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通过调查六星黑点木蠹蛾幼虫在核桃树上的分布,利用8种聚集度指标对六星黑点木蠹蛾幼虫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分布.  相似文献   

2.
石榴园木蠹蛾科害虫主要有豹纹木蠹蛾、咖啡木蠹蛾、小木蠹蛾及六星黑点蠹蛾等,属鳞翅目。本文作者从各种害虫的形态特征、分布与寄主、为害特点、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3.
西南桦木蠹蛾空间分布图式与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西南桦木蠹蛾空间分布图式与抽样技术,调查了广西百色市老山林场部分西南桦试验林,应用4种概率分布型频次比较、6种聚集度指标检测、3种回归分析研究了木蠹蛾空间分布图式。结果表明,西南桦木蠹蛾空间分布型符合奈曼分布、负二项分布,分布图式为聚集分布;以群聚均数λ分析了聚集原因,发现环境因素、昆虫本身聚集习性都可引起聚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虫的理论抽样公式为N=1/D2(1.8994/x軃+0.1629),序贯抽样决策限模式T'(n),T'(n)=3n±2.68姨n。西南桦树干木蠹蛾虫孔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木蠹蛾幼虫主要从西南桦整枝形成的节杈处侵入,应避免人工修枝减少木蠹蛾侵入的机会,提高自然界天敌对木蠹蛾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六星黑点豹蠹蛾风险性分析和管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有害生物风险性评价的定量分析法,对天津市六星黑点豹蠹蛾进行了风险性分析,结果表明六星黑点豹蠹蛾在天津市属于重度危害的有害生物种类,会对全市的林业资源构成严重威胁。应当加大相关技术研究、引进新的适生抗虫新树种并严格实施检疫。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Cossus cossus orientalisGaede的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幼虫侵入孔和活虫数的分布都是聚集分布,与其生物学特性相吻合,我们还研究了在不同虫孔密度和误差允许范围内的抽样数量。  相似文献   

6.
沙棘主要蛀干害虫危害特性及种群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木蠹蛾主要危害沙棘栽植树的根部和干部,红缘天牛同时危害沙棘栽植树和根蘖苗的干部,已成为宁夏沙棘林中两大主要蛀干性害虫。通过对沙棘树不同高度范围内沙棘木蠹蛾幼虫和红缘天牛幼虫的调查发现,沙棘木蠹蛾幼虫主要分布在地下根部和干部40~120 cm的范围内,而红缘天牛主要分布在树干40~120 cm的高度内。树干不同高度处,红缘天牛幼虫数量随时间变化大致呈现向树上部增加的趋势。沙棘木蠹蛾幼虫数量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的向根部转移的趋势,7月末,有近98%的幼虫在根部危害,之后,由于初孵幼虫的大量出现,使干部幼虫数量急剧增加,越冬前,虽然有部分转移至根部危害,但到9月末仍有近43%的幼虫停留在树干40~120 cm处越冬,直到次年越冬结束。沙棘木蠹蛾和红缘天牛在沙棘树干部40 cm以上危害位置的较大重叠,必然造成它们在时间、空间和营养上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7.
杨建华  李淑芳  陈鹏  泽桑梓  苏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22-17525
在对云南省危害美国山核桃枝干害虫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列举了美国山核桃4种主要钻蛀性害虫——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mldi Hope、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六星黑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和荔枝拟木蠹蛾Lepidarbela dea Swinhoe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并对这4种害虫危害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对其发生特点,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加强营林措施、物理和人工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一系列蛀干类害虫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豹纹木蠹蛾是核桃枝干的主要害虫。幼虫多危害1~5年生枝条,受害枝全部枯死,造成核桃严重减产。试验研究表明,在掌握豹纹木蠹蛾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处理对鹏纹木蠹蛾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木蠹蛾,也称蠹蛾,老熟的幼虫会在土里用丝液粘附土粒做成小布袋样,因此群众也叫做"布袋虫",属鳞翅目蠹蛾科。木蠹蛾的幼虫是一种啃食根、茎的害虫,初期咬破幼茎的茎皮,钻进嫩茎内部,蛀食茎髓,幼茎皮层遭到破坏后,水分、养分的疏导阻断,单株开始死亡;幼虫5~6月间开始危害,危害期长达5~6个月,入秋后天  相似文献   

10.
1、春季发芽前的防治技术 冬枣树的树洞、树皮裂缝和病虫枝.是病菌害虫的主要越冬场所。春季枣树发芽前刮树皮.堵树洞.剪病虫枝.然后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喷洒.可有效消灭越冬病菌和害虫,对枣红蜘蛛、枣龟蜡蚧、枣粉蚧、梨圆蚧、桑白蚧、蚱蛾、枣粘虫、枣实虫、六星吉丁虫、枷口虫、六星黑点蠹蛾和豹纹蠹蛾等10多种害虫.防效很好.可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1.
六星黑点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 (Lepidoptera:Cossidae)是一种重要的园林害虫.为研究利用其性信息素防控六星黑点豹蠹蛾,在光周期L∶D=14∶10、温度19-32℃、相对湿度75%-85%条件下,对雌蛾求偶行为进行了观察;采用腺体提取法和瓶内收集法分别制备了不同日龄在同一时辰、同日龄在不同时辰的雌蛾性信息素粗提物,然后测定雄蛾触角对各种性信息素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反应;以雄蛾对腺体提取物的EAG值表示性信息素的产生量,对瓶内收集物的EAG值表示释放量,检测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的时辰节律.结果表明:雌蛾求偶均发生在暗期;雌蛾求偶率与日龄有关,其中2日龄雌蛾求偶率最高,平均为86.7%;不同日龄雌蛾求偶高峰期均在进入暗期4-6h期间;随着虫龄的增加,求偶高峰期前移.雌蛾羽化当晚体内即可产生性信息素,并且向体外释放,但量较少;2日龄雌蛾产生和释放的性信息素量最大;雌蛾腺体中性信息素含量从进入暗期后逐渐增加,在暗期5h含量最高,随后逐渐减少;雌蛾释放性信息素从暗期4h开始,至暗期6h释放量最大.通过林间处女雌蛾诱捕试验证明了六星黑点豹蠹蛾的求偶行为与性信息素产生和释放在时辰节律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广西澳洲坚果木蠹蛾类害虫主要种类及其年生活史和习性,为澳洲坚果木蠹蛾类害虫的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3月~2016年12月,在广西澳洲坚果主产区果园设置定点标准地对木蠹蛾类害虫进行调查,并于每年3月上旬~4月上旬在澳洲坚果树上采集越冬代幼虫作为第1代虫源,在实验室内对第1代虫源进行饲养,以获得第2、第3代害虫,观察各虫态生活习性,结合野外调查,绘制年生活史.[结果]荔枝拟木蠹蛾(Arbela deaSwinboe)和相思拟木蠹蛾(A.baibarana Matsumura)在广西一年发生1代,前者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中旬~5月下旬化蛹,蛹期15~25 d,成虫见于4月初~6月初,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孵化;后者以大龄幼虫越冬,越冬幼虫4月上旬~5月下旬化蛹,蛹期约20 d,成虫出现在4月下旬~6月下旬,幼虫5月上旬开始孵化.咖啡豹蠹蛾(Zeuzers coffeae Niether)在广西一年发生2代,以第2代大龄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中旬~5月下旬化蛹,蛹期15~20 d,第1代成虫出现于4月上旬~6月上旬,第2代成虫出现于8月中旬~10月上旬,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孵化,第2代幼虫于8月底开始孵化.[结论]荔枝拟木蠹蛾、相思拟木蠹蛾和咖啡豹蠹蛾是广西澳洲坚果树的主要蛀干类害虫,其以幼虫蛀人枝干为害,防治难度较大,生产中可采取剪除虫枝、药剂涂刷树干或灌注孔洞、诱杀成虫及利用天敌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两种主要木蠹蛾(咖啡木蠹蛾和梨豹蠹蛾)在苏州地区对园林树木危害严重。为给相关单位开展防治提供借鉴,对这两种害虫进行了多年的田间调查和防治技术研究。结果发现,在苏州地区,咖啡木蠹蛾1年发生2代、梨豹蠹蛾1年发生1代,均以幼虫在被害枝蛀道内越冬。建议采取修剪虫枝、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灯光诱杀成虫和树冠喷药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咖啡木蠹蛾和梨豹蠹蛾的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14.
多纹豹蠹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多纹豹蠹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幼虫分布型属随机分布。四种抽样方法比较结果,五点式取样法精确度最高。分析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进行了幼虫序贯抽样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山茱萸木蠹蛾的观察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害山茱萸木蠹蛾主要有芳香木蠹蛾(CossusCossus L)和咖啡木蠹蛾(Zeuzera coffeae NIetner)两种,均属鳞翅目,芳香木蠹蛾为木蠹蛾科,咖啡木蠹蛾为豹蠹蛾科。在陕西省发生的主要为芳香木蠹蛾。该虫近年在陕西省丹凤、佛坪等地发生严重,据我们两年调查了解,受害山茱萸树达10万株,2002年8月在佛坪县栗子坝乡、长角坝乡山茱萸园调查,有虫株率达7%~13%。1 分布区域及寄主范围 山茱萸芳香木蠹蛾分布于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四川等山茱萸产区,其中以河南、陕西主产区虫口密度最大。 主要寄主为山茱萸、杜仲、牡丹、芍药、花椒、丁香、白蜡、杨、柳、榆、槐、枫树、核桃、李、杏、苹果  相似文献   

16.
沙棘木蠹蛾危害特性与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作者于2003年5月至11月对沙棘木蠹蛾卵和幼虫的危害特性和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木蠹蛾主要产卵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卵孵化后,初孵幼虫首先取食树干的韧皮部,然后逐渐向下转移危害根部.根部幼虫主要取食木质部,形成多条纵向的蛀道,通过蛀道在主根与侧根、侧根与侧根间进行转移危害.树干上的卵和初孵幼虫多集中在2 m以下,而根部的幼虫主要聚集在距离地面20 cm以内的主根上.从5月至11月,非当年生幼虫基本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6月和10月减少的幅度较大.当年生幼虫则从7月逐渐增加至9月达到最大,而后又急剧减少.从8月到11月,幼虫的聚集位置和种群数量都呈现向树下部转移的趋势,10月初转移至根部的幼虫达70.5%,树干上分布的仅有29.5%,且大部分都集中在树干1.2 m以下的位置.11月初,幼虫已基本转移至地下根部,此时树干上幼虫分布很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木麻黄主要害虫:如木麻黄毒蛾、星天牛、木麻黄豹蠹蛾、相思拟木蠹蛾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习性及防治方法,为防治木麻黄虫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林业害虫六星黑点豹蠹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国家林业局和市林业局的要求,2004年我区组织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并捕捉到一种新的林业害虫。2005-2006年在市林业局森防站的指导下,开展了对该虫生活史的调查研究。经室内饲养和野外设点观察,对被害树木进行解剖,调查幼虫发育阶段和越冬虫态。利用黑光灯和套沙网捕捉成虫,并将其成虫经市林业局森防站报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中心鉴定,确认为六星黑点豹蠹蛾,在天津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7,(23):96-97
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对都匀市银杏木蠹蛾的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掌握了银杏木蠹蛾在都匀市的虫情情况、寄主范围、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等。银杏木蠹蛾在都匀市发生面积不大但危害严重,主要寄主是银杏树,其次是桂花树,在都匀市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啃食树皮并钻蛀韧皮部和木质部进行危害,危害期为当年6月份到第二年的1月份,危害较隐蔽不易被发现,危害性极大。并结合银杏桂花等栽植实际情况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银杏木蠹蛾的监测、进一步掌握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制定油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标准样地调查法对不同树龄油茶树的病虫害进行了逐月调查。【内容】调查广西油茶主要产区金秀县桐木镇、三角乡等3个乡镇油茶种植园油茶膏药病及相思拟木蠹蛾发生规律调查研究。【结果】为害广西油茶树主要病虫害有油茶膏药病、相思拟木蠹蛾,这两种病虫发生和危害程度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油茶膏药病的发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木蠹蛾幼虫为隐蔽为害的虫态,受外界干扰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