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有效控制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传播,降低农业损失,文章以盘锦市盘山县胡家乡胜利村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与探讨,笔者通过田间试验,用20%爱可(烯肟菌胺与戊唑醇混配制剂)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不同施用剂量的防治试验表明:20%爱可(烯肟菌胺与戊唑醇混配制剂)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试验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在寒地水稻生产中,各种病害已成为限制水稻品质、产量提高的重要瓶颈之一。本试验主要是针对目前生产上常用多种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的药剂进行防治效果对比试验,为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稻瘟病防治效果无明显区别,无稻瘟病的发生;禾技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89.13%;满穗产量最高为600.93/亩。在寒地水稻生产中,稻瘟病与纹枯病已成为限制水稻品质、产  相似文献   

3.
水稻稻瘟病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稻瘟病的发生、扩散及危害均受气象因子的影响。调查研究了2007~2014年湖南省保靖县水稻稻瘟病的动态发生情况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降雨量的多少与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气温在20~30℃左右、相对湿度在90%左右、日照时间不足的情况下有利于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和扩散。因此,可利用气象预测预报开展水稻稻瘟病的病情测报。  相似文献   

4.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县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因稻瘟病的危害,一般年份减产5%左右,中发生年可减产10~15%,重发生年如2002、2005年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以致现在农民谈"瘟"色变。为了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肥水平及施药次数控制稻瘟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不同氮肥水平和不同施药次数条件下,对水稻品种超产2号的稻瘟病发生程度和产量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稻瘟病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产量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稻瘟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随施氮肥量的增加,稻瘟病加重,产量反而降低。掌握品种施氮量与施药次数的最佳组合可有效控制稻瘟病,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正>近些年来水稻高产地区的水稻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引起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降低,甚至植株倒伏枯死,矮秆品种受害更重,由于发生面积广、流行频率高,其所致损失往往超过稻瘟病。水稻纹枯病与稻瘟病一样是水稻重要病害。随着矮秆多穗型品种的推广,栽插密度和施肥水平的提高,水稻纹枯病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一个突出问题。为害轻的减产一成左右,严重的可减产3~5成。1.识别一般从水稻的分蘖期开始发病,先危害叶鞘,再侵害叶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种植水平的提高,病虫草害逐年加重,成为阻碍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水稻的病害虫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和赤枯病、稻苞虫、负泥虫、稻飞虱等。1、稻瘟病:稻瘟病属真菌病害,俗称火风、扭颈、巴茅花、火烧瘟,是影响我市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可以发生。水稻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发病,秧苗期发生的称苗瘟,水稻叶片得病称叶瘟,稻穗颈部  相似文献   

8.
20%三环唑WP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 2 0 %三环唑WP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 :2 0 %三环唑WP 13 5 0g/hm2 在水稻稻瘟病初发期施用 ,防治效果明显 ,能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蔓延 ,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了解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对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稻瘟病的症状、发病原因、病情调查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海涛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07-107,109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了解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对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作用。特介绍稻瘟病的症状、发病条件、病情调查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廷菊 《农技服务》2009,26(5):51-51
进行了沼肥在水稻生长期间施用试验,探索沼肥施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水稻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期间施用沼肥能有效预防稻瘟病发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增产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瘟病属世界性病害,是危害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时可导致绝收。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稻瘟病发病率及发病程度逐渐增加,科学有效防治稻瘟病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充分重视。1发生症状稻瘟病可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造成危害,具体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不同类型,其中以叶瘟、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南充市稻瘟病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水平,切实减轻稻瘟病危害,采用GPS和GIS定位,系统监测和普查,品种抗稻瘟性鉴定,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发生流行区划,精准勘界和发生流行规律研究。首次明确了南充市稻瘟病的流行区划和精准勘界;首次探明了水稻稻瘟病菌越冬后侵染南充市的初始侵染源(即始见期)地点,发生特点,流行趋势和特点;明确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在田间存在4个流行高峰期,其中第1个流行高峰期发生面积对当年病害流行起着决定作用,5月底的累计发生面积与年发生面积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7;建立了孕穗末期病田率和蜡熟期病株率同年发生面积预测数学模型。对其成因探讨发现,导致南充市近年水稻稻瘟病重发及流行的内因是水稻品种抗稻瘟能力的降低或丧失,及稻瘟病菌致病力强的生理小种增加与更强致病力的小种出现;温度适宜和阴雨寡照偏多是造成稻瘟病在本市流行的外因。2001~2015年,全市水稻稻瘟病短期预报准确率达100%,中、长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比1997年以前提高5~15个百分点,促进稻瘟病防效提高15%~30%。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南充市稻瘟病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水平,切实减轻稻瘟病危害,采用GPS和GIS定位,系统监测和普查,品种抗稻瘟性鉴定,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发生流行区划,精准勘界和发生流行规律研究.首次明确了南充市稻瘟病的流行区划和精准勘界;首次探明了水稻稻瘟病菌越冬后侵染南充市的初始侵染源(即始见期)地点,发生特点,流行趋势和特点;明确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在田间存在4个流行高峰期,其中第1个流行高峰期发生面积对当年病害流行起着决定作用,5月底的累计发生面积与年发生面积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7;建立了孕穗末期病田率和蜡熟期病株率同年发生面积预测数学模型.对其成因探讨发现,导致南充市近年水稻稻瘟病重发及流行的内因是水稻品种抗稻瘟能力的降低或丧失,及稻瘟病菌致病力强的生理小种增加与更强致病力的小种出现;温度适宜和阴雨寡照偏多是造成稻瘟病在本市流行的外因.2001~2015年,全市水稻稻瘟病短期预报准确率达100%,中、长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比1997年以前提高5~15个百分点,促进稻瘟病防效提高15%~30%.  相似文献   

15.
正稻瘟病属世界性病害,是危害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时可导致绝收。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稻瘟病发病率及发病程度逐渐增加,科学有效防治稻瘟病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充分重视。1发生症状稻瘟病可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造成危害,具体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不同类型,其中以叶瘟、节瘟、穗颈瘟危害最为严重。苗瘟:由种子带菌造成,常发生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是黑龙江省三江地区水稻重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个别感病品种发病严重时甚至出现全田白穗,可导致颗粒不收。本次试验目的是对胜利农场科技园区诱发圃的稻瘟病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和预测预警且规范了管理人员对孢子捕捉仪的使用方法,对水稻稻瘟病发病原因和发生条件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了2013年稻瘟病发生较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稻病,它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发性水稻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流行年份,会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品质低下,严重地块甚至绝产,颗粒无收。近几年稻瘟病发生比较严重,农民损失较大,通过几年实践观察及试验,将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轻者一般减产10% -20%,重者减产50%.根据水稻受侵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稻瘟病分为很多种,在建三江地区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是叶瘟和穗颈瘟.根据多年试验调查,现对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发生规律、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是我县主要的水稻病害之一,流行年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40%~50%,局部田块甚至颗粒无收。现针对我县稻瘟病严重发生的情况,分析探讨稻瘟病在我县水稻生产上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供基层农业人员指导水稻生产时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80%大生可湿粉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大生可湿性粉对水稻安全,增产效果明显,对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好。推荐使用剂量为750~1 500g/hm2,对水600kg/hm2,在水稻稻瘟病发生初期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