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黄独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对黄独胚性愈伤组织冻后黑暗培养的时间进行探讨,并对冻后黑暗培养胚性愈伤组织的显微结构及其再生植株进行半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后,黑暗培养1~5 d,黄独胚性愈伤组织的冻后成活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超过5 d,成活率显著下降。半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冻后黄独胚性愈伤组织直接置于光周期下培养,会造成细胞排列疏松,局部出现较大的细胞空隙;而经黑暗培养后再置于光周期下培养,细胞排列较为紧密,细胞空隙较小。经半薄切片观察,黄独冻后黑暗培养胚性愈伤组织再生植株与常温继代再生植株相比较,根、茎、叶结构无显著差异,叶肉细胞的平均叶绿体数量也无显著差异。因此,冻后黑暗培养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胚性愈伤组织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且其再生植株无形态学变异。  相似文献   

2.
葡萄风信子体细胞胚再生体系的建立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葡萄风信子体细胞胚再生体系,通过外部形态判断愈伤组织的类型,并探索胚性愈伤组织对头孢霉素和潮霉素的敏感性。【方法】以多年生葡萄风信子‘蓝穗’的盛花期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筛选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时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及配比;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愈伤组织内部的细胞结构,诱导具有胚性的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进而获得再生植株;在培养基中加入头孢霉素或潮霉素,观察2种抗生素对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葡萄风信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mg/L 2,4-D+0.1mg/L TDZ,在该培养基上诱导率高达100%。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外观质地紧密、节状或块状的愈伤组织为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不含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形成体细胞胚,在光照条件下体细胞胚伸长并生根,最后形成成熟小鳞茎。头孢霉素质量浓度超过500mg/L时,葡萄风信子胚性愈伤组织的生长和体细胞胚的发生受到强烈抑制;引起胚性愈伤组织褐变的潮霉素临界质量浓度为90mg/L。【结论】建立了葡萄风信子体细胞胚再生体系,90mg/L潮霉素可作为区分转化与非转化葡萄风信子胚性愈伤组织的有效选择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离克隆桃(Prunus persica L.)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类受体蛋白激酶(somatic embryogenesis receptor-like kinases,SERKs)基因SERK2 ,检测其在不同状态桃愈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SERK2 与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关系,为揭示组织培养困难树种桃胚性愈伤组织产生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同源克隆法获得PpSERK2 的cDNA全长序列,运用TMPred、DNAMAN和MEGA 5.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以‘秋蜜红’花药为外植体,接种至添加2.0 mg·L -1 6-BA和1.0 mg·L -1 2,4-D的NN69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将获得的不同状态愈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并进行组织细胞学观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PpSERK2 在4种不同状态愈伤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分析。 【结果】 克隆获得‘秋蜜红’PpSERK2 的cDNA全长序列1 881 bp,编码626个氨基酸,其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68.99 kD,理论等电点为5.38,具有完整的SERK蛋白的保守结构域,与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等物种的同源性为67.88%—92.71%,且与秘鲁番茄(Solanum peruvianu )和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的相似性最高。在与其他物种的SERK蛋白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PpSERK2与SpSERK1、CitSERK1和PsSERK2等聚在一起,与同源性比对结果一致。以‘秋蜜红’花药为外植体诱导获得4种不同状态的愈伤组织,组织细胞学观察发现黄色疏松状(球形胚出现)、绿色紧实状(心形胚出现)和浅黄色透明状(尚未完全形成的鱼雷形胚结构出现)的3种状态的愈伤组织细胞小、排列紧密;而黄白色水渍状愈伤组织细胞体积大、排列不规则,细胞质稀且染色浅。根据形态学和组织学的鉴定结果,可知黄色疏松状、绿色紧实状和浅黄色透明状的3种状态的愈伤组织均为胚性愈伤组织,而黄白色水渍状愈伤组织为非胚性愈伤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PpSERK2 在‘秋蜜红’3种状态的胚性愈伤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且在3种胚性愈伤组织中的表达量有差异,其中在黄色疏松状愈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绿色紧实状次之,浅黄色透明状中最低。【结论】 克隆获得PpSERK2 的cDNA全长序列,其在3种状态的胚性愈伤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且在黄色疏松状胚性愈伤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pSERK2 在桃体细胞胚发育的早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荔枝、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石蜡切片观察荔枝、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结构和胚性细胞分裂生长的方式 .结果表明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中具有旺盛分裂能力和再生能力的胚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外缘 ,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生长为单细胞外起源 ;而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胚性细胞大多处于内部 ,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生长为内起源 .还对荔枝、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应用于遗传转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甘草花丝通过离体培养,在MS培养基上形成无结构的愈伤组织。通过调整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配比,使其由无结构的愈伤组织转化为胚性愈伤组织,进而发育成完整的体细胞胚。胚胎学观察表明,由体细胞胚发育成的小植株,其最初的来源是单个细胞。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适合转基因的甘蔗胚性愈伤组织,我们在不同外植体浸泡时间、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环境以及不同的采样时间等对甘蔗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MS培养液浸泡外植体20 min能减轻培养过程中褐变的影响;MS+3.0 mg/L 2.4-D的培养基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在暗环境中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整齐生长;在8月份的采样,培养材料褐变程度较小,胚性愈伤的诱导率及生长率均较高.在培养过程中会出现表型各异的愈伤组织,经染色后制成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从细胞学角度为甘蔗转基因寻找合适的受体.结果表明,乳白色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大,分生能力强,是甘蔗转基因愈伤组织受体材料中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试验通过扫描电镜对亚麻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不定根和不定芽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以子叶或者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的初始愈伤组织表面都较质密,细胞之间排列紧密没有空隙;胚性愈伤组织表面较光滑,细胞形状较规则,细胞形成团粒结构,形成团粒的细胞之间结合紧密,团粒与团粒之间结合松散,可观察到大的空隙。非胚性和褐化愈伤组织细胞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表面形状不规则,有较多的覆盖物。不定根和不定芽表面有表皮毛。  相似文献   

8.
柑桔愈伤组织保存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24份柑桔胚性愈伤组织的保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种和品种的柑桔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周期和适宜的保存培养基有所不同。通过检查保存13年的锦橙胚性愈伤组织的染色体数,发现99%以上的细胞染色体数没有变异,通过胚状体途径再生的锦橙植株形态,倍性也没有变异。  相似文献   

9.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对 4 3个基因型的未熟幼胚进行离体培养 ,研究不同基因型对离体培养的反应 ,不同质量浓度 2 ,4 D对胚性愈伤组织百分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的再生苗率 .结果表明 ,自交系A188,87 1、郑 2 2、综 3、综 31和掖 4 78以及它们的杂交种产生了胚性愈伤组织 ;继代过程中 ,2 ,4 D质量浓度降至 1mg·L-1提高了胚性愈伤组织百分率 ;4 3个基因型中仅部分基因型再生了植株 ,基因型是能否再生植株的主要因素 ,培养基成分也影响再生苗率 ,改良MS成分和低浓度的激动素有利于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10.
裸燕麦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植株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近年来,离体培养材料主要有花萼原基、子房、幼穗.种胚、颖片和花药等部分。各研究大多是用某种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进而获得再生植株。而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比较、胚性愈伤组织状态的调控、以及再生植株后代变异性状选择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附加不同浓度NAA,6—BA的MS培养基上对杜仲的下胚轴和子叶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并获得两类不同的愈伤组织,一类是白色的结构松散的非胚性愈伤组织,虽然能继代培养,但在附加较高浓度的6─BA的MS培养基上都不能再生植株;另一类是黄绿色的结构紧密的有颗粒状突起的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适量的6—BA的MS培养基上能较容易再生小植株。实验表明,杜仲的下胚轴和子叶在附加1.0mg/LNAA和1.0mg/L6—BA的MS培养基上能100%诱导成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0.5mg/LNAA和2.5mg/L6—BA的MS培养基上培养,植株再生频率高达92%;小植株转移到附加1.5mg/L的IBA的1/2MS培养基上,15d左右长出较粗的根。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油幼胚为材料,研究外植体大小、低温处理、基本培养基类型、碳源、培养基中的2,4-D浓度、AgNO3的添加与否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长轴为5~7.9 mm低温处理18 h的幼胚,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使用山梨醇(浓度为3%)为碳源、含氮量低的WPM培养基,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优于蔗糖为碳源、含氮量高的MS培养基;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2,4-D浓度为2.0 mg/L,培养基中附加5.0 mg/L AgNO3有助于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  相似文献   

13.
(木奈)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以油(木奈)幼胚为材料,研究外植体大小、低温处理、基本培养基类型、碳源、培养基中的2,4-D浓度、AgNO3的添加与否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长轴为5—7.9mm低温处理18h的幼胚,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使用山梨醇(浓度为3%)为碳源、含氮量低的WPM培养基,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优于蔗糖为碳源、含氮量高的MS培养基;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2,4-D浓度为2.0mg/L,培养基中附加5.0mg/LAgNO3有助于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  相似文献   

14.
玉米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促进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来源于13个基因型的玉米幼胚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愈伤组织经震荡洗脱、吸湿干燥处理后进行植株再生和直接进行植株再生3种处理在植株再生率、再生进程和愈伤组织生根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在植株再生前经过48h震荡洗脱加48h吸湿干燥处理、或仅进行48h吸湿干燥处理均可以普遍提高植株再生苗率,加快植株再生进程,但易发生愈伤组织先生根现象.震荡洗脱加干燥处理可以更快促进植株再生.各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在植株再生率、植株再生进度和愈伤组织生根的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甘蔗幼嫩叶鞘为外植体,经多种培养基诱导出愈伤组织,选择产愈率较高的三种培养基继代,对增殖效果较好的培养基再次进行不同蔗糖浓度梯度的增愈试验。结果表明,低蔗糖浓度(1.5%)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发育,组织块质量好.产愈量和产胚量高;高浓度则不利于愈伤组织增殖。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was to find the regularity in the hereditary variation for the main culturing characters of the immature embryo culture in maize. Two kinds of inbred-line, R18-599 (red) with very excellent embryo culturing capacity and R15 with very poor embryo culturing capacity, were used as P1 and P2 for obtaining six generations. By culturing immature embryos of the six generations, four culturing characters, namely embryonic callus induction efficiency, nonembryonic callus induction efficiency, cloning ability of the embryonic callus, and number of regenerating plant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general mean analysis and generation joint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bryonic callus induction efficiency accorded with two major additive-dominance-epistatic genes and polygene-mixed additive-dominance-epistatic inheritance model. The in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nonembryonic callus accorded with two major additive-dominance-epistatic genes. The number of regenerating plants accorded with one major gene and polygene-mixed additive-dominance inheritance model. The cloning ability of the embryo callus accorded with two major genes and polygene-mixed inheritance model, whereas the effect of epistatic gene on this character was identified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generation joint analysis may genetic information. to be different using the two methods. By comparison of the not only raise experimental precision but also provide more  相似文献   

17.
Somaclonal variation of calli and regenerated plants of spring wheat were detected by using technique RAPD in the study. Calli at different culture stages and regenerated plants derived from young spikes and immature embryos were used as materials. Molecular variation could be reflected from electrophoresis pattern of RAPD fragments at different culture stage in calli, and in regenerated plant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explants, even no phenotype variations were found. Somaclonal variation in calli and in regenerated plants appeared regularly: A higher frequency of variation in hybrids F2 was detected than that of the cultivar that is stable genetically. High variation frequency of RAPD fragments appeared in calli when cultured 75 days. The identical variations of RAPD fragments were observed in calli and in the regenerated plants induced from different genotype or explants. The variation frequency detected is higher in regenerated plants than that of in calli. RAPD could be applied easily and simply to determine variation in level of DNA at each stage cultured in vitro.  相似文献   

18.
目前水仙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诱导是一大难题.本文以带鳞片的鳞茎盘为外植体,研究了2,4-D、NAA 2种类型的生长素对水仙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2,4-D (3.0~4.0 mg/L)结合6-BA能诱导无色瘤状愈伤组织,中等浓度的2,4-D (0.5 mg/L)有利于芽点的诱导和瘤状愈伤组织的增殖,而较低浓度的2,4-D (0.1 mg/L)有利于诱导出小鳞茎,也能促使瘤状愈伤组织再生成苗.而NAA结合6-BA不能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高浓度的NAA不仅诱导未分化的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也能促进分化的细胞进行分裂,从而使形成白色凸起状结构.另外,培养基中这2种激素互换可以使组织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愈伤组织或白色突起发生相互转换.这些结果说明,水仙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不同形态的器官发生与培养基中生长素种类和浓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魔芋不同类型愈伤组织及分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花魔芋球茎和白魔芋幼嫩叶柄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经过3次或3次以上继代培养,魔芋愈伤组织可形成3种不同类型:A型水渍状,半透明;B型—浅黄色,表面呈球形瘤状突起;C型—绿色或橙红色,结构致密。3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分化能力不同。组织学切片显示了3种类型愈伤组织的细胞类型和组织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