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要阐述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概念。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探讨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长防林整体布局的调整以及生态经济型长防林体系区域系统设计的原理,程序,内容和类型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背景进行了介绍,较全面地论述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经济防护林及其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走建设与开发相结合、发展与利用相结合的道路,同时,紧密结合贵州实际,对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建议把长防林重点工程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林业生态经济沟(坡),办成“二高一优”林业基地。  相似文献   

3.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长防林体系建设应走全面治理、综合发展的道路,以生态经济型防扩林体系建设为中心,与天保工程相结合,逐步形成农、林、牧协调发展。在营造技术上,注意立地条件类型及适生树种的配置,注意林种、树种的优化组合,尤其要掌握在贫瘠荒坡和侵蚀沟上的造林技术,提出了营建长防林体系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我市“长防林”一期工程总体规划几年来实施的情况,分析“长防林”建设中存在的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下,造林规格单一等问题,提出今后“长防林”工程建设要紧紧围绕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大力发展各类商品基地,把“长防林”建成生态经济型工程和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龙头工程。  相似文献   

5.
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我国继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之后的又一项重要的生态建设工程。本文对湖北省长防林工程作业设计主要依据、基本原则、技术基础,特别是作业设计技术要点做了全面的论述,可供长防林工程作业设计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科学评价长江防护林工程的综合效益,根据湖南省林业区划和“长防林”生态功能划分的实际情况,建立2个生态效益监测核心站、30个监测点。通过长期监测、计量,使长防林工程的生态效益价值化、数量化;为其它防护林工程的规划设计、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以及公益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岑溪市是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重点县(市)之一,自1996年工程启动以来,累计完成造林巨883.33公顷,为同期规划任务的100%,部分地带已经形成区域性防护林体系。竹子是该市珠防林工程建设的主要规划树种,目前已按设计要求完成造林任务1400公顷,占同期珠防林工程建设任务的74.3%。随着珠防林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该市的竹林面积已初具规模。竹子由单一生态型防护林向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转变已越来越明显,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防护林生态屏障作用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以原竹为原料的加工企业也迅速发展。该市这类企业有两…  相似文献   

8.
一、四川省石柱县建设生态经济型长防林工程的意义 搞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对于石柱县具有重大意义。长江直接流经石柱县达22公里,从石柱县流入长江、乌江的大小河流达52条,水土流失面积2300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量逐年增大,近年经石柱输出的泥沙近1342.5万吨,年均流失土层厚度5.7毫米,农用土地资源减少,地力下降,塘库淤积严重,水旱灾害加剧,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更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概况,总结了河北省兴隆县、迁西县,辽宁省凌源县,新疆自治区和田地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的基本作法及效果,提出了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应遵循的六条原则,即: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以防护林为主,多林种相结合,以速生树种为主,多树种相结合;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为主,保护发展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以林为主,林农牧相结合;加快绿化速度与集约经营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甘肃林业》1996,(3):9-10
甘肃省长防林建设回顾与展望甘肃省长防林建设办公室甘肃省的长江防护林工程,1989年先在武都、成县、礼县、西和等四个县开展试点,1990年又增加了宕昌、舟曲两县,全面开始实施一期工程,1991年第一次全国长防林领导小组会议之后,再次扩大一期工程建设范围...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最早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之一,其首要目的是恢复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随着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不断完善,生态功能日益增强,已经收到明显效果。1989年四川作为该工程试点最早启动的省区,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四川长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下简称长防林工程)取得的主要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发展对策,为启动长防林后续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林业正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生态林业转变,从挖坑种树砍木头的简单循环走向生态林业建设。通过扎扎实实地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长防林保护工程、珠防林保护工程等一系列生态林业建设,林业正越来越被国人所重视。加强林业宣传思想工作,无疑将更加有效地推动生态林业向纵深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林业宣传思想工作只能加能,不能削弱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作为林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发展林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  相似文献   

13.
湖北长防林体系综合效益监测分区及监测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湖北省长防林体系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监测的需求,提出了全省长防林体系综合效益监测分区的一般原则。针对全省29个长防林工程县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水土流失及防护林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得出湖北省长防林效益监测分为四个区,确定了监测指标,并建立了全省长防林体系综合效益监测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4.
长防林为生态环境“筑江堤”安徽长江防护林工程区位于皖江流域最西部,包括潜山、岳西、宿松、太湖、望江、怀宁、枞阳、贵池、东至9个县区,工程区范围内总面积为88.6万公顷。由于这一区域以山区和丘陵区为主,过去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过度采伐、毁林开垦,导致水土流失面积达46万公顷,占工程区总面积的51.9%引发水土流失、洪涝、旱灾、水库淤积、河床抬高、耕地被毁等一系列生态灾害问题。1990年安徽启动长防林建设,1992年被纳入全国长防林体系一期治理范围,1996年引入德国政府赠款建设长防林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15.
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骨干防护林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需要出发,阐明了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骨干防护林的涵义、布局的原则和依据,提出了骨干防护林布设区划和建设要点,对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安徽长防林二期工程建设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以下简称"长防林")二期工程,经过10年建设,全省森林资源不断增加,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存在着诸多新问题,如农业补贴政策对长防林建设成形了负面的影响、造林树种单一、基层林业技术力量薄弱和工程管理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为今后安徽长防林工程造林质量的提高,提出如下建议:尽快出台长防林分类经营政策;大力营造混交林,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充实乡镇林业技术力量;建立营造林信息管理平台,加快"数字林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自1990年在我省启动实施以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有工程项目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四年累计完成长防林营造林811.2万亩,其中重点“程3川.3万亩,超额完成了林业部下达各项任务。19个长防林工程县全部通过了消灭宜林荒山达标验收,提前实现了长防林建设的第一步目标。在这次全省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总结表彰会上,省厅授予各植县、衡阳县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管理先进单位”;衡东县、茶陵县、隆回县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如何建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李四春三峡工程是宏伟壮观的,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好库区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工作,使三峡大坝持久地发挥效益。笔者认为,建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是有效途径之一,对此略抒管见。一、建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必要性三峡库区人口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概况,总结了河北省兴隆县、迁西县,辽宁省凌源县,新疆自治区和田地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的基本作法及效果;提出了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应遵循的六条原则,即: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以防护林为主,多林种相结合;以速生树种为主,多树种相结合;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为主,保护发展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以林为主,林农牧相结合;加快绿化速度与集约经营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防护林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回顾了中国防护林和防护林科学的发展过程 ,对各时期防护林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研究特点做了简要述评 :中国具有规模的防护林实践和研究 ,起步于 50年代的网带状沙区防护林及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护林的营造与研究 ;三北一期工程的建设标志着中国防护林实践和理论研究进入了现代防护林体系阶段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发展是中国防护林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