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项研究用9种聚集度指标法,对云南松稍小卷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稍小卷蛾幼虫在一切种群密度下,都以个体群为基本成份是聚集分布,且其聚集程度随种群密度变化而变化.根据生物学特性,推出卵期和蛹期也属于聚集分布.本文将其应用到序贯抽样技术中,计算出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确定了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9种聚集度指标法测定黄山松种子涩籽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黄山松种子涩籽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并应用lwa's方法,分析计算林间不同密度下的最低抽样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平均拥挤度与平均密度回归分析法和常见的几种聚集度指数法,对豫东平原泡桐林区大袋蛾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袋蛾越冬幼虫的分布呈聚集型,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犬袋蛾幼虫多分布于树冠的外围当年生新枝梢上,雌虫比率以上、中部为高。同时对树冠不同层次幼虫分布的相关关系和抽样技术进行了和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蜀柏毒蛾卵与初龄幼虫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m—m、m—s~2、logs~2—logm的相关分析,认为蜀柏毒蛾两代卵和初龄幼虫种群在林间呈负二项分布。其格局的结构均是以个体群结构存在,个体群内个体间相互吸引,第1代卵和两代的初龄幼虫个体群呈聚集分布,而越冬代卵期种群的个体群呈随机分布。探讨了公共K值,分析了聚集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茶梢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幼虫为普通聚集分布,其基本成分是面积为一株油茶大小的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调查时以棋盘式取样为佳。根据空间分布型分析,计算出序贯抽样模型为: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为:  相似文献   

6.
运用8种聚集度指标对山楂叶螨卵在桃树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所有的指标都表明,山楂叶螨卵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通过方差分析,山楂叶螨卵在桃树树冠的上、中、下3个层的分布数量差异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对德清真片胸叶蜂幼虫在竹林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测定了幼虫个体群大小,分析了引起聚集分布的原因,同时根据Iwao方法,制订了幼虫序贯抽样表,为林间抽样、密度估算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柳杉毛虫卵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衢州市柯城区柳杉毛虫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卵个体间相互吸引,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基本成份为个体群,具有一个公共Kc=1.4173的负二项分布。聚集原因是由于昆虫本身的聚集行为所致,或是由于环境异质性和昆虫本身的聚集行为两因素作用结果。有卵枝率(Z)与平均虫口密度(X)关系为:X=0.001 698Z^2.020298,卵集中分布在树冠的下部,其次为中部、上部;理论抽样数为:N=1/D^2(5.12610/X+0.38137)。  相似文献   

9.
运用8种聚集度指标对山楂叶螨卵在桃树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所有的指标都表明,山楂叶螨卵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通过方差分析,山楂叶螨卵在桃树树冠的上、中、下3个层的分布数量差异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应用种聚集度指数和种回归方法,对荔枝尖细蛾幼虫的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所有指52标表明,荔枝尖细蛾幼虫在田间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在空间格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并通过不同抽样方式的精度比较,得出平行线抽样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两色绿刺蛾幼虫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 ,对两色绿刺蛾在毛竹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 ,并采用刀切法给出了聚集度指标的估计区间 ,三次设计最优拟合提高了回归模型参数的精度。结果表明 ,两色绿刺蛾幼虫在林间为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种群在林间的分布判断为聚集度零频率制约型。  相似文献   

12.
栗瘿蜂虫瘿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聚集度指标方法,对栗瘿蜂虫瘿在锥栗林中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栗瘿蜂虫瘿在锥栗林中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同时分析了其聚集原因,计算了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列出了序贯抽样分析表,为林间抽样调查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分析法、零频率方法对泡桐蛛蛾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泡桐蛛蛾幼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 ,零频率方法分析泡桐蛛蛾幼虫种群类型为“聚集度逆零频率制约型”。根据泡桐蛛蛾的空间格局提出了抽样技术 ,并根据零频率方法研究结果确定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和简单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14.
弧目大蚕蛾卵块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种聚集度指标对弧目大蚕蛾卵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该虫卵的空间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其空间图式是聚集的,分布的基本成分是卵块的个体群;(2)最适抽样数N与平均卵密度m及允许误差D的关系为N=(I/O)。[(6.6814/m)+0.9758]。  相似文献   

15.
祥云新松叶蜂茧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祥云新松叶蜂(NeDdiP,l’o:石ang夕翻ic姗)是云、贵、川三省飞播云南松林区发生和危害严重的新害虫,有关其茧的空间格局尚未有过报道,作者于1988年在这方面作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6.
毛颚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颚小卷蛾幼虫是红树林的灾害性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a)。主要应用扩散系数(C)、平均拥挤度(m*)等6种指标研究该虫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毛颚小卷蛾幼虫呈现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相应增大;钦州康熙岭滩涂外滩植株有虫株率较低(10%以下),中滩25%左右,内滩最高(100%),而北海丹兜和防城港北仑河附近的红树林滩涂,从外滩到内滩有虫株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幼虫在10月上旬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桦树星天牛幼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分析法、马占山"重新解释的Taylor幂法则"对危害桦树的星天牛幼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星天牛幼虫在桦树林内呈聚集型分布状态,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之间相互吸引又保持一定的排斥距离;用马占山关于"重新解释的Taylor幂法则"分析得出,星天牛幼虫的种群类型归属于"聚集度逆密度制约型"。根据聚集度指标确定理论抽样数,并估计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18.
用5种聚集度指标对南疆林果有害生物主要天敌孪斑唇瓢虫(Chilocorus geminus Zaslavskij)卵块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卵块的空间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其空间图式是聚集的,卵块之间相互排斥;最适抽样数N与平均卵密度m及允许误差D的关系为N=(1/D)2[(-0.208/m)+1.704]。  相似文献   

19.
烟粉虱成虫在大叶女贞上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兆防 《林业科技》2009,34(1):33-35
对烟粉虱成虫在大叶女贞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在大叶女贞上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通过聚集均数入说明环境条件和昆虫本身行为是引起聚集的两个主要因素,在大叶女贞上烟粉虱成虫的种群密度分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