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世界木豆发源及种植概况、木豆作物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列举了如遗传多样性、抗性等一些较独特的遗传资源,并讨论了木豆的分子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木豆种质资源AFL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闫龙  关建平  宗绪晓 《作物学报》2007,33(5):790-798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以木豆野生种(Cajanus scarabaeiodes)为对照,对来自印度、中国、非洲和美洲的139份栽培木豆(Cajanus cajan)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17对引物共扩增出502条清晰可辨的带,其中多态性带494条。遗传相似性系数UPGMA聚类图,揭示木豆种内存在足够的遗传多样性,可用于种质资源的准确鉴别与分类。借助遗传距离的ME进化树又将参试种质分成8个组群。分析结果表明,印度地方资源遗传多样性广泛,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广阔;非洲、美洲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与印度资源的亲缘关系较密切。中国地方资源遗传多样性独特,且与印度、非洲、美洲栽培木豆资源亲缘关系不明显。研究结果基本支持印度木豆起源和多样性中心、非洲次生多样性中心的观点,并提出中国次生起源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假说。研究还发现,木豆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A)和保持系(B)间存在独特的AFLP谱带差异,可能有助于分子标记辅助的木豆杂种优势利用和杂交种培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RAPD技术,选择了23条引物,对生活在鹰嘴豆、木豆、玉米、高粱、棉花等5种植物上的棉铃虫进行了寄主种群遗传分化的研究。试验共得到条带1 117条,棉铃虫各寄主种群与棉花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玉米为0.350 6;木豆为0.401 5;高粱为0.451 9;鹰嘴豆为0.514 8。各寄主种群上的棉铃虫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玉米、木豆是转基因棉田较理想的庇护所植物。  相似文献   

4.
木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木豆的遗传多样性,应用RAPD技术对15个木豆(Pigeonpea)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从大量的引物中筛选出了27个多态性较高的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76条带,其中多态带为104条(占56.24%)。对这些引物的扩增带谱进行数据转化后,通过SPSS13.0软件对15个木豆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可将15个木豆种质资源分为6大类。同时,对田间种植的15个木豆种质资源进行生物学性状的观察记载。经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从DNA水平上对木豆种质资源的聚类结果与其生态类型以及生物学性状之间具有较高的吻合度。本试验结果为开发利用木豆种质中的有利遗传资源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罗高玲  K.B.Saxena  杨示英 《种子》2006,25(9):55-56
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种植木豆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开花结荚期分别观察它们的开花数和结荚数,同时计算结荚率.通过分析表明,木豆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为21.2%,主要传粉媒介为昆虫,风媒介对其几乎没有影响.这一特性有利于木豆的遗传改良和杂交种的培育.通过放养蜜蜂等途径提高木豆天然异交率,可省去人工授粉,增加木豆结荚率,提高木豆杂交种产量.防虫网隔离可生产纯合的木豆种子,并可以提高开花数和结荚数.  相似文献   

6.
木豆不同生长期叶片总黄酮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木豆叶利用价值,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木豆叶资源,测试了131份木豆品种现花期木豆叶总黄酮含量及研究不同采收期木豆叶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测定不同生长期木豆叶总黄酮的含量,得知从播种后75天至结荚期,木豆叶总黄酮含量随生长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呈现明显的累积现象,结荚期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若以黄酮类化合物作为评价木豆叶药材质量的指标性成分,则可确定黄酮含量高的木豆资源及木豆叶的最佳采收期,此结果为木豆叶的质量评价、选材和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1974年发现木豆雄性不育株以来,国际上不断对木豆核雄性不育(GMS)和核质互作雄性不育(CGMS)基因及其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和挖掘,最终实现了木豆杂种优势的成功利用。本文系统总结了过去30多年来,国际上木豆杂种优势机理、表现及授粉方式等基础研究,GMS、CGMS不育系及其配套制种体系研究,杂种优势强度研究,以及木豆杂交种生产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木豆杂种优势利用的具体研究方向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木豆的基本特征和应用价值,综述了木豆在干旱、低磷、高铝离子、高盐等逆境胁迫下响应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结果,并进一步结合福建地区的环境状况,提出木豆在福建地区的应用价值,以此为福建地区推广木豆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优质饲料作物木豆种子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本文就木豆种子发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豆种子浸种12h后基本不再吸水,最佳浸种时间为9~12h,完成正常发芽过程约需吸入自身重量1.3倍的水分,发芽温度范围为12-46℃,最适温度约为25~35℃。木豆种子子叶不出土,播种深度以4~5cm为宜。  相似文献   

10.
以桂木1号、2号和8号为试材,研究了3种行距(40cm、50cm和60cm)对木豆生物产量及枝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豆品种、行距处理的生物产量效应显著。40cm行距处理增产效果最佳;行距相同时,桂木1号的生物产量最高。木豆枝叶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受行距的影响不大,但受品种的影响较大。桂木1号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桂木2号和桂木8号可溶性糖含量相差不大;桂木2号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桂木1号和桂木8号含量相差不大。单宁含量受品种、行距影响较大,桂木1号的单宁含量最高,桂木2号次之,桂木8号最低。40cm行距处理的单宁含量最高,50cm和60cm行距处理的单宁含量相似。行距处理对木豆枝叶含水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