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产蛋母鸡的选择已有许多论述。但对公鸡的选择方法却鲜有介绍。实际上公鸡的选择同母鸡一样重要。肉用种公鸡因体重较大,交配能力一般来说比不上蛋用品种,同时还带来许多腿部疾病。致使种公鸡的存活率和利用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鸡的性行为有癖好。一只公鸡失去交配能力后,原常与之交配的母鸡要等该公鸡提出后才肯与其他公鸡交配。为了节约饲料,更换添加  相似文献   

2.
正肉用种公鸡饲养管理的不当,可能引起一些疾病问题,如球虫病、坏死性肠炎、盲肠肝炎、葡萄球菌性腱鞘炎、脊椎前移、睾丸大小异常和疫苗免疫的应激反应。这些疾病影响了种公鸡的交配成功率和受精率,严重影响到种鸡生产效益的发挥。1球虫病除非出现死亡等不正常现象,一般在育成期球虫病不会引起重视。出现死亡的临床病例一般发生在4~8周龄,有时断断续续整个育雏育成期  相似文献   

3.
通过营养途径提高种公鸡繁殖力是当今繁殖学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讨论种公鸡对各种养分尤其是代谢能和粗蛋白的需要量,并指出与其他鸡种相比,种用来航公鸡和肉用种公鸡营养的研究相当缺乏。本文还讨论了种公鸡对其他养分如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的需要量。另外作者认为目前的种公鸡体重标准应适当降低。  相似文献   

4.
韩枫 《水禽世界》2004,(8):14-16
在世界范围内,只要使种公鸡达到一定的条件,鸡群就会获得良好的受精率。然而,为了获得良好的受精率,就需要管理好鸡群,确保种公鸡在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获得正确的骨架发育、睾丸发育和均匀度,确保控制好种公鸡的饲喂,正确的公母比例以及种公鸡适宜的肥胖程度。1饲舍安排如果将种公鸡与种母鸡分开饲养,让种公鸡按照体重生长曲线饲喂就变得简单许多。然而,种公鸡通常总是被安置在鸡合的最末端,饲养人员难以观察其行为和活动。安伟捷育种公司的技术管理人员建议:种公鸡应饲养在鸡舍入口处最前端的围栏内,便于育雏育成期进行观察和管理。在全阶…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通过调整营养而获取种公鸡最佳繁殖效率的问题,揭示了种公鸡对各种养分尤其是对代谢能和粗蛋白的需要量。本文还指出,人们对来杭和肉用型种公鸡营养需要量的了解远不及对其他类型的鸡的了解。还必须进一步研究种公鸡对其他养分的需要量,如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应重新确定种公鸡的最低标准体重。  相似文献   

6.
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类型公鸡的精液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笼养条件下繁殖阶段中后期肉用型公鸡精液质量的下降程度高于蛋用型公鸡。2个体差异繁殖期内种公鸡的射精量、精子密度和活力在不同个体间存在着明显差异。3种公鸡的年龄在22~45周龄期间种公鸡可保持旺盛的性机能,精液  相似文献   

7.
只有使种公鸡达到一定的条件,鸡群才会获得良好的受精率。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受精率,需要管理好鸡群,确保种公鸡在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获得正确的骨架发育、睾丸发育和均匀度,确保控制好种公鸡的饲喂、正确的公母比例以及种公鸡适宜的肥胖程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在笼养规模的不断扩大,种公鸡的饲养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公鸡的饲养管理是为了给公鸡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保证公鸡的健康,保证公鸡最佳的体况,获得优良品质和多量的精液,最大限度的利用公鸡的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肉用种公鸡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受精率低、孵化率低、公鸡的死亡率高的问题。因此。掌握好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是肉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根据工作实践和各地的一些先进经验,对种公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充分发挥种公鸡的遗传潜力,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种畜禽质量是畜牧良种生产力正常发挥的基础。精液是种畜禽重要的遗传物质,种公鸡的精液质量直接影响到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以及种公鸡的利用效益。在生产上通过提高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水平,规范种公鸡的选育和调教要求,可以获得优良的精液品质,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1种公鸡的饲养管理1.1饲养标准应符合NY/T33-2004《鸡的饲养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韩枫 《山东家禽》2004,(8):14-16
在世界范围内。只要使种公鸡达到一定的条件。鸡群就会获得良好的受精率。然而,为了获得良好的受精率。就需要管理好鸡群,确保种公鸡在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获得正确的骨架发育、睾丸发育和均匀度.确保控制好种公鸡的饲喂,正确的公母比例以及种公鸡适宜的肥胖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良好的受精率,就需要管理好鸡群,确保种公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获得正常的骨架发育、睾丸发育和均匀度。确保控制好种公鸡的饲喂方法,正确的公母比例以及种公鸡适宜的肥胖程度。  相似文献   

13.
1营养水平公鸡不需要高钙饲料,含钙过高的饲料对公鸡肾脏有损伤,因此要求配专用公鸡料。高钙饲粮也可能是因为高钙与微量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从而影响种公鸡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出现继发性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是锰、铜、锌缺乏,导致种公鸡繁殖机能下降,而不同品种的种公鸡对其耐受性差异较大。用高钙饲粮(含钙3.823%)饲喂父母代公鸡,  相似文献   

14.
影响种公鸡种用性能的几种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均 《中国家禽》2003,25(4):15-16
公鸡饲养管理的不当可能引起一些疾病问题,如球虫病/肠炎、葡萄球菌性腱鞘炎、脊椎畸形、小睾丸和结石、疫苗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讲,种母鸡日粮中为保持高产蛋量和高孵化率所必需的那些成分,如高钙、高磷,在种公鸡日粮中的含量应少些。但是公鸡必须与母鸡饲养在同一间鸡舍中,因此,很难对公鸡与母鸡分别给以不同的日粮。这样,就容易导致种公鸡矿物质  相似文献   

16.
选取80羽26周龄、体重相近的父母代安卡红种公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20羽,研究中草药汤剂对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公鸡饮水中添加中草药汤剂,能显著提高种公鸡采精量和精子活力,显著提高种公鸡精子密度,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提高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其中中剂量组效果最明显。在种公鸡饮水中适量添加中草药汤剂可显著改善种公鸡的精液品质,从而提高每羽种公鸡可利用的有效精子数,进而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同环境和营养管理一样,肉用种公鸡的健康管理同样重要。本文阐述的是如何通过饲养管理、生物安全及家禽福利等措施尽可能控制或预防鸡群疾病,最大程度地发挥鸡群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一般种公鸡出壳后经过翻肛鉴别、剪冠、修趾和接种疫苗等应激,其抗病力会下降.另外,种公鸡育成期长速较母鸡快,通常在育成期采用限饲,但会使种公鸡产生空腹感和营养不足,也使种公鸡的抗病力下降,健康受到威胁,容易产生跛脚、脚趾弯曲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养好肉用种公鸡,不仅能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及健雏率,而且对发挥种鸡生产潜力,提高优良种鸡的种用价值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掌握好肉用种公鸡科学正确的饲养管理技术极为重要。笔者结合实践,就如何养好肉用种公鸡的几点体会与做法浅谈如下。1搞好种公鸡的培育要想使种鸡群有较好的受精率,首先必须培育出品质优良的种用公鸡。因此,这就要求必须从公鸡育雏育成期开始抓起。但在实际饲养中,部分人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开始时公鸡的比例较大(通常公母比例为15∶100),以后总能选出一定数量的合格公鸡,从而忽视对公鸡的严格选育。由于存在这种…  相似文献   

20.
种公鸡的遗传特性对后裔的生产效率起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种公鸡优良的遗传特性,就必须重视种公鸡的饲养管理。但是,公鸡在种鸡群中仅占10—13%,由于它们不直接参与产品的生产,因而对种公鸡的饲养管理就容易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