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前文报道环境诱变剂丝裂霉素C(MMC)、9氨基吖啶(9AA)和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多角体形态有明显的诱变作用。本文进一步报道形态变异的BmNPV多角体在继代实验中的仍保持相对稳定的比率[(213±428)%~(300±485)%],说明诱变的异常多角体能较稳定地遗传到次代,MMC及9AA诱变的BmNPVDNA,经EcoRⅠ、BamHⅠ和BglⅡ酶切的电泳图谱与野生型对照株相比较,出现某些DNA泳带的增加或丢失。显示诱变的BmNPV基因组可能发生了多处高频率的碱基热点序列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家蚕核多角体病毒DNA聚合酶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从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mNPV)基因组中克隆了完整的BmNPVDNA聚合酶基因。详细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分析表明:BmNPVDNA聚合酶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与苜蓿尺蠖核多角体病毒(AcM-NPV)DNA的聚合酶基因图谱完全一致,且在基因组中的位置亦相似。DNA聚合酶基因的部分测序结果显示:BmNPV与AcMNPV的DNA聚合酶有高度的同源性,远高于AcMNPV和舞毒蛾核多角体病毒(LdMNPV)两者的DNA聚合酶间的同源性,说明AcMNPV和BmNPV间的亲缘关系比LdMNPV要近,从分子进化的角度来看,用表型性状进行杆状病毒科属以下的分类似乎并不适宜。  相似文献   

3.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IE-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方法扩增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BmNPVsu)的IE-1启动子全序列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BmNPVsu的BmNPVsu启动子符合真核生物启动子特点,在其序列中有典型的增强子类似元件、加帽位点、TATA盒等基序。与GenBank报道的其它几种NPV病毒基因组中的IE-1启动子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表明BmNPVsu与IE-1(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T_3株)、AcMNPV(首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OpMNPV(黄衫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同源性分别为99.5%、96.4%、66.2%和50.2%。根据各NPV基因组中IE-1启动子序列分析了几种NPV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家蚕生产慈姑蛋白酶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慈姑蛋白酶抑制剂B(ArrowheadProteinaseInhibitor,B,AIB)基因插入转移载体pUBM—4中,得到重组转移载体pUBM(AIB);与Bm—NPVDNA共转染家蚕细胞,经空斑纯化,得到不含多角体的重组病毒BmNPV(AIB);感染家蚕幼虫,利用家蚕高效表达了AIB,其表达量为1.0×105U/mL血淋巴,比活为3.29×103U/mg。  相似文献   

5.
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A株基因文库中的BamHII3和K3克隆质粒分别用双酶切消化,获得2.8kb的BamHI-SalⅠ片段和1.1kb的BamHI-EcoRI片段,然后将这2个片段定向克隆于载体pUR222中,构建了含MDV糖蛋白B(gB)基因的重组质粒。为了基因操作方便和高效表达,设计了1对带有酶切位点的引物,用PCR扩增了MDVgB基因部分片段,并按正确方向插入去磷酸化的载体质粒中,得到起始密码子前带有EcoRI酶切位点的MDVgB基因克隆,再将该基因插入去磷酸化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转移载体pBF14中,DNA序列分析确证了克隆基因及阅读柜架的正确性。以重组转移载体与野生型BmNPV共转染家蚕细胞,用有限稀释法点杂交结合空斑技术纯化重组病毒。用荧光抗体试验检查重组病毒感染的家蚕细胞,可见感染细胞的胞浆及胞膜出现强荧光反应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 B V) S1 基因 c D N A 克隆至含有起始密码 A T G 的转移载体 p S X I V V I+ X3/4,构建成重组转移质粒 p S X I V V I+ X3/4 S1. Holte,再与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Tn N P V S V I- G D N A( O C C- , gal+ )共转染 草地夜蛾( Sf9) 细胞, 经空斑纯化得 到已插入 S1 基 因并能形成多角体 的重组病毒 Tn N P V( X3/4) S1. Holte O C C+ 。以重组毒株感染 Tn5 B1 细胞,在不同时间收取感染了病毒的细胞进行 S D S P A G E 与 W estern 印迹检测。 Tn N P V( X3/4) S1. Holte O C C+ 在感染的细胞中高效表达了 S1 基因,表达产物为约 100 000 的融合蛋白,与预计的表达修饰后的产物大小相符,推测此蛋白已糖基化。 S D S P A G E凝胶薄层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病毒后 48、72、96 h, S1 蛋白分别占细胞内总蛋白量的 287% 、358% 、371% 。  相似文献   

7.
用能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糖蛋白B(gB)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细胞免疫小鼠,制备针对MDVgB的单克隆抗体。以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GA株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作为检测抗原,同时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筛选杂交瘤细胞,结果获得了IFA和ELISA均为阳性的2株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定名为BA4和BD8。在IFA和免疫沉淀试验中,单抗BD8与Ⅰ、Ⅱ、Ⅲ型MDV均呈阳性反应;单抗BA4只对Ⅰ型MDV(包括CVI988疫苗株)呈阳性反应。免疫沉淀反应进一步确证2株单抗识别的是MDV糖蛋白B抗原。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发病鸡群中分离的鸡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AA-2株,经常规方法提取其病毒核酸后,构建了限制性内切酶PstⅠ及HindⅢ水解片段的基因文库。对其中HindⅢ-F片段(52.9~58.9mu)的正反2条链的序列测定发现,其反链存在1个编码容量为387个氨基酸(aa)的开放读码框架(openreadingframe,ORF),经Genebank/EMBL同源搜寻后证实其编码产物为EDSV的DNA结合蛋白(DBP)。与其他腺病毒DBP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比较,其N端同源性在19.0%~46.2%之间,C端同源性在27.7%~60.4%之间。腺病毒DBP的3个保守序列CR1,CR2,CR3在EDSVDBP中有较大变化,但EDSVDBP的锌指框架(Zn2+fingermotif)却保留了对其功能必需的残基。  相似文献   

9.
牦牛瘤胃细菌中核糖核酸含量及其与细菌总氮比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7头带有瘤胃瘘管的生长阉牦牛,在两个试验中分别给予不同的日粮以研究其瘤胃细菌中核糖核酸(RNA,下同)含量及RNA与细菌总氮(BN,下同)的比值(RNA/BN)和核糖核酸氮(RNA—N,下同)与BN的比值(RNA—N/BN)。试验Ⅰ的4头牛分两期分别喂给粗蛋白(CP)8%和12%的等能(96MJME/kgDM)日粮;试验Ⅱ的3头牛通过3×3拉丁方设计喂给蛋白饲料为菜籽饼、豌豆和蚕豆,精粗比为7:3,5:5和3:7的等能(96MJME/kgDM)、等氮(CP为12%)日粮。结果表明,日粮精粗比与蛋白来源对细菌中RNA含量及RNA/BN和RNA-N/BN均无明显影响,而蛋白水平对其有显著影响。当日粮CP为8%时,瘤胃细菌中RNA与CP含量及RNA/BN与RNA-N/BN分别为169%、288%、37,033;当日粮CP为12%时,则上述4项指标依次为985%、371%、169、015。  相似文献   

10.
蓝舌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纯化的蓝舌病病毒(BTV)11型VP7免疫BALB/c小鼠,动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借助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3株分泌抗BTV11 VP7的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C12D9、B4F3、E1A7。这3株杂交瘤细胞株连续传代3个月再经液氮冻存6个月后复苏培养,仍能稳定分泌特异性McAb。3株McAb均具有ELISA特性和免疫沉淀特性,其中C12D9株上清液的ELIS  相似文献   

11.
曹阳  徐兴耀 《蚕业科学》1997,23(4):202-206
报道了9─氨基吖啶(9-AA)、甲基磺酸乙酯(EMS)和丝裂毒素C(MMC)3种强诱变剂在新设计的家蚕蛹─BmNPV系统致突变检测分析模型中得到的初步结果。9-AA和EMS以非中毒剂量分别与BmNPV混合注射于蚕蛹体腔后,2种诱变剂处理组蚕蛹发病时间比只注射病毒对照组延迟2~3d,随剂量增高,发病死亡率下降,蚕蛹生存率上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镜检3种诱变剂处理组蛹的血淋巴,发现部分病蛹中出现5%~20%的异常形态多角体,说明蛹体内部分BmNPV的基因可能被诱变损伤。试验结果符合模型分析第一阶段的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9─氨基吖啶(9-AA)、甲基磺酸乙酯(EMS)和丝裂毒素C(MMC)3种强诱变剂在新设计的家蚕蛹─BmNPV系统致突变检测分析模型中得到的初步结果。9-AA和EMS以非中毒剂量分别与BmNPV混合注射于蚕蛹体腔后,2种诱变剂处理组蚕蛹发病时间比只注射病毒对照组延迟2~3d,随剂量增高,发病死亡率下降,蚕蛹生存率上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镜检3种诱变剂处理组蛹的血淋巴,发现部分病蛹中出现5%~20%的异常形态多角体,说明蛹体内部分BmNPV的基因可能被诱变损伤。试验结果符合模型分析第一阶段的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化学诱变的BmNPV对家蚕细胞和虫体感染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文报道化学诱变剂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多角体形态有明显的诱变作用 ,诱变的BmNPV基因组对某些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电泳谱发生变化。本文研究进一步表明 :诱变BmNPV感染家蚕Bm N细胞的病变特征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不同 ,但形成不定形超大多角体的空斑时间延迟2~ 3d;诱变BmNPV感染家蚕幼虫后 ,病蚕体内各组织病变损害的感染程度 (易感性 )与对照基本相同。研究结果提示 ,诱变的BmNPV对家蚕培养细胞、虫体组织的感染性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病毒多角体提取方法,对BmNPV和PcrNPV的多角体进行了提取,提取出的多角体分别用光学和电子扫描两种显微镜进行观察并拍照.同时从提取出的BmNPV多角体中提取其基因组DNA并电泳检测.发现DNA纯度较好.结果表明,可以用此方法大量制备病毒多角体.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包涵体衍生病毒(ODV)囊膜蛋白在病毒粒子包涵入多角体过程中的作用,选择2个ODV囊膜蛋白ODV-E25和ODV-E56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能够表达多角体蛋白的BmNPV Polh+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了融合表达E25-EGFP和E56-EGFP的重组病毒,在家蚕卵巢培养细胞系(BmN)中进行表达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2种融合蛋白均在BmN细胞中成功表达,并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从感染的BmN细胞中收集纯化多角体,观察到多角体也能激发出绿色荧光,用Western blot方法进一步证实多角体中含有融合蛋白。这一现象表明当囊膜蛋白基因与外源基因融合表达时,外源融合蛋白能够进入多角体内部,推测这2种ODV囊膜蛋白不仅在病毒粒子包涵入多角体的过程中起信号引导作用,并能引导外源目的蛋白进入多角体。  相似文献   

16.
BmNPV多角体对稳定转化细胞表达荧光蛋白的包埋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多角体对外源蛋白的包埋特性,构建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的表达载体pIZT-DsRed,用该载体转染家蚕卵巢细胞系(BmN),并以吉欧霉素(zeocin)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的BmN细胞系。进一步以野生型BmNPV感染pIZT-DsRed转化BmN细胞,发现部分多角体可以发出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Western blot检测证明多角体中含有GFP蛋白,显示BmNPV多角体可以包埋进病毒粒子以外的其他蛋白成分,表明BmNPV多角体蛋白的包埋机制中存在非特异性识别包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低聚寡糖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 2种不同寡聚糖和抗生素比较其对仔猪的生长性能、腹泻率及料重比的影响。选用 9窝 72头平均日龄为 41d的长白×皮特兰×枫泾三元杂交断奶仔猪进行试验。试验分 3组 ,每组 2个重复。对照组 (Ⅰ )为抗生素组 ,试验组Ⅱ为甘露寡糖组 ,试验组Ⅲ为低聚果糖组。 2 8d的饲养试验表明 :Ⅱ、Ⅲ组在试验 1~ 4周全程体增重分别为 (6 2 5± 1 81 )kg和 (6 0 3± 2 59)kg ,日增重分别为 (2 2 3 0 7±64 54)g和 (2 1 5 33± 1 0 0 91 )g,均显著高于Ⅰ组体增重 (5 36± 2 0 6)kg和日增重 (1 91 37± 73 55)g(P <0 0 5) ;Ⅰ组的腹泻率为 (4 90±4 48) % ,低于Ⅱ组 (5 64± 4 40 ) %和Ⅲ组 (6 37± 5 33) % ,Ⅲ组腹泻较严重 ,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1~ 4周试验全程Ⅱ组和Ⅲ组的料重比分别为 (2 0 0± 0 2 5)和 (2 0 9± 0 0 8) ,均显著低于Ⅰ组 (2 41± 0 1 3) (P <0 0 5)。结果表明 :Ⅱ、Ⅲ组低聚寡糖的使用效果明显优于Ⅰ组抗生素。寡聚糖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抗生素 ,且不同低聚寡糖的饲喂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克隆的家蚕核多角体病毒解旋酶基因DNA与重组救活可线性化的苜蓿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基因工程载体病毒 (BacPAK6 )DNA在昆虫细胞中发生重组 ,经累代筛选获得了既可感染家蚕又可感染秋粘虫细胞Sf 2 1的宿主域扩大的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HyBacPAK6 )。HyBacPAK6DNA经Bsu36Ⅰ酶切后与含植酸酶基因的转移载体pVL1393 phy在家蚕细胞中重组后 ,通过蓝白斑筛选发现重组率可达 90 %以上。然而以杂交病毒为载体的外源基因表达量仅为以BmNPV为载体病毒的表达量的 2 0 %左右。分析认为HyBacPAK6可用于表达一些对蚕体有害的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19.
对山羊进行3种同期发情处理,处理Ⅰ为C IDRS+PMSG(100 U)+PG(0.1 mg),处理Ⅱ为C IDRS+PMSG(200 U)+PG(0.1 mg),处理Ⅲ为PG(0.1 mg)。结果发现,撤栓后0~24 h处理Ⅰ的发情率(27.76±0.62)%与处理Ⅱ的发情率(35.00±5.00)%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处理Ⅲ(3.62±0.12)%(P<0.05);撤栓后24~48 h和48~72 h处理Ⅰ(35.31±1.40)%和(5.86±0.73)%、处理Ⅱ(56.67±3.33)%和0%和处理Ⅲ(18.07±1.94)%和(14.45±1.94)%的发情率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在撤栓后0~72 h,处理Ⅰ(68.05±1.66)%和处理Ⅱ(91.67±8.33%)的发情率均显著高于处理Ⅲ(36.14±3.88)%P<0.05,但是处理Ⅰ、Ⅱ之间显著不差异(P>0.05)。另外在手术中观察山羊卵巢发现,处理Ⅰ、Ⅱ和Ⅲ有较好黄体的山羊比率分别为(52.15±1.42)%、(46.67±3.33)%和(62.88±2.43)%,处理Ⅰ和Ⅲ高于处理Ⅱ,并且处理Ⅱ和处理Ⅲ之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次优化PG法既可提高发情率,又可使受体羊黄体率达到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20.
BmNPV多角体蛋白片段引导外源蛋白固定入多角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晚期产生大量多角体,其主要作用是包埋病毒粒子免受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为次代感染提供保障。将BmNPV多角体基因分段克隆并与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融合,利用BmNPVPolh+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重组病毒,使多角体蛋白与融合蛋白在BmN细胞内共表达。分析感染细胞和形成的多角体中融合蛋白的含量,研究不同的多角体蛋白片段引导EGFP固定入多角体的效果,结果表明构建的5种重组病毒都能大量表达融合蛋白,每种多角体蛋白片段都能引导EGFP固定入多角体内部,且外源融合蛋白在多角体总蛋白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其中,以多角体蛋白N末端100个氨基酸和完整多角体蛋白序列作为信号固定EGFP的效率最高。这一现象为解决活性蛋白长期保存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对于开发含有毒素蛋白的新型生物杀虫剂和新型疫苗的转运载体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