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是提高育雏成绩和养鸡效益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中,要分析死淘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1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开始几周的死淘率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饲养管理的质量。前3d的死淘率与1日龄雏鸡的质量高度相关。3d以后的死淘率就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小鸡的泄殖腔周围羽毛肮脏,说明曾经遭受应激。这个问题在本饲养周期无法补救。对这  相似文献   

2.
正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是提高育雏成绩和养鸡效益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中,要分析死淘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1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开始几周的死淘率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饲养管理的质量。前3天的死淘率与1日龄雏鸡的质量高度相关。3天以后的死淘率就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小鸡的泄殖腔周围羽毛肮脏,说明曾经遭受应激。这个问题在  相似文献   

3.
1雏鸡死淘率高的可能因素
  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分析每日死淘率,可提示以下管理不良信号:
  1.1育雏设备简陋,温度掌握不好育雏如育婴,保温是关键。鸡胚在孵化期间的环境温度高达38℃左右。刚出壳的雏鸡由于身体弱小,绒毛稀短,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健全,如果环境温度骤降,雏鸡就会因受寒而感冒、拉稀,甚至挤堆压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养鸡业的不断发展,养鸡数量大幅度增加,养鸡水平普通提高,鸡群生产性能也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普遍存在着死淘率过高的现象。许多鸡场死淘率高达10%,严重的达到15%。培育一只新母鸡投入很大,死淘不仅损失了培育费用,也损失了它将来所创造的利润,降低了鸡舍、设备和劳动力的利用率,所以产蛋期死淘率过高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据许多鸡场的情况和多年实践,笔者认为产蛋母鸡死淘率过高的主要原因如下。1培育期饲养管理不善,引起产蛋期死淘率高现代高产蛋鸡配套系对饲养管理要求严格,育雏育成期的饲管对产蛋期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育雏是养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其一生的生长发育性能。因此,加强在育雏期的管理至关重要。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就雏鸡饲养管理方面应加强做好以下几点:一育雏前的准备1育雏舍的清扫与消毒  相似文献   

6.
<正>1死淘率高提示的主要信号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开始几周的死淘率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饲养管理的质量。前3d的死淘率与1日龄雏鸡的质量高度相关。3d以后的死淘率就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小鸡的泄殖腔周围羽毛肮脏,说明曾经遭受应激。这个问题在本饲养周期无法补救。对这批鸡,应尽量减少应激造成的损失,并争取在下一批鸡的饲养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分析每日死淘率高,可提示管理不良的信  相似文献   

7.
正1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分析每日死淘率高,可提示以下管理不良因素:1.1育雏设备简陋,温度掌握不好"育雏如育婴",保温是关键。鸡胚在孵化期间的环境温度高达38℃左右,刚出壳的雏鸡由于身体弱小,绒毛稀短,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健全,如果环境温度骤然猛降,雏鸡就会因缺乏御寒能力而感冒、拉稀,甚至挤堆压死。1.2饲料单一,营养不足育雏时如果不使用全价饲料,营养不足,不能满足雏鸡生长发育需要,雏鸡生长缓慢,体质弱,易患营养缺乏症及白痢、气管炎、球虫等各种病而导致死淘率过高。  相似文献   

8.
<正>产蛋鸡育雏期是指1~42日龄雏鸡。在生产中经常发生育雏失败,主要表现在雏鸡死亡率高、体重达不到标准、发育不整齐以及成鸡后产蛋没有高峰期等。笔者根据自己这几年养鸡经验,分析一下产蛋鸡育雏失败的原因。1死亡率高的原因1.1第一周死亡率过高的原因1.1.1细菌感染大多数是种鸡垂直传染或种蛋保管过程及孵化过程中卫生管理上的失误引起的,比如鸡白痢。1.1.2环境因素第一周的雏鸡对环境的适应能  相似文献   

9.
雏鸡适应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不强,而代谢旺盛、生长快,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鸡的成败,所以雏鸡的饲养管理要做到科学合理而且认真细致,才能提高育雏成活率,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搞好工作。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首先把育雏舍的墙壁和地面清扫干净,清水冲洗后,  相似文献   

10.
在养鸡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小鸡育雏期的饲养是极其重要的。雏鸡死亡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养鸡成败与饲养者的经济效益。饲养者要了解出壳雏鸡的生理特性,采取针对性的饲养管理,帮助雏鸡渡过生长期的难关,保证育雏取得满意效果,其关键在于让雏鸡过好温度关、饲料关和疫病预防关。过好这三关,雏鸡成活率就高,体质健壮,能正常生长发育。笔者经多年的实践,现将小鸡育雏期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一、管理不善性死亡 1.忽视对弱雏的管理:弱雏主要是指一些蛋黄吸收不完全,脐环肿胀有粘液,腹部肿大,出生时体小软弱、体质差、反应迟钝的雏鸡,…  相似文献   

11.
蛋雏鸡正常生长发育是培育高产鸡群的关键。育雏期生长发育速度是最快的.尤其是骨骼与内脏器官。加之雏鸡在8日龄前体温调节机制不完善。抗寒能力差,若不给予完善的饲养管理.易发病或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出壳后开食时.有一些雏鸡很快学会采食.但有部分雏鸡采食较慢.有的雏鸡出壳3天时。嗉囊还是空瘪的.这些鸡生长缓慢.容易感染疾病,死淘率高。为此,必须给雏鸡提供代谢能、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丰富的平衡饲粮,使所有雏鸡在3天内学会啄食.并给以精心的照管。  相似文献   

12.
育雏是养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其一生的生长发育性能。因此,加强在育雏期的管理,是提高雏鸡(6周龄以内)育成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的基础。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就雏鸡饲养管理及常见病防治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养鸡专业户的队伍日益壮大,散养户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育雏效果不理想,雏鸡的死亡率高。为了提高农村养鸡户的养殖效益,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农家养鸡育雏的特点,现针对农家饲养雏鸡死亡原因略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育雏是指雏鸡从出壳到脱温这段时间(0~5周龄)的饲养管理。育雏期是关系到养鸡成败的关键时期,雏鸡的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成鸡的生长性能、经济效益等。笔者在实践和指导专业户生产中采取以下育雏技术措施,取得了理想的育雏效果。现报道如下:进雏前的准备工作.1选好育雏舍雏鸡舍要求保温性能良好,避免贼风侵入,无间隙风、不漏水、不潮湿、防鼠害,并利于清扫、消毒和防疫。新建的育雏舍要自然干燥一个月左右,可避免育雏期间持续高温,舍内湿度过大,引起雏鸡生病。.2检查育雏设备育雏前应对电源线路绝缘情况、电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肉鸡养殖因其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而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欢迎。但是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效益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肉鸡养殖中,必须做好育雏准备和饲养管理,以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肉鸡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温度控制是育雏期的关键工作,关系到雏鸡期的白痢发生情况、20~50日龄期间的弱鸡死淘率、后期育肥阶段的育肥效果,因此,很多人都将育雏期的成功看成该批养殖成功与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土鸡的育雏     
巴里坤县在2012~2014年连续3年开展了百万土鸡养殖工作。经生产实践,育雏是养好土鸡的关键,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还影响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针对雏鸡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更好地提高鸡的生产性能。本文结合土鸡雏鸡饲养的实际情况,对饲养方法及防疫策略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8.
育雏工作在蛋鸡生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育雏效果好,则蛋鸡在以后生产中发病少、淘死率低。但由于养殖户在饲养管理中缺乏科学指导,致使育雏期暴发各类传染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霉形体病等,不仅直接造成重大损失,也为以后生产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9.
在养鸡生产过程中 ,育雏期是种鸡全期饲养的关键期 ,尽管饲养场 (户 )十分重视 ,但育雏成活率或雏鸡饲养质量并不十分理想。这不仅造成了直接的生产损失 ,还影响了以后的生产和供种计划。笔者从事肉鸡饲养多年 ,肉鸡成活率都在 98 5%以上。现将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供同仁参考。1 搞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 1 鸡舍、设备的清洗消毒鸡淘汰后 ,应彻底清扫和冲洗鸡舍。首先是清理鸡舍 ,先运走鸡粪 ,把地面和墙壁打扫干净 ,除去各种饲养设备上的鸡粪和灰尘 ,达到表面无粪便、羽毛、血液等附着物。然后使用高压水枪冲洗鸡舍、设备…  相似文献   

20.
<正>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1育雏方式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经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鸡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