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整薯播种,可以避免切刀消毒不严而传播病,降低植株的发病率。小整薯保水性好,芽和幼苗抗旱耐寒,出苗整齐,易形成壮苗。小整薯属于幼龄薯,生命力旺盛.植株长势强壮容易获得很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荷兰15'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膜避温1带2行大小垄种植模式,整薯播种和切块播种各设置30 cm×70 cm、24 cm×70 cm、18 cm×70 cm 3个不同种植密度,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整薯播种各密度比切块播种提前出苗1~3 d;株高、茎粗此切块播种的小,但单株主茎数、植株鲜重和干重比切块播种的大;整薯播种的单株结薯数平均比切块播种增多26.57%。整薯播种的鲜薯产量均高于切块播种,且整薯播种的3个密度均极显著高于切块播种,比同密度切块播种的产量分别高出44.5%、27.1%、24.5%。整薯播种密度30 cm×70 cm的小区商品薯产量显著高于整薯播种密度18 cm×70 cm、茅块播种密度30 cm×70 cm、18 cm×70 cm,整薯播种密度24 cm×70 cm与茅块播种密度24 cm×70 cm的小区商品薯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长岭县是马铃薯产区,栽培面积比较大,通过改进栽培措施提高马铃薯群体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是马铃薯生产者长期探讨的问题。2008年和2009年两个年度,我们做了马铃薯小整薯播种试验,两年的实践证明,小整薯播种可使马铃薯地下快茎增产18.78%,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4.
二季作早熟马铃薯膜上覆土栽培技术,不仅减少了种植户成本投入,而且提高了马铃薯商品性,增加了产量,改善了品质,延缓了早熟马铃薯早衰现象的发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一般于3月上中旬,待10 cm土温达到7~8℃时播种,6月上中旬植株大部分叶片枯黄时收获。收获后的块茎晾晒2~3 h,剔除伤薯、病烂薯和畸形薯等,按整薯大小分级装袋出售或入库贮藏。  相似文献   

5.
黄平华  沈明红 《蔬菜》2015,(4):43-44
为指导蔬菜型马铃薯的田间栽培管理,从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病害防治等方面全面介绍了马铃薯高产栽培需注意的问题,特别提出要注意切块薯与小整薯作种时要分开播种、要严格避免连作等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因素,以期对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广西园艺》2006,17(3):F0004-F0004
根结线虫病:危害植株根部和薯块,根部受害先从根尖开始,在线虫侵入点呈小球状或棒状膨大,以后逐渐增大而形成瘤状凸起的虫瘿,随着根的生长,线虫反复侵染,多个虫瘿集合,使根呈结节状膨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贵州省常见6个脱毒马铃薯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根据本次研究发现,鄂薯3号的产量最高,而且植株和块茎形状良好,食用口感较好,属于优良品种。昭绿4号产量第二,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植株不整齐的特点,但是其余形状良好,适用于小面积试种栽培中。费乌瑞它种植产量最低,但是生长速度较快,属于早熟品种,因此将其作为商品薯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小范围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8.
所谓茎尖培养即把马铃薯的茎尖或芽尖,在无菌的条件下切取0.1~0.3毫米,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之形成小植株,然后再用指示植物,病毒抗血清及电子显微镜镜检等方法进行鉴定,凡是不表现病毒病症的植株称为无病毒植株,它们所结的块茎中无病毒种薯或脱毒种薯。此法是减轻和避免马铃薯因带毒产生退化减产影响产量最有效的办法,现介绍马铃薯茎尖培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梁健 《吉林蔬菜》2011,(3):22-22
1提高出苗率在生产中,脱毒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烂薯率大幅度降低,出苗率提高。与未脱毒薯比较,脱毒薯出苗率平均增加13.7%~31.9%,有的干旱地区高达60.9%。2植株茎叶旺盛,生长势增强马铃薯脱毒后,植株表现了旺盛的生长势。例如,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整薯蹲芽处理栽培抗灾高产傅秀荣焦桂芝肇东市昌五镇老农艺教师刘福海,经多年试验、探索出马铃薯整薯蹲芽处理栽培法,亩产量稳定在4000公斤以上。为了总结和推广这项新技术,我们于1996、97年连续两年和刘福海同志一起,进行生产试验示范。96年在春旱...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将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以促进马铃薯在全世界战胜饥饿和贫困中所发挥的作用.笔者也借此向广大马铃薯生产者和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致敬.  相似文献   

12.
海藻含有丰富的营养,是天然有机肥。20世纪80年代,挪威、英国、法国、新西兰等国家利用海藻制造出海藻精。90年代初,北京雷力集团研制出以海洋速生褐藻为主要原料的海藻肥。因海藻肥营养全面,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抗病等优点,在生产上逐步得到推广应用。目前,海藻肥在黄瓜、番茄、辣椒等蔬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已有报道。笔者开展了阿卡迪安海藻精对马铃薯幼芽生长和薯块产量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促壮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无菌条件下长时间保存培养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往往会导致其长势弱,易倒伏,因此对其进行了促壮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试管苗壮苗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附加0.3~0.6 mg/L的烯效唑可以使试管苗根和茎增粗,叶片增大;可以延缓试管苗的生长,延长培养时间,减少继代次数.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盘州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马铃薯晚疫病的新品种,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的统一安排下,于2017年3~8月进行了马铃薯新品种的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P0806-20、259、V2011-36和V2011-2的产量高、品质好、晚疫病抗性强,可在盘州市高海拔一季作区进行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不同播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脱毒种薯为材料,对种薯采用不同的播种方式(芽眼朝上和芽眼朝下),研究其对马铃薯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种薯播种深度10cm、以芽眼朝下的播种方式,马铃薯植株长势健壮,薯块品质好;收获的马铃薯产量(2150.7kg/667m2)与商品薯率(90.5%)高于芽眼朝上播种收获的马铃薯产量(2002kg/667m2)与商品薯率(80.4%)。湖南地区适合采用种薯芽眼朝下播种方式进行马铃薯种植。  相似文献   

16.
商马铃薯一号是以中薯2号为母本、阿奎拉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早熟,生育期65 d;抗卷叶病毒病、花叶病毒病、晚疫病、早疫病和环腐病;薯块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商品薯率87.9%以上,品质优;属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适合中原二季作区纯作或间作套种栽培。  相似文献   

17.
导读:湖北种植马铃薯已有300多年历史,目前从高山到平原均有种植,可以实现湖北鲜薯周年生产供应。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湖北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主要种植模式,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同时,推荐了适宜湖北种植的具有潜力的马铃薯品种,如华薯1号、华薯9号、鄂马铃薯13、华恩1号。  相似文献   

18.
红薯茎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钙、铁质,可作为蔬菜食用.下面介绍两种红薯茎尖产品的加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花粉的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玉萍  张峰  王蒂 《园艺学报》2003,30(6):683-686
 :对影响马铃薯花粉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冻前干燥处理18 h的花粉.保存后其生活力优于干燥处理12 h和24 h的花粉;用0~C (12 h)一一10~C (12 h)一一20~C (12 h)的逐步降温预冻处理,可大幅度提高在液氮中冰冻保存花粉的活力;保存后的花粉用一20~C (12 h)一4~C(12 h)一25℃ (12 h)逐步解冻效果最好,35~4J0℃直接解冻效果优于(25±2)℃直接解冻;超低温保存对花粉萌发表现出某些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物炭添加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 号为试材,在土壤中分别添加10、20、40 t·hm-2 玉米秸秆生物炭,利用ITS 高通量测序技术, 研究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物炭处理均降低了土壤真菌丰度,其中 以T3 处理(添加生物炭20 t·hm-2)丰度最低。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主要包括5 个门、25 个纲、62 个目、120 个科、201 个 属和345 个种,在门分类水平上优势真菌群落为子囊菌门,相对丰度为86.86%~95.86%。添加生物炭处理有利于提高子囊 菌门的丰度,降低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的丰度;在科分类水平上,添加生物炭处理提高了粪壳菌目Incertae sedis 23、小子囊 菌科、毛壳菌科、丛赤壳科的丰度,降低了子囊菌科、粪壳菌科、粪壳菌目Incertae sedis 的丰度。添加生物炭处理提高了马 铃薯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和商品薯率,其中T3 处理效果最显著。综合产量指标和真菌多样性分析,T3 处理最有利于马铃 薯产量提高和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