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正>松梢螟又名微红梢斑螟,是危害油松枝梢和球果的主要害虫。也危害华山松、樟子松、马尾松、黑松、雪松等。该虫在北京、河北、辽宁等地均有发生,以幼虫钻蛀寄主主梢和幼树枝干进行危害,尤其喜欢蛀食顶梢,造成枝梢枯萎干折,此外,该虫可蛀食球果,影响林木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2.
松实小卷蛾是蛀食多种松树嫩梢、球果的重要害虫。此虫每年发生4代,以蛹在被害球果梢内越冬,第1代幼虫危害蛀食当年抽出的芽梢,使芽梢弯曲呈钩状而逐渐枯死,第2代以后的幼虫将转移危害2年生球果。  相似文献   

3.
柳杉果梢银蛾系一昆虫新种,是柳杉球果和枝梢的主要害虫,致使新梢枯死,种子产量受到严重影响。该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的枝梢和球果中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活动并化蛹,3月中旬出现成虫。卵产于球果、针叶或嫩枝上。每雌蛾可产卵8~28粒。幼虫孵化后大多先蛀食球果,9月下旬开始转移至当年嫩梢上危害,11月中旬开始越冬。采用人工摘除球果或被害枯梢和氧化乐果原液打孔注射防治均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龙眼蒂蛀虫是荔枝、龙眼的主要果蛀害虫之一。该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果实,造成大量落果;也可蛀食花穗和嫩梢、幼叶,造成落花枯梢等。据调查,龙眼蒂蛀虫在惠安县各乡镇龙眼果场发生严重,重发年份常造成"十果九蛀",对龙眼的产量和质量均造成较大损失。由于幼虫孵化后直接从卵壳底钻入植株组织蛀食为害,隐蔽性强,防治困难。选择最佳防治适期及时进行防治,成为控制该虫危害的关键工作。  相似文献   

5.
白杨准透翅蛾为延边地区杨树人工林的重要蛀干害虫,也是吉林省林业检疫有害生物。该虫在延边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所蛀的坑道内越冬。于6月上旬开始侵入杨树茎干内蛀食,形成瘤状虫瘿,造成大片的林木枯梢或枯死。可通过保护和利用天敌,苗木检疫,应用透翅蛾的性引诱剂,人工捕杀、修剪虫瘿和化学防治的方法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6,(5):159-160
为详细掌握马鞍山林场国外松的主要病虫害,我们进行了3年的连续调查,结果表明:主要病虫害有:马尾松毛虫、松实小卷蛾、微红梢斑螟、果梢斑螟、桃蛀螟、松茸毒蛾、思茅松毛虫、落叶病、枯梢病等,其中危害最大的为松实小卷蛾;微红梢斑螟;果梢斑螟三种嫩梢及球果害虫,为有效地控制三种害虫对国外松的危害,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便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松果梢斑螟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果梢斑螟又名油松球果螟。有关记录该虫的文献中,其分布在黑龙江省及寄主为樟子松还未见报道。作者于1989年6月 ̄1994年6月与龙江县错海林场合作,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初步摸清了该虫的危害情况、生活史、习性和防治方法。该虫主要危害樟子松当年新嫩梢,幼虫钻蛀枝梢髓部、蛀空枝梢、极易风折。其危害严重,分布面积广,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樟子松人工林重要的蛀梢害虫。  相似文献   

8.
正松梢螟又名松梢斑螟,主要为害马尾松、油松、黑松、华山松等树木松梢,造成枯梢,尤以幼龄苗木顶梢受害最重,影响苗木的生长,降低木材利用价值和绿化观赏效果。一年两代,以幼虫在被害枝梢的蛀道内或在球果、枝条基部的伤口内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初越冬幼虫开始在被害梢内继续向下蛀食,一部分转移为害新梢。5月上旬幼虫陆续老熟,在被害梢内作茧化蛹。5月下旬羽化。产卵于嫩针  相似文献   

9.
松果梢斑螟又名球果螟,是东北林区常见的林木害虫,主要危害落叶松、樟子松、红松、云杉等球果及嫩梢,导致球果畸形扭曲、干缩枯死,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和种子产量。简述了松果梢斑螟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油松球果害虫的危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松球果生命表的研究表明 ,油松球果小卷蛾和松果梢斑螟是两种主要的油松球果害虫 ,其发生危害主要集中在 5 ,6两月。根据油松生殖生长的特点 ,对两种球果害虫随树龄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树龄的增加 ,油松结实量增加 ,雄花序增多 ,但由于松果梢斑螟的发生和危害与雄花序的多少直接相关 ,松果梢斑螟的虫量增大 ,危害加重 ;在同一林龄中 ,有少雄、中雄和多雄树之别 ,松果梢斑螟的虫量随之变化 ;每果内松果梢斑螟的幼虫数随树龄和雄梢率的增加而增加 ,而每果内油松球果小卷蛾的幼虫数随树龄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1.
黄须球小蠹又名小蠹虫,属鞘翅目小蠹科动物,在大部分核桃产区都有发生. 主要危害状 以成虫和幼虫危害核桃树枝梢和芽,危害严重时整枝或整棵芽均被蛀食,造成枝条枯死.成虫和幼虫均可在枝条中蛀食,成虫多在枝条内蛀一长16~46毫米的纵向隧道,幼虫便沿此隧道向两侧蛀食,与成虫隧道呈"非"字形排列.该虫常与核桃小吉丁虫、举肢蛾同时危害,严重影响核桃结果和生长发育,会加速核桃枝梢和芽的枯死.  相似文献   

12.
云南切梢小蠹为云南松的重要蛀干害虫,本文通过在贵州盘县开展云南切梢小蠹的危害及防治研究,首次报道云南切梢小蠹在盘县的分布、生活史、危害等特征及防治措施,为该虫的防治研究提供重要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3.
云南切梢小蠹为云南松的重要蛀干害虫,本文通过在贵州盘县开展云南切梢小蠹的危害及防治研究,总结了云南切梢小蠹在盘县的分布、生活史、危害等特征及防治措施,为该虫的防治研究提供重要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4.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国芳  肖敏 《农村科技》2006,(12):33-33
梨小食心虫俗称食心虫、折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该虫危害寄主比较广泛,但主要寄主为杏、梨、桃、巴旦杏,危害重的蛀果率达到50%,严重影响果实商品率。一、危害症状该虫蛀食果实但不食种子,果皮上蛀孔周围变黑疤,一般一果一虫。在桃园内,幼虫先钻蛀桃树新梢,枝条被害后切断了树体养分通道,致使枝条枯死,大量折梢、枯梢后蛀食果实。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毫米,全体黑褐色,无光泽,前翅前缘约有10组白色斜纹,近边缘有10个小黑点,中室端部有1个小白点,后翅黑褐色,前缘黄白色。卵:长约0.5毫米,扁椭圆形,白色半透明。  相似文献   

15.
松梢螟在宁夏每年发生2代,卵散产在被害枝梢枯黄针叶的凹槽处,以幼虫在被害枯梢及球果中越冬,部分幼虫在枝干伤口皮下越冬.越冬幼虫于第二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高峰不显著,有世代重迭现象,在被害梢内继续蛀食,能够蛀食到2a生枝条内或转枝转条取食.松梢螟的发生与保护区的温度、湿度、降雨量、林龄、郁闭度等均有一定的关系.该文阐述了松梢螟的分布、寄主及危害,以及生物学特性、特征及生活习性,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荔枝蒂蛀虫遍布我国各荔枝主产区,印度、泰国、南非等亦有分布.荔枝蒂蛀虫是荔枝的重要害虫,该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果实为害,造成大量落果或造成"粪果",亦可蛀食花穗和嫩梢幼叶,造成落花、枯梢等.  相似文献   

17.
青阳天牛属于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又名青杨楔天牛、杨枝天牛。青杨天牛是危害杨树的一种危险性害虫。该虫先以幼虫在皮下蛀食,后钻入木质部危害,蛀道可达树木髓心部,主要危害杨树、椴树等树种。由于该虫属蛀干害虫,它隐蔽性强,在防治上极为困难,所以一但杨树发生青杨天牛危害,若治理不及时,可快速造成大面积蔓延,将对杨树林木造成毁灭性危害。  相似文献   

18.
2005-2207年对青海省坎布拉森林公园天然油松(P.tabulaeformis)林有害生物--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 Hartig)进行了观察及危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虫1年1代,具有梢转干和干转梢习性,4月15日左右为越冬代成虫转梢危害始期,5月5日左右为越冬代成虫梢转干危害始期,7月中旬为当年羽化成虫干转梢危害始期, 9月初为羽化成虫梢转干危害盛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Ratzeburg))在藏东南高山松上的生物学特性,为监测和防治该害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藏东南选择4块有代表性的高山松林进行野外观察,每7 d从观察林地采集5个有虫球果于室内解剖,测量其中的赤松梢斑螟幼虫形态指标;然后将赤松梢斑螟幼虫饲养在室外水培枝高山松球果中,观察其取食、结茧、羽化、交配、产卵、孵化、越冬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赤松梢斑螟成虫雌雄同型,体长13~17 mm,翅展23~28 mm;老熟幼虫体长约12 mm,头宽约2.5 mm,头部黑褐色、有光泽;初龄幼虫乳白色,后渐变为淡红色,腹足趾钩单序环式,臀足趾钩双序缺环式;卵呈卵圆形,黄白色;蛹体长约13 mm,宽约3.5 mm,尾部有6根臀棘。赤松梢斑螟在藏东南高山松上1年发生1代,以幼虫危害高山松当年生球果并以幼虫越冬,幼虫期约300 d、5龄,蛹期约40 d,成虫期约8 d,卵期约10 d。赤松梢斑螟成虫多数白天上午羽化,次日傍晚交尾,交尾时间长达6~9 h,幼虫一果一虫,无转移危害现象;被害球果畸形,结实不良。【结论】赤松梢斑螟危害高山松球果,成虫和卵阶段在球果外,幼虫和蛹阶段在球果内,有较强隐蔽性。每年6-7月是防治赤松梢斑螟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20.
松果梢斑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 Ragonot)隶于鳞翅目、螟蛾科、斑螟亚科。此虫在浙江省天台县华顶山林场危害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的嫩梢和球果,致使新梢枯萎,种子产量受到严重影响。此虫在天台1年1代;以2龄幼虫越冬;成虫6月下旬开始羽化,7月中旬~8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有较强趋光性;每一雌蛾平均产卵61粒,雌雄性比1∶1;幼虫7月中旬开始孵化;5龄幼虫食量较大,反应敏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