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囊括了茶叶的全部,但从狭义方面来说,其主要是指茶文学、茶人茶亭、茶艺茶道、茶风俗、茶传说及茶艺表演等方面。其中茶艺是茶文化最重要也是最丰富的部份,目前,其基本精神有多种提法,中国茶礼的检、清、和、静;中华茶艺的情、敬、怕、真;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新加坡茶艺的和、爱、臼、静;台湾茶艺的和、敬、抬、真;简单地说,茶尚俭是节俭朴素,茶贵清就是清正廉洁,茶导和就是和睦处世,条致苗就是恬谈致静。但是以上这些均没有一种勇于竞争、敢于超越别人的精神倡导。随着时代的步伐,现在已是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2.
浙江茶情(1)     
陆德彪  刁学刚 《茶叶》2019,45(1):57-59
1 纪念庄晚芳先生诞辰110周年活动在杭举行为缅怀庄晚芳先生的卓越功绩和优秀品德,传承先生艰苦奋斗、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弘扬先生提出和倡导的中国茶德,2018年12月29日下午,由中国茶叶学会、浙江大学农学院和中国茶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纪念茶学泰斗庄晚芳先生诞辰110周年暨中国茶德‘廉美和敬’研讨会”在浙江大学茶学系举行,各级领导、茶界同仁及庄晚芳先生家属和弟子代表等30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3.
为深切缅怀庄晚芳先生对中国茶学事业的杰出贡献,传承先生艰苦奋斗、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共同探讨在改革开放40周年背景下,先生首次提出和倡导的中国茶德的新时代意义,2018年12月29日下午,由浙江大学农学院、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纪念茶学泰斗庄晚芳先生诞辰110周年暨中国茶德‘廉美和敬’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4.
茶人与茶人的事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志根  曹望成 《茶叶》2001,27(3):18-19
吴觉农先生是中国现代茶业和茶的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也是我国新时期茶人的杰出代表.为振兴祖国茶业,弘扬中华茶文化,成立“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屠幼英 《茶叶》2007,33(1):3-3
浙江省作为吴觉农先生的故乡,经济繁荣,茶业兴旺,文化气息浓厚。然而,如何培养下一代茶人,培养怎样的茶人,如何实现吴老“振兴华茶,造福农民”的遗愿,一直是老茶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鉴此,2007年1月7日,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杭州联络处主任刘祖生教授、联络处副主任王家斌研究员和茅盾文学奖得主、浙江省作协副主席王旭烽对浙江大学茶学系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进行了一次学习与弘扬吴觉农茶学思想的演讲活动。茶学系须海荣常务副主任主持了会议。刘教授在“吴觉农茶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演讲中,阐述了吴觉农茶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  相似文献   

6.
龚淑英 《茶叶》2006,32(1):61-61
2006年2月,由韩国韩瑞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茶学学科郑仁梧教授带领20多名学员到浙江大学茶学系培训、考核“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中级评茶员”。学员由该学院茶学科的硕士课程学生、韩国国际茶叶研究会以及各地茶礼院、茶道协会等单位的工作人员组成。这批学员均从事茶工  相似文献   

7.
一、日本“茶道”溯源 “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功能及其意境,最早出于我国唐朝封演所著的《封氏闻见记》:“因鸿渐之论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鸿渐是唐朝茶学专家陆羽的字,他写了一本《茶经》是全世界能找得到的最早一本完整茶学著作,因为这本书的提倡,喝茶之道在唐宋大为盛行。  相似文献   

8.
唐敏 《福建茶叶》2016,(7):276-277
茶学思想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个领域的完美结合,内容既涉及到我国传统茶学、茶人文化也涵盖了现代茶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方面面。本文比较国内外高职院校的教育现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重点对现行的茶学思想、文化进行详细的解析,解析了茶学思想(茶礼、茶人精神)在高职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务实、创新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应用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培养学生人文涵养,提高知识水平,提供有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品茗杂说     
秦威 《福建茶叶》2000,(4):48-49
1 茶之精神古今中外的茶人对茶都一些十分独到的认识 ,形成的别具特色的茶之理念 ,或称之为茶礼、或称之为茶道。唐朝的陆羽写了一本《茶经》 ,书中提到了茶的精神 :精、俭。“精”是专精 ;“俭”是简约。唐朝时喝“煮茶” ,用风炉来煮水。陆羽在风炉上铸了六个字“伊公羹、陆氏茶”。伊尹是商汤时代的宰相 ,他本是以做羹汤的道理 ,建议治国之道 ,伊尹用鼎的功夫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陆羽希望通过泡茶 ,对社会有帮助。宋代的徽宗皇帝痴迷于茶 ,以“国不可一日无君 ,君不可一日无茶”之说传世 ,宋徽宗著有《大观茶论》 ,序中写道 :“茶之为物 …  相似文献   

10.
卢仙阁 《福建茶叶》2016,(7):304-305
众所周知,茶的原产地是中国,四川、云南一带的山丘自古以来盛产茶。史料记载,早期日本没有茶树,茶是在唐朝时由最澄和尚带入日本,并首先从日本寺院发展起来的。同样日本茶文化也深受我国茶文化影响,然而如今的日本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有很大差异。通过将禅导入茶的精神世界,日本茶道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日本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本文从日本茶道的发展可以看出茶与禅紧密的关系和日本茶道的本质。通过日本茶道中的"和敬清寂"的禅意意境和"禅茶一味"、"一期一会"的精神境界,我们不难看出禅道思想在茶人精神世界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寂、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茶为国饮,弘扬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我们发现茶道精神可以适用于高校教育行业,启迪辅导员升华个人人格。  相似文献   

12.
闽山苍苍,闽水泱泱,斯文一脉,在福建,始终不断。其杰出者,必掷地有声,影响深远。默默耕耘于茶学天地的茶界泰斗张天福,其茶学精神如醇酒经年,甚值品味。中国是茶的故乡,福建是中国著名的茶叶大省,目前全省有300万人从事茶业和相关行业,占全省人口的十分之一。在这蔚为壮观的茶人大军中,张天福的名字何等响亮,数华夏茶人,象张天福先生这样事茶时间之长、涉猎的领域之广、培养的人才之多、茶学思想体系之深厚,无  相似文献   

13.
刘启贵 《茶报》2004,(1):45-46
茶人楷模、茶界泰斗张天福茶学思想研讨会在漳州隆重举行,这是中国茶界一件大事、喜事。我谨代表上海茶人、上海市茶叶学会表示最最热烈祝贺!并祝大会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4.
刘祖生 《茶叶》2004,30(1):3-3
当新年刚刚来临的时候,从首都北京传来了陈宗懋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特大喜讯!我们茶学界的老茶人们感到格外的激动和高兴!因为,这既是陈宗懋教授的光荣,也是全国茶学界的光荣,更是中国茶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性突破。请允许我代表浙江茶学界的老茶人并以浙江大学茶学系一位老教师  相似文献   

15.
作为第十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一项重要活动内容——中俄茶文化交流会于近日在俄罗斯驻沪总领事馆举行。中俄双方百余人参加。俄罗斯驻沪总领事柯安富先生和上海“茶节”组委会秘书长周金彩女士先后致辞。中俄双方小茶人表演了精彩中国茶道与俄罗斯歌舞。与会客人还参观了由大统路茶叶市场叶石生总经理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国庆节前夕,笔者应韩国阿摩利有限公司邀请,作为唯一一位外国专家,在首尔作了“中国半发酵茶生产现况与发展前景”为专题的学术报告。前来参会的有韩国各高校涉茶专业的教授、博士,茶学会、茶文化协会、茶道协会等会长及“茶道”、“茶艺”、“茶的世界”等杂志社社长和寺庙法师及该公司研究员、课长等70多人。  相似文献   

17.
《福建茶叶》2012,(3):56-56
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属于非公募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9月,发起人是茶界泰斗、百岁老人张天福先生和中华茶人联谊会福建茶人之家。本基金会的宗旨:弘扬张天福茶学创新精神,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促进茶叶生产、科研、教育和茶文化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潮汕工夫茶是潮汕地区独特的一种品茶风尚,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支,其器具精巧、茶艺细致、程式讲究、礼仪周全,具有“和、敬、精、乐”的思想内涵,又与本地习俗和信仰相结合,极具地方特色。而日本茶道源于中国的唐代,确立于中国宋朝,在茶室内外的设计、茶具的选择以及制茶方式中,创立了完整精细的准则,并与禅宗结合,确立了“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本文从物质载体、冲泡程式、思想内涵、文化习俗等角度对潮汕工夫茶和日本茶道两种茶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各自特点产生的原因,探求潮州工夫茶和日本茶道之间的可融合可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9.
《茶叶》2021,(3)
正7月9日,庆祝建党百年暨2021夏钱塘茶会在中国茶叶博物馆隆重举行。茶会以"老茶人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原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祥有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先生及60多名来自中国农科院茶研所、中华供销合作总社杭茶院、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大学茶学系、省农业厅、浙茶集团等茶界老领导、老专家、老茶人参加。以老茶人特有的方式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历程,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共同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一现在一些茶事、茶文化活动,常有“茶人”、“爱茶人”的称谓,有自称有他称。此两名词由来已久,溯本追源都出于唐代。“茶人”名词是陆羽所创,他在《茶经·二之具》说“”(即茶篮)时有“茶人负以采茶也”句,就是说陆羽称茶叶生产者为“茶人”。而“爱茶人”名词是白居易所创,他作《山泉煎茶有怀》诗云:“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氏一生为官、丰产诗人,他创造“爱茶人”一词是在以名泉烹饮佳茗时引发的。白氏爱茶是他官务之余的生活享受,即业余爱好。两名词的对象是有区别的。二“茶人”、“爱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