花,密度为2000株,株高140厘米,平均果枝15.5个,成铃  相似文献   

3.
张成 《农家顾问》2008,(9):38-38
1.适时播种 麦套(冬闲)棉4月10日左右.油(麦)后棉4月20日左右大营养钵(直径6厘米以上)播种育苗.苗龄30天左右提早移栽,缩短缓苗期。  相似文献   

4.
麦茬高度对机播夏玉米苗期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免耕留茬种植体系内,麦茬高度对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夏玉米出苗及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地区,探求适宜机播夏玉米苗期生长及高产高效的冬小麦留茬高度,为实现农艺栽培措施和农业机械化的高效、有机结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2-201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进行,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3个麦茬高度(15 cm、25 cm、35 cm),其余部分随机收粉碎覆盖还田,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通过测定夏玉米出苗率、苗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田间耗水量、产量及构成因素和水分利用效率,比较分析小麦不同留茬高度对夏玉米播种出苗质量、苗期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1)35 cm麦茬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播种到拔节期农田耗水量和全生育期农田耗水量,显著增加夏玉米出苗率并提高田间株高整齐度。(2)35 cm麦茬能够促进4叶展期株高和叶片的增长,但茎粗变细,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3)35 cm 麦茬处理下玉米拔节期的茎秆变粗,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干物质积累均处于最高水平,其中干物重差异显著。(4)与15 cm和25 cm麦茬高度相比,35 cm麦茬处理下玉米的3年平均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10.59%和5.31%,产量增加主要是由单位面积粒数的增加引起;3年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1.55%和12.64%(P<0.05),年际间水分利用效率也具有较大差异,降雨较多的年型,水分利用效率低。【结论】在3个麦茬高度下,35 cm麦茬处理蓄水保墒效果较好,有利于夏玉米苗期生长发育,在增加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效果显著,符合免耕留茬区域农业机械化播种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正> 淮北平原是夏大豆生产的重要基地,实行以小麦为中心的麦、豆轮作制,群众说"麦茬与豆茬,互为好前茬".为了探讨麦-豆轮作对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两年来,在新蔡县棠村公社任小寨大队,对大豆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兹将试验结果整理于后,供参考.一、试验概况试验土壤为中位砂姜黑土,前茬小麦亩产400斤,土壤肥力中等.栽培试验因素为品种(A)、密度  相似文献   

6.
1.种植方式.将耕翻好的地块整成80厘米宽的畦面和宽60厘米、高15厘米的畦背,在畦背上栽植2行甘蓝,1月5日育苗,2月底移栽,行距30厘米,株距18厘米,每1/15公顷(1亩)栽5000株.甘蓝栽完后立即在畦内撒播菠菜,4月上中旬菠菜收获后,于4月下旬在菠菜畦内栽植2行玉米,大行距120厘米,小行距与株距均为20厘米,每1/15公顷栽玉米4700株左右.4月21日甘蓝开始收获,5月5日收获完毕.6月8日在玉米两侧10厘米处点播菜豆,大行距10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每1/15公顷种植3000穴.同时在玉米两侧10厘米外开沟,将出过两茬菇的菇块埋入沟内,让其继续出菇.平菇采摘两茬后,于7月上旬将发好菌的木耳袋埋入平菇的位置上,培育木耳.各茬播、收日期为:甘蓝2月下旬播种,4月下旬收获;菠菜2月下旬播种,4月中旬收获;玉米4月下旬播种,8月上旬收获;菜豆6月上旬播种,8月中旬收获;平菇6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收获;木耳7月上旬播种,9月中旬收获.……  相似文献   

7.
陕南中高山地膜玉米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示范中,人们对中高山地膜玉米覆盖有个误区,即误认为地膜覆盖玉米播种用工多,投资大,增产不增收,无经济效益.实践证明,使用地膜覆盖玉米可提高经济效益.据试验:4月11日播种的郧单1号到8月31日收获,生育期143天,经地膜覆盖的活动积温3401.70℃.而同露地的3069.90℃相比,前者增加积温331.80℃,在初盖膜10天内盖膜地要比露地温度增高2.3℃.所以,中高山地用地膜覆盖玉米可适时早播.经调查,地膜玉米相比露地玉米早抽雄15~1 8天.地膜玉米平均百株高度为161.9厘米,茎粗7.2厘米,根系七层65条,总长1431.5厘米,早熟20~25天,穗大、粒多、千粒重高;露地玉米平均百株高度111.1厘米,茎粗6厘米,根系6层51条,总长1145.5厘米,两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秸秆全量还田、贴茬免耕直播条件下,探索宜粒收夏玉米机播的最佳冬小麦留茬高度,提高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和籽粒产量,为提高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机械化质量及实现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宜粒收玉米新品种新单68(对照品种郑单958)为研究对象,设3个麦茬高度处理(0、10和30 cm),研究麦茬高度对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冠层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0~2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随麦茬高度增加而增加,10 cm处理5和15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比0 cm处理高7.87%和15.26%,30 cm处理5和15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比0 cm高16.60%和19.60%.随麦茬高度增加,夏玉米出苗率、株高整齐度和叶片SPAD值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增加,茎粗变细,花前叶面积指数增加.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6叶期和9叶期随麦茬高度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随生育期推进麦茬高度处理间差异变小.10 cm处理降低了干物质在茎、叶和鞘中积累量和分配率,提高了籽粒积累量与分配率、开花期干物质转运率和对籽粒干物质积累贡献率.随麦茬高度增加,公顷穗数降低,穗粒数和百粒重增加,产量先升高后降低,表现为10 cm处理产量最高,0和30 cm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郑单958相比,新单68的株高、穗位高、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干物质积累贡献率和产量均增加,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较高但成熟期落黄早;开花期干物质转运率和籽粒分配率新单68低于郑单958.[结论]10 cm麦茬高度有利于保持较高土壤含水量,提高玉米出苗率和株高整齐度,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优化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特性,进而提高夏玉米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9.
1.密度和播期麦棉套种采取5~6:1式,预留棉行70厘米.标杂A1是1.5~1.7米等行距栽植,株距28~33厘米,667平方米1200~1500株.麦棉套种在4月10~15日育苗,5月上旬移栽.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谷子同一品种在不同茬口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赤谷5号为材料,各前茬分别标记10株,观察并记载株高、穗长、千粒重、节数、草重、穗重、单株产量、根重、茎粗以及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并进行了分析。大豆茬从抽穗、开花、成熟期以及整个生育期都比其他茬口的要提前1~2 d。赤谷5号无论是在什么茬口下,从抽穗-开花-成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从抽穗到开花大约7 d左右,从开花到成熟大约40 d左右)。但是茬口不同,成熟期会相差1~2 d。大豆茬产量与高粱茬产量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大豆茬产量与玉米茬产量、向日葵茬产量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了显著水平,玉米茬产量、向日葵茬产量、高粱茬产量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大豆茬产量最高为6 400.0 kg·hm-2。大豆茬是谷子首选茬口。  相似文献   

11.
甜糯玉米育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糯玉米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是地膜覆盖直播之后玉米栽培技术的一大改革。近年来大量的试验、生产的结果表明:甜糯玉米育苗栽培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早播种,缓解前后茬争地的矛盾,实现多季生产。育苗移栽能促进植株根系发达,茎粗秆矮,保证苗全苗齐,培育壮苗,而且省种省时,便于苗期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一次播种抓全苗,抗御不良环境条件.减轻病虫害.为丰收打下基础,不会因干旱严重而种不上地.耽误农时。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移栽期对晋北地区鲜食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不同移栽期对晋北地区鲜食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通过设置4月27日、5月3日、5月9日3个不同移栽期,分析比较各移栽期对玉米成活率、生育进程、穗长、穗粗、秃尖长、鲜穗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移栽苗成活率显著提高,各生育进程缩短,整个生育期缩短;株高、秃尖长呈增大趋势,且差异显著;茎粗增长速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穗长、穗粗、鲜穗产量差异不显著。就产量构成因素而言,不同移栽期主要是通过鲜穗粒质量的增加弥补秃尖长差异显著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春季培育适龄壮苗为了使春茬茄子获得高产并提前上市,1月上旬开始在温室内应用营养袋移栽育苗。将消毒处理并催芽的种子密播在60厘米×40厘米×5厘米的营养箱内,小苗1叶1心时及时移栽到8厘米×7厘米或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内,培育具有8~9片真叶、株高10~20厘米、茎粗0.5~0.7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地膜玉米苗期受霜冻影响后发育期变化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在固原市气象局长城梁生态与农业气象实验示范基地开展玉米霜冻后发育期观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玉米苗期受轻霜冻影响后,对各个发育期玉米株高增长速度有明显影响,对玉米果穗长影响较为明显,但对玉米发育期后期茎粗及果穗粗无明显影响;如果玉米叶片出现冻伤、冻死现象,会使得玉米产量有较明显减产。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和中麦茬杂草生长差异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不同品种麦茬地上杂草生长差异性的初步研究结果:不同小麦品种的茬口对下茬作物夏玉米地中杂草生长所产生的抑制作用不同,同一品种采用不同收获方式(人工和联合收割机)其麦 茬地中的杂草生长存在着显著差异,上述差异主要是由于上茬小麦留在地中的残留物的生化他感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茬口对后茬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黄金苗为试验材料,对玉米、大豆、高粱、向日葵和谷子5种不同茬口的谷子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高粱和向日葵4种茬口处理的谷子生育期比谷子茬口处理晚1~3 d,其中玉米茬口处理的生育期最长;各茬口处理谷子的株高、穗长、穗粗、穗重、单株粒重等均高于谷子茬口处理;各茬口处理下的谷子草重和根重表现相同,玉米茬口最重,谷子茬口最轻;各茬口处理谷子产量高低表现为玉米>大豆>高粱>向日葵>谷子,分别较谷子茬口高49.5%、40.6%、28.3%和1.2%,其中玉米茬口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玉米茬口可以有效提高谷子产量,适宜在当地推广应用,其次是大豆茬口,谷子茬口不宜种植谷子。  相似文献   

17.
<正>1.培育壮苗 选择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田块作留种田。席草收割后保持田间湿润,苗高14厘米左右灌浅水,苗期于湿管理,看苗施肥。一般每亩施人畜粪500千克或尿素6千克。壮苗标准;茎粗1毫米以上,苗高30厘米左右,苗色浓绿,基部有蘖芽,根系发达,新根多。 2.适时移栽 接单季稻茬  相似文献   

18.
由于甜菜近几年价格稳定,种植条件适宜,现就如何种好甜菜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选地整地 1、选地选择耕层深厚疏松、土质肥沃、排水保水性良好,水肥供应适宜的地块. 以麦、豆、马铃薯茬为好,其次为玉米等茬口,要求实现5年以上轮作,禁忌五年内重迎茬种植,同时禁止在施用绿黄隆、豆黄隆、普施特或其它超常量施用农药及除草剂的茬口上种植甜菜.  相似文献   

19.
水稻及玉米茬口对强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号为试验材料,分析了种植在河南省5个地点水稻茬和玉米茬的豫麦34主要品质,同时测定了两种茬口下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与玉米茬相比,水稻茬种植的豫茬34号品质差,表现为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下降,稳定时间缩短,评价值减小,以强筋麦适宜种植区的新乡点水稻茬小麦品质下降最多;土壤含水量高是水稻茬小麦品质变差的原因之一;提出了水稻茬不适宜种植强筋优质小麦的观点,即使在强筋麦适宜生态区内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棉花育苗移栽是解决茬口矛盾、提早和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移栽时难免损伤根系,影响棉苗对水分的正常吸收,出现“缓苗期”,即通常说的“打盹”。怎样才能使移栽棉苗不“打盹”呢?适期移栽一要适时,二要适龄。适时就是气温稳定在15℃以上,地表10厘米土温稳定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