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县位于浙江东北部。常年平均气温16.7℃,一月均温5.1℃,年雨量1231毫米,有霜期120天左右。近几年来,在低山丘陵的东南坡,开荒种植柑桔上万亩,其中90%以上为山田系温州蜜柑,其它还有少量的金柑、朱红、桠柑、早桔等品种。 我县是我省柑桔栽培的北缘地区。由于冬季低温冻害,影响柑桔生产发展。为了增强柑桔抗寒  相似文献   

2.
光泽县1967年开始引种试种柑桔(以温州蜜柑为主),全县现有柑园面积1,623亩,1979年结果面积184亩,产量22.4万斤。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新区栽培技术经验不足和管理粗放,低温冻害经常影响光泽县柑桔生产的发展。几年来,对柑桔生产带来严重的冻害有两次:第一次,1973年12月17日-9.5℃,全县227亩桔园受东  相似文献   

3.
温州蜜柑是我县主栽品种,全县面积3.28万亩,占柑桔总面积4.63万亩的71%。一九八八年温州蜜柑异常落果,损失产量占柑桔总产量34.37%,比上年温州蜜柑总产量减50%,严重的场达70%。针对这种情况,对六个乡的八个果园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芦柑、雪柑、福桔等品种落果少,仅温州蜜柑落果严重,是我县历年来罕见的。  相似文献   

4.
我县是柑桔新产区,从1978年开始陆续种植柑桔八十多万株。1982年开始使用广西省平乐县化工厂生产的三十烷醇,对5年生温州蜜柑进行保果壮果试验,使用浓度为0.13ppm,获得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座果率提高173.18%,试验单株产量17.89斤,对照7.56斤,增产136.64%。 1983年在100亩4~5年生温州蜜柑幼树上推广使用,浓度仍为0.13ppm,喷施时间为桔树初花期(5月上旬),生理落果初  相似文献   

5.
闽北地区属中亚热带和南温带之间的内陆性和海洋性气候。冬季寒冷,夏秋炎热,春夏雨水多,夏秋常干旱。年平均气温17.4~19.6℃。绝对最低温度-8.6℃(持续三天),绝对最高气温42.4℃,年降雨量1722.4~1883.2毫米,相对湿度78~84%。气候条件适宜于柑桔生长发育。全区种植柑桔38万多亩,其中温州蜜柑约25万亩,占65.78%。据多年观察,温州蜜柑落果严重,尤其80年代以来在异常气候影响下,分别于1981、1983、1988年出现异常落果现象,其中以1988年最  相似文献   

6.
据我县气象资料,极端最低气温频率-7℃为50%、-9℃为25%,绝对低温达-11.1℃。我县柑桔生产常遇十年一大冻的严重影响,在柑桔生产规划上属次适宜地区。根据1977年10月浙江省农林局《柑桔计划密植》一文指示精神,结合我县气象因子特征,在我县提出了“推广温州蜜柑矮密早栽  相似文献   

7.
我县杨桥坝乡毛家埠村地处湘江河畔,自然条件优越,是柑桔生产老区。过去多种植普通甜橙,产量不高。七十年代以来,利用荒山荒地,大力发展温州蜜柑,现已种植柑桔216亩,全村以柑桔生产为主业。其中1970年定植的枳砧尾张温州蜜柑113亩,行株距4+3.5米,亩栽48株,于1974年开始结果,产量逐年提高,已成为我县大面积持续丰产稳  相似文献   

8.
一、沙县柑桔的生产技术现状我县地处闽北山区,属于中亚热带气候,适宜发展柑桔生产。全县现有柑桔面积6,112亩,其中山地种植5,592亩,洲地种植610亩,可结果的成年树有2,712亩,未结果的幼龄树有3,400亩。1980年全县柑桔总产量83万斤,按可结果树面积平均亩产仅305斤。但部分高产园,如城关公社洋坊大队,在土名罗布定植13亩温州蜜柑,盛产年达11万8千多斤,平均单产9,153斤,单株平均产果153斤;建设大队一个果园(主栽芦柑、温州蜜柑),平均单产达  相似文献   

9.
我县自1959年试种本地早获得成功后,经过七十年代的多点扩种、推广及发展,现有柑桔面积75226亩(其中温州蜜柑占85%以上),但有一半以上处于250~500公斤以下的低水平。因此,改造温州蜜柑低产园是提高我县柑桔产量的有效途径。现将1986~1989年以温州蜜柑为主的低产园改造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四块园作为试点,即  相似文献   

10.
温州蜜柑是我国广为栽培的宽皮柑桔良种,其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但是,目前栽培的温州蜜柑品系存在着成熟期较集中、分布于北亚热带地区的周期性冻害和高温异常落果等三大问题,影响其经济栽培。为此,以特早熟、抗寒、耐高温且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1.
幼年温柑园杂草发生种类和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蜜柑自1958年从浙江黄岩引进后,由于其抗寒能力较强,丰产性能较好,品质较佳,所以在柑桔北缘栽培区发展较快。目前太湖流域种植面积已达3万余亩。幼年温州蜜柑大多种植在新开垦的果园中,或是开荒种植,或是水稻田改柑桔园,或是旱地改柑桔园等,杂草发生种类较多,较老枯园为害严重。为了摸清幼  相似文献   

12.
<正>2002年春我县批量引进8月中下旬成熟的特早熟温州蜜柑(稻叶、市文等)在全县的经济栽培适宜区种植,为充分发挥特早熟温州蜜柑的经济栽培优势,我们在湖美乡东益果场进行幼龄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亚热带及其以北柑桔产区常因冬季低温而遭受冻害。因此,选择适应于这些地区栽培的抗寒品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南丰广桔,在江西历经建国后数次大冻,尤其是通过1991年12月下旬至1992年元月上旬毁灭性冻害的考验,表明其抗寒能力超过温州蜜柑,显示了  相似文献   

14.
我县温州蜜柑面积有2,200亩,普遍落花落果严重,迟产少产,甚至适龄未投产,这对全县柑桔产量的提高是一大障碍。为寻求防止温州蜜柑落花落果的有效方法,1981年我们在城关公社胜利大队柑园,选用5年生中熟品系尾张(枳砧)作试材,开展以下两项试验。  相似文献   

15.
赣中温州蜜柑可行冬剪赣中柑桔习惯采用萌芽前修剪,温州蜜柑也不例外,这里存在有采后冬剪会加重柑桔冻害的顾虑。为探索赣中温州蜜柑能否进行冬季修剪,笔者进行了多年试验。试验始于1990年,分别在山坡北向、低洼处、山顶各选2株9年生枳砧温州蜜柑树,1990~...  相似文献   

16.
闽西北山区气候寒冷,柑桔冻害严重。要减轻冻害,首先必须选择抗寒、高产、品质好、适应本地区的优良品种。温州蜜柑是较抗寒的种类,这是多年的实践证明的。但是温州蜜柑不同品系之间物候期和抗逆性差异很大。因此在较寒冷的闽北山区,冻害轻重差异明显,产量高低悬殊。我所对5年生温州蜜柑(枳砧)12个品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宿松县是柑桔栽培的次适宜区,有周期性冻害威胁。选育高产、优质的抗寒品种是该地区柑桔商品生产的战略措施之一。在省科委和有关部门的安排和协助下,我县从1977年开始,经过多年的选育,从温州蜜柑中选出一些较有希望的单株,其中以小圩8号综合经济性状表现最好。 宿松县隘口乡小圩村于1973年自湖北省广济县  相似文献   

18.
淳安县位于浙西山区,自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形成了库区小气候,为我县的柑桔发展奠定了基础。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柑桔达四万余亩,大部份处于幼龄阶段,正在逐年开始投产,但产量不稳,亩产较低,最高年份的1987年,投产园平均亩产只有346公斤。如何夺得柑桔速生丰产和稳定高产已成为我县柑桔生产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于1988年1月开始在淳安县南赋乡十二坝桔场进行了山地柑桔丰产栽培示范试验。试验面积为19.43亩,共2196株,平均每亩113株,当时桔龄为10年生,经二年的努力,到1989年10月15日,经市、县、区、乡有关专家和代表进行实地抽样验收,19.43亩温州蜜柑总产  相似文献   

19.
1991年12月26~30日强冷空气和罕见的持续低温,造成天台县较严重的柑桔冻害。据对全县重点桔区和桔园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一、不同柑桔品种的冻害情况 全县柑桔主栽品种是温州蜜柑,还有部分椪柑、槾  相似文献   

20.
宁波地区位于浙东沿海,全区柑桔栽培面积已达4.5万亩,比1965年增加16倍,其中温州蜜柑3.8万亩,占全区柑桔面积的80%,大部分处于幼龄阶段,正在逐年开始投产。为了夺取温州蜜柑速生丰产、高产稳产,我们于1976年6月开始在全区九个单位开展了温州蜜柑“万斤亩”的试验,主攻高产研究,在初见成效之年取得了显著成绩。八个试验单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