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延边珍稀经济兽类资源及种群变动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1月至1993年2月积雪覆盖期间,采用实地调查和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延边珍稀经济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种群变动趋势进行了探讨。延边分布珍稀兽类有14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兽类4种,二类保护兽类10种;经济兽类15种。共计29种,占延边兽类种数的50%。森林环境直接关系兽类生态分布,目前与近几十年前相比,由于受人类的经济活动,森林环境恶化和过渡狩猎等因素的影响,许多珍稀经济兽类的种群数量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分布范围逐年减小。如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森林环境和生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恢复本区的珍稀经济兽类资源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正>野生动物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公安的保护对象之一,而兽类在野生动物中又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一个兽类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据统计和记载,我国兽类有14目56科530余种,其中有不少是我国特有物种,极其珍贵。野生动物案件在各地区频频发生,其中兽类制品案件占了很大的比重。本研究首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查阅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为多地办案机关所完成的鉴定文书、咨询相关的鉴定人员以及浏览网络、观看电  相似文献   

3.
2001年~2002年,对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本底资源调查,结合历史资料确认,保护区有兽类70种,分属7目,27科。其中调查确认51种,资料记载19种。在有分布的70种兽类中,东洋界种类26种,古北界种类46种;有国家Ⅰ级保护兽类7种,国家Ⅱ级保护兽类13种。  相似文献   

4.
2008年6月、10月,2009年4月、5月和2014年5月、6月,对四川神仙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6目20科56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25种,古北界种类有28种,广布种3种。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林麝、高山麝、白唇鹿、雪豹、豹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9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兽类25种,有5个兽类物种值得关注,它们是林麝、高山麝、大绒鼠、青海松田鼠和山东小麝鼩。  相似文献   

5.
2002年10月、2003年5月和2005年7月,对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8目26科81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61种,古北界种类有15种,广布种5种。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1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林麝、马麝、扭角羚和豹等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兽类34种。  相似文献   

6.
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兽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显示,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兽类已知有7目23科47属66种(亚种),兽类种数分别占全国兽类总种数的10.87%和陕西省兽类总种数的39.52%。其中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兽类4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兽类10种,陕西省省级重点保护兽类10种,中国特有兽类9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兽类8种,CITES附录I兽类7种,附录II兽类6种。按区系类型分,东洋种44种,古北种12种,广布种10种。与佛坪、长青、青木川等周边保护区相比,米仓山保护区兽类的多样性比较丰富,区系成分以东洋型较占优势,地理成分以南方类型为主,区系组成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过渡区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8月、9月,对四川卡莎湖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7目19科54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24种,古北界种类有28种,广布种2种.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白唇鹿、林麝、马麝、雪豹和豹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5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兽类25种.本次调查在保护区采集了较多黑线姬鼠标本,这是该物种目前分布的最高海拔,是黑线姬鼠在川西北高原的一个新分布区;保护区姬鼠属物种种类丰富.保护区地处高寒,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受到破坏后难于恢复,应重点加强该区域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2009年8月~9月,对四川螺髻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59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44种,古北界种类12种,广布种3种。有我国Ⅰ、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4种,其中Ⅰ级2种,Ⅱ级12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兽类16种。本次调查发现了西南绒鼠康定亚种,是Osgood于1929年描述后的再一次发现。  相似文献   

9.
红河地区植物群落多样、鸟兽种类繁多,在不同植被类型的生境中,其动物的类型主要有热带种类、东洋界、古北界以及部分广布种所组成;兽类分布区域与鸟类垂直分布现象明显。本文介绍了红河地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中的鸟兽种群分布及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兽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96—2000年对辽宁省的国家重点保护和有重要价值的兽类进行了调查,查清了11种兽类的种群数量、分布区域和生境状况,确定7种兽类在辽宁省已经绝迹,对全省的兽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兽类资源的动态变化,提出了保护管理措施与合理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重点保护兽类种类、分布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湖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工作,让外界了解湖南省重点保护兽类资源现状,作者根据自己1986年以来野外考察和教学实习记录,并认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湖南省重点保护兽类种类、分布等作一系统性的报道.湖南省现有野生兽类82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分别有4种和18种,以猕猴、黑熊、水鹿、河麂、鬣羚资源较丰富.省地方重点保护动物有14种,以华南兔、银星竹鼠、黄鼬、果子狸等资源丰富.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报道了每种兽类分布,最后提出了兽类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0月-2011年1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对罗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进行了综合科学调查,同时结合有关资料,对该地兽类区系特征及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共调查到兽类36种,隶属6目14科31属,啮齿目种数最多,有15种,占保护区哺乳类总种数41.67%。其中古北界种类25种,东洋界种类3种,广布种类8种。共有7种分布型,其中中亚型最多,17种,占47.22%,按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共有12种分布区型式,以蒙新区成分为主,与华北区联系紧密。兽类生态分布分析表明,山地荒漠草地分布的种类最多,有26种,占保护区记录哺乳类动物的72.22%。  相似文献   

13.
塔城地区森林旅游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塔城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开展森林旅游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首先塔城地区有丰富的天然林资源。天然林面积近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巴尔鲁克山、吾日可夏山、萨吾尔山、塔尔巴哈台山等山区。另有52万公顷灌木林分布在乌苏甘家湖、和丰哈尔扎克等林区。在这些宝贵的山区天然林和灌木林中栖息和生长着大量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目前已知境内有野生动物400余种,其中兽类80余种,鸟类200余种,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1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37种,其中如雪豹、大鸨、金雕等国家一级保  相似文献   

14.
2014年7-10月,利用红外相机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活动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共监测到兽类3目10科15种,其中拍摄频次较高的前4种动物是野猪、岩松鼠、斑羚和猪獾。对15种兽类研究表明:它们在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上均呈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5.
2019年7月,使用网格法布设了11台红外相机首次对广东曲江沙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累计102天,累计回收1 123个相机工作日的数据,共拍摄到兽类独立有效照片数103张,鉴定出兽类3目6科9种,分别为黄腹鼬Mustela kathiah、鼬獾Melogale moschata、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野猪Sus scrofa、小麂Muntiacus reevesi、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倭花鼠Tamiops maritimus和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其中,斑林狸和红腿长吻松鼠为沙溪自然保护区新纪录种;发现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兽类是野猪,为29.39,分布最广泛的地栖兽类是鼬獾;建立兽类累积曲线发现前31天兽类种数上升较快,后71天趋于平缓;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红外相机技术可以作为保护区兽类补充调查的重要手段,可以在保护区兽类物种编目、相对多度指数、分布现状与凭证标本等收集上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山西铁桥山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地区华北豹的主要分布地,笔者通过在华北豹重要活动区域安装红外相机,对兽类资源进行监测。调查结果表明,红外相机共监测记录到兽类4目7科11种,存在较丰富的重点保护濒危兽类。兽类资源在华北豹重要活动区域的分布特征表现为野猪、草兔、狍较多,豹猫、岩松鼠、亚洲狗獾、赤狐、猪獾次之,北花松鼠、黄鼬较少。  相似文献   

17.
森林动物是森林生态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和活动,对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环境起着显著的作用。我省的森林动物资源比较丰富,就脊椎动物而言,林区(水域)常见的鱼类有10多种、无尾两栖类9种、爬行动物10种、鸟类150余种、兽类40余种,除兽类中鼠型啮齿类及狼等害兽外,大都属于保护之列。清查一个地区的动物资源,是进行保护利用的前提,为了配合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组织了这个专题讲座,,邀请有关同志写了几个专题,内容包括我省林区常见脊椎动物的主要形态、生态特点、生物学及调查研究方法,供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四川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8月和2003年3月至5月,对四川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后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哺乳动物82种,分属于8目27科。对保护区兽类区系分析表明:古北界种类16种,占19.5l%,东洋界种类62种,占75.61%,广布种4种,约占4.88%。可见,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兽类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兽类16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兽类20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兽类有9种,两者共占有分布兽类总数的35.37%。  相似文献   

19.
商州市地处我省秦岭东段南麓。丹江上游,森林覆盖率达57%,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好地方。仅陆生动物就有100余种,其中兽类50余种,鸟类40余种,鼠类10余种。 商州也是我省的贫困山区之一,广大群  相似文献   

20.
利用长青自然保护区华阳片区2012-2021年10条动物监测样线巡护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该保护区大中型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空间分布,植被、海拔、坡位等因素对大中型野生动物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共有大中型兽类和鸟类30种,其中Ⅰ级保护动物5种,Ⅱ级保护动物12种;针阔混交林中发现的物种种类最多,包括21种兽类和鸟类,其次是阔叶林;物种分布数量随着海拔升高而递减;下坡位分布兽类、鸟类最多(共21种),谷地物种分布最少(共9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