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西南不同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不同海拔和播种期试验表明: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的产量、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均有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小区产量升高,出苗率、主茎数、单株薯块数有增加趋势;播期对产量有较大影响,5个播期中,以第3播期小区平均产量最高,株高、出苗率、主茎数、商品薯均以第3播期最高。随播期的推迟生育期依次缩短。在川西南低海拔地区,马铃薯适宜播期为2月下旬;在2 000m及以上地区,马铃薯适宜播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  相似文献   

2.
恩施烟区小苗移栽时间对烤烟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置不同海拔区域烟株移栽期,研究了恩施烟区不同移栽期和不同海拔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海拔烟区都表现出随移栽期的推迟,烟株生长期间对应的温度较高,烟株生长速度加快,烤烟生育期明显缩短。不同移栽期对烟株主要农艺性状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有较大的影响,在低海拔烟区4月25日移栽、中海拔烟区5月5日移栽、高海拔烟区5月10日移栽的烟株主要农艺性状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3.
1云南利用马铃薯杂交实生子的背景和意义 云南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 900 m以上的冷凉山区,这些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雨水丰富,且多集中于6~9月大春生长季节,在此条件下种植马铃薯极易暴发晚疫病,不仅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给种薯生产和供应也带来很大困难.同时马铃薯主产区多属贫困山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客观上限制了脱毒种薯在单个农户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是临夏州的优势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60多万亩。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我们种植马铃薯的实际情况,促使我们整理了临夏近11年光、热、水生态环境特点和国内外学者研究马铃薯特性,并作了比较研究(见附表),从这一反思中我们吃惊地发现,临夏州(西川)海拔1917.9m,3~9月平均气温比过去历年全面增升0.4~0.86℃,而5、6、7三个月平均分别增了1.0、1.4和1.31℃,7月平均19.26℃,与温特研究马铃薯最佳日温20℃,夜温14℃,平均17℃相比,高出2.06,以夜温15℃计,则日温23.52℃,高出3.52℃,因此“七月高温不利[1]”已成了海拔2000m以下低海拔区马铃薯种植上的最大制约因素。由于我们忽视了这一变化,仍按传统习惯,4月下旬播种,5月下旬出苗,经过一个多月的苗期,刚好是结薯期进入了“七月高温长日照不利期”,播期过迟、坐失良机是最大的不当。同时发现我州海拔2000m以下地区,对马铃薯来说有两个温度处于17℃左右的“最佳结薯期”,即上半年的5月下旬到6月份和下半年的(7月中下旬播种)8月中下旬至9月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峨边县海拔1200~1500m区域原种繁育基地春播马铃薯适宜的播期和密度。[方法]以川芋13脱毒原原种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播期和密度对春播马铃薯生育期、出苗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期的推迟,马铃薯播种至出苗天数缩短、出苗率提高、单株结薯数、群体中小薯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播种密度对马铃薯播种至出苗天数、出苗率没有影响,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数、群体中小薯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结论]在峨边县海拔1200~1250m地区,马铃薯适宜的播种期为2月9日至3月1日,适宜的播种密度为12.0万窝/hm2,但最佳密度还未出现峰值,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密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寻甸县不同海拔地区马铃薯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13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海拔1500~2700m分5个梯度开展种植试验,分析马铃薯品种在不同海拔地区的适应性与产质量差异。结果表明:各品种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封行期、成熟期和生育期均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延长;出苗率、株高、茎粗、单株结薯数与海拔的关系不明显;主茎数、覆盖度、晚疫病病情指数和蛋白质含量均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单薯重、单株产量、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铁含量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综合考虑晚疫病抗性、产量、淀粉含量等因素,渝薯5号、宣薯2号、毕薯2号、云薯801在海拔1500m地区表现较好,宣薯5号、宣薯2号、毕薯2号、云薯801在海拔1800m地区表现较好,渝薯5号、毕薯2号、黔芋7号、黔芋6号、云薯801在2100m地区表现较好,宣薯6号、宣薯5号、丽薯12号、丽薯10号在2400m地区表现较好,宣薯5号、宣薯6号、丽薯10号、丽薯12号在2700m地区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海拔地区播期与苗龄对油研10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不同海拔的油莱种植区域内安排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分析播期与苗龄对油研10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高度不同,油研10号获得高产时播期的时间和苗龄的天数都有所不同。不同海拔地区的不同播期对油研10号的最终产量结果影响很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而不同的苗龄对油研10号的植株群体和个体,结果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对后期产量的影响很大。根据油研10号在3个不同海拔的油莱种植区域内获取高产可得出:播期在高海拔(1200m以上)油菜种植区域为9月10日左右;中海拔(750~1000m)油菜种植区域为9月15日左右;低海拔(750m以下)油菜种植区域为9月20日前。苗龄控制在30~35d。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马铃薯原原种的最适移栽期,以威芋3号脱毒苗为试材,研究不同移栽期对马铃薯成活率、块茎大小、单株结薯数及有效结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活率最高的是9月7日、9月14日处理,但从产量经济性状的单株结薯数、有效结薯率最高的是8月3日处理,依次是7月27日、8月10日、8月17日处理。因此,从产量因素考虑,在贵州省毕节市8月17日前移栽是最适的移栽期。  相似文献   

9.
2008年在铜仁市进行了高淀粉甘薯不同移栽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市低海拔地区,高淀粉脱毒甘薯最好作春薯种植。  相似文献   

10.
兴山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烤烟气候适生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为兴山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烤烟移栽期的确定和气候资源最大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了湖北兴山烟区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移栽期的气候状况,估算了该区气候适生性指数(CFI),并与国外优质烟区进行了气候相似性分析。【结果】(1)在统一移栽期(05-10)下,兴山不同海拔的CFI值表现出低海拔最高、高海拔最低、中海拔居中的特点;不同海拔气候条件与国外烟区的相似程度以巴西最高,津巴布韦次之,美国最低。(2)不同移栽期下,兴山烟区的CFI值均表现为低海拔>中海拔>高海拔;不同海拔气候条件与国外烟区的相似程度表现为巴西>津巴布韦>美国。【结论】兴山烟区低、中、高海拔烟区烤烟的适宜移栽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中旬和5月下旬。  相似文献   

11.
《毕节地区脱毒种薯繁育及优质鲜薯周年生产产业化示范》是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贵州脱毒马铃薯种薯扩繁及优质鲜薯周年生产产业化示范》(项目编号:2011GA820001)的子课题(项目已通过验收)。2012~2014年在金沙、织金、纳雍、大方、赫章、七星关等8县区(海拔900~2 300m)实施,采用低海拔种植早熟品种,中高海拔种植中晚熟品种的有机搭配,1~9月播种,形成周年供应鲜薯的产业化格局。共建种薯基地6 853.3hm2,生产种薯20.1万t(含原种),建商品薯生产基地56420hm2,生产商品薯145.5万t,带动农民增收9.312亿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适合荔波县低海拔区冬播马铃薯的供种来源,进行了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产地种薯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种薯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但从内蒙古牙克石引进的种薯植株生长茂盛,大薯率最高,商品性最好,综合性状最优,利于提高商品薯的销售价格及市场竞争力。因其运距远,增加运输成本,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生产目的选择不同产地提供的种薯。  相似文献   

13.
陕北黄绵土区域川台地马铃薯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适宜延安市安塞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为当地马铃薯深加工产业提供优质的原材料。[方法]以陇薯7号、黑美人、陇薯13、紫花白、春薯9号5个品种作为供试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对其田间表现、室内考种、产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各品种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陇薯13、春薯9号、陇薯7号、紫花白、黑美人;陇薯13、春薯9号产量均显著高于紫花白。[结论]陇薯13、春薯9号可以在当地种植,产量明显高于当家品种紫花白。  相似文献   

14.
海拔和采种期对党参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生态条件和采种期对党参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可以确定党参种子生产适宜生态区域和采种期。我们以海拔为主区、采收期为副区采取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海拔和采种期对党参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拔为1 920~2 200 m时党参采种量较高,当海拔2 200 m以上则不利于党参结种;低海拔区域1 922~2 000 m的果实成熟度高,成熟度受采集地生态条件影响明显。党参单株果实数、单株产种量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当海拔达到2 000 m时党参单株果实数最多,为62.77个;单株产种量最高,为2.25 g。当海拔达到2 000 m、采种期为10月15日时,党参产种量最高,为481 kg/hm2。在高海拔下采种期可以适当提前至10月5日。因此,党参种子生产适宜的海拔区域为2 000~2 200 m范围的生态区,在此海拔下10月中旬是适宜的采种期。  相似文献   

15.
在海拔2 500 m的永登县民乐乡中川村,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新品种及1个本地当家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10号长势强、晚疫病发生轻、抗旱、丰产、商品性好,在干旱山区,尤其在9月份薯块膨大期降雨量少的情况下,产量达22 804.5 kg/hm2,比对照陇薯6号增产28.96%,比本地当家品种克新1号增产129.97%,适宜在永登县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不同海拔区玉米氮肥后移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在兰州市低海拔区川水地和高海拔区旱地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氮肥后移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低海拔区川水地玉米适宜的氮肥分配比例为30%基肥+40%大喇叭口期肥+30%吐丝期肥,高海拔区旱地玉米适宜的氮肥分配比例为20%基肥+20%拔节期+40%大喇叭口期肥+20%吐丝期肥。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为探寻邵阳山地烟叶的最适播种期和移栽期,进行了不同海拔、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期和移栽期的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250、450、650 m的最适宜播种期是12月20日左右。在海拔250 m的地区适宜移栽期应该控制在3月25日之前,在海拔450 m和650 m的地区移栽区应该控制在4月4日之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对秋覆黑全膜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覆黑全膜马铃薯垄上播种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5月9日播种的产量最高为27 287.88 kg/hm2,其次为5月13—14日播种的产量为25 549.9 kg/hm2,5月9日至5月14日播种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播期,且在薯型、商品薯率、抗病性等方面优于其他播期。  相似文献   

19.
秋覆黑全膜马铃薯垄上播种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5月9日播种的产量最高为27287.88kg/hm^2,其次为5月13—14日播种的产量为25549.9kg/m^2,5月9日至5月14日播种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播期,且在薯型、商品薯率、抗病性等方面优于其他播期。  相似文献   

20.
贵蚕13号(暂定名)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一个新组合,适应性广泛,在区试中表现突出,为进一步掌握该品种在贵州不同海拔蚕区的应用效果,于2016—2017年春、夏季分别在威宁县(海拔1 700m)、黄平县(640m)和荔波县(425m)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贵蚕13号在高、中、低海拔蚕区适应性广,发育整齐、少病,产茧量较高、茧质好。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比,贵蚕13号死笼率低、张种产茧、产值增加明显,贵蚕13号适合在贵州各主要蚕区用于春夏季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