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经苗期对比试验,从国10省种源的1047株毛白杨优良基因资源中初先同了34个无性系进行中试,以比较速生的天然三倍体毛白杨雌株做对照。9年测定结果表明,鲁毛50、5314、1414、5015和南*毛新五个无性系的材积增益高达30%-58.2%,且干形直,形态变异明显,易识别,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选择适合平原农区的优良品种,进行了毛白杨优良无性系选育试验。经过8a造要测定,筛选出3119、5057、0084、3882、5073、5048等6个优良无性系,均为雄株,其材积生长量分别超对照(易县毛白杨雌株)的69.1%、53.3%、15.4%、9.8%、4.4%、7.2%;形质指标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2个毛白杨无性系生长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甘肃天水的毛白杨优良无性系试验点进行阶段性研究,通过样地调查,树木胸径、树高、材积的测定和计算及其解析木的测定与分析,建立了2个毛白杨无性系的生长过程总表和生长模型。然后,用t检验法,对2个毛白杨无性系的生长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1609号毛白杨优良无性系不论在胸径、树高、材积方面的总生长量都大于易县雌株毛白杨,而且,树干更显通直。因此认为,1609号毛白杨无性系在该地有更好的表现和培养前途,这对天水地区毛白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业科技开发》2004,18(1):74-76
■GX16、GX19、GX2 7毛白杨雄株优良无性系通过对河北省以及兄弟省市毛白杨优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优树选择及无性系对比试验 ,优选出 2 0个毛白杨优良无性系 ,其中包括 5个雄株系号 (GX16、GX19、GX2 7等 )。其优良特点为 :(1)速生性。年均胸径生长量可达 4cm以上 ,最高年胸径  相似文献   

5.
对温县国有苗圃场栽培的7个10 a生毛白杨无性系及对照河南毛白杨的树高和胸径生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个毛白杨无性系间树高和胸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各无性系的树高和胸径均大于对照河南毛白杨,可以作为优良无性系建立采穗圃繁育良种壮苗。7个毛白杨无性系的树高重复力为0.426,胸径重复力为0.327。研究的结果为杨树人工林建设和城乡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众多材料表明,林木的早晚期生长速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在一定年限内生长上的秩次变化并不太大。毛白杨是速生树种,品种试验中要求的半个轮伐期仅为7年左右,这就使我们用无性系的苗期表现预测其半个轮伐期时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如再把苗期表现与无性系原株性状相联系,其可靠性就可进一步提高。这样选出的初级良种可以填补正式良种选出前的品种空白,以提前推广应用于造林生产中。为此,我们于1986—1987年在全国毛白杨基地进行了毛白杨无性系苗期试验,综合试验结果及各无性系原株情况,选择确定了我省的毛白杨初级良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毛白杨叶干重等几个叶部性状进行主分量分析,以探讨叶部性状差异的主要指标和能代表所调查的叶部性状的全部信息量的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为早期选育毛白杨优良无性系提供参考依据。一、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全国毛白杨优树无性系苗期测定林。该测定林位于山东冠县苗圃,1984年布置试验,1985年平茬。试验设计为5株小区,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株行距为2.0×0.4m。1987年9月下旬进行数据调  相似文献   

8.
毛白杨无性系叶性状差异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0个毛白杨无性系的9个叶片性状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0个毛白杨无性系的9个叶片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具有较宽的遗传基础;毛白杨无性系的叶片性状受强的遗传控制,有较大的选择潜力;综合考虑30个无性系的叶片性状,可将30个无性系分为5类。  相似文献   

9.
毛白杨优良无性系(新品种)材性测定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生长性状预选出毛白杨13年生10个无性系用于材质测定。试材取自北方大兴县测定林,每无性系在3个重复中各抽样1株,伐倒取样,分析表明,毛白杨无性系间纤维长度,宽度和长宽比差异极显著,重复率依次为0.777,0.537和0.676;木材全年密度,早材密度和晚材密度差异极显著,重复率依次为0.536,0.514和0.429。  相似文献   

10.
■窄冠毛白杨 5、6号优良无性系窄冠毛白杨 5号、6号无性系是经过杂交、苗期选择、无性系对比试验等多年的测试而选育出的白杨派优良无性系。其树冠窄 ,生长快 ,干形饱满通直 ,材质好 ,生长量大 ,单株材积分别超过对照抱头毛白杨 2 40 %和 170 %。试验证明以上两个无性系是营建农田林网、进行林粮间作的优良无性系。进行 2 0m× 4m的林粮间作 ,每公顷 12 0株 ,10年生时可长成胸径达 30cm的中径材 ,每株价值 2 0 0元 ,6 6 7hm2 示范区仅木材收入就达 16 0 0万元 ,而且农作物基本不减产 ,同时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适用范围 :…  相似文献   

11.
以宁夏仁存渡护岸林场引进的截叶毛白杨、毛新×毛白73两个无性系的1年生硬枝为材料,以新疆杨为对照进行硬枝扦插试验,采用ABT-1号生根粉对插穗进行处理,比较其扦插生根情况。结果表明:2个无性系的杨树及新疆杨采用不同处理时,插穗生根情况不同;ABT-1生根粉处理的截叶毛白杨插穗在500 mg·L-1浓度时愈伤组织形成率最大,达58.33%;毛新×毛白73枝条在600 mg·L-1浓度时愈伤组织形成率最大,为41.67%。未用ABT-1生根粉处理的截叶毛白杨、毛新×毛白73和新疆杨的生根率高于处理过的。不同品种的杨树扦插生根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新疆杨生根率高达82.14%,高于截叶毛白杨与毛新×毛白73的,更适合进行扦插扩繁。  相似文献   

12.
With four clones of triploid Populus tomentosa as materials, the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treatment on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in terms of leaf nitrogen content, phosphorous content, potassium content, net photosynthetic rate,transpiration rate, wat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have been studied.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fertilizer as a control, the long-effect fertilizer, especially for Populus, produce more favorable results, for P. tomentosa on sandy land.  相似文献   

13.
引进三倍体毛白杨8个无性系,通过对其生态适应性观测,证明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今后可推广栽植;通过育苗试验,选择出三倍体毛白杨嫁接繁育的最佳砧木、嫁接时间和嫁接方法;通过生长特性观测,掌握了三倍体毛白杨的物候期、速生性能和生长规律,提出了丰产栽培的关键管理时期。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幼苗生长和光合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正交设计L9(34)布置氮、磷、钾3因素3水平的肥料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相同系号的苗木影响不同,而不同系号的苗木对相同施肥处理响应也不一致,因此不仅要找出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及其比例,而且要针对不同的无性系制定不同的施肥配方;2)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的生长和生理特征对于不同施肥配方的响应不完全一致,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号的最佳施肥配方为N(3g)+P2O5(2.25g)+K2O(0g),46号的最佳配比为N(5g)+P2O5(4.5g)+K2O(1g);3)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和46号处理间净光合速率×总叶面积(PTL)较净光合速率(Pn)差异更显著,并且与生长的相关性要高于净光合速率与生长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0以上;4)不同的氮、磷、钾配施处理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各项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以氮肥影响最大,磷和钾肥影响较小。该研究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的合理施肥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白杨无性系湿心材比例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毛白杨无性系测定林分内25个无性系150棵单株木芯试样的湿心材比例进行测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湿心材比例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湿心材比例的无性系重复力高达0.749,受中度遗传控制,在无性系间进行可获得良好效果;湿心材比例与木质素含量及与木材基本密度之间无相关性,对这3个性状可以进行单独选择;湿心材比例与胸径之间在1%水平上呈极显著的负表型相关性和显著的负遗传相关性,可联合选择;在所研究的25个无性系中,可选择1232#无性系,它的湿心材比例较低、木质素含量较低、材色较白,且胸径较大。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8个毛白杨无性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蒸腾效率和气孔阻力等生理指标,反映出它们抗旱性上的差异。毛白杨无性系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其叶片形态特征和解剖特征有着密切关系。毛白杨各无性系单位面积日同化量之间的差异,来源于它们在12:00pm─2:00pm时,对逆境忍受能力的差异和时至4:00pm时叶细胞膨压恢复能力的差异。短时间内测定的净光合速率不能作为预测树木生长量大小的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7.
3年生毛白杨无性系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Lico-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30个毛白杨无性系光合指标的变化,并对环境因子与光合指标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典型双峰曲线,气孔限制是出现"午休"现象的主要调节因素,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曲线呈典型的"V"字型.5...  相似文献   

18.
引进8个毛白杨优良无性系,用不同砧木,不同嫁接方法进行育苗和不同砧木鞭条生产试验,经过4年实践,选出了适宜推广的4个优良无性系3种优良砧木,1种春季育苗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引进11个毛白杨新无性系,在造林试验获取各无性系生长、形质指标,以及抗病性状等数据基础上,进行了多性状选择。结果BT17、51L-7、193、175、196、BT18、BT85等7个新无性系生长快、不蹲苗、破腹病率低,适应性强,材积生长比对照增益180.35%,是大连地区造林优良新品种,其中193、BT17、BT18为雄性不飞絮无性系,又是城镇绿化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20.
Wuschel(Wus)转录因子基因在维持干细胞群数量上具有关键性的调控作用.以模式植物拟南芥Wus为信息探针,在杨树基因组中共检测到2个Wus候选基因,并设计了基因特异的引物,从毛白杨形成层cDNA中分离得到长度分别为922 bp和956 bp的2个cDNA,其分别含有编码258个和264个氨基酸残基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所推导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在结构功能域区域分别与拟南芥Wus蛋白的同源性为76.O%和74.9%,故将其命名为PtWus1和PtWus2.在此基础上,组合利用MEGA3.1和DnaSP4.0软件对毛白杨36株基因型个体的PtWus1和PtWus2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分别检测到58个和5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多样性分别为1/27 bp和1/30 bp.对于PtWus1,共检测到24个常见SNPs和34个罕见SNPs,其中43个属于转换,15个属于颠换;在外显子区域,共检测到21个SNP位点,其中16个为同义突变,4个为错义突变,1个为无义突变.而对于PtWus2,基因内部含有28个常见SNPs和23个罕见SNP,其中36个属于转换,15个属于颠换;在编码区域检测到的26个SNPs中,同义突变和错义突变均为13个.对PtWus,和PtWus2基因内SNPs进行的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核苷酸序列长度的增加,SNPs的连锁不平衡在基因内部迅速衰退,因此,在毛白杨中,基于候选基因的连锁不平衡作图是可行的,而基于整个杨树基因组的连锁不平衡作图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必要的.本研究为毛白杨Wus蛋白转录因子基因的连锁不平衡作图及其基因辅助毛白杨木材纤维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