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果树产业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系我国特色水果较多且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地区之一,但果树面积占农业生产面积比重较低。针对苏州果树产业的各种限制因素,笔者从果树栽培、产品深加工及果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苏州果树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再好的一个水果品种,在大批生产者与经营者疯狂无序的恶性竞争面前,也会很快陷入无利可图的生产经营窘境,即便你聚齐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有利因素。这便是当前中国果业最为惨烈的现实,也是中国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忧。从销售端入手,强化市场准入,坚守诚信与安全底线,宣传和引导健康好水果消费理念,倒逼生产端按照果树生长的客观规律,生产质量可靠、营养健康的好水果,并通过优质优价,确保种植端、销售端均可获得理想而稳定的收益,或许可实现水果产业链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吉安市是江西果业生产重点市.2004年。全市果树面积4.8万hm^2.水果总产量17.8万t。近年来.吉安市根据江西省“南拮北梨”的水果产业布局思路,在突出抓好脐橙、遂川金桔(金柑)、三湖红桔和井冈蜜柚等特色果业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扬优乘势,重点在泰和、永新、吉水和峡江等梨生产基础较好的县发展了以翠冠梨为主的优质早熟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4.
2010年1月,浙江省农业厅组团参观和走访了日本静冈县水果生产与商品化处理现场及相关协会、科研机构,对日本果树高品质生产技术及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了解,感受了日本果树生产的先进性。借鉴日本经验,浙江水果产业应在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的基础上,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立设施现代化、管理标准化示范基地,组建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合作社,强化采后处理和加工,提高果实商品化处理及加工能力,切实提高果业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安徽省砀山县是全国著名的水果生产大县,全县栽植各类水果4.67万hm2,年产各种水果150万t多。2011年以来,该县通过实施水果产业富民强县工程,做大做强果业经济,积极推行"一村一品,一果一业,一路一景"的"三个一"发展模式。培育了良梨镇郭庄酥梨村、葛集镇  相似文献   

6.
按照“积极稳妥”发展地产果业的方针,黑龙江省积极实施果树基地县建设和“以果治荒”工程.全省果树生产得到了稳步发展.近几年果树面积始终稳定在9.67万hm^2以上.水果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据悉,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部署,长泰县有关部门提出8项措施,着力构建该县现代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代果业。当前,长泰县水果工作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标准化果业为核心。具体措施一是着力优化果树品种结构。一方面通过高接换种或改植等措施,优化荔枝龙眼品种结构;另一方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自2007年12月下旬以来,安徽省砀山县水果办公室、果业协会组织全县14名果树专家参加科技小分队,深入全县水果  相似文献   

9.
存在问题   苗木繁育过程缺乏监督管理苗木是果业的基础.如果苗木出现问题,不要说赚钱,果农建园投资也将无法收回.水果是人们的重要副食品.随着国家富民政策的不断加强及果树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虽然全国果树面积已经很大,但依然有许多群众愿意投资开发果业,果树苗木依然有较大需求.……  相似文献   

10.
蒲江县卫农现代农业作物医院以农资供应为基础,配套技术服务和果品销售,以"保姆"式服务全程介入水果产业,受到当地果农和业主的欢迎,对推动水果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提高果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水平,促进果树健康生长和果业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2月5日,福建省农业厅印发《2016年种植业工作要点》,全面部署果树等种植业生产管理工作。在果业方面,提出将围绕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品种结构调整、测土配方施肥和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等,多措并举,推动果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果业稳定发展和果农持续增收。据悉,今年福建省果业主要工作要点:一是继续推进省级标准果园建设,建立规模13.33 hm2以上标准化示范区300个,示范带动,进一步提高全省水果标准化生产水平;二是继续开展柑桔、枇杷、龙眼、梨等特色水  相似文献   

12.
探讨“非粮化”背景下,如何做到果树生产不与粮食争地,保障果品高效供给并持续发挥特色优势助力富民兴村。本文深入分析了“非粮化”背景下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认为果树生产规模扩张迎来拐点,产业资源整合趋于更加优化,提升产业效率和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成为支撑果业提质增产促增收,满足群众丰富多样果品需求的重要手段,高素质果农将成为引领未来果业发展的主力军。针对产业规模扩张的刚性约束,以及提升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时代要求,提出4点发展对策:一是推动现存果园发展动能转换;二是探索庭院果园模式和“四荒”地开发;三是全面推动果农向高素质农民迈进;四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以期为我国果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7月10日,广西区水果总站在百色市田阳县召开果业发展助力产业扶贫现场会,这是继4月底在河池市金城江区召开类似会议后的又一次专题会议。本次会议针对广西当前水果产销形势,重点研究部署了今后如何以果业发展助力产业扶贫问题,并就广西水果业在生产管理、结构调整、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这次会议指出,当前广西果业发展必须提高品牌品质意识、信息融合意识,积极引导水果业  相似文献   

14.
以脐橙为主的水果业是江西省安远县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形象产业。目前,安远县已拥有果树面积1 4 3万hm2 ,其中,无公害脐橙达1 2 3万hm2 ,2 0 0 3年投产面积0 4万hm2 ,总产量近7万t,总产值2 2 4亿元,为全国无公害脐橙生产示范基地县和优质脐橙出口示范区。近几年,安远县通过大力发展高标准高效益脐橙生产,帮助4 1万户农民发展脐橙产业,仅果业一项全县人均增收80 0元。但是,千家万户果农独立经营的生产模式难于适应水果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制约安远果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广大果农迫切希望联合起来,以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 ,成为果品生产大国。湖南作为农业大省 ,面对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笔者认为发展湖南果业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以市场为导向 ,发挥湖南本地资源优势 ,以科技为依托 ,生产无公害果品 ,实现果业发展的“六化” ,即品种多样化 ,种植规模化 ,经营产业化 ,技术科学化 ,城乡一体化和农民致富化。1 湖南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 1 发展现状。湖南地域广阔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果树资源丰富。尤其是通过对资源的调查和整理 ,选育了一大批果树新品种 ,如黔阳冰糖橙 ,无核柑 ,隆回隆园早 ,靖县木…  相似文献   

16.
吉安市是江西果业生产重点市,2004年,全市果树面积4.8万hm2,水果总产量17.8万t.近年来,吉安市根据江西省“南桔北梨“的水果产业布局思路,在突出抓好脐橙、遂川金桔(金柑)、三湖红桔和井冈蜜柚等特色果业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扬优乘势,重点在泰和、永新、吉水和峡江等梨生产基础较好的县发展了以翠冠梨为主的优质早熟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吉安早熟梨生产产业化进程,现对全市早熟梨生产的现状加以简要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供业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四川省双流县坚持抓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质水果,改变了过去粮油“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水果、蔬菜、粮油协调发展的合理格局,基本实现了传统果业向市场果业和都市果业的转变。双流县是成都市的近郊大县,全县人口90余万。其中,农村人口近70万。全县幅员面积1067km2,坝区、浅丘区和深丘区各占1/3。县域经济条件好,财力雄厚,是我国西部地区第一经济强县。在水果产业发展上,双流县根据自身背靠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社会经济基础好等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枇杷、梨、桃、葡萄和草莓等多种水果,成为四川省伏季水果生产基地县。  相似文献   

18.
存在问题 苗木繁育过程缺乏监督管理 苗木是果业的基础。如果苗木出现问题,不要说赚钱,果农建园投资也将无法收回。水果是人们的重要副食品,随着国家富民政策的不断加强及果树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虽然全国果树面积已经很大,但依然有许多群众愿意投资开发果业,果树苗木依然有较大需求。多年来,我国果苗繁育一直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来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高效园艺工程建设是2009年山西省农业厅实施的带动果业稳步发展.实现果园优质高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点项目。在高效园艺工程建设过程中,临汾市重点建设20个示范园区,以节约型、生态型、循环型可持续生产模式引导果树生产:以规模园、标准园、高效园示范工程建设推动果业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近日,曲沃县磨盘岭果蔬种植合作社产品——冻干水果在农业部主办的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展上,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展产品创意金奖。今年农业部以创新提升农业,休闲改变生活为主题,组织开展了这次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荐活动。通过地方推荐、网络展示等程序,从全国29个省区市遴选出4大类3 000余件创意精品进行现场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