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小麦种子繁育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小麦繁种的任务主要是保证小麦生产所需足够的种子,种性不退化,种子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为此,我国制定了三圃制小麦原种生产技术规程,以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能较长时间地应用于生产。小麦简化繁种是产权单位从育种专家手里获取种子繁育出原种,再用原种生产出大田用种。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在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中,结合种子工作实践,研究总结出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并根据各类农作物遗传变异特点和良种繁育方式的不同,归纳为四种不同应用模式。该程序使原种生产周期缩短两年,并能从根本上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和纯度,还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工、节约种源、减少世代之功效。有利于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和种子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小麦品种在推广过程中,会不断产生遗传普通和混杂现象,使其种性退化失去原有的生产性能这个问题,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提出了一种改良小麦原种繁良法——穗行穗系原种繁育法。并且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繁育程序和繁育规程,以便与同行讨论商榷。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农作物良种繁育技术不断改进。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是以群体遗传学为理论基础,按繁种世代高低和程序分为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和良种等四级,属于重复繁殖技术路红,能确保种性和纯度,实现质量标准化;操作简便、经济省工、缩短生产年限;节省种源,便于低世代贮藏分期利用;减少繁种世代,延长使用年限;有利“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子产业;有利与国际接轨和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5.
家蚕品种的种性维持,是指蚕品种固有的优良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在繁育过程中的延续。当前桑蚕种的繁育制度是3级繁育4级制种。原原种培育既要为蚕种良繁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原原种,同时也要选留母种继代,因而也担负蚕种的种性维持工作。蚕品种的种性能否保持,关系到该品种能否在蚕丝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及其使用寿命的长短。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育成的水稻品种繁育方法都是采取三级良种繁育制度,即原原种、原种、生产一级种。原原种由育种者繁育,原种由本所试验场繁育,生产一级种由本所繁种基地繁育。多年来一直是坚持这样的良种繁育制度,津稻1187育成后同样采取上述繁育制度。一、原原种的繁育(一)津稻1187于1979年育成,当年的稳定系全部收获,测产后保存在干燥器里,根据试验和繁种需要每年取出一定数量供试验和繁种用。当保存的种子少了就放在一个  相似文献   

7.
选优提纯、繁育原种就是从优良品种中选出具有原品种优良特征特性的典型植株,不断地繁育出纯度高、质量好的种子,用以定期更新生产上利用的普通种子。繁育原种是良种繁育体系中最基本的环节,是保证品种纯度和种性,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一项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和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步伐的加快,多年来小麦原种生产上采用的“三圃制”生产技术规程存在着繁育周期长、种性易偏移、操作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等局限性,易造成生产与销售脱节,三、四年后生产出的原种有的已进入淘汰期,造成生产上的浪费。为此,从1999年起,我市对豫麦41号、豫麦49号、豫麦58号、周麦H号等小麦推广品种的原种生产采用了“一圃制”的技术程序。实践表明,此种力一法是保持品种优良特征特性、加快小麦新品种原种生产速度、提高新品种繁殖系数、增加种子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加速了我市小麦种子产业…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繁育高质量的亲本自交系种子,在自交系繁育的全过程,必须建立规范的繁育程序。玉米自交系种子分为四级,即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和制种田用亲本,其繁制生产程序为:育种家种子(套繁)-原种(穗系鉴定)-良种(混繁)-生产制种田用亲本,以3~4个世代为一循环周期。一般从育种家种子开始进行田间单株套袋繁制生产原种;用原种穗系套袋自交或姊妹交,淘汰不具备典型性状的穗系后获得良种;用良种选择合适隔离区混繁来生产制种田用亲  相似文献   

10.
刘宜贵 《上海农业科技》2011,(2):36+38-36,38
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国有农场稻麦种子原种化生产,笔者介绍了具有统一规范优势的川东农场稻麦种子原种化生产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原种繁育对象的筛选确立/原种生产技术路线和繁种田栽培管理.以供广大国有农场繁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小麦良种繁育中提出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可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纯度和种性,经济简便,减少世代,延长使用年限;“育、繁、推”联合体,在良种繁育推广中能发挥各方优势,形成了合力。  相似文献   

12.
赵晓 《河南农业》2014,(11):9-10
<正>目前,桑蚕的繁育制度是3级饲养,4级制种。即在饲养原原母种时择优选留母种,同时生产原原种,饲养原原种生产原种,饲养原种生产普通种。原种繁育,担负着繁育良种、保护种性、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良性状,确保质量,逐步改善存在的不良形状。原种繁育是家蚕良种繁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选择是保持和提高原种种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是目前国内外解决马铃薯病毒型种性退化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用脱毒马铃薯作种薯可增产30%以上。将脱毒苗在网棚定植,严格控制病毒再侵染的栽培管理,生产出高质量的脱毒原原种的过程,是由繁苗阶段转入繁薯阶段的重要环节,也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的一个关键性技术环节。原原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生产用马铃薯脱毒种薯的质量。本文将多年指导生产实践当中总结出的一套马铃薯网棚原原种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良种繁育任务,一是加速繁育种子,二是保持良种的种性。按国家标准局批准的作物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繁育作物原种一般采取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三年三圃制。自1987年我场被定为省级种子基地后,小麦的提纯复壮一般采用穗行圃和原种圃二年二圃制。这样生产原种的周期缩短,速度加快。1988年我场收获穗行圃556亩,除选部分优行进入穗系圃外,大部分经选择后进入原种圃。这样1989年收获原种圃1万亩,穗系圃559亩,穗行圃579亩。在二年中原种生产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增加了效益。但  相似文献   

15.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及体制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小麦良种繁育中提出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可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纯度和种性,经济简便,减少世代,延长使用年限。“育、繁、推”联合体在良种繁育推广中能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6.
李兰珍 《农村科技》2007,(12):15-15
任何一个良种,都不会永久地保持其优良的种性,在生产应用过程中,由于机械混杂、生物混杂和环境条件的影响,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混杂退化现象.为防止良种混杂混化,稳定与提高种性,使良种在生产中充分发挥增产作用,应建立建全良种繁育体系与良种更换制度,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种子.自1973年以来,我站采用三圃制(穗行圃、行系圃、原种圃)生产正规的小麦原种,小麦产量逐年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种子繁育是小麦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我国现行小麦种子繁育程序包括三圃制、二圃制、一圃制、四级种子生产、株系循环选择、一圃三级种子生产等六种。为了适应现代小麦产业化的需要,在分析现有种子繁育程序的基础上,根据小麦遗传特征,提出小麦种子繁育的一般原则和通用程序,供小麦育种、繁种、推广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健全小麦原种生产基地的管理规范化,提高小麦原种产量及质量,总结了小麦基地原种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包括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和田间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2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仍采用“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的蚕种繁育制度。原原种的繁育既要选留原原母种进行继代,又要为生产原种提供亲本材料。因此,选原种工作担负着种性保持及繁育良种的双重任务,而种性保持又是良种繁育的基础。在选原种工作中,应用正确的方法和措施,保持品种原来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20.
一、播种 1.选择种源为确保优良品种的种性,要用母株繁的原种(或自交系)作为繁殖生产种的种源,确保种子无霉变、无虫害,发芽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