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连任 《新农业》2010,(12):43-44
蜱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狗豆子、牛鳖子等。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盾板的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硬蜱700多种,软蜱150种,纳蜱1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  相似文献   

2.
新疆南疆地区牛羊寄生蜱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新疆南疆牛羊寄生蜱类,有效防制本地区蜱及蜱传病。2013年4~8月期间,采集新疆南疆牛羊寄生蜱样,利用传统分类鉴定方法进行蜱类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采获蜱1 584只,隶属硬蜱科8个属和软蜱科2个属,以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和璃眼蜱属(Hyalomma)为羊蜱优势属类,分别占羊总蜱数的57.8%、19.80%;璃眼蜱属(Hyalomma)、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和血蜱属(Haemaphysalis)为牛蜱优势属类,分别占牛总蜱数的34.18%、30.36%、22.96%。本次调查结果和前人研究结果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珲春市敬信镇、板石乡几个牧场硬蜱区系及消长规律等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通过采集牛体上蜱进行鉴定,发现珲春市敬信镇、板石乡牧场黄牛寄生的硬蜱隶属硬蜱科血蜱属的长角血蜱和硬蜱属的全沟硬蜱.在所鉴定的硬蜱中,长角血蜱占93.21%,全沟硬蜱占6.79%,优势种为长角血蜱.所鉴定的二个硬蜱生境带中,蜱分布的种类及其比例基本相同.并通过试验证明在敬信镇、板石乡牧场传播牛瑟氏泰勒虫的媒介为长角血蜱.与李德昌、卢燕生、石原忠雄等人的报导相同.而全沟硬蜱不能传  相似文献   

4.
旨在对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璃眼蜱属的蜱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了解其分布情况。采集新疆南疆部分地区蜱,通过形态学鉴定将璃眼蜱属蜱作为样本,通过12SrDNA和16SrDNA基因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进行蜱种类鉴定。13个采样点共559只璃眼蜱属蜱,鉴定为3种,分别为小亚璃眼蜱、亚洲璃眼蜱和残缘璃眼蜱。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洛阳地区16个县市蜱的流行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各县市选择有代表性的乡、村为调查点,按要求数量采集标本,全区共送检304份蜱,经处理后镜检鉴定至种。共查出:①长角血蜱,②亚洲璃眼蜱,③残缘璃眼蜱,④囊形扇头蜱,⑤血红扁头蜱,⑥微小牛蜱六种.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出优势种为长角血蜱和残缘璃眼蜱.  相似文献   

6.
新疆山区草原牦牛革蜱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近几年来在新疆牦牛放牧区常发生由蜱虫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对牦牛养殖造成严重的威胁.查清牦牛体表寄生的革蜱感染情况,能有效的对蜱传疾病进行综合防治.并为新疆媒介蜱虫及蜱媒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跟从当地兽医人员及畜主从牦牛体表采集蜱虫800只,带回学校实验室,借助组织解剖镜及光学显微镜对采集于牦牛体表寄生的蜱虫进行鉴定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牦牛体表寄生的革蜱种为高山革蜱(20;)、巴氏革蜱(20;)、银盾革蜱(21;)、草原革蜱(20;)和森林革蜱(19;).在观察分析其蜱种基本形态性状的同时,对其蜱种之间的气门板的形状,背突的大小,足第Ⅱ~Ⅳ胫节到前跗节是否有腹距等的“鉴别性”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新疆革蜱类优势分布种的检索表.[结论]经此次调查及鉴定发现其中高山革蜱、巴氏革蜱是首次发现寄生于牦牛体表的优势革蜱种,为进一步研究新疆革蜱类蜱虫的公害及其蜱媒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世界上蜱类3科18属899种,中国有2科10属117种,新疆至少有2科10属45种,占全国蜱种类的1/3之多,分布也极其广泛。蜱直接危害和传播多种病原,且一些病原可经卵垂直传播,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图兰扇头蜱是新疆南部荒漠及半荒漠地区常见种和优势种。确定新疆南部图兰扇头蜱及其卵是否携带立克次体,对该蜱及其传播立克次体病的防控意义重大。【方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在新疆南部阿拉尔市某羊场收集的饱血雌性扇头蜱,置于一定湿度和一定温度的环境中产卵,随机取5个独立的卵样品及其对应的5只雌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雌蜱及其卵分别处理后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蜱12S r RNA基因和立克次体16S r RNA基因,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利用BLAST在线平台和多个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5只雌蜱12S r RNA基因PCR扩增全部阳性,测序获得的4段蜱12S r RN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Blast分析与Gen Bank数据库中图兰扇头蜱12S r RNA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以上,且高相似性前五基因序列均为图兰扇头蜱,其中包括来自新疆绵羊的图兰扇头蜱;本研究蜱12S r RNA基因序列提交Gen Bank数据库获得登录号为MG744514,与来自于Gen Bank数据库图兰扇头蜱、血红扇头蜱、微小牛蜱、边缘革蜱、草原革蜱、长角血蜱、小亚璃眼蜱、亚洲璃眼蜱、残缘璃眼蜱、全沟硬蜱及外围群尘螨的22个12S r RNA基因序列的进化树显示,研究所获得的蜱12S r RNA基因序列与图兰扇头蜱进化关系最近,聚在同一个小分支;确定了该扇头蜱为图兰扇头蜱。5只产卵后的雌蜱和相应蜱所产的全部卵立克次体16S r RNA基因PCR扩增,有1只蜱和其产的卵样品阳性,蜱携带率为20%;雌蜱及其卵立克次体16S r RNA基因测序结果完全一致;Blast分析与Gen Bank数据库中Rickettsia raoultii 16S r RNA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以上,且高相似性前五基因序列为4个Rickettsia raoultii和1个Rickettsia sp.,其中包括来自新疆2011年的亚洲璃眼蜱和草原革蜱的立克次体;立克次体16S r RNA基因序列提交Gen Bank数据库获得登录号为MG744513,与来自于Gen Bank数据库的37个24种立克次体16S r RNA基因序列的进化树显示,研究获得的立克次体16S r RNA基因序列与Rickettsia raoultii进化关系最近,聚在同一个小分支,与其他15种立克次体同属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确定了本研究图兰扇头蜱及其卵均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R.raoultii。【结论】首次发现图兰扇头蜱及其卵携带R.raoultii。  相似文献   

8.
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 haemaphysaloides)在福建省家畜体表出现于3月中旬至7月中旬,以4月下旬和5月上、中旬为寄生高峰期。经人工饲养观察。该蜱属于三宿主蜱,每年发生1代。雌蜱吸血期6-14 d,产卵期14-27 d,卵期25-43 d。幼蜱吸血期2-5 d,若蜱吸血期2-4 d,自雌蜱吸血至下一代成蜱出现共需72-127 d.雌蜱一生共产卵1252-5970粒,以未吸血成蜱越冬.未吸血的幼蜱和若蜱分别能存活2-3个月和3-4个月.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与疾病有关的蜱的种数.蜱的扩散与分布,蜱的生殖方式,蜱的发育过程,蜱的生活史类型。与蜱有关人畜多种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之间关系,以及蜱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托克逊地区常年高温,气候环境适宜媒介蜱的滋生,其所携带与传播的疾病给该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为了解托克逊县部分地区分布的优势蜱种,对采集的托克逊地区牛体表寄生虫——蜱(n=547)进行显微镜观察与鉴定。经鉴定为残缘璃眼蜱、麻点璃眼蜱共2个种。其中残缘璃眼蜱为517只,麻点璃眼蜱为30只,即残缘璃眼蜱为该地区的优势蜱种。该结果对开展地方性蜱类与蜱传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血红扇头蜱的生活史、蜱媒疾病以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建立一套规范完整的实验室血红扇头蜱人工饲养技术和方法。对采集的血红扇头蜱以家兔为供血动物,在(25±1)℃和RH(90±5)%恒温恒湿培养箱中于黑暗条件下人工饲养。结果表明,蜱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能独立完成生活史,完成一个世代需要72~113d,卵、幼蜱、若蜱和成蜱各期均在兔体嗜血。  相似文献   

12.
蜱的免疫预防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以抗血清为探针筛选cDNA表达文库是获取功能抗原基因的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获得抗长角血蜱免疫原基因,用兔抗长角血蜱血清和兔抗长角血蜱唾液腺蛋白血清对长角血蜱雌蜱唾液腺cDNA表达文库进行了免疫筛选,经过两轮筛选共获得34个阳性克隆,所得阳性噬菌体转染宿主菌BM25.8使之亚克隆为重组质粒,用此质粒转化宿主菌JM109并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长角血蜱雌蜱唾液腺cDNA表达文库中获得26个长角血蜱免疫相关cDNA序列,其编码蛋白与长角血蜱HL35、黏附素hlim3假定蛋白、热休克蛋白、NADH脱氢酶、钙网蛋白以及杂色花蜱和肩突硬蜱的二硫异构酶等具有同源性.所获阳性克隆为长角血蜱保护性抗原基因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我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普遍存在着牛蜱,这种环境中放牧的牲畜(牛、羊)易受感染,生产能力会严重地受到影响,甚至会引起死亡。因此,饲养管理者必须提高牛蜱对畜群的危害认识。牛蜱不可能灭绝,但可以控制,使蜱和牲畜之间保持平衡,防止由于过量的蜱所带来的危害。本文阐述牛蜱的危害、影响牛蜱繁殖的因素及控制牛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蜱的种属、生物学特性和传播疾病及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针对蜱及常见蜱传病的特性,有助于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从根本上消灭蜱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蜱是一种寄生在动物体表常见的吸血寄生虫,具有从宿主获得多种病原体的能力,是多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随着近几年蜱传病的发生具有增加的趋势,蜱及蜱传病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综述了中国蜱传病的主要类型、发生流行因素和病原体危害特点、防控的主要技术手段以及目前防治蜱传病存在的主要科技问题和今后防控蜱传病的科技对策,以期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蜱传病,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以降低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16.
原始虫株分离自中国甘肃中部地区自然感染带虫牛体(白启等,1995),经接种健康除脾牛大量繁殖后,活虫种保藏在中国兽医原虫资源库。试验用动物均为1~2岁健康除脾黄牛。供试蜱有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长角血蜱(Heamaphysalis longicornis)、青海血蜱(H.qinghaiensis)、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均系本实验室培育繁殖的清洁蜱。蜱的感染和传播试  相似文献   

17.
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未吸血幼蜱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0.36×10-6,对未吸血成蜱的半致死量(LD50)为4.687μg/虫,对饱血雌蜱的LD50为6.868μg/虫;而敌百虫对未吸血幼蜱的LC50为175×10-4,对未吸血成蜱和饱血雌蜱的LD50分别为1116和5266μg/虫.可见,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未吸血幼蜱、未吸血成蜱及饱血雌蜱的杀蜱效果分别为敌百虫的486、238和767倍.现场杀蜱试验,采用5%溴氰菊酯水和剂12.5×10-4时.杀蜱率达92%,30×10-6时达100%杀蜱效果,对牛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蜱又称壁虱、扁虱,寄生于猫的体表,是猫的一种外寄生虫病。1病原寄生于毛体表的蜱主要有血红扁头蜱、变异革蜱、安氏革蜱等。虫体多为褐色或深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头胸腹融为一体,雄虫背面为盾板覆盖,而雌虫、  相似文献   

19.
5%高效氯氰菊酯商品名是卫害净,是一种可湿性粉剂,新一代杀虫剂,由北京市顺义县农药厂生产、提供。1995年3月在呼盟新巴尔虎左旗阿苏木,阿镇牧区发生蜱害,我们从受蜱害的羊群中选1000余只.其中羔羊400余只,受蜱害牛17头,作防治疗效试验:①病原体:搜集到的活蜱,鉴定为草原革蜱 Dermacentor nuttalli、三宿主蜱。②5%高效氯氰菊酯粉剂配制成50倍和100倍溶液,活蜱在此液时2 min 开始麻痹死亡,30 min 后蜱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内蒙古草原革蜱的发育生活史,同时为草原革蜱及其蜱传病的研究提供可控、充足的试验材料。对采自内蒙古地区的蜱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小鼠为唯一供血动物,在实验室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人工饲养,观察记录该蜱的生活史周期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草原革蜱;饱血雌蜱产卵期为13~18 d,日均产卵量约219枚,总产卵量达2 680~4 050枚;蜱卵经25~29 d孵化为幼蜱,孵化率达到93.33%;幼蜱吸血期为4~6 d,蜕化期为4~15 d,蜕化率达到80.89%;若蜱吸血期为4~8 d,蜕化期为12~21 d,蜕化率达到68.10%。说明成功建立内蒙古草原革蜱实验室人工饲养方法,明确从饱血雌蜱产卵至下一代成蜱平均需90.66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