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蕉组培苗培育出来后不能直接移栽于大田中,只能对组培苗进行逐步炼苗,使其逐渐适应新的环境.这种由瓶移入大田的炼苗过程称为香蕉组培苗的假植.假植是阻碍香蕉发展的技术难题.现将香蕉组培苗假植技术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香蕉产业进入了新的调整巩固、整体提升的阶段,主要体现在,香蕉种苗组织培养技术和高产稳产技术广泛应用,加工采收技术明显提高,香蕉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由于香蕉组培苗具有繁殖速度快、不带病毒、高产优质、生长成熟一致、性状稳定和便于运输等优点,所以目前生产上采用的香蕉种苗90%以上是组培苗.……  相似文献   

3.
香蕉组培苗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香蕉组培苗无土栽培的基质。[方法]以巴西品种香蕉组培苗为试材,以变质岩发育的砖红壤为基质栽培的香蕉组培苗为对照,采用椰糠、锯末、珍珠岩、河砂配制成14种不同的基质,测定各基质中香蕉组培苗的生长指标。[结果]生长105 d后,不同基质中组培苗的叶片数均可达到5片以上。其中,菇渣∶珍珠岩∶河砂=1∶1∶1(D2)基质中组培苗的叶片数最多,平均为6.1片。基质D2中组培苗的假茎最粗,是CK的135%。不同基质中香蕉组培苗的假茎均高于CK。其中,D2基质中组培苗的假茎最高,为12.33 cm,较CK高3.31 cm。各基质中香蕉组培苗最新展开叶的宽度均极显著高于CK。[结论]香蕉组培苗无土栽培基质的最佳配方为菇渣∶珍珠岩∶河砂按1∶1∶1。  相似文献   

4.
以培养获得的第6代香蕉不定芽为试验材料,以两种组培方式(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传统半固体培养基)培养香蕉组培苗,进行假植移栽后20、40、60 d,分别测定不同组培苗叶片的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比较两种组培方式对香蕉组培苗假植阶段的光合生理的影响,分析TIBs系统培养的香蕉组培苗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天数的增加,两种香蕉组培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逐渐增加,而胞间CO2浓度逐渐下降,其中以TIBs培养的香蕉组培苗表现较高;两种香蕉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POD活性均随移栽天数的延长而上升,均以TIBs方式培养的组培苗较高;叶片MDA含量随移栽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以传统培养苗表现较高。说明在移栽后60 d内,TIBs培养的香蕉组培苗光合作用、养分吸收能力及抗逆能力均优于传统半固体培养的组培苗,TIBs可作为香蕉组培苗快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香蕉组培苗假植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北是广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县,全县香蕉种植面积达13万多亩.为提高香蕉产品质量,该县每年均要进行1万亩以上的品种改造,选择高产、优质、高效的香蕉组培苗种植.香蕉组培苗具有品种纯正、适应性强、速生快长、同步苗群体一致、抽蕾齐一、提早成熟、蕉质好、产量高、不带病毒等特点.香蕉组培苗在移植大田时,应进行组培苗的假植,培育至组培苗有18张小叶时,再移植到大田种植,才能保证种植苗的成活率,保证幼苗生长健壮.其假植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使用香蕉过渡组培苗时间短、投资少、利润大。一般瓶苗每株0.35~0.45元,而过渡苗每株达1.0~1.5元。故提高过渡时期组培苗的成活率,是获得高回报的前提。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香蕉引种课题组经过五年的研究试验,找到了提高过渡时期香蕉组培苗成活率、使出苗整齐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绿芬威叶面肥为美国太平洋公司系列产品之一收稿日期:##81999-01-25香蕉组培苗生长速度快,当年种植可当年收获,不带病虫害,结果整齐,很受果农的欢迎,目前漳州市生产香蕉组培苗供不应求。为了加速香蕉组培苗苗期的生长,引进了绿芬威叶面肥(含KJ)34%,N7%,PzQ13%,Zn12.5%)。使用of%绿芬威1号喷施移植后的香蕉组培苗,大大加速了香蕉组培苗的生长速度,处理比对照提早15天左右达到了出售的标准(株高20ocm以上),也提高了香蕉组培苗的成活率(345%)。1材料与方法本试验采用漳州市农科所组培苗“漳选一号”,在漳州…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香蕉汁对金钗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金钗石斛无菌组培苗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的香蕉汁(0、10、20、30、40 g/L,其中0为对照组)对金钗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香蕉汁浓度为30 g/L时,金钗石斛组培苗生长速度最快,株高增长最明显,鲜重增加最多,根系粗壮发达,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结论]以30 g/L香蕉汁为培育金钗石斛组培苗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9.
香蕉种苗生产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优良品种组培苗的标准化和工厂化生产是香蕉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是香蕉种业产业化和香蕉产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目前,香蕉种苗生产过程中仍然存  相似文献   

10.
黑斑病是大棚香蕉(Musa)组培苗的一个重要病害.通过对其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的观察及致病性的测定,证明该病害由香蕉链格孢(Alternaria musae Bovr.et Bat.)真菌所致,并且该菌所引起的大棚香蕉组培苗病害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香蕉组培苗是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 ,通过工厂化大量繁殖出高纯度无病毒优良种苗 ,它与吸芽苗相比有许多优点 :一是繁殖系数高。香蕉组培苗能以工厂化的方式生产 ,满足大规模生产对良种的需求 ,有利于新品种的快速更新换代。二是纯度高 ,不带病毒。香蕉组培苗是采用健康无病毒的吸芽苗分离后脱毒培养而成 ,从而保证了种苗本身不带病毒 ,使得束顶病、花叶心腐病等毁灭性病害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三是速生高产。香蕉组培苗的繁殖材料选用了优良品种 ,因而种苗本身具备了优良的遗传基础 ,定植后在水肥充足的条…  相似文献   

12.
香蕉组培苗玻璃化现象成因之一——培养基pH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尤其在农业领域中的作用日益显著。香蕉组培苗生产是目前最成功的组织培养产业之一,而组培过程中出现的玻璃化(过度含水化)、褐变和菌类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1]。二十多年来,人们虽然对组培苗玻璃化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并得出影响玻璃苗的因素有激素水平、琼脂或卡拉胶用量、温度、光照等,但到目前尚未找到克服措施。本试验是通过测定培养基pH值,对香蕉玻璃苗进行研究,探讨香蕉组培苗玻璃化现象的成因和找出初步解决措施。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巴西、8818香蕉品种。1.2方法首先选取香蕉玻璃苗并将其分为好苗、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香蕉种植园快速增长,传统的香蕉种植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菲律宾作为主要的往中东地区出口高价值香蕉的东南亚国家,具有几十年香蕉规模化种植经验,文章详细介绍了菲律宾香蕉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组培苗的培育及管理、移栽管理、施肥管理、除草、植株管理、病虫害管理等,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温度和光照对香蕉组培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巴西"香蕉为材料,采用5×5希腊-拉丁方设计,研究了不同温度(16、19、22、25、28℃)和光照(1000、1500、3000、5000、8000 lx)对香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香蕉组培苗增殖和生根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光照对香蕉组培苗增殖和生根均无显著影响。温度在16~28℃之间,倍增率和生根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尤以25~28℃最适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热带农业》2006,(1):F0004
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是由广西农科院科技人员创办的股份制企业,专业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生产和推广,其中主导产品香蕉组培苗年产3000万株,是目前国内颇具规模的组培苗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6.
基于椰糠配比基质对香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巴西品种香蕉组培苗为材料,选用椰糠、玄武岩砖红壤土(简称泥土)、有机肥、河沙为基质,研究了16种不同配比基质对香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椰糠的加入有利于香蕉组培苗的生长,且利于香蕉组培苗提前出圃,最佳基质为处理8,即椰糠∶泥土∶有机肥∶河沙为2∶4∶0.05∶0(体积比),出圃时其假茎粗度、高度、新增叶叶长、新增叶叶宽、干物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7.4%、22.9%、42.7%、27.4%、30.9%,而且提高了幼苗的SPAD值.  相似文献   

17.
香蕉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健康、优质香蕉组培苗一、二级苗的培育技术,以促进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香蕉组培苗大田种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对海口市香蕉组培苗种植的气候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市场行情提出了高产高效定植时间,为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巴西蕉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香蕉组培苗生根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条件下,香蕉组培苗生根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叶数、根数、根长3项指标与培养天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对各温度不同光照的生根指标与天数关系的散点图进行线性回归,建立两者关系的相应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25、28、31℃条件下香蕉组培苗的叶、根发生所需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不同光照之间也几乎没有差异;应用本试验建立的3个数学模型对不同培养条件下的香蕉生根组培苗进行检验,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20.
香蕉大苗是指叶龄为13~15片的香蕉组培苗.与常规组培苗相比,种植香蕉大苗具有四大优点:一是前期生长快.香蕉大苗的根系较发达,早春定植初期抗寒能力强,生长比常规组培苗快,每月多长出1~2片青叶.二是发病率降低.香蕉花叶心腐病的发病高峰期为每年的4~5月,而春植大苗此时已有1 m多高,抗病能力较强,因此发病率比常规组培苗低.三是产量高.1998年东莞市望牛墩镇种蕉专业户陈沛祥种植香蕉大苗0.14 hm2,每667 m2 产量3 100 kg;1999年望牛墩镇种植香蕉大苗16.53 hm2, 平均每667 m2 产量3 015 kg, 产值5 117元,每667 m2纯收3 085元.四是安全无风险.春植香蕉大苗多于8月中旬抽蕾,10月下旬即在寒潮到来之前收获,能有效避过低温霜冻对香蕉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