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icinale(Sied.etZuce.)Nakai]是珍贵的药用经济树种,具有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已成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由于一些山区的山茱萸多为习惯性放任生长的野生状态,缺乏科学管理,以致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根据山茱萸的生物学特性,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山茱萸栽培技术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旨在为山茱萸的早实、丰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山茱萸结实因素调查与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茱萸结实因素调查与丰产栽培技术刘培华,王小纪(陕西省西安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为了解山茱萸栽培上存在的结果晚、产量低等问题,我们对西安市山某某产区进行了调查,发现影响山茱萸结实的有自身生长发育特性、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因素。实施丰产综合管理技术后,增产...  相似文献   

3.
山茱萸是重要的经济树种 ,也是常用的特产药用树。以果肉供药用 ,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敛汗的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山茱萸具有抗癌、抗艾滋病毒的新功能 ,市场供不应求 ,前景广阔。但因栽培技术落后 ,加之管理粗放 ,致使山茱萸品种混杂、病虫害严重、产量低、质量差 ,远不能满足中药现代化的要求。经我们近几年的试验研究与实践 ,将山茱萸高产栽培技术作一总结。1 科学栽种1.1 选用良种壮苗山茱萸高产的基础首先是选育优良的品种 ,要按照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标准 ,选出优良单株 ,采用嫁接、扦插、压条等无性繁殖方法进行繁殖并进行区…  相似文献   

4.
山茱萸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茱萸是我国传统而珍贵的中药材。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山茱萸资源,综述了近30年来我国有关山茱萸生态学及生物学特性、良种选育及繁殖、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并指明了今后有关山茱萸的科研、栽培和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icinalis)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木本植物。其果肉可入药,名枣皮、萸肉,为贵重常用药及多种成药原料。由于山茱萸出苗晚、投产迟、发展慢、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的供应,中国药材公司已将其列为紧缺品种,故开发前景广阔。针对生产上这一迫切需要,我们应用先进的园艺技术,借鉴柑桔育苗嫁接、密植早产成功经验,在四川产区安县沸水乡两河村开展了“山茱萸早产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经济、简便、高效和实用的山茱萸早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分为快速育苗及嫁接定植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6.
山茱萸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茱萸适应性强,分布较广,药用价值大.本文概述了山茱萸的地理资源和主要产区生产情况和药理、药化研究状况,以及在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情况。还对发展山茱萸生产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山菜萸早产栽培技术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所刘光齐,刘思熙山茱萸(Macrocarpiumofficinalis)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木本植物。其果肉可人药,名枣皮、萸肉,为贵重常用药及多种成药原料。由于山茱萸出苗晚、投产迟、发展慢、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山茱萸,是传统的贵重木本药材.根据多年实践,结合当地群众培育经验,现将山茱萸主要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山茱萸早实丰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茱萸幼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3a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施肥、环切、环剥、夏剪、开张主枝等措施,使山茱萸幼树栽后4a成花,5a结果,6a丰产,平均株产鲜果1150g,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试验还对不同的环切,不同环切与开张主枝相结合,环剥、夏剪、开张主枝措施对山茱萸幼树成花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适宜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对产区山茱萸幼树栽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木本植物。其果实去核制干后 ,称为山萸肉 ,是名贵中药材 ,具有补肾益肝、涩精止汗、健胃、利尿、益气补血等功效。山茱萸喜石灰岩发育的黑色淋溶土和花岗岩发育的山区红黄壤 ,对温度要求不严 ,- 10~ 35℃均可正常生长结果 ,适宜温度为 15~2 5℃。山茱萸喜光性不强 ,尤不喜强烈阳光照射 ,但根系发达 ,叶片表面有腊质 ,有较强抗旱力。 1994年冬在我镇杨家窝村实验 ,栽植 0 .33hm2 ,栽后第 3年见果 ,2 0 0 1年共收获山茱萸 35 5 0kg。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土肥水管理(1)土壤管理 山茱萸对…  相似文献   

11.
山茱萸,又名山萸肉、萸肉、药枣、枣皮等,系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小乔木,是我国珍贵药用经济树种。佛坪县地处秦岭腹地,是山茱萸的适生区,本地土生的山茱萸因其果实较大、果肉较厚、色泽鲜艳,药用价值高而著称,因而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级山茱萸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2.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木本植物.其果实去核制干后,称为山萸肉,是名贵中药材,具有补肾益肝、涩精止汗、健胃、利尿、益气补血等功效.山茱萸喜石灰岩发育的黑色淋溶土和花岗岩发育的山区红黄壤,对温度要求不严,-10~35℃均可正常生长结果,适宜温度为15~25℃.山茱萸喜光性不强,尤不喜强烈阳光照射,但根系发达,叶片表面有腊质,有较强抗旱力.1994年冬在我镇杨家窝村实验,栽植0.33hm2,栽后第3年见果,2001年共收获山茱萸3 550 kg.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山茱萸是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的经济树种,果肉为珍贵木本药材,药用价值高,用途广,畅销国内外,很有发展前途。但山茱萸存在着始果期迟、大小年明显,产量不稳、品种杂乱、嫁接和扦插不易成活等问题。为了改变山茱萸的半野生状态,逐步改造低产园,实现良种化,1987—1992年,我们对不同树龄的山茱萸进行了嫁接试验,使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山茱萸是珍贵的药用经济树种,具有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等特点。由于一些地区的山茱萸多为习惯性放任生长的野生状态,缺乏科学管理,以致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根据山茱萸的生物学特性,经过  相似文献   

15.
伏牛山区是我国山茱萸的重点产区。西峡县位于伏牛山南麓,山茱萸基地面积达1.5万hm2,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但现有山茱萸林大多属低效林。造成大面积低效林的主要原因是栽种不当、管理粗放。要提高山茱萸单产,除改造现有林,实行科学管理、分类经营外,高标准培育山茱萸高效林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山茱萸是珍贵的药用经济树种,具有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近年来在豫西山区得以广泛栽植,由于多为习惯性放任生长,缺乏科学管理,以致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为提高林农经济收入,以大量的生产实践和对比试验对山茱萸栽培进行观察与分析,为山茱萸丰产栽培提供配套技术措施和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山茱萸为常用名贵中药材品种 ,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发展潜力很大。从栽培地的选择、苗木培育、整地定植、抚育管理 4方面阐述了山茱萸栽培的系列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项研究通过定位试验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茱萸的引种、繁殖、栽培丰产.种质类型以及在河北省的适生范围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种子处理、田间育苗,初植密度.栽培管理以及早期丰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实践,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物候观察,探讨了河北省的适宜发展区域;根据山茱萸的果形,色泽等形态特征初步划分了10个不同种质类型,并优选出5个类型重点推广。为今后扩大山茱萸种植提供了技术保证。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茱萸的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川县山茱萸的品种混杂、良种少,而且管理粗放,致使山茱萸的产量低、质量差,制约了栾川县山茱萸经济效益的发挥。因此,对山茱萸进行丰产栽培,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是振兴栾川县山茱萸产业,造福山区人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雍严格 《陕西林业科技》2006,(4):F0003-F0003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为山茱萸科植物。因其果型似大枣,当地居民称其为“枣皮”和“枣皮树”。其果皮和果肉为名贵中药称“山萸肉”,有补益肝肾、涩精敛汗、滋阴、壮阳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