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睿  邱源 《上海农业科技》2013,(6):12-12,14
崇明县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花菜生产和供应基地,拥有20多年的花菜种植历史,花菜是崇明蔬菜行业的“拳头”产品.为稳定崇明花菜生产、促进崇明花菜产业的发展介绍了崇明花菜生产概况,分析了2012年花菜价格低的原因,并依此提出了发展花菜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氮磷钾元素在崇明水仙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探明氮磷钾肥在崇明水仙生产中的适宜用量,特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施用对崇明水仙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主要影响崇明水仙的花球生长情况,磷肥主要影响崇明水仙的花朵数与花朵大小,钾肥主要影响崇明水仙的花枝数。综合考虑商品球率和生产成本,适用于崇明水仙生产的每667 m2纯氮施用量为19.80 kg、五氧化二磷施用量为3.00 kg、氧化钾施用量为6.00 kg。  相似文献   

3.
崇明作为一个农业大岛,发展现代农业是崇明建设综合现代化生态岛的核心任务,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加强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推进崇明农业信息化发展,总结了农业信息化在崇明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及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了促进崇明农业信息化工作发展的对策及发展方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崇明水仙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仙是石蒜科水仙属的总称,崇明水仙是其中的一个种.崇明水仙是崇明地区的特色花卉品种之一,可与漳州水仙相媲美.传统的崇明水仙是以鳞茎作种子用,年繁殖系数低,约3~4年,且因连续多代无性繁殖,病毒累积,退化严重,鳞茎、花变小.为去除或减少水仙病毒,扩大繁殖系数,2000~2001年,我们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探索崇明水仙的无性快繁技术.经两年努力,初步探索到崇明水仙的组培苗生产技术:以MS或N6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剂量的BA、NAA、IAA、KT或谷氨酰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崇明水仙的鳞茎、叶片、花梗等为外植体,无菌条件下接种后在25℃左右培养,每天10~12小时光照的人工控制环境中,培养出崇明水仙花的组培苗,年繁殖系数可达4.096×10 3.将水仙组培苗移入黄沙或黄沙与珍珠岩混合的基质中,假植10~15天后,移入大田栽培,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5.
调查分析了2000-2005年崇明县种植业农用化学品使用情况;并结合崇明岛的气候、农业生产及地域等特点,探讨了农用化学品使用对崇明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为把崇明建设成生态岛,提出了农用化学品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6.
崇明金瓜是菜用瓜类中稀有品种,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价值,食用方法颇多,凉拌金瓜丝,鲜嫩清香,松脆爽口,素有“植物海蜇”之誉,因而闻名全国、远销国外。近年来,随加工技术的突破以及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崇明金瓜在主要产区向化镇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为进一步提高金瓜产量与品质,镇农科人员近几年积极推广崇明金瓜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深受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目前,向化镇种植金瓜2000多亩,全年亩产量2560kg,亩产值3000元以上,每亩净利润2000多元。现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崇明水仙是上海市崇明区向化镇唯一具有地理标志性的花卉品种资源。近几十年来,由于种植规模零散,品种退化,产业一直停滞不前,崇明水仙生产一度濒临灭绝的边缘。为做大做强崇明水仙产业,向化镇紧扣"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岛"的总体目标,不断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依托崇明百叶水仙花合作社为发展平台,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重塑崇明水仙辉煌。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上海崇明地区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包括生产基地的选择、品种选择、培育壮秧、移栽定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供有机水稻的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上海崇明地区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包括生产基地的选择、品种选择、培育壮秧、移栽定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供有机水稻的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崇明柑橘是上海城市建设的重要"绿色屏障",对促进崇明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特别是崇明生态岛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近年来受外部大环境及自身不足的影响,导致崇明柑橘产业经济效益低而引起该产业发展不稳定。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崇明柑橘生产特点和区位优势,应重点围绕"品质、品牌、营销"开展工作,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着力抓好五大转变,实施二进战略,以进一步推进崇明柑橘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验证上海崇明西部地区水稻生产上施用氨基酸肥替代部分复合肥的应用效果,完善水稻生态种植技术,实现农业向优质、高效、健康、环保方向发展,特进行了相关应用效果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在崇明西部地区水稻生产上施用氨基酸肥替代部分复合肥是可行的,其中以示范处理1109的应用效果最好,可比对照1110减少纯氮用量28.2%、纯磷用量36.9%、纯钾用量36.9%,且水稻经济效益提高2.1%。  相似文献   

12.
崇明作为世界级生态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崇明蔬菜安全生产提供基础,在特色蔬菜和绿叶蔬菜二者并重的生产条件下,通过对调查现有品种结构、市场需求,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控索品种结构调整对策,从而实现蔬菜增产增效和产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杂草稻在崇明地区发生的面积呈扩大趋势,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对崇明农场种源生产、种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对杂草稻形态特征认识、杂草稻分类、杂草稻成因、传播途径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防治杂草稻具体措施,减轻杂草稻对种源农业、种粮农业生产的危害,保障农业种源生产、种粮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对崇明岛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崇明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关键问题.从保护崇明生态环境以及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角度出发,总结出秸秆还田、秸秆覆盖种养、秸秆生物质能源利用和生态化种养结合模式等技术,是适合崇明现状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它将成为今后农业生产经营的主流发展模式。崇明作为国家级生态岛,是上海地区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家庭农场显得尤为重要。为促进崇明生态农业发展,对生态农业及家庭农场的相关概念做了初步介绍,并探讨了崇明生态农业发展家庭农场的方式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崇明白山羊是在上海市崇明区特定水土条件下孕育而成的地方特色品种,规范崇明白山羊引种,有助于保证养殖效益。现从引种前的准备、购羊时间安排、购羊技巧、羊群运输管理、种羊到养殖场后的管理5个方面,对崇明白山羊引种的相关管理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促进崇明生白山羊的绿色生态养殖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记者前不久从上海市崇明县农业部门获悉,已经沿用了7年的崇明老毛蟹地方标准已经完成修订,并通过专家审定。今后,在崇明养殖的贴有专门标志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崇明老毛蟹,将完全按照新标准生产、养殖。此次修订的崇明老毛蟹地方标准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卫生指标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的要求实施,在污染物限量、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等方面,标准比原来要求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崇明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依据崇明具备的独特的环境、资源、地理、市场、技术优势,提出了崇明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并通过因地制宜主攻重点产业、把握重点区域、打造重点品牌,健全监测、产业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等具体措施来加快实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一代更新种繁育,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病虫害科学防治等技术,研究了不同技术对山药产量、生长发育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崇明六柱头和江苏双胞短蔓这两个山药品种最适宜成为崇明主推品种;采用绿色综合防治技术使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达到85.4%,产品的为害率从95.6%T降至1.6%;应用山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经在135.3hm2山药大田示范,平均产量从38475kg/hm2提高到46305kg/hm2,经济效益比对照区增加15870元/hm2,示范区总计新增经济效益214.7万元.  相似文献   

20.
崇明矮脚小菠菜营养丰富,可炒食或凉拌,味美色鲜、滑嫩,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发展崇明矮脚小菠菜生产,介绍了其播种育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