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套袋有效改善了梨果的外观品质,降低了农药残留,也隔离了部分害虫对果实的直接危害,但同时也为个体小的梨黄粉蚜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2013年齐河县梨果受黄粉蚜的危害率达到40%。笔者在齐河县殷屯梨园、锦绣千村梨园进行该虫的防治试验,选择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时期、不同用药量进行防治,探索了套袋梨果的黄粉蚜防治技术。1梨黄粉蚜发生规律梨黄粉蚜又叫梨黄粉虫,食性单一,只危害梨果,群集于果肩、果柄及萼洼处危害,严重时整个果面呈  相似文献   

2.
广饶县地处鲁北平原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梨栽培面积超过300hm2,年产梨6750t以上。近年来,梨果套袋已在当地普及,但套袋后黄粉蚜危害也日趋严重,有的年份虫果率高达30%~40%,经济损失惨重。为有效控制黄粉蚜的危害,自2004年起,笔者对该虫的发生及危害习性进行了观察,并严格按照绿色  相似文献   

3.
炎陵县于1995年开始发展新世纪、翠冠等南方早熟梨,至2004年全县种植面积近1000hm^2。1998年大面积推广新世纪等南方早熟梨套袋栽培技术,2000年梨黄粉蚜初见为害,2001年后扩展蔓延,为害程度加剧,发生面积约450hm^2,上升为梨树套袋栽培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4.
在我市的祁县、平遥等酥梨栽培区,梨黄粉蚜危害十分猖獗,严重影响了酥梨的套袋效果。笔者经几年的防治实践,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特总结如下。1 梨黄粉蚜生活习性及其危害特点梨黄粉蚜属同翅目根瘤蚜科,1a(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树皮裂缝越冬,翌年梨花开时孵化出若虫,以若虫和成虫在翘皮下嫩皮处吸食树液,7~9月危害果实,8~9月是其危害严重期,附着在萼洼果皮下吸食果汁,发生量大时,果面上形成堆堆黄粉,实则为该虫的成虫若虫和卵堆,被害果表面初为黄色稍凹陷的小斑,以后渐变褐至黑色,形成具龟裂的大黑疤,严重时果实腐烂脱落,采收较早时常会将…  相似文献   

5.
在我市的祁县、平遥等酥梨栽培区,梨黄粉蚜危害十分猖獗,严重影响了酥梨的套袋效果.笔者经几年的防治实践,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套袋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套袋是改善鸭梨外观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但套袋后诱发了梨黄粉蚜大发生,给梨主产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此于1996~1998年对套袋鸭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田间调查,提出了梨黄粉蚜的综合防治技术。1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梨黄粉蚜俗称黄粉虫,属同翅目...  相似文献   

7.
<正>套袋栽培是改善梨果外观品质、减少食心虫等病虫危害和降低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措施,但由于套袋前药剂防治不到位和套袋操作不当,以及套袋改变了果面微环境条件,易诱发梨黄粉蚜等害虫的大发生。受纸袋保护,入袋的黄粉蚜很难再通过药剂进行防治,因而极易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梨果套袋是改善梨果外观品质、减少病虫害和降低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措施。若果实套袋前病虫害防治不力、套袋操作不当,易引发袋内梨黄粉蚜发生。入袋的黄粉蚜受到纸袋的保护,用药剂防治效果差,常引起梨园大量落果,甚至绝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6.67hm。梨园套袋梨果黄粉蚜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了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石灰氮打破梨休眠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南方早熟梨蓬勃发展 ,2 0 0 1年全国早熟梨栽培面积达 1 6.4万 hm2 ,占全国梨总面积的 1 6%。广西栽培梨面积 1 .7万 hm2 ,早熟梨面积约 0 .5万 hm2。广西有着生产全国最早熟梨的气候优势 ,但也存在冬季低温不足难以满足一些优良品种休眠需要 ,造成早春梨不萌芽、萌芽迟 ,开花不整齐、死花芽、果树生长发育不良等现象 ,严重制约着我区早熟梨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 ,除选育低需冷量品种外 ,采用人工措施如化学调控、物理调控、寄接花芽等来弥补自然低温的不足 ,已成为许多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栽培温带果树时的研究方向。为了筛选一个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县早熟梨发展速度较快,面积达400hm^2。为实现梨树矮化抗风和优质栽培,在园里梨园(溪滩地,15hm^2)对翠冠梨进行了矮干整形、配方施肥、疏果套袋、病虫害优化防治和采后处理等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