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产于中国云南的翼核果属一新种--少脉翼核果Ventilago paucinervis C.Y.Wu ex L.L.Deng et G.S.Fan被描述.本新种与矩圆叶翼核果Ventilago oblongifolia Bl.相似,但不同的是本新种叶卵状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较小,长2.5~5.0cm,宽1.0~1.8cm,叶脉较少,2~3对,上面稍凸起,下面明显凸起,花1~3朵腋生,果不为椭圆形而易于区别.图1参1  相似文献   

2.
榉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榉 (新种 )ZelkovakunmingensisX .W .LietH .B .Wangsp .nov .半常绿乔木 ,高达 1 5m ;当年生枝暗褐色 ,密被白色柔毛 ,1年生枝红褐色 ,毛渐脱落 .叶厚纸质 ,菱状长椭圆形、椭圆形、卵状椭圆形 ,长 3~ 7cm ,宽 1 3~ 2cm ,先端渐尖或长渐尖 ,基部楔形 ,边缘具单锯齿 ,齿尖具短尖头 ,叶上面被短硬毛 ,下面具糙伏毛及柔毛 ,侧脉 1 0~ 1 2对 ;叶柄暗褐色 ,长 2~ 4mm ,密被白色柔毛 ;托叶淡绿色 ,披针形 ,长 4~ 6mm .雄花生小枝下部 ,花被 4,雄蕊 4;雌花 1~ 3朵生小枝上部叶腋 .果几无…  相似文献   

3.
主要概述了核果类果树常见病毒病及病毒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指示植物法、电镜技术、血清学法在病毒检测方面曾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均存在一定的缺点;分子生物学检测因其快速、灵敏等特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果树病毒的检测.针对核果类果树病毒国内外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提出了目前国内核果类果树病毒研究的发展方向,旨在为我国核果类果树病毒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藤稔葡萄为试材,研究N (2 氯 4 吡啶基) N′ 苯基脲(CPPU)、赤霉素(GA)、链霉素(SM)复配剂诱导无核浆果和发育的效果。结果表明:盛花前7d、初花期和盛花期用不同浓度的CPPU、GA4 7、SM复配剂浸醮花穗,可显著提高葡萄无核果率和着果数,盛花后7d和15d处理则无明显效果;盛花前5d诱导的生长调节复配剂中加入SM100mg/L和400mg/L与未加SM相比,均能显著提高藤稔葡萄的无核果率;加入GA4 775mg/L后的无核果率显著高于未加GA4 7处理;加入CPPU10mg/L和20mg/L处理与未加CPPU相比,无核果率均无显著差异;GA4 7与SM二者之间有显著的负交互作用;诱导产生的无核浆果在盛花后7d或15d用加入CPPU20mg/L的复配剂处理,粒重显著高于未加入处理,但着色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则分别极显著和显著低于未加入处理,盛花后15d处理的果粒增重好于盛花后7d处理;盛花前5d处理的复配剂中加入CPPU10mg/L和20mg/L的穗轴粗度显著高于未加入处理;盛花后7d或15d处理的复配剂中加入GA325mg/L的穗轴粗度显著高于未加入处理,而加入GA4 725mg/L的穗轴粗度与未加入处理之间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1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5~30m,胸径1m。树皮灰褐色,纵裂。树型冠部近于平顶,分枝广展,小枝具有白色气孔。叶子有痕,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长20~40cm,小叶是对生,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花色淡紫,有香味,呈圆锥状复聚伞花序,长25~30cm。核果较小近球形,直径1~1.5cm,成熟时黄色,冬季不落。2生长习性喜光不耐庇荫,喜温暖不耐冻,华北地区幼树容  相似文献   

6.
<正>苦楝树,又名楝树、紫花树、火捻树、楝枣子等,楝科落叶乔木,大树高达20 m,胸径70 cm。2~3回羽状复叶,长20~40 cm,小叶对生,具长柄,卵形或披针形,长3~7 cm,宽2~3 cm。花芳香,淡紫色,长约1 cm,果实椭圆形,暗褐色,有光泽,每室1粒。花期4~5月,果期9~10月。种子繁殖。  相似文献   

7.
以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6个菌株以及核果褐腐病菌一个和欧洲种仁果褐腐病菌这两种近似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ITS区序列的比对分析,设计了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TaqMan MGB实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建立了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TaqMan MGB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设计了这3种近似种的通用引物和探针,用于检测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小叶丁香属落叶灌木,叶卵形或椭圆形卵状,长1~2cm,少数3~4cm,宽0.8~1.5cm,少数2.0~2.5cm,全缘,有缘毛,表面密被短柔毛或无毛,背面灰绿色,主脉稍密被褐色或白色髯毛;叶柄长5~10mm,被短毛或近无毛。圆锥花序侧生,疏松,长5~15cm;花冠筒细长,圆锥形,长约1cm,花冠裂片卵状披针形,先  相似文献   

9.
目前葡萄栽培品种多数为有核品种,但也有一些无核品种,如无核白等.有些有核品种也有单性结实的特性,产生一些无核果.生产中对有核葡萄进行无核化处理生产无核果实,受到果农欢迎.  相似文献   

10.
蓝靛果(Lonicera coerulea L.),又称蓝靛果忍冬、鸟啄李、黑瞎子果、羊奶子.为忍冬科忍冬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是一种食用、酿酒兼药用的野生浆果类植物.但数量越来越少,应加大开发利用的力度,最大限度地为人类服务. 1形态特征 灌木,呈丛状,高0.5~1.5m,小枝紫褐色.叶长圆形、披针形或卵形,长1.5~5.5cm,宽0.9~2.3cm.单叶对生,花两性、双生.花冠黄白色,简状漏斗形,长0.7~1.5cm.浆果椭圆形或球形,长1~1.7cm,成熟后呈深蓝黑色,上有白色粉状物.果皮薄、多汁.花期6~7月,果期7月下旬~9月上旬.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浙江产柿属一新种浙江光叶柿Diospyros zhejiangensis G .Y .Li , Z .H . Chen P .L.Chiu)。该种与柿D .kaki 及野柿D .kaki var .sylvestris 相似, 但枝、芽及果柄无毛, 叶仅幼时具极稀疏短毛, 边缘显著背卷;外方的2 枚芽鳞早落;当年生小枝圆柱形, 紫褐色;花柱无毛;果实倒卵形, 较小, 直径2.0 ~ 3.5 cm, 果萼较小, 外面无毛而明显不同。与山柿D .japonica 的主要区别为:芽无毛;叶缘显著背卷;花冠黄白色;果较大, 直径2.0 ~ 3.5 cm , 倒卵形, 果萼外面无毛。图1 参3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菜用大叶枸杞扦插繁育与生长习性的研究,总结了枸杞菜丰产栽培技术。大叶枸杞扦插以8 cm长硬枝插条效果最好。枸杞菜生长受肥水影响最大,扦插前宜施足基肥,在每次采收后,施速效肥以补充肥力,以后每7~10 d用3 g L- 1尿素水溶液喷施叶面追肥。在夏季高温季节( 日均温 25℃ )宜搭建荫棚,以防高温危害。枸杞菜在30~40 cm高时采收,采收时茎基部留1. 0~2. 0 cm,用以萌发更新。收获期5月上旬至10月下旬,分期采收7次。11月下旬留种,用原畦留种或埋于土下越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引种鹅掌楸和杉木人工林在广西自治区融水县的生长特性,为杉木连栽迹地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西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杉木采伐迹地的鹅掌楸和杉木人工林的生长特性进行了5年的定位监测,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在相似立地条件下,1~5年生鹅掌楸人工林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蓄积量均明显高于杉木人工林,其中,5年生杉木人工林年均胸径生长量为1.43 cm,年均树高生长量为1.23 m,年平均蓄积量为17.02 m3/hm2,而5年生鹅掌楸人工林的上述3个数据分别为2.19 cm、1.78 m和31.80 m3/hm2,是杉木人工林的1.53、1.45和1.87倍。[结论]鹅掌楸是一种早期速生树种,其生长速度比杉木快,成材比杉木早,可以作为杉木的替代轮作树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发表了河南产秃疮花属一新种,河南秃疮花Dicranostigma henanensis S.Y.Wang et L.H.Wu。分析了该新种的核型,其核型公式为K(2n)=2x=12=6m(2SAT) 2sm 2st 2T。第一对染色体具随体,有时不明显。核型的不对称性为2B型。  相似文献   

15.
“吉塞拉12号”是从美国引进的甜樱桃优良矮化砧木,主根发达,固地性强,结果盛期无早衰现象,因其压条、扦插繁殖困难,生产中该砧木资源严重不足。本研究以“吉塞拉12号”顶芽为外植体,通过系统试验,建立了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0.1% HgCl2处理12 min可将外植体污染率控制在4% 以内,死亡率控制在3% 以内,MS+6-BA 0.5 mg/L+IBA 0.3 mg/L的培养基适合顶芽萌发;MS+6-BA 0.8 mg/L+IBA 0.3 mg/L为最佳增殖培养基,增殖率高达97.06%,增殖系数为6.58;1/2MS+IBA 0.5 mg/L+NAA 0.5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为60.83%;“吉塞拉12号”试管苗移栽对栽培基质要求不严,普通育苗轻基质在保持湿度和良好的透气条件下,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研究结果对开展“吉塞拉12号”及相关树种工厂化育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可为同类树种的基因工程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弓蜻属研究(蜻蜓目:伪蜻科、大蜻亚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弓蜻属Macromia是Rambur(1842)建立的,根据D.Allen,L.Davies and Pamela Tobin(1985)著的《世界现存蜻蜓目名录》中报道,全世界已知约109种及亚种,除大洋洲、中美洲、南美洲之外,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7.
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nitidus)是淀山湖重要的优势种之一,也是渔民重要的捕捞对象。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在淀山湖采集780尾光泽黄颡鱼样本,按肉眼观察选取体态完整的238尾进行体长分布、体重分布、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性比、食性、性腺成熟度和性腺指数等方面的生物学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光泽黄颡鱼体长范围为4.7~16.0 cm,优势组为8.0~12.0 cm;体重范围为1.3~28.4 g,优势组为5.0~15.0 g;(2)雌、雄样本平均体长分别为10.9cm和11.4 cm,平均体重分别为15.1 g和15.9 g;(3)雌雄样本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0.041×L2.533,W♂=0.037×L2.557,呈显著差异;(4)雌性光泽黄颡鱼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为8.6 cm,体重为6.9 g;雄性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为9.4 cm,体重为8.9 g;(5)雌、雄性腺指数具有差异性,雌性性腺指数大于雄性,成熟个体的性腺指数大于未成熟个体,雌性性未成熟个体性腺指数随着鱼体增大而增大,而雌性性成熟个体的性腺指数却随着鱼体增大而减小;(6)胃含物以虾为主,摄食等级以2~3级为主,占57.66%。  相似文献   

18.
盛爱武  刘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943-4944
[目的]研究了广西莪术种球分级、采收时期与种球品质的关系。[方法]以采挖自广东省乳源县的广西莪术为试材,将采挖的种球分为2类:当年新球、去年老球(母球)。其中新球分为4级:一级直径(4~6 cm)、二级(直径3~4 cm)、三级(直径2~3 cm)、四级(直径2cm以下),从外观指标和生理指标两个角度探讨了广西莪术种球分级、采收时期对种球品质的影响。[结果]10月份采收的一级和二级广西莪术新球淀粉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可溶性糖含量低,与11月份采收的种球相比差异显著;一级、二级种球的发芽率分别高于11月份采收种球的34%、24%,老球的发芽率最低,仅为22%。[结论]10月份采挖的一级、二级广西莪术种球品质最好,腐烂率为零,适用于生产栽培。  相似文献   

19.
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及其两种的杂交种,形态特征各异。杂交种与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相比较:平均胸径分别大60.8%和32.1%;干均树高分别高31.4%和10.6%,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分别大233.5和94.4%。计算生物量时筛选出3组数学模型。鹅掌楸大多呈散生状优势木,在浙江省遂昌、浮安、临安等地,10年生林木胸径为16.83cm,12年18.45 cm,15年生23.50cm,材积连年生长量最高峰在13年生左右。根据鹅掌楸的生长发育特性,制定了鹅掌袱属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白枇杷高接换种中, 采用不同嫁接时间、不同发育程度接穗以及接后不同护理方法等3 种处理多种水平试验, 证明不同处理和水平对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都有显著影响。采用半木质化穗条, 穗直径为0.81 ~ 1.30 cm , 3 月上旬嫁接, 嫁接处用套袋+袋下方留出小孔+稻草遮荫等综合技术成活率最高, 达86.67 %, 新梢生长量最大, 达39.73 cm 。表4 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