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2 毫秒
1.
牡蛎是福建省漳浦县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目前该县养殖牡蛎面积有3.7万亩,1988年生产牡蛎肉5750吨,主要运销香港。传统的牡蛎养殖方法是把乱石和破旧陶瓦片等堆放在滩涂上作为附苗器,因有效附苗面积小,产量低。七十年代未期,该县曾推广条石养蛎法,产量成倍增长。但条石养蛎受潮水限制,不易推向潮间带下缘,干露时间长,牡蛎个体小。1986年,县海珍品实验场在古雷乡进行棚架式牡蛎吊养技术试验取得了成功;1988年在全乡推广该技术,1260亩吊养面积总  相似文献   

2.
惠安县改革褶牡蛎传统养殖方法,广泛推广吊养法获得成功。目前全县吊养牡蛎面积已达1.5万亩,亩产比过去平均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阳西县“程村蚝”享誉海内外,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养殖历史,养殖的主要品种为近江牡蛎。程村蚝场位于阳西洋边海海域内咸淡水交汇区,面积广阔,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水质优良,是理想的天然蚝场,被定为国家级近江牡蛎吊养标准化示范区,是广东省最大的桩架吊养牡蛎基地。  相似文献   

4.
梁成满 《水产科技》1996,(2):7-8,20
牡蛎(欲称蚝,我市养殖品种主要是近江牡蛎)养殖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沿海群众历来以投石养殖和滩涂插养为主,产量低,周期长,效益不高,且养殖场地有严格的选择性和明显的局限性,生产徘徊不前。从1991年以来,由于改革了养殖技术,试验推广浅海桩架吊养牡蛎模式,产量、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生产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蠔(牡蛎)是滤食海水浮游动物的营固着性生活的一种贝类。广西钦州湾滩涂养殖的大蠔是近江牡蛎,味道鲜美,素有“海底牛奶”之称。1956年开始人工养殖;1964年起推广水泥柱作附着器养蠔;现在又推广吊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孙山 《福建水产》1986,(2):72-72
惠安县大力改革牡蛎传统养殖老法,积极推广棚架式,浮筏式和蛎石挂养的吊养牡蛎新法。至8月底,全县已落实这种新法的养殖面积8千亩,比去年增加2千1百94亩。  相似文献   

7.
一、养成牡蛎的养成方法多种多样,大体分滩涂平养及浅海吊养两大类。滩涂平养按附着基不同,又分为块石、插竹、条石、水泥条养殖等方法,浅海吊养,有棚架式、筏架、延绳式垂下养殖等方法。充分利用海区各种有利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养成方法,是养殖生产的重要一环。(一)场地选择在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水质澄清的内湾,选择底部平坦,有淡水注入,盐度变化不大的海区进行牡蛎养成是适宜的。深水区可进行吊养,滩涂平养一般在最长干露时间不超过3小时的中低潮区。底质以泥沙混合为宜,其比例沙占30~40%,泥占60~70%。如沙过多,  相似文献   

8.
阳西县是全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主推品种是牡蛎和对虾,渔业科技入户工作重点是开展近江牡蛎吊养技术和对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指导,提高养殖水平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惠安县大力改革牡蛎传统养殖老法,积极推广棚架式、浮筏式和蛎石挂养的吊养牡蛎新法。至3月底,全县已落实这种新法的养殖面积3千亩,比去年增加2千1百94亩。过去,惠安县养牡蛎都采用竖石老法,操作笨重,产量较低,生产范围只限于潮间带。近两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惠安县水产部门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进行牡蛎养殖方法的改革,取得明显  相似文献   

10.
正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又称钦州大蚝,2017年广西牡蛎养殖面积为25.5万亩,仅钦州市养殖面积就达到14.8万亩,产量21.66万吨,产值11.29亿元。钦州大蚝养殖已成为广西具有亚热带特色的主导贝类养殖产业。一、国内现状目前钦州大蚝海上养殖技术成熟,主要采用笼式吊养、延绳吊养与海上筏架式养殖等。其中筏架式养殖具有易于控制和转移、养殖成活率较  相似文献   

11.
孙田 《福建水产》1986,(1):55-55
惠安县山腰乡锦川村庄宝元大胆改革牡蛎养殖方法,弃传统的竖石养蛎为栅栏式吊养,获得产量高,成本低,效益好的良好效果。去年他吊养30亩,预计亩产鲜蛎肉14担,比老法养殖增产1.8倍,为牡蛎生产闯出了新路子。其生产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广西水产科技》1996,(3):34-35
1996年7月1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赵富林同志在钦州市委书记俞芳林,区水产局局长陈荣贵、区水产总公司董事长赵思超等同志陪同下,考察了钦州市钦南区渔业生产。赵富林同志上午先后考察了茅尾海牡蛎吊养和插养、网箱养殖媪鱼、网箱养殖鲈鱼、黑鲷等养殖项目以及龙门渔港、钦州港渔业码头岸线,分别同钦州市水产局领导、  相似文献   

13.
惠安县山腰乡锦川村庄宝元大胆改革牡蛎养殖方法,弃传统的竖石养蛎为栅栏式吊养,获得产量高,成本低、效益好的良好效果。去年他吊养30亩,预计亩产鲜蛎肉14担,比老法养殖增产1.8倍,为牡蛎生产闯出了新路子。其生产方法介绍如下: 一、设置台架在寄养海区内打桩设置栅栏架,桩采用石条或长木或篙竹均可。每约8米打一桩,用以张结主绠,主绠可用粗尼龙绳,长50—60米,拉紧结于两桩之间。用于结挂吊绳。台架顺流向设于低潮区下  相似文献   

14.
胡嘉文  汪进兴 《福建水产》1990,(3):40-42,47
褶牡蛎是我国贝类养殖中的重要品种,全国沿海广有分布。传统养蛎以石、竹为附苗基质,附苗和养成受到制约因素较多,养殖区局限在潮间带,牡蛎摄食时间短,生长慢、个体小、产量低、且操作繁杂,生产发展缓慢。随着国外对牡蛎养殖技术的研究改革,我省于七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垂下式壳串吊养试验,但由于采苗和养殖方法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经济效益不明显,长期以来仍处在小规模的试验阶段。根据褶牡蛎养殖法改革中附苗、养殖方法等存在的问题,我们自1980年以来,对褶  相似文献   

15.
<正>一、贝类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1.延绳养殖牡蛎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传统的延绳养殖牡蛎收获,主要依靠小型收获船人工作业的模式,通过人工把主缆绳提起,再把吊养牡蛎串拉拽到船舱,船舱内铺设网兜,收获满舱后返回码头,通过起吊设备将装满牡蛎的网兜吊到运输车上,再折返继续作业,存在收获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开展了延绳养殖牡蛎海上机械化收获与处理专用装  相似文献   

16.
近段时期,福建省东山县海水养殖项目之一的浅海牡蛎吊养陷入了沉寂:原本每公斤带壳牡蛎,收购价为1至1.8元而今却跌到0.15元至0.2元;成千上万亩的牡蛎,在海上“随波逐流”无人问津。 得悉此事,笔者于3月8日赶到养殖区调查了解,出乎意料的是,牡蛎价格大幅度跌落不是市场因素! “海水太瘦了,牡蛎吃不饱,谁要?”许多养殖户异口同声地对我说。据调查,东山县浅海吊养牡蛎,是近几年继网箱、鲍鱼等海水养殖之后,兴起的一项颇具规模的海水养殖项目,总面积达2万多亩,曾经一度是东山海水养殖业的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17.
牡蛎产卵、附苗期一般从春末开始至秋后结束。秋蛎挂养,即在秋季时进行褶牡蛎附苗挂养的一种牡蛎养殖法。它以聚乙烯绳子为穿结褶牡蛎壳成串为附着基质,选择最好的附苗潮区,集中附苗,待见苗后移到低潮区下缘养殖台架上进行挂养。它可充分利用低潮区下部浅海滩涂、半垦区,以及下缘海水丰富的  相似文献   

18.
程村蚝养殖     
《海洋与渔业》2008,(3):35-36
广东阳西县程村镇的养殖户谢家贵从事牡蛎养殖已有10个年头,养殖的品种是近江牡蛎(俗名:蚝),从广西进苗,在广东吊养。广西的近江牡蛎生长速度快,蚝肉厚,肉质好,爽口清甜,这几年给他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养殖牡蛎的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三大类型,一是地播养殖法,如地播石头、地播蛎壳、地播瓦片等;二是插立养殖法,如插水泥柱、插石柱、插水泥片、插竹和桥石等;三是垂下养殖法,如栅架式吊养、筏式吊养、延绳式吊养等。同一海区采用上述三种类型的方法,把近江牡蛎(ostrearivnlarisGould)养成收获规格院长15厘米左右),其养殖时间和每1/15公顷产量(鲜肉)分别是:地播石头养殖法为5年和0.15-0.25吨;水泥柱插养法为5年和0.3(030-0.40吨;栅架式垂下养殖法为3年和2.00-2.50吨。栅架式垂下养殖法不但养殖周期短,而且单产高…  相似文献   

20.
《水产科技情报》1977,(3):F002-F00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广东省台山县积极开展了栅式垂下吊养牡蛎的试验。使牡蛎的生产技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