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亚慢性铝暴露对雏鸡肝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慢性铝暴露可致机体内铝蓄积,从而对机体造成损伤.铝毒作用最主要的靶器官是神经系统,此外还可造成肝、血液、肾、骨、免疫等多组织的损伤[1].有研究表明,进入动物体内的铝能够很快在肝脏内蓄积并且抑制肝脏正常功能[2],但目前关于铝对肝脏结构和功能影响的报道甚少,且主要集中在试验动物鼠和兔上,在禽类尚未见研究报道.本试验通过连续腹腔注射固定体积不同浓度梯度三氯化铝法,建立不同程度雏鸡亚慢性铝中毒模型,通过对血清中肝功能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及肝脏组织学的观测,旨在探讨铝暴露对鸡肝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动物的肝脏和胆管中,引起动物肝脏、胆管损伤,严重者可引起动物死亡,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本文对就肝片吸虫病的发生、症状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养禽生产中,肝脏疾病越来越多,究其病因主要有弯曲杆菌引起的弧菌性肝炎和组织滴虫引起的盲肠肝炎。另外,由于肝脏是机体对外源性毒物的主要解毒器官,在机体抵抗力降低、代谢功能紊乱时,亦常常引起肝脏继发病症。为了满足生产所需,现研制了龙白泄肝消痛散(肝益欣),为了观察其  相似文献   

4.
胆汁酸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梅 《饲料广角》2014,(14):42-43
<正>当前动物饲料中脂肪的添加量相对较高,而动物机体不能分泌足够的胆汁,有效分解脂肪;另外,大量的脂肪也增加了动物机体尤其是肝脏的负担,肝细胞容易受到损伤,会出现脂肪肝、肝炎等症状,抑制肝脏分泌胆汁的能力,导致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动物饲料中添加胆汁酸会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减轻肝脏的负担,对维护机体正常能量代谢有重要作用。达到保肝护胆的作用。1胆汁酸的种类通常,胆汁中的胆汁酸(bile acid)按结构可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5.
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寄生虫病,它主要寄生在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隐性感染,以营养障碍症为主要特征,消瘦,体重下降。症状表现因感染程度、机体抵抗力、年龄、饲养管理条件等不同而异,资料显示一般羊只约有50条感染时就会出现明显症状,幼羊轻度感染即表现症状。  相似文献   

6.
QFM合剂麻醉对犬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脏作为机体最重要的生命器官 ,参与麻醉药品的代射与解毒过程 ,由于药品的直接刺激和代射过程的中产物对肝脏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肝脏功能不同程度的改变将直接导致与其相关的酶活性的改变 ,因此 ,检查相关酶的活性可以评价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同样可以评价麻醉药品对肝功能的影响程度。本试验就是通过监测麻醉前后 GOT、GPT、AKP的活性来评价 QFM合剂对犬肝功能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 本试验选择京巴杂种犬 7只 ,年龄6~ 1 2月 ,体重 3.3~ 7.1 kg,经临床和实验室检验为健康 ,整个试验过程中饲养管理条件保持一…  相似文献   

7.
氧化应激的产生及其对畜禽肝脏功能的影响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畜牧业规模化生产中,养殖环境、饲粮构成、饲养方式等诸多因素变化可诱发畜禽产生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对畜禽的肝脏功能有负面作用,危害畜禽健康和生产。机体发生氧化应激时,大量的氧自由基在肝细胞内蓄积,通过损伤生物大分子物质、破坏肝细胞结构、影响细胞器功能、诱发肝细胞凋亡等,对肝脏造成严重损伤,并引发多种肝脏疾病。本文从机体氧化应激产生、氧化应激对肝脏功能的影响以及氧化应激影响肝脏功能的可能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缓解氧化应激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在长期抗生素治疗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细菌内毒素,导致动物患有毒素血症,使机体出现发热、白细胞减少、肝脏损伤等症状,增加疾病治疗难度。中药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功效。笔者探讨白头翁对细菌内毒素是否具有拮抗作用,为用中药辅助治疗内毒素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动物的肝脏和胆管中,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本文就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肝片吸虫病是反刍动物,尤其是羊、牛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许多其他家畜和野生动物也可感染此病。肝片吸虫成虫常寄生于终末宿主的肝脏、胆管,幼虫和成虫引起肝和胆管的损伤,严重感染时  相似文献   

10.
综合论述了稀土元素在机体肝脏的蓄积性及其毒性效应,分析了稀土农业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危害。稀土元素被长期低剂量摄入,可在肝脏中蓄积,导致肝脏形态和病理组织变化、肝细胞损伤、肝代谢紊乱引起脂肪肝;高于2 mg.kg-1剂量的农用稀土(常乐)仍能通过胎盘屏障引起肝细胞和发育中的红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11.
硒是动物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能够分解动物体内由于生物氧化产生的剧毒过氧化物,保护细胞及亚细胞结构的脂质膜免受破坏,同时又是体内多种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对动物机体抗氧化、抗应激、提高免疫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补硒能防治动物肝脏疾病,保障机体健康,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当动物体内缺硒或供给不足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导致过氧化物分解,在体内起毒害作用,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维生素E影响动物的生殖功能,可使垂体前叶促性腺分泌细胞兴奋、分泌增加,维持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2.
营养物质是动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以往人们只考虑满足动物机体生长、产蛋、产肉、泌乳和繁殖等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而忽略了动物抵抗疾病,产生免疫反应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营养缺乏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动物机体免疫组织和免疫器官的损伤,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可见,动物日粮营养水平对动物机体免疫机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营养物质是动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以往人们只考虑满足动物机体生长、产蛋、产肉、泌乳和繁殖等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而忽略了动物抵抗疾病,产生免疫反应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营养缺乏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动物机体免疫组织和免疫器官的损伤,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可见,动物日粮营养水平对动物机体免疫机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肝脏是动物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和重要的免疫组织,肝脏健康是保证家禽正常生产的前提。女贞子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功能,特别是其护肝作用显著。齐墩果酸是女贞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临床上被用于护肝、抗炎、治疗急性肝炎等。本文主要探讨肝脏损伤在家禽生产中的危害及女贞子改善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为女贞子在家禽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稀土元素的肝脏蓄积性及毒性危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论述了稀土元素在机体肝脏的蓄积性及其毒性效应,分析了稀土农业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危害.稀土元素被长期低剂量摄入,可在肝脏中蓄积,导致肝脏形态和病理组织变化、肝细胞损伤、肝代谢紊乱引起脂肪肝;高于2 mg·kg-1剂量的农用稀土(常乐)仍能通过胎盘屏障引起肝细胞和发育中的红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16.
外源核苷酸对动物的营养作用和在养猪生产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苷酸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人和动物能从头合成核苷酸,在机体迅速生长或动物受到免疫挑战时,一些器官,组织内源合成的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对于动物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胃肠道发育、肝功能、脂代谢等有重要影响。在猪日粮中添加核苷酸可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改善肉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病因分析 急性出血性贫血是因为血管,特别是动脉管被破坏,使机体发生严重出血之后,血库及造血器官又不能代偿时所发生的贫血。动物因为外伤或外科手术时血管壁受损,动脉管发生大出血后,机体血液丧失过多。如家畜鼻腔、喉及肺受到损伤而出血,牛皱胃溃疡和猪胃出血,公畜去势止血不良引起血管断端出血,母畜分娩时损伤产道和发生于某些部位的肿瘤等引起长期大量出血。内脏器官受到损伤引起的内出血,特别是作为血库的肝和脾破裂时严重出血。奶牛在放牧时,曾出现过因为意外跌倒而引起脾破裂,导致奶牛内出血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8.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作为黄曲霉主要的代谢产物之一,进入动物体内后主要影响动物的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是霉菌毒素中主要的致病致癌物质。AFB1代谢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中,肝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酶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s)是动物体内参与多种药物及毒物代谢的主要酶类。细胞色素酶P3A4(cytochrome P3A4,CYP3A4)是CYP450s的同工酶,主要参与肝脏内AFB1的代谢。进入动物机体内的AFB1经CYP3A4代谢的产物一部分与DNA、RNA结合产生致毒效应;另一部分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等作用下进入血液和尿液,发生解毒效应。在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对于缓解AFB1的毒性有良好效果。饲料中添加一些天然物质或化学成分可以适当抑制肝脏内CYP3A4的活性,对于研究AFB1对机体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为开发新的饲料添加剂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大肠杆菌作为肠道内的常见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致病性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中菌毛、毒素、外膜蛋白是其产生致病性的主要因素~([1])。有试验证明,动物体内的大肠杆菌内毒素可以激活Kupffer细胞与其他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及其他炎症介质,导致远处器官损伤;内毒素对患病动物心脏、肝脏均有损伤作用,会出现明显的心包炎和肝周炎。例如,心肌可见淤血、凝固性坏死及心脏表面  相似文献   

20.
通过犬的剖腹产手术,观察在不同麻醉方法下,犬手术期的血浆皮质醇的动态变化,来探讨不同麻醉方法下犬剖腹产术对机体的内在损伤及机体恢复情况的影响。试验将杂种宠物母犬分为自然分娩对照组和3个麻醉组。结果表明,846合剂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在各时期均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和联合麻醉组(P<0.05);联合麻醉组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仅在T3时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在手术的其他时期都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联合麻醉组可以有效缓解手术创伤应激引起的血浆皮质醇过度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