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采用堆沤还田、粉碎还田和直接还田对玉米秸秆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05 d的腐解,粉碎还田处理下的秸秆74.1%、堆沤还田处理的71.2%、直接还田处理的65.4%被腐解。玉米秸秆的腐解速度为粉碎还田堆沤还田直接还田。堆沤还田方式下氮、磷、钾释放率分别为53.6%、90.2%、58.4%;粉碎还田方式下分别为58.7%、95.6%、53.9%;直接还田方式下为49.8%、88.5%、53.3%。作物秸秆磷的释放率最大。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玉米登海605及冬小麦良星66为试验材料,研究冬小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均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夏玉米产量为过腹还田>粉碎还田>堆沤还田>留茬还田;夏玉米的穗数为过腹还田>粉碎还田>堆沤还田>留茬还田;夏玉米的穗粒数为过腹还田>堆沤还田>粉碎还田>留茬还田;夏玉米的千粒重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粉碎还田>留茬还田。因此,较好的秸秆还田方式为过腹还田和粉碎还田。  相似文献   

3.
通过同田对比试验得出:油菜秸秆堆沤还田比秸秆不还田增产13.47%,油菜秸秆粹断直接还田比秸秆不还田增产12.02%。秸秆堆沤还田、秸秆粹断直接还田两种还田方式加尿素有利于秸秆的快速腐熟,从而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其它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抑制病虫草害。为了探索有效、简便、适宜平塘县的最佳秸秆还田模式,将秸秆堆沤还田、粉碎直接还田两种模式在不同肥力条件下进行对比。有机质提升效果为:秸秆粉碎堆沤还田模式优于秸秆直接还田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6,(13):79-81
油菜秸秆还田是增加稻田有机质含量,提升稻田肥力水平的有效方式。通过试验,探讨油菜秸秆不同还田模式对土壤肥力、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秸秆不同还田模式对增加稻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有重要作用。试验条件下,油菜秸秆堆腐后粉碎还田,秸秆腐解度达11级,腐解更彻底,水稻产量636.6kg/667m2,比无秸秆还田处理增加稻谷71.1kg/667m2,增产12.6%,差异显著,比秸秆直接还田处理(不加腐杆剂)和秸秆不堆腐直接还田处理也显著增产,是值得推广的还田模式。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初烤烟叶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适宜的玉米秸秆还田方式,于2012—2013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和直接还田+腐熟剂3种还田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烟叶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均显著或极显著地促进了烟株干物质的积累,初烤烟叶产量增幅为3.9%~4.8%,产值增幅为5.1%~7.9%;玉米秸秆还田有效改善了烟叶物理特性、常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及吃味,提高了土壤肥力。各还田方式中,以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腐熟剂方式对烤烟干物质积累、烟叶经济性状及微生物量影响较大,以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方式对改善中上部位烟叶内在品质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木薯茎秆粉碎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上季木薯茎秆粉碎堆沤腐熟,通过设计不同的还田量于木薯下种前还田,研究木薯茎秆粉碎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茎秆粉碎还田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显著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还可以提高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钾等速效养分含量,但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效不明显。在木薯茎秆粉碎还田各处理中,以18000kg/ha处理对土壤的培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还田的方式及技术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娟 《现代农业》2011,(5):165-165
秸秆还田一般分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等方式。堆沤还田是将作物秸秆制成堆肥、沤肥等,作物秸秆发酵后施入土壤。过腹还田是用秸秆饲喂牛、马、猪、羊等牲畜后,以畜粪尿施入土壤;采取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简单,方便、快捷、省工。还田数量较多,一般采用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普遍。直接还田又分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两种。翻压还田是在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在下茬作物播种或移栽前翻入土中。覆盖还田是将作物秸秆或残茬,直接铺盖于土壤表面。  相似文献   

9.
<正>秸秆还田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它们各有利弊。一、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即把秸秆通过机械粉碎,耕地,直接翻压在土壤里。这样能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充分保留在土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优点.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非易事.目前秸秆还田有多种形式,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  相似文献   

11.
徐坚  岳鹏  顾艳红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1):2015-2016
将沼液、猪粪、腐熟剂与水稻秸秆进行混合堆沤,并以秸秆直接还田和不还田作为对照,研究秸秆堆沤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秸秆堆沤能增加水稻的分蘖数和有效穗数,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其中,秸秆加沼液堆沤和秸秆加猪粪堆沤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较秸秆不还田的处理显著增加了31.24%和33.49%。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堆沤还田方式对红壤烤烟坡耕地磷素盈亏的影响,揭示秸秆堆沤还田下红壤烤烟农田生态系统磷素盈亏的特征,为滇中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密度(0.75和1.50 kg/m2)、不同秸秆粉碎粒度(1和5 cm)、不同秸秆堆沤处理(水、水与尿素)对红壤烤烟坡耕地径流泥沙磷素流失量、土壤磷素残留量、烤烟磷素吸收量和磷素盈亏的变化特征。【结果】施用1.50 kg/m2秸秆密度、5 cm秸秆粒度、加水堆沤较0.75 kg/m2秸秆密度、1 cm秸秆粒度、加水与尿素堆沤可有效降低产流产沙量(0.22%~43.26%);施用0.75 kg/m2秸秆密度、5 cm秸秆粒度、加水堆沤可有效降低径流和泥沙磷素流失浓度(2.82%~66.67%、0.38%~57.53%)及流失量(最高分别降低63.89%和64.74%);秸秆还田对各土层土壤总磷(TP)残留量的影响不同,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秸秆还田后,烤烟全磷(TP)含量的分布特征为叶>根>茎,1.50 kg/m2秸秆密度、1 cm秸秆粒度、水与尿素堆沤均可有效增加烤烟吸收TP含量(0.60%~49.76%)和土壤磷素盈余量(0.43%~13.97%)。【结论】秸秆堆沤还田可提高和维持红壤烤烟坡耕地土壤磷素水平,减少土壤磷素淋失,增强土壤供磷潜力,是削弱该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利用秸秆资源,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长期秸秆还田培肥砂姜黑土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和应用“3 0 1”菌速腐剂堆腐还田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配施“3 0 1”菌速腐剂的秸秆直接还田处理 ,或秸秆堆腐后还田 ,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水平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改善经济性状 ,提高产量。当季玉米增产 10 .5 5 % ,第 2季小麦增产 7.12 %~ 12 .93 %。  相似文献   

14.
陈丽芬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6):1054-1056
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的重要措施。调查发现,2014—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83.6%上升为92.8%,农村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由90.0%上升为92.8%,秸秆利用以肥料化、能源化和基料化为主,秸秆主要来源为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豆类秸秆。文章综述了4类秸秆还田技术:秸秆粉碎翻压直接还田、秸秆覆盖还田腐熟技术模式、秸秆集中堆沤腐熟还田、过腹还田,同时指出应注意的问题,对其他地区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和秸秆利用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秸秆还田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优点。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非易事。目前秸秆还田有多种形式,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这5种形式的利弊如何?措施又怎样?笔者作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不同水分条件下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变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淹水和无水层栽培,秸秆还田的水稻产量提高,油菜秸秆和小麦秸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秸秆不同利用方式以覆盖效果较好。秸秆还田处理的后茬油菜产量比不施秸秆的提高1.8%~9.3%。对氮磷钾吸收的影响,常规淹水多于无水层栽培,但秸秆还田能促进氮磷钾的吸收利用。无水层栽培比常规淹水栽培的土壤有机质等养分提高,说明无水层栽培条件下更利于还田秸秆的养分释放和土壤对养分的保持。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乐清市北白象镇水稻秸秆返田现状,介绍几种适宜的处理利用技术,包括水稻秸秆机械收割粉碎直接还田、覆盖还田和堆沤腐熟还田,指出水稻秸秆返田返地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可再生资源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作物秸秆是土壤有机肥的主要来源之一。秸秆经过堆沤处理,科学还田,能够有效地促进土壤肥力不断提高。杜绝焚烧秸秆,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湘乡市秸秆腐熟还田主要是采取添加腐秆  相似文献   

19.
秸秆还田可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等的优点。要达到秸秆还田这样的效果,基本可通过五种途径实现: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这五种形式的利弊如何?措施又怎样呢?笔者根据有关试验与研究作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减少因大量的秸秆堆压而占用耕地,减少化肥用量,减少杂草与作物争夺养分的矛盾。通过对堆腐还田、高留茬还田、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等3种秸秆还田技术的介绍,为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