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苜蓿     
紫花苜蓿,简称苜蓿,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原产于西亚伊朗,公元前115年汉武帝时,张骞出使那一地带,将苜蓿带到我国西安,从此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广泛流传,成为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栽培牧草之一。上述地区的群众对种苜蓿有丰富的经验,我省及陕西等省的一些地区,把苜蓿作为轮作倒茬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秦川牛、关中驴的产地陕西关中一带平均每头大牲畜约有1—2亩苜蓿。解放后,苜蓿在我国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我国不少地区巳形  相似文献   

2.
苜蓿是一种豆科苜蓿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因其花色不同分为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和杂花苜蓿,一般所说的苜蓿都是指紫花苜蓿。苜蓿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牧草中面积广、范围大、历史悠久、经济价值较高的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据统计,全世界苜蓿种植面积约为3300万hm^2,其中美国种植  相似文献   

3.
苜蓿     
一、经济意义及分布地区苜蓿除作为青饲料饲喂家畜外,还可调制成干草、蛋白质—维他命草粉、半干青饲料、青贮饲料、块状饲料利用。苜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矿物质元素(特别是钙和镁)、微量元素及β—胡萝卜素含量也很丰富。苜蓿的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超过谷粒、玉米、燕麦等。苜蓿中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4.
苜蓿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广泛,品种繁多,并享有“牧草之王”之美称,是各种家畜家禽的优质蛋白饲料,也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当家草种。朝阳市从1989年开始进行苜蓿引种试验,共引进国内外苜蓿品种60多个,经多年的小区观察、品种比较、区域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猎人河苜蓿具有最优良的经济性状,可称是“牧草之王”中的一颗新星,经有关专家认定,猎人河苜蓿是苜蓿当家草种中的最佳品种,很有推广应用价值。 猎人河苜蓿的突出优点是再生快、叶量大、产草量高,从播种的第2年开始,每年可刈割3次,再生草平均日增长高度2.5~2.8厘米,是25个参试品种中再生速度最快的一个。年均亩产鲜草2600~4000公斤,灌水情况下最高鲜草产量可达6452公斤,在25个品种中居第1位;1983~1985年,年均亩产干草539.5公斤,在41个品种中居第2位。猎人河苜蓿  相似文献   

5.
苜蓿具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建国以来,我国已培育出许多优良地方品种并形成了区域栽培技术体系。1品种选择虽然苜蓿的适应性较为广泛,在世界的多数地方都能种植,但是在漫长的栽培过程中,自然形成或人为培育苜出了许多品种。这些品种都能在适宜的种植区内获得一定产量,但要获得优质高产必须获得适宜的良种。目前适合我国北方种植的品种有龙牧801、龙牧803、肇东苜蓿等。2种子处理多数苜蓿种子在遇水之后变软,以便胚根和胚芽突破种皮。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种子,即使在适宜的水、热条件下,由于种皮厚而较硬,水分不易渗入…  相似文献   

6.
7.
谢鹤 《蜜蜂杂志》2002,(5):28-28
苜蓿,俗称紫花苜蓿,豆科,多年生栽培草本植物,是一种蛋白质含量相当丰富,饲用价值极高的优良牧草,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是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同时也是该地区夏季优良的蜜源植物之一。花期长,泌蜜稳定,单产高。每年6~7月,正值苜蓿花期,各地养蜂者不辞辛劳地携蜂而至,竞相采集。苜蓿开花泌蜜,给养蜂者以丰厚的回报,蜜蜂采蜜授粉,极大地提高了苜蓿的结实率及品质,使得……  相似文献   

8.
苜蓿史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豆科草类在自然分布中,适应性很广,但所占比重不大,一般在草原植被中,只占5—10%,最多不超过10—26%,而它们的饲用价值很高。一般豆科草所含蛋白质干物质有13.5%。豆科草中的苜蓿,因为它适应性强,又为各类家畜所喜爱,所以差不多成了豆科草的主要代  相似文献   

9.
树苜蓿     
<正> 树苜蓿(Chamaecgtisns,palmensis)又称灌木苜蓿,原生长于加那利群岛的La Palma岛上,是一种速生的地方性常绿豆科灌木,生长于半干旱海洋植被之上的山地石南荒原带丘陵地区和潮湿的石南荒原上。在夏季当地收获这种灌木作为家畜补饲饲草。上世纪末或本世纪初,树苜蓿被作为一种绿篱植物引入新西兰,现已广泛适应于当地环  相似文献   

10.
准格尔苜蓿     
一、品种简介 准格尔苜蓿是一种优良紫花苜蓿品种,是各种家畜家禽喜食的优质牧草,它产量高,品质好,干物质中粗蛋白含22%,磷、钙、维生素等营养价值很高,适口性好,适于青饲也可调制草粉,可部分代替精料制成配合饲料,有“苜蓿  相似文献   

11.
肇东苜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苜蓿青贮与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苜蓿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以及青贮和干草两种不同调制方式下的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国内外苜蓿青贮和苜蓿干草调制的研究概况做了系统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比了苜蓿青贮与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旨在为不同需求下选择苜蓿加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苜蓿产业化与苜蓿生产企业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生态、农业种植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草业发展的需要阐述了苜蓿产业化的重要性和意义,分析了苜蓿产业化的市场和效益,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提出苜蓿产业化和经营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苜蓿叶象虫(Phytonomus variabilis)是苜蓿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集中在植株的上部,主要是损害叶子、生长芽、芽花、花蕾,使苜蓿生长减慢,从而导致青饲饲料产量、质量,特别是种子质量大为降低。例如在契尔诺夫茨省,苜蓿花的损害率达10—18%。防止害虫损害的途径之一,就是培育和利用抗性品种。因此,抗苜蓿叶象虫苜蓿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文献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报导甚少。曾指出,不同品种苜蓿遭受害虫损害的成度是不同的。长期研究表明,苜蓿叶象虫产卵和摄食偏重于某些品种,对植株的损害成度则决定于植物的化学成份。我们从1972年开始,在契尔诺夫茨省对  相似文献   

15.
一、仔鹿死亡的主要原因 1、因难产造成仔鹿死亡,多因耽误助产时间或助产技术不良使仔鹿死亡。约占产仔数4%,占仔鹿死亡的22%左右。 2、因管理不善或技术水平差,死因不明,难以判定。约占产仔数3.5%,占仔鹿死亡的21%左右。 3、母鹿妊娠期营养不良,患病或遗传因素造成弱胎、畸型,仔鹿几乎全部死亡。占产仔数3%,占仔鹿死亡的17%左右。 4、因母鹿对仔鹿扒、咬、舔或拒绝哺乳等恶癖造成仔鹿死亡。占产仔数3%,占仔鹿死亡的16%左右。 5、仔鹿患脐带炎、肺炎、肠炎治疗无效而死亡。占产仔数2%,占仔鹿死亡的12%左右。 6、仔鹿被踩、夹、撞、淹等意外事故而死亡。占产  相似文献   

16.
苜蓿施肥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7.
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苜蓿在低温胁迫下形态、生理和生化方面适应性的变化及苜蓿秋眠性与抗寒性的关系,并对苜蓿抗寒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苜蓿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苜蓿基因工程在育种上的研究、转基因技术在苜蓿上的进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正>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制造的 Nanloy 型自走式苜蓿颗粒饲料压制机,能压制含水量为20%的苜蓿颗粒,生产率达8~10吨/小时,适合于大面积苜蓿种植者使用,并在澳大利亚发展苜蓿饲料出口中起重要作用。该机压制的苜蓿颗粒饲料,含水均匀一致,且不影响苜蓿原有的品质和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20.
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牧草之王,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苜蓿的增产空间巨大,通过对苜蓿进行合理的生产管理,可以增产1倍,甚至2倍,本文从苗床准备、播种、施肥、灌溉、杂草防除方面对国内外苜蓿生产管理技术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