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梨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序贯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梨园梨瘿蚊幼虫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聚集度指标I、wao方程和Taylor幂法则模型测定方法分析了梨瘿蚊幼虫在梨树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并研究了梨瘿蚊幼虫在梨树上的序贯抽样技术。结果表明:梨瘿蚊幼虫在梨树内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密度m的回归方程为m*=1.953 68+1.432 29m(R=0.697 8**),相关性极显著。以Iwao的序贯抽样为基础,结合Kuno的序贯抽样提出复序贯抽样技术,防治指标上限T0'(n)=3n+1.96 12.75n,下限T0"(n)=3n-1.96 12.75n,截止线T(n)=1.953 68+1d02-0.432 29/n(t=1.96,d=0.2),最大样本数为n=46。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杧小果普瘿蚊幼虫在芒果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为杧小果普瘿蚊的科学测报及精准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18—2020年,在广西百色市永乐镇芒果园进行杧小果普瘿蚊幼虫随机取样调查,采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对杧小果普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建立Iwao理论抽样模型,通过种群聚集均数分析其聚集原因。【结果】杧小果普瘿蚊幼虫主要分布在芒果树冠的中层和下层,树冠各方位的虫量比率无显著差异(P>0.05);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法和Taylor幂法则测定结果表明,杧小果普瘿蚊幼虫在芒果树上均呈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强度与种群密度成正比。根据抽样公式计算得出杧小果普瘿蚊幼虫的最适抽样数模型N=3.8416/D2(6.98972/m+0.171)。【结论】杧小果普瘿蚊幼虫主要分布在芒果树冠的中层和下层,在芒果树上呈聚集分布,主要是由其自身的产卵习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  相似文献   

3.
枣瘿蚊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aylor幂法则、Iwao线性回归及各种聚集度指标法分析了枣园第三代枣瘿蚊(Contarinia datifoliaJiang)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第三代枣瘿蚊的幼虫在田间符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并在初步明确枣瘿蚊幼虫分布型的前提下,根据Iwao最适抽样公式得出了理论抽样模型:N=(t~2)/(D~2)((1.9629)/m+0.3801),并计算出不同虫口密度下最适理论调查取样数量及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4.
松针鞘瘿蚊(Thecodiplosis japonensis)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入侵性害虫。本研究采用7个聚集度指标对松针鞘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针鞘瘿蚊幼虫在林间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聚集是由松针鞘瘿蚊自身行为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利用空间格局参数确定黑松林中松针鞘瘿蚊幼虫发生危害调查的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t/D)2(-1.321/m+0.063)。  相似文献   

5.
采用Taylor幂法则、lwao线性回归及各种聚集度指标分析了矮化密植枣园第一代枣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枣瘿蚊第一代幼虫在田间符合聚集分布,这可能是由其自身的行为习性引起的。通过几种田间抽样方法的比较确定最佳方法为棋盘式抽样法。同时采用lwao方法求出了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6.
<正>梨卷叶瘿蚊又名梨蚜蛆,梨红沙虫,梨叶蛆。Contarinia pyrivora(riley),属双翅目,瘿蚊科。梨瘿蚊是梨树上近年来多发生的一种害虫,并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专门为害梨树新梢嫩叶,以第二代幼虫发生量最大,为害最重。笔者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该虫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1形态特征雄成虫体长1.0~1.2mm,雌成虫体长1.2~1.6mm。雄雌性成虫翅展约3.7~3.9mm。成虫头部较小,复眼肾形黑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方程对枣瘿蚊幼虫在幼龄枣树上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枣瘿蚊幼虫在幼龄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聚集度对密度具有依赖性,密度越大,聚集度越高,个体之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各个体群,聚集原因是由自身的习性和环境条件共同引起的。根据Iwao的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计算了枣瘿蚊幼虫在幼龄枣树上的理论抽样数,在同一允许误差值下,随着枣瘿蚊幼虫平均数的增加,最适理论抽样数逐渐减少;根据WAO的序贯抽样方法确定了枣瘿蚊是否需要防治,在抽样数不同的情况下,累计虫量若小于序贯抽样表中的下限则不需要防治,若大于序贯抽样表中的上限则需要防治。  相似文献   

8.
梨瘿蚊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长效  贺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953-954,956
梨瘿蚊是为害梨树芽叶的害虫 ,在江苏徐州地区每年发生 4代 ,以老熟幼虫越冬。笔者介绍了梨瘿蚊在徐州地区的年生活史和各虫期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测定了各虫态在恒温条件下的历期 ,计算出了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一、发生情况今年成都地区梨树上普遍发生一种我省以前从未发生过的害虫——梨瘿蚊。据我们的现场调查及各地的情况报告,成都地区的梨园大都不同程度发生梨瘿蚊,被害株率一般在50%-80%,重者达100%。此虫主要为害梨树嫩梢嫩叶,被害叶纵卷呈双筒状,春梢被害率亦达80%左右。幼树受害最重,在被害卷叶内均能剥出瘿蚊幼虫(蛆),  相似文献   

10.
梨瘿蚊的危害特点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梨瘿蚊(Contarinia pyrivora Riley)的危害特点及药剂防治效果,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杨凌选择3个代表性果园,将田间调查和药效试验相结合,研究梨瘿蚊危害程度与梨园管理水平和梨树品种的关系,以及5种杀虫剂的防治效果。【结果】梨园管理水平高,梨树受害程度轻;管理水平低,则梨树受害程度重。在调查的4个梨树品种中,"明月沙梨"受害最重,其次是"幸水沙梨","雪花梨"受害明显较轻,"康德梨"则未发现受害;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EC、20%三唑磷EC、10%吡虫啉WP和0.2%阿维菌素EC树上喷雾对梨瘿蚊幼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第1天的防效分别为93.32%,95.61%,97.17%和95.39%,但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防效略有下降。【结论】梨瘿蚊危害程度与梨园管理水平和梨树品种具有密切关系,药剂防治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桃潜叶蛾幼虫空间分布及二阶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2002年7~8月份的调查,得出桃潜叶蛾幼虫初期在桃树间和桃树内的空间分布型均属于普通的负二项分布。计算了桃潜叶蛾幼虫二阶抽样的理论抽样数,进行了桃潜叶蛾幼虫二阶抽样的序贯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卵形异绒螨是我国北方地区梨树蚜虫的一种外寄生性天敌。通过2005年5月调查,得出卵形异绒螨在梨树间和梨树内都属于聚集分布。计算了卵形异绒螨二阶抽样的理论抽样数,进行了卵形异绒螨二阶抽样的序贯分析。  相似文献   

13.
梨卷叶瘿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浙江省很多地方危害梨树的梨卷叶瘿蚊大发生。幼虫取食叶汁液形成虫瘿。本文报道了此虫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梨卷叶瘿蚊在浙江临安la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表土层中越冬。卵产在未展开或刚展开的叶芽上。由于幼虫的取食导致叶的两个边缘沿中脉向内卷褶,使1片叶子形成两个虫瘿。每个虫瘿里有20~50条幼虫。由于幼虫的危害,使梨刚抽出的叶芽嫩枝枯死。用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用25%菊乐合酯、50%甲胺磷1000倍液喷杀初龄幼虫,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浙江省很多地方危害梨树的梨卷叶瘿蚊大发生。幼虫取食叶汁液形成虫瘿。本文报道了此虫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梨卷叶瘿坟在浙江临安la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表土层中越冬。卵产在未展开或刚展开的叶茅上。由于幼虫的取食导致叶的两个边缘沿中脉向内卷褶,使1片叶子形成两个虫瘿。每个虫瘿里有20~50条幼虫。由于幼虫的危害,使梨刚抽出的叶芽嫩枝枯死。用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用25%菊乐合酯、50%甲胺磷1000倍液喷杀初龄幼虫,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北方桑天牛水平与垂直双向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1990年在河北省平原及丘陵地区对毛白杨林地进行了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虫害发生的调查,采用空间格局、抽样方法的分析研究。其结果表明:幼虫空间格局趋于聚集分布,最佳抽样方法为双对角线式;幼虫分布高度随胸径增大而升高,虫量随胸径增大而增多;胸径<12cm时,虫道分布高度在6.3cm以下。因此,确定胸径12cm的粗度是防治关键粗度。根据聚集分布和关键粗度,确定预防、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麦红吸浆虫滞育期间海藻糖酶和山梨醇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滞育阶段麦红吸浆虫海藻糖酶和山梨醇脱氢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麦红吸浆虫落土滞育前,其幼虫的海藻糖酶活性最高,入土后其活性迅速下降,到9月中旬活性开始上升,随后呈下降趋势,之后又迅速升高至滞育年周期中的最高水平;不同滞育阶段麦红吸浆虫从脱离麦穗到当年11月以前,一直未检测到山梨醇脱氢酶活性,翌年2~4月,山梨醇脱氢酶的活性急剧增加,至04-20达到整个滞育期间的最高值(0.504 2OD/(mL.m in));相同滞育阶段,裸露幼虫海藻糖酶活性和山梨醇脱氢酶活性较结茧幼虫略高,并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不同滞育年限麦红吸浆虫海藻糖酶活性和山梨醇脱氢酶活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秸杆覆盖对梨树树体营养及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南方梨园秸杆覆盖对梨树树体营养及梨果产量品质的直接影响.进行了梨园秸秆覆盖田间试验以及叶、果室内理化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使梨树单叶面积提高5.1%~8.4%、叶绿素含量15.4%、叶绿素a/b值2.53%.有利于增强树体的光合作用,促进树体生长发育;秸秆覆盖可使叶片中N、P、K含量提高12.3%~26.8%.同时也可提高其它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改善树体的营养水平;秸秆覆盖还有利于果实生长发育.可使单果重提高2.8%~5.4%.单株产量提高4.6%~10.2%;可提高果实的糖酸比、改善砂梨的风味.从而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桃树(Prunus persica Stokes)、梨树(Pyrus sp.)根际线虫研究结果表明:桃树根际线虫中,寄生类占线虫总数量的9.3%,腐生类占51.5%。捕食类占24.8%,矛线类占14.4%。梨树根际线虫中,寄生类8.8%,腐生类51.6%,捕食类22.6%,矛线类18.0%。寄生类线虫,桃树根际线虫共鉴定出4个属,以螺旋线虫属(Helicotylenchus)为主;梨树根际共  相似文献   

19.
应用44条随机引物,对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ehin)10个不同滞育阶段的个体进行RAPD检测,筛选出6条随机引物S1,S50,S81,S83,S1031,S1248,可以扩增出清晰稳定的多态性片断81条,相对分子质量在200bp~2000bp之间。应用UPGMA(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对多态性片断进行聚类分析,构建树状图,推测不同滞育阶段之间的聚类关系。结果表明:在各个滞育阶段中,裸露幼虫相互之间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比较近,具有比较同质的遗传背景,而不同阶段的结茧幼虫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