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素对绣球丁香扦插生根的影响及生根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绣球丁香为材料,选用IBA、ABT、NAA 3种生长素分别于500、1 000、1 500、2 000 mg/L浓度下进行嫩枝扦插对比试验,研究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变化.[结果]IBA、ABT、NAA3种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 500、1 000、1 000 mg/L,其中以IBA 1 500 mg/L处理效果最佳.在整个生根过程中,处理组与对照组的POD与PPO活性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处理组的POD与PPO活性显著提高且变化幅度更大;扦插初期对照组与处理组的IAAO活性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前者缓慢升高而后者迅速下降,且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较高活性的POD与PPO利于不定根的诱导,较低活性的IAAO则利于不定根的发育与伸长.[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绣球丁香嫩枝扦插的生根机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素对绣球丁香扦插生根的影响及生根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绣球丁香为材料,选用IBA、ABT、NAA 3种生长素分别于500、1 000、1 500、2 000 mg/L浓度下进行嫩枝扦插对比试验,研究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变化。[结果]IBA、ABT、NAA 3种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 500、1 000、1 000 mg/L,其中以IBA 1 500 mg/L处理效果最佳。在整个生根过程中,处理组与对照组POD与PPO活性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处理组的POD与PPO活性显著提高且变化幅度更大;扦插初期对照组与处理组的IAAO活性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前者缓慢升高而后者迅速下降,且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较高活性的POD与PPO利于不定根的诱导,较低活性的IAAO则利于不定根的发育与伸长。[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绣球丁香嫩枝扦插的生根机理。  相似文献   

3.
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过程中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属难生根树种,为了解其生根过程中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用300,400和500 mg/L的吲哚丁酸(IBA)处理四倍体刺槐嫩枝插条,以清水浸泡为对照,测定扦插生根过程中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IBA处理和对照插穗IAAO和POD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在四倍体刺槐生根过程中呈升-降-升-降的变化规律,而PPO酶则基本呈降-升-降-升的变化规律;不同处理间3种酶活性的平均值和各阶段酶活性差异均显著。说明在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过程中,不定根的发生和发展与3种酶活性有密切联系,不同浓度IBA处理对各酶活性影响显著,其中以500 mg/L IBA处理对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的促进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银杏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研究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对银杏扦插生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银杏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从4月15日每隔1个月进行1次嫩枝扦插,生根效果以6月15日扦插的最佳。IBA、NAA、ABT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银杏嫩枝扦插生根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扦插生根影响程度表现为IBANAAABTCK。IBA 200 mg/L处理插条,生根率达到90.1%,平均生根数为6.5条,平均生根长达7.3 cm,生根效果最好,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表现基本一致。IBA处理的SOD酶活性峰值出现比对照早,促进了银杏嫩枝扦插苗的生根。IBA 200 mg/L处理POD活性恢复较早,促进愈伤组织和不定根根系的生长。经IBA处理的插穗因外源IBA进入植物组织后,迅速转化为IAA,抑制了IAAO活性,使之降低,有利于不定根生成。在本试验条件下,银杏嫩枝扦插的最佳时间为6月15日,选用IBA 200 mg/L处理,可以促进扦插苗生根,达到较理想的生根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美人梅半木质化茎段的中上部选取插穗,在2015年5月和8月采用2 500 mg·L-1 IBA处理插穗,研究不同扦插日期美人梅生根特性和生根指标差异及扦插后不同时期插穗皮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美人梅嫩枝扦插生根过程均可分为根的诱导期(0~10 d)、表达期(10~30 d)和伸长期(30~40 d)3个阶段。(2)IBA处理可显著提高插穗生根率。扦插后,诱导期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POD活性升高,IAAO活性处于较低水平,有利于诱导根原基的发育。表达期,IBA处理能加速淀粉的分解,使POD活性先下降后升高,IAAO活性持续升高,有利于不定根的表达。伸长期,IBA处理能使可溶性蛋白含量继续增加,POD活性下降,有利于不定根的伸长。(3)扦插时间不同,其内源物质含量及变化存在差异。5月份插穗内可溶性糖含量及3种氧化酶活性在表达期均高于8月份;整个生根过程中,5月份插穗与8月份插穗的PPO活性变化呈现相反规律。该研究以5月份IBA处理插穗生根效果较好,可为北方抗寒梅花嫩枝扦插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叶丁香嫩枝扦插生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找出小叶丁香嫩枝扦插快速生根的最佳方法。[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生根剂对小叶丁香嫩枝扦插快速生根的影响。[结果]经生长素处理的插穗其生根情况较未经过生长素处理的插穗有很大差别。[结论]经90 mg/L吲哚丁酸(IBA)溶液处理过的顶部嫩枝插穗的扦插生根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7.
欧李扦插影响因子及生根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欧李嫩枝扦插繁殖技术以及不定根形成机理。[方法]从激素种类、浓度与处理时间和扦插基质等方面入手,研究了影响欧李嫩枝扦插成活率的主导因素,并且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欧李插条不定根的形成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生根剂影响欧李嫩枝扦插成活率的最佳组合是:ABT生根粉2号1 000 mg/L、处理30.0~60.0 min,生根率均高于78%,是清水对照平均生根率20.7%的3.8倍 基质对欧李嫩枝扦插影响的试验得出,ABT生根粉2号以1 000~1 500 mg/L,在珍珠岩+河沙基质中生根率最高,其次是在河沙基质中。[结论] 生根剂类型是影响欧李嫩枝扦插育苗生根率高低的第一关键因子 欧李插条不定根原始体为诱生根原始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母树年龄对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解析其可能成因,为栓皮栎扦插繁殖提供依据。  方法  以1年生、5年生和10年生栓皮栎母树的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用200 mg·L?1 生根粉(ABT-1号)浸泡处理2 h。扦插60 d后,测定各插穗生根率、生根数量、根直径、根长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及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年龄插穗茎段的组织结构变化。  结果  ①母树年龄越大,嫩枝扦插生根率越低。②栓皮栎不定根根原基在不定根形成后期被诱导;不同年龄插穗产生不定根时间存在差异,1年生为17 d,5年生为44 d,10年生未产生不定根。③1年生和5年生母树的插穗中IAAO、PPO和POD这3种酶活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趋势,10年生母树的插穗POD活性总体呈增加趋势,PPO和IAAO活性变化不明显。  结论  母树年龄影响插穗不定根的生成,栓皮栎嫩枝扦插生根率和平均不定根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年生、5年生、10年生,1年生平均生根率为92.69%,5年生的平均生根率为10.79%,10年生的为0。栓皮栎的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型,其不定根原基类型为诱生根原基。高水平POD、PPO活性有助于不定根的诱导,IAAO活性升高有助于不定根的形成。图3表1参30  相似文献   

9.
小叶丁香嫩枝扦插生根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找出小叶丁香嫩枝扦插快速生根的最佳方法。[方法]研究不同生根剂浓度对小叶丁香嫩枝扦插快速生根的影响。[结果]经生长素处理的插穗其生根情况较未经过生长素处理的插穗有很大差别。[结论]经90mg/L吲哚酸(IBA)溶液处理过的顶部嫩枝为插穗扦插生根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巴戟天的扦插育苗率,对不同年龄巴戟天插条进行不同浓度的IBA激素浸泡扦插处理。结果表明:浓度为50mg/L、100mg/L和150mg/L的IBA溶液均可显著提高不同年龄巴戟天扦插条的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和最长根平均长以50mg/L的IBA溶液的处理效果最佳;1~3年生的扦插条以3年生的生根效果最佳,其生根率为88.3%,平均生根数为20.92条,最长根平均长为2.12cm。在生根过程中,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PO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IAAO活性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POD、PPO活性比对照组的高,而IAAO活性比对照组的低,IBA处理改变了POD、PPO及IAAO的活性进而影响插条生根。  相似文献   

11.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 olia)属于难生根树种,为了解其生根过程中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用300、500 mg·L-1的吲哚丁酸(IBA)处理文冠果嫩枝插条,以清水浸泡为对照,测定扦插生根过程中体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变化.结果表明,经IBA处理的枝条和对照组变化趋势相似,在文冠果硬枝扦插生根过程中POD的活性呈升—降—升—降的变化规律,而PPO则表现出先平稳—升高—下降又升高的趋势,并且在不同处理下,各阶段酶活性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以500 mg·L-1 IBA处理对文冠果嫩枝扦插生根的促进生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木豆树当年生嫩枝为材料制作插穗,分析不同质量浓度IBA(CK,0 mg·L~(-1)、T_1, 500 mg·L~(-1)、T_2, 1 000 mg·L~(-1)、T_3, 1 500 mg·L~(-1))处理对生根性状、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穗经IBA处理后其生根率显著提高(P0.05),T_2处理生根能力最强,其插穗生根率为84.0%、平均每株生根量22.7个、根直径2.19 mm,CK插穗生根能力最差。从整体上看,IBA处理的插穗POD、PPO、IAAO和SOD活性明显高于CK,在愈伤期、根原基期和不定根产生期,T_2处理的POD、PPO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IBA处理的插穗内源激素IAA和GA_3含量整体高于CK,ABA含量明显低于CK,ZR含量根原基期前明显高于CK,根原基期后明显低于CK。由此可见,美国木豆树嫩枝扦插最佳IBA质量浓度为T_2,IBA可显著影响与生根相关的氧化酶活性和内源关键激素含量,促进不定根形成。  相似文献   

13.
油茶扦插生根主要影响因子及生根相关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为材料,研究了扦插基质、插穗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油茶扦插生根力的影响,测定了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扦插基质、插穗类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插穗生根有显著影响,其中不同基质的插穗生根率和根系发育程度有差异,混合基质75%红心土+25%河沙的插穗生根率最高,为92.6%-93.7%,但根系欠发达,而以100%珍珠岩为基质的插穗根系发育最好,但生根率稍低,仅64.2%-66.8%;不留叶的插穗无法生根,留半叶的插穗生根率比留全叶的高,顶芽插穗生根率比非顶芽的高,硬枝插穗生根率则明显低于嫩枝;ABT3生根粉促进油茶扦插生根效果好于ABT6、IBA和NAA,其中100 mg.L-1ABT3最适生根。插后,小果油茶插穗中的3种生根相关酶活性呈现规律性变化,POD活性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双峰变化趋势,PPO和IAAO活性呈"上升→下降"的单峰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经ABT3处理的3种酶活性变化曲线的峰值显著提高,峰值的出现也明显提前,说明ABT3促进小果油茶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14.
选用外源激素种类(NAA、IBA、IAA)、激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欧美山杨杂种(Populus tremula×P.tremuloides)嫩枝微扦插繁殖技术,以及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外源激素种类对...  相似文献   

15.
以3年生短梗大参(Macropanax rosthornii)硬枝为插穗,分别用清水浸泡(对照)和500 mg/L IBA溶液浸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扦插于黄土基质中,分析其生根特性,并测定生根过程中插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以1年生嫩枝为材料,探寻短梗大参插穗生根的解剖学机理。结果表明:短梗大参在扦插生根过程中不产生愈伤组织,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型,对照的扦插生根率高达97%;插穗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根诱导和表达阶段均比扦插前降低,最大降幅达64.75%,而在根生长阶段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根诱导阶段比扦插前明显下降,最大降幅达69.18%,而在表达和生长阶段均比扦插前上升,最大增幅为55.51%;PPO活性在根诱导阶段比扦插前增加,最大增幅达515.85%,在表达阶段下降至最低,在生长阶段又上升,与扦插前相比,最大增幅达590.24%;POD活性在根诱导阶段和生长阶段均增加,与扦插前相比,最大增幅为59.20%;IAAO活性在根诱导阶段逐渐升高,在表达阶段达到峰值,比扦插前增加了14.84%,生长阶段则下降至扦插前水平。与对照相比,IBA处理可提高插穗不定根数量及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但PPO、POD和IAAO活性几乎不受外源IBA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薄壳山核桃2年生实生苗嫩枝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吲哚丁酸(IBA)对薄壳山核桃嫩枝扦插及其生根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IBA浸泡处理薄壳山核桃插穗,其生根率、平均生根数、根长都比清水处理(CK)高,具体表现为200 mg/L250 mg/L150 mg/L300 mg/L100 mg/L50 mg/LCK,其中,200 mg/L IBA浸泡处理的插条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达63.26%,平均生根数为5.22条,平均根长为13.73 cm;高浓度IBA速蘸处理对薄壳山核桃扦插生根的调控效应明显,随IBA处理浓度的升高,薄壳山核桃扦插苗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 000 mg/L IBA速蘸处理插条时的生根率为58.36%,平均生根数为4.35条,平均根长为11.83 cm,生根效果较好;200 mg/m L IBA浸泡处理的插穗,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要明显高于对照,可延缓插穗老化,为其不定根形成提供保障;200 mg/L IBA浸泡处理的插穗,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大幅上升,有利于插穗基部愈伤组织的形成,从而促进不定根根系的生长;200 mg/m L IBA处理的薄壳山核桃插穗,其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在扦插后水平相对较低,这有利于不定根的生成。因此,采用浓度200 mg/L的IBA浸泡处理薄壳山核桃插条,可以促进薄壳山核桃扦插苗的生根,达到较好的生根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当年生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 L. Y. Ma et L.R.Wang)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通过石蜡切片法对插穗生根部位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测定扦插枝条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研究750 mg/L NAA诱导红花玉兰不定根产生的过程。结果表明,红花玉兰扦插枝条在生根过程中清水处理组(CK)和生长调节剂处理组POD活力均呈增加趋势,直至35 d时含量达到最高;PPO活力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生长调节剂处理组和CK组在0~14 d时呈上升趋势,14 d后急剧下降;而IAAO活力则具有不同的趋势,具体表现为0~7 d CK组先下降,随后逐渐上升。解剖结构显示,扦插前的红花玉兰插穗内无潜伏根原基存在,不定根由扦插后形成的诱生根原基发育成,其中皮部产生的不定根起源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维管形成层,愈伤产生的不定根是由愈伤组织形成的木质部特化而成。红花玉兰属于难生根的类型;低活性PPO、POD、内生高活性IAAO有利于生根,需要额外补施生长调节剂以促进生根;推测红花玉兰可能为诱导生根型树种,不定根产生方式有皮部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两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施加吲哚-3-丁酸(indole-3-butyric acid, IBA)对南川大茶树(Camellia sinensis)扦插生根能力、相关生理指标和茶树生长素应答因子(CsARFs)表达的影响。【方法】施用不同质量浓度的IBA (0、20、40、80、160和320 mg/L)对南川大茶树插穗进行处理,在扦插后30、60、90和120 d,分别测定根部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150 d时检测生根能力。同时,测定80 mg/L IBA处理组扦插30、60、90和120 d后,根部CsARFs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20、40、80和160 mg/L的IBA具有促进生根作用,并伴随着POD、PPO活性增加和IAAO活性降低,而320 mg/L IBA显著抑制生根(P0.05)。在80 mg/L处理组中,生根数、愈伤诱导率、生根率、最长根长和平均根长效果最优;且除120 d外,与对照组相比,CsARF 2-1、2-2、3-1、3-2、8、9和11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结论】南川大茶树扦插时IBA的最佳质量浓度为80 mg/L。  相似文献   

19.
山木通扦插繁殖及生根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山木通Clematis finetiana 1年生枝条为材料,针对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和质量浓度、浸泡时间、扦插基质等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扦插试验,研究山木通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过程中相关氧化酶[氧化物酶(P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山木通属于皮部生根类型,不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扦插基质4个因素对山木通插穗生根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以河沙扦插基质,100 mg·L~(-1)吲哚丁酸(IBA)浸泡2 h处理的山木通扦插的生根质量最佳,生根率达21.67%。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不定根诱导期和根系生长期下降,根系表达期和生长后期糖质量分数有所回升;淀粉质量分数持续下降;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扦插后逐渐下降,插穗大量生根期达到谷值,然后又逐渐上升。插穗内POD,PPO,IAAO活性的变化均呈现"上升—下降"的趋势,在不定根表达初期达到峰值。经IBA处理的插穗营养物质质量分数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显著,且酶活性到达峰值时间较对照组早10 d,说明外源生长调节物质能够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和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防褐化处理对蒙古栎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以蒙古栎3年实生苗的嫩枝为材料,分别采用乙醇、硝酸银、抗坏血酸对插穗进行防褐化处理,采用500 mg·L-1 IBA-K浸蘸处理后扦插,并分别在扦插后0、10、20、30、40、50 d取样测定不同生根时期氧化蛋白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防褐化处理可有效提高扦插生根率,以1%乙醇1 h+500 mg·L-1 IBA-K处理2 h最佳,生根率、根系效果指数分别为21.1%和5.713。在生根过程中,外施500 mg·L-1 IBA-K能够提升插穗内POD、PPO的活性,降低IAAO的活性,且IAA/ABA、IAA/ZR的比值升高,有利于蒙古栎嫩枝扦插生根。由此说明1%乙醇1 h浸泡结合500 mg·L-1 IBA-K激素处理,通过提高POD与PPO的活性,可降低IAAO的活性,增加IAA/ZR和IAA/ABA的比值,提升蒙古栎嫩枝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