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胡宝林 《科学养鱼》2002,(11):25-25
去年冬天,我区有部分养殖户池塘不断发生鱼类死亡现象,曾有人带过几尾死鱼前来检查,但均未发现有任何疾病。后经对多个养殖户的塘口进行实地调查,最终发现鱼类在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总结如下:一、原因1.越冬池水严重缺氧导致死亡,在一般情况下,越冬池水严重缺氧是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池水缺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土壤保水性差,水位下降过大,造成缺氧。②池中淤泥厚,有机物过多,大量分解消耗氧气太多,造成缺氧。③池中野杂鱼类太多,或者放鱼密度太大,引起缺氧。④池水太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越冬大量发病、死鱼原因分析鱼种或商品鱼待价存塘越冬,由于管理措施不当等诸多不利因素,有一些地区出现越冬鱼类大量发病、甚至死鱼现象。其原因不一,大致可归纳如下:1鱼体体质差。鱼类在越冬过程中,体质消耗很大。瘦弱的鱼体内积蓄的营养不足,难以维持整个越冬期间需要,到越冬后期,鱼类就会因体质消耗殆尽而死亡。另外,体质差的鱼抵抗疾病和不良环境的能力差,染病机会增加。2缺氧。越冬水体缺氧是造成越冬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1水体清瘦、缺肥,池中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不够消耗;2水底淤泥太厚,水…  相似文献   

3.
冯辉 《海鲜世界》1999,(5):44-44
近年来池塘越冬死鱼的事时有发生,如何保证池塘鱼顺利越冬,提高越冬成活率是广人养殖户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将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和对策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缺氧 在一般情况下,越冬水体,严重缺氧是造成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缺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鱼种是养鱼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渔业生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更是下一年渔业生产的物质储备。只有培育出优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才能提高鱼种抗病力和越冬成活率,才能为发展生产,促进渔业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市个别鱼种越冬场点鱼种越冬成活率不高,死鱼的现象屡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越冬管理不善,缺氧死鱼,造成越冬成活率低的原因外,还有鱼种带病越冬和鱼种体质差,肥满度低,  相似文献   

5.
北方地区的鱼类越冬,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鱼类越冬的成败,不但关系到当年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来年生产计划的落实。但多年来许多养殖单位把越冬中死鱼的原因都统归为缺氧,所以在管理上多以增氧措施为主,很少重视鱼病的流行,而多年来造成越冬鱼大批死亡的  相似文献   

6.
北京及相邻省市的水库封冻期较长,鱼类活动不易观察近几年来越冬网箱死鱼事故时有发生.通过调查分析,认为造成死鱼主要有四个方面以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一、越冬网箱死鱼的原因 (一)水质变化 水库、湖泊网箱养鱼必然会造成水库水质富营养化,水质变化快慢与大小跟水库、湖泊中网箱面积和网箱产量密切相关。根据近几年的科学研究表明养殖吃食性鱼类的网箱总面积  相似文献   

7.
<正>新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严寒,水产养殖具有养殖时间短、越冬期长(一般在150天以上)的特点,使得当地渔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养殖成本较高,特别是在鱼类越冬管理中,因池水和大气隔绝,水体溶解氧被消耗后得不到及时补充,极有可能造成鱼类缺氧,水质恶化,甚至发生死鱼的事故,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养殖风险。因此,做好鱼类池塘越冬期的管理是保证鱼类安全越冬的关键。为解决越冬池缺氧和水质变坏的问题,当地传统  相似文献   

8.
韩素芹 《内陆水产》2002,27(12):25-25
鱼种的越冬工作常易被养鱼户所忽视,造成鱼类大批死亡,现就鱼种越冬期间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鱼种越冬死亡的原因1.1水中缺氧这是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缺氧的原因有:(1)水质清瘦,水中的浮游植物太少,以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不够消耗;(2)放养鱼种密度过大、池水过浅或水中有机物过多,消耗大量氧气,引起缺氧;(3)污水或有毒物质流入,耗氧和产生有害气体。1.2鱼种规格体质瘦弱鱼种越冬期间,体质消耗大,长时间越冬体重减轻10%~15%,体质瘦弱的鱼种,体内养分不够越冬消耗。1.3管理不善并塘…  相似文献   

9.
北方地区冬天鱼池冰封时间长,鱼类越冬期长,在越冬期间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应该采取的措施:一、鱼类在越冬期间出现死亡现象的原因1、缺氧。因缺氧造成越冬死鱼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扫雪不及时或面积太小、透光性差,水体清瘦、缺  相似文献   

10.
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真中往往有一个主导因素.只有全面、具体地找出主导因素,才能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鱼类死亡,提高鱼类越冬的成活率。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越冬水体严重缺氧越冬水体缺氧的...  相似文献   

11.
正鱼类越冬是淡水养殖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鱼类越冬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当年的经济效益。但多年来许多养殖户把越冬中死鱼的原因都统归为缺氧造成的,所以在管理上多以增氧措施为主,很少注重鱼病的防治。冬季水温较低,鱼类活动减少,基本不摄食。同时适宜低温的致病菌大量繁殖,而这个时期鱼类基本上是密集活动,致病菌较易传播,鱼类得病后感染快。多年来造成越冬鱼大批死亡的原因有许多是鱼病的流行所致,对养殖生产影响较大。所以鱼类越冬管理中,不但要重视溶氧的变化,也应注重鱼病防治。  相似文献   

12.
对193年冬山东池塘越冬鲤大批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发现灾害性气候和水质恶化是池塘越冬鲤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越冬期池塘出现的鲤鱼种大批死亡事故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调查与现场监测,找出死鱼的主要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使越冬成活率从0 ̄50%提高到83.3%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造成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缺氧,二是低温。越冬期,越冬鱼类会受到水体环境、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介绍了采用越冬前水质调控技术、越冬期间生物增氧技术、水质监测技术、机械增氧技术、化学增氧技术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或者综合的方法进行救治。  相似文献   

15.
2009年8月17日凌晨,迁西县潘家口库区巴家峪、高家庄等村陆续发生网箱养殖草鱼大面积死亡现象,共死鱼约65万kg,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780万元. 1 死鱼原因分析 技术人员对上述养殖库区进行了现场水质检测,溶解氧含量为1~2 mg/L,氨氮含量为0.1~0.2 mg/L,pH值为7~8,溶氧含量大大低于草鱼养殖需氧标准;通过对死鱼抽样解剖,发现其病理症状均为:轻微烂鳃症状,轻度肠炎症状,其他器官良好.根据水质检测结果、死鱼解剖症状分析及短时间内大量死鱼的现象判断,死亡原因为缺氧窒息所致.  相似文献   

16.
溶解氧是鱼类养殖生产的重要水质指标之一,对鱼类生长、水质条件稳定、疾病防治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影响。长期以来养殖生产者更多的关注缺氧死鱼对养殖生产的影响,对溶解氧不足所造成的潜在危害认识不够,在鱼类出现疾病、生长慢、产量低和养殖成本高时,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导致养殖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越冬密度的增大,越冬池缺氧的情况经常发生,发现不及时或抢救措施不当都将导致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就近几年越冬中出现的缺氧原因及应该采取的措施加以总结,供冰封地区鱼类安全越冬生产参考。一、冰下溶氧量的平衡关系冰冻期冰下产氧...  相似文献   

18.
付鹏 《科学养鱼》2007,(3):16-17
越冬期是渔业养殖生产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鱼类越冬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渔民全年的养殖计划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北方高寒地区,封冰期从11月初开始至翌年4月末结束,长达6个月之久。在漫长的越冬期,由于缺氧导致的死鱼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冰下水体溶氧量的高低就成为决定越冬密度和成活率的关键性因素。叶轮式增氧机因其对水体补氧效果显著而祜广涉廊用于明水期,存封冰期位用却较为鲜见。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淡水渔业生产中,草鱼种的越冬成活率低,对生产的危害较大。草鱼种越冬成活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除了生活环境不适的影响之外,因疾病引起的死鱼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查明草鱼种在越冬期间寄生虫的种类和动态,对防治草鱼种在越冬期间的疾病,提高其成活率是有一  相似文献   

20.
越冬鱼池的缺氧,是造成越冬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各地方对越冬期的水层管理,水质调节,扫雪保冰等工作作为避免鱼池缺氧的主要措施来抓,但尽管这样,许多地方仍有大批鱼类因缺氧死亡。特别是化冰前的一段时间尤为突出。通过测定分析,这时期缺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鱼池中耗氧因子迅速增加化冰前期这段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中旬。这时由于北方的气温逐渐回升,鱼池水中大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开始复活衍繁。水中鱼类也开始由“眠”到醒活动。所以水中的耗氧者急剧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