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施用苹果增产菌具有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等功能。为了解苹果增产菌的最佳施用时期和用量,我们于1991年在宿县夹沟乡黄町村苹果园中进行了喷布苹果增产菌试验。试材为17年生的金冠苹果品种,行株距为7m×5m。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为萌芽前、开花期、幼果期(5月15日)、果实膨大前期(6月1日)和果实膨大中期(7月20日)5个时期分别每株喷施3、3、5、5、5g苹果增产菌;处理2为幼果期、果实膨大前期和果实膨大中期3个时期分别每株喷施5、5、5g苹果增产菌;处理3即对照为以上5个时期分别喷施清水。根据树体大小将所用增产菌按每株加无污染清水3-10 kg喷施(萌芽前和开花期分别加水3 kg和5 kg,其余均加水10kg)。3株小区,3次重复。苹果增产菌为北京农业大学试验厂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的花朵坐果率(61.2%)低  相似文献   

2.
《蔬菜》1988,(3)
增产菌是北京农业大学生防室研制成的一种保健菌,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毒,不污染环境,是蔬菜上不可少的一种增产措施。我区从1979年开始在萝卜上试验,之后,又在黄瓜和大白菜上先后试验,结果证明,用增产菌处理过的蔬菜增产,防病效果显著。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广谱增产菌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 (二)方法 1.拌种:将蔬菜种子喷湿,然后按1:10  相似文献   

3.
杨宇红  卢翰 《蔬菜》1990,(5):40-40,25
增产菌是从植物体上分离出来的一种高效保健益菌制剂,将增产菌喷施到农作物上,一方面能抑制体表减产菌的生长,抑制根部周围有害生物对植物的危害;另一方面能产生赤霉素、植物生长素等多种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生活力,从而提高作物产量。1989年,我们对大白菜进行了小区试验和大面积应用示范,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供试材料与方法 1.供试菌剂燕丰牌增产菌(北京农业大学与衡阳微生物厂联合生产) 供试大白菜品种:85—1。 2.试验方法①增产菌不同施用方法试验:设置拌种加喷雾、喷雾、空白对照三个处理,增产菌用量按每亩30毫升。②增产菌不同施用浓度试验:增产菌用量分别按每亩  相似文献   

4.
增产菌已在许多农作物上应用,为了解它对蔬菜的作用,我们去年用于喷施番茄,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简要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是北京农业大学生防室试制的增产菌8号,喷施浓度为1:1000倍液。供试番茄品种早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增产菌在果树上的应用效果,1994年我们在桃树上作喷施增产菌试验,效是良好。 试验地点设在本市兵曹乡乔辛庄村,品种为深州红蜜,砧木为毛桃,树龄5年生。试菌为河北省沧州市增产菌厂生产的广谱增产菌,于7月18日、8月1日、8月16日共喷三次,浓度为1000倍,共处理30株树,对照  相似文献   

6.
增产菌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对粮、蔬、果林、药、草等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能提高产品质量。1988年我们进行了西瓜喷施增产菌试验,现初报如下。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侯家乡下河村果园。供试品种为新红宝。供试菌剂系北京农业大学植病生防研究室和南京生物农药厂联合试制生产的增产菌液体菌剂。试验设每亩增产菌10m1、30m1和50m1,均兑水60kg,以清水为对照。每处理240株,每60株为一小区,小区面积为66.7m2,重复4次,随机排列。在甩蔓期和盛花期两次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液,每小区喷雾量为6kg。 采取双蔓式整枝,每株留单瓜(第2一3雌花…  相似文献   

7.
增产菌是山东省威海市环状糊精厂生产的粉剂,具有促进果树生长和发育的功能。我们在1992年对18年生育香蕉苹果树于4月20日、6月1日、6月28日、7月10 日结合杀虫、杀菌进行混喷。结果表明,青香蕉苹果树应用增产菌后,不仅增产效果显著,而且果实品质有了增进.除果形指数较对照提高、五棱突起明显外,果实增大显著,平均单果重比对照增加 67g,因此每 666· 7m2(1亩)可增产 737kg,且一级果较对照提高 15%,果实硬度、含糖量也较对照有所增进(见表1)。 除此之外喷增产菌后还使叶片显著加长和加厚。每百片叶比对照增加叶面积:中枝为 498cm2(增加 20· …  相似文献   

8.
6BA对柑橘保花保果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英富  童常维等 《浙江柑橘》2000,17(1):44-44,42
温州蜜柑具有花多、座果率低的特点 ,在一般环境条件下座果率在 1%左右 ,为提高柑橘产量 ,以往橘农采用赤霉素及根外追肥等来保花保果 ,其效果不一 ,对橘树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并且使用不慎易产生药害。为探索较好的柑橘保花保果药剂 ,于 1999年春进行了 6BA乳油保花保果试验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试验材料1 1 供试药剂  2 % 6BA乳油 (台州市东海植物激素厂生产 ) 4 0 0倍、6 0 0倍、80 0倍液 ;增产菌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研制 ) 10 0 0倍液 ;设清水对照。1 2 使用方法 选择建德市柑橘研究所基地 9年生温州蜜柑 (宫…  相似文献   

9.
1988年在莱西县院上镇长何塞村,用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广谱增产菌,对6年生‘大金星’山楂分别在现蕾期、盛花期及盛花后每两周喷1次,共喷4次,每株1.5g。以盛花期喷一次50ppm赤霉素及喷清水作对照。单株小区,重复5次。结果表明:①增产菌和赤霉素可同样促进座果,座果率分别为73.6q0和72.040,而喷清水的为65.4%,②增产菌可明显减少日烧病的发病率,其病果率仅1%,喷清水的为30 %,而喷赤霉素的达80%;③以喷赤霉素的果个最大,喷增产菌的和喷清水的无差别;④与对照相比,喷增产菌的植株叶片较厚而浓绿,抗旱期落叶病的能力明显增强。增产菌可防止山楂幼…  相似文献   

10.
今年我农科所从北京市国营农场局技术咨询公司引进一批增产菌在礼王坟生产队进行试验。这种液体菌剂,我们采用喷雾的方法,以每亩10毫升液体菌剂用量,加水稀释后均匀喷洒到植株上。试验品种有茴香、油菜。在出苗后各喷2次(5月2日、8日)。试验结果: 茴香喷增产菌后,面积0.013亩,产30公斤,折合亩产2307.5公斤。对照(不喷)相同面积,产量24公斤,折合亩产1846公斤,喷  相似文献   

11.
增产菌是从植物体分离出来的一种高效保健益菌制剂,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控制有害生物,提高产量的作用。增产菌在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上应用较多,在我市蔬菜上还属空白。1989—1990年我们进行了多种蔬菜小区试验和大面积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12.
苹果树全年喷施广谱增产菌5次(花芽萌动至秋梢停止生长),能明显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减轻病害发生、增强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喷菌浓度,前2次3000~4000倍液,后3次6000~7000倍液。  相似文献   

13.
增产菌系北京农大研制而成的一种生物制剂,已在数十种作物上应用,但在柑桔上应用较少。我所经1989~1991年3年多点试验,证明增产菌对柑桔生长、保花保果和产量都比常用的“九二○”等生长调节剂效果明显,并且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本所及梅城、大同、寿昌等桔区进行。  相似文献   

14.
历年来我县柑桔落花落果严重,特别是温州蜜柑花多、座果率低,过去均用“九二○”保果。1989年我们用湖南省衡阳市微生物厂生产的增产菌与“九二○”在8年生温州蜜柑上作对比试验结果,效果与“九二○”相若。根据第二次生理落果后期检查增产菌座果率为4.30%,“九二○”为4.32%,清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丰果素一号、多效唑(PP333)、爱多收、增产菌等保果剂对柑桔座果和品质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1990—91年在本校进行了多种保果剂比较试验,并在使用浓度及用法上进行了研究。1992年将取得成果在全区柑桔生产中推广,获得了显著效果。经试验丰果素一号适  相似文献   

16.
1988年底我们在洋葱和莴笋上进行了施用增产菌的试验,洋葱系红皮洋葱,莴笋系尖叶鸭蛋莴笋。试验在我县梅城镇菜农程章德和洪杏生两户的菜地上。一、洋葱施用增产菌我们设计了喷1、2次和清水3个处理,试验面积194.30平方米,小区面积16.67平方米,3次重复,随机排列。洋葱于1988年10月8日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香菇产量的提高,生产过程曾使用生长调节剂和其他辅助剂,但就增产菌的应用至今未见报道。1994年夏,在福建屏南县城关夏季棚栽香菇的菌筒进行了喷施增产菌试验,效果明显现作整理归纳。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供试菌筒的菌种为087种,由福建省科委食用菌中心菌种室提供;增产菌为广谱型,由湖南衡阳微生物厂生产;碧全由台湾怡机器有限公司产。 1.2 试验设计及处理本试验采用随机排列,共设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增产菌能影响甜菜对矿质营养的吸收速率及选择性,能明显地促进甜菜对N、P、Fe的吸收,但不能促进其对K、Na的吸收,在块根糖分增长期,增产菌有效地改善了碳水化合物的分配和利用,促进碳水分合物由叶片向根部运输,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增产菌减少干旱对质膜的伤害作用,并能提高块根中脯氨酸浓度,维持较高叶片含水量和干物质累积速率。  相似文献   

19.
增产菌是一种全新的安全、高效、价廉、简便的保健益菌制剂。1987年我们对十字花科蔬菜(大白菜、小白菜、甘蓝等)进行了小区试验和大面积应用示范,其中试验面积共14.96亩,示范面积1010亩。不同品种的增产幅度为6.01~55.6%,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综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增产菌是在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陈延熙教授的主持下,研制出来的植物保健益菌。是果树研究的新领域。是果树增产的新途径。从1992年春开支在榆次市北田镇豆腐庄村果园进行了新型植物保健益菌“苹果增产菌”的应用,结果表明,它可明显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增产效果显著,叶片变厚,叶色浓绿,增加着色,抗逆能力增强,没有污染,可降低生产成本。试验于1992年4月中旬-9月中旬在长富2号苹果树上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