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媒体版权保护是数字信息技术研究领域一项不可忽视的问题,设计合理的数字水印算法必须具有良好的隐藏性、稳定性以及鲁棒性,借助离散小波变换在图像遭到攻击时下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等优点的前提下,结合奇异值分解技术,设计出一种比较合理的数字水印算法,且在算法执行开始时使用平面分解技术,允许量化嵌入更多的满足视觉特性的水印。首先在宿主图像的小波域的低频子带当中利用分块的DCT技术,将变换后得到的系数量化的嵌入到低频子带当中,同时在宿主图像的小波域的高频子带当中采用分块奇异值分解技术在高频子带中量化嵌入奇异值向量。依据嵌入后的中频子带中具有的特征,采用零水印提取作为保护数字影像版权的手段,为提高算法本身的鲁棒性,通过把相同的水印信息量化的嵌入到在宿主图像的空域当中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能够有效抵御来自外界的干扰的同时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以及隐蔽性。  相似文献   

2.
多模态隐喻是多模态化时代的普遍现象,隐喻研究深入到多模态层面,拓展了隐喻研究的视野。多模态隐喻的研究以概念隐喻和合成空间理论为基础,具有生动、直观、动态性和叙事性的特点。通过对多模态隐喻过程中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动作过程与图像的关系、概念过程与图像关系的阐释分析,揭示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3.
图像的不同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图像像素间的差异。本文在Contourlet变换下,利用D-S证据理论的聚集性,将图像不同邻域特征的作为基本概率赋值的依据合成融合系数,提出基于证据理论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综合图像的多个邻域特征,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有限,增强收集信息的准确性以及提高收集信息的效率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一致滤波器的估计融合算法。该算法能够利用多个传感器的测量信息,降低信息冗余度,提高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参数估计的鲁棒性和精确性。并通过最大加权方法进行仿真,比较各个参数对于算法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参数估计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由多模态、信息和认知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多模态信息认知模式(Multimodal Information and Cognition,MIC),把多模态教学引入到商务英语谈判课程中,结合商务英语谈判课程实践性及操作性强的特点,取代传统教学单一授课模式,从知识信息的传授、学习和效果评估三方面探讨多模态教学在该课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各种遥感图像的信息,在分析以往图像融合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多光谱与全色图像的融合,提出了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将各源图像进行二进小波分解,根据低频和高频分量的特点,按照各自的融合算法融合源图像的各分解层。再进行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利用信息熵等标准与其他融合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证明该融合方法较常用的正交(双正交)小波融合算法有更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接受美学的新视角来研究多模态语篇.从读者中心地位、期待视野、文本未定性和审美接受等角度对多模态语篇识读做了分析,重点探讨主体价值取向、融合价值取向、多元价值取向和审美价值取向在多模态语篇识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多模态化的英语网络空间教学能够给学生以多感官体验,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激发学习者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为充分发挥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最佳效果,高职英语教学实践应遵循多模态网络空间教学特点,营造多模态网络空间环境,发挥多模态网络空间教学效果;优化多模态网络空间教学活动,顺利推进多模态高职英语网络空间教学。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不同特征代表了图像的不同信息,融合后的特征更能体现图像的本质,重点阐述分析了基于融合区域协方差的特征融合方法,该方法可以自然地融合多个相关的特征,协方差计算本身具有滤波能力且效率高,最后通过设计合适的目标特征,基于区域协方差融合特征实现舰船目标识别。实验表明,融合协方差描述子可以较好地融合舰船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联合目标特征,提高目标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受到离散数学中超混沌系统及信息转移的启发,将尝试结合两者形成新算法框架并应用于图像加密相关的信息安全领域。通过分析超混沌系统,计算生成混沌吸引子相图、像素值相关度等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并实现超混沌系统展开对图像加密的研究,并着眼超混沌序列对于初始条件的敏感性、相邻像素差置乱度、图像加密/解密速度进行实践测试。实验成果及安全性分析表明,在该算法及所提议的框架下具有较强的抵御穷举攻击、统计攻击等,具有一定的扩展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多模态外语教学相关研究为基础,结合大学第二外语课程特殊性,分析了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第二外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学习动机理论,以制定多模态背景下大学第二外语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方法,进行模态选择为主线,是构建和完善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第二外语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促进了交际模态的多元化。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一门信息传递性极强的课程,需要重视科进步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多种新传播媒介与交际方式在课堂中的运用。通过分析多模态交际与商务英语翻译之间的关系,改变传统课程观,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构建多模态化商务英语翻译课堂,引导学生创造性利用多种模态提高商务背景下的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从教师多模态话语分析,PPT课件的制作,影视视听材料的选择三个方面探讨多模态视角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模态日益成为语篇的普遍特征.当前多模态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几种主要的研究路径.在多模态互动分析的理论框架下,多模态新闻语篇的意义建构主要体现在语篇内部和语篇外部视觉符号、文本符号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应用融合变换对四川西昌地区紫茎泽兰遥感图像ASTER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对ASTER三种传感器生成的三种分辨率的影像数据进行Gram-Schmidt融合处理,可以将具有较高光谱分辨率的多光谱遥感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从30m×30m提高到15m×15m,增加更多的地表地物组分信息,有助于识别各种不同地物类型,同时使同一地物的光谱信息变换前后保持不变,确保了后续图像分类的可靠性。应用ENVI中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马氏距离分类,分类结果总体精度为73.6983%,Kappa系数等于0.6936。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光照、伪装/遮挡等非受控环境下的人脸图像,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局部相似性先验的协作表示人脸识别。首先选择合适的人脸图像并对其进行等份不重叠分块,接着计算不同分块间的权重,最后将块与块之间最优的相似性先验信息加权至协作表示算法中,以实现人脸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基于协作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性能上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应用融合变换对四川西昌地区紫茎泽兰遥感图像ASTER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对ASTER三种传感器生成的三种分辨率的影像数据进行Gram-Schmidt融合处理,可以将具有较高光谱分辨率的多光谱遥感波段的空间分辨率AK30m×30m提高到15 mx15 m,增加更多的地表地物组分信息,有助于识别各种不同地物类型,同时使同一地物的光谱信息变换前后保持不变,确保了后续图像分类的可靠性.应用ENVI中时融合后的图像进行马氏距离分类,分类结果总体精度为73.6983%,Kappa系数等于0.6936.  相似文献   

18.
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且大部分是研究其理论框架以及针对教学中的应用。笔者在此将多模态话语分析运用到具体的电影语篇中,以原著小说改编的《暮光之城:暮色》为对象,分析电影语篇中经常出现的多模态话语方式,如:运动画面、言语、音乐、色彩等。通过分析可以更准确的解读话语的意义,进而发现人们是如何在不同的领域中使用多模态交际手段来达到交际的目标的。  相似文献   

19.
南惠真 《北方牧业》2014,(12):149+178
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且大部分是研究其理论框架以及针对教学中的应用。笔者在此将多模态话语分析运用到具体的电影语篇中,以原著小说改编的《暮光之城:暮色》为对象,分析电影语篇中经常出现的多模态话语方式,如:运动画面、言语、音乐、色彩等。通过分析可以更准确的解读话语的意义,进而发现人们是如何在不同的领域中使用多模态交际手段来达到交际的目标的。  相似文献   

20.
将认知语言学的多模态隐喻置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能使学生很好的理解英语课文,加深学生对所学文章的理解力。本文通过综述多模态隐喻的相关定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以《新视野大学英语2》中的课文为例,探讨了多模态隐喻对大学英语教学启发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