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沙冬青容器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沙冬青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质对沙冬青实生育苗出苗率、生长量和根系生长的影响规律,为沙冬青人工繁殖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沙冬青播种后出苗动态、出苗率有重要影响,其中沙土和上沙下土基质出苗快、出苗率高.不同基质对沙冬青幼苗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在壤土和上沙下土基质中沙冬青幼苗植株最高、叶数最多、叶片最大,沙土中各项指标最低,混合基质介于二者之间.10叶期和15叶期断根处理的幼苗平均侧报数较多,幼苗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充分利用中草药残渣资源,验证其烤烟育苗的可行性.[方法]用中草药残渣基质和常规烤烟育苗基质开展烤烟育苗试验,研究中草药渣基质育苗对烤烟出苗率、生育期及成苗期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从出苗率来看,中草药渣基质育苗对烟草种子出苗率与常规基质育苗存在显著差异,出苗率低于常规基质;从烟草生育期来看,中草药渣基质育苗与常规基质育苗在出苗期、大小十字期、猫耳期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大;从成苗期农艺性状来看,中草药渣基质育苗在茎围和叶片数上与常规基质差异显著,而茎高和侧根数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草药残渣具备漂浮育苗的基本条件,可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基质中添加不同用量壳聚糖对番茄、甜椒穴盘育苗效果的影响,为壳聚糖在集约化育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腐熟棉籽壳菇渣+草炭+蛭石(1∶1∶1,V/V)为育苗基质,设6个不同壳聚糖添加量处理,测定幼苗出苗率、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计算壮苗指数.[结果]壳聚糖用量4g/L使番茄、甜椒壮苗指数分别提高33.8;和40.2;,幼苗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和抗逆性显著增强.[结论]添加适量壳聚糖可显著促进番茄、甜椒幼苗生长,4g/L为该试验条件下的推荐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对穿心莲安全性较好的苗前除草剂品种,为穿心莲田间杂草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测定11种除草剂对穿心莲的安全性;根据室内盆栽试验结果,从供试除草剂中选出对穿心莲比较安全(出苗率>65%)的除草剂品种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33%二甲戊乐灵EC、48%氟乐灵EC和48%仲丁灵EC处理对穿心莲的出苗率影响较小,穿心莲出苗率均在85%以上,且与清水对照的出苗率无显著差异(P>0.05);出苗率在65%~80%的有50%吡唑草胺EC、60%丁草胺EC、80%唑嘧磺草胺WDG和25%砜嘧磺隆WDG处理;其余除草剂处理在试验剂量下穿心莲出苗率均低于65%.从穿心莲幼苗的生长情况看,33%二甲戊乐灵EC处理对穿心莲幼苗的生长抑制率小于10%,其余10种除草剂处理对穿心莲幼苗的生长抑制率均在28%以上.在田间药效试验中,33%二甲戊乐灵EC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其他除草剂的防效(P<0.05,下同),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与80%唑嘧磺草胺WDG处理相当,但对作物的安全性显著高于80%唑嘧磺草胺WDG.[结论]33%二甲戊乐灵EC是目前防除穿心莲田间杂草较安全的苗前除草剂品种,可在穿心莲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内生真菌对低磷胁迫下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幼苗磷元素吸收的影响,筛选出能够促进米老排幼苗生长和磷元素吸收的内生真菌。【方法】以米老排幼苗为研究对象,施浇菌液接种 10 种供试菌株(M1、M2、M3、M4、M5、M6、M7、M8、M9、M10),15 d 后进行磷胁迫试验,胁迫 60 d 后测定米老排幼苗的苗高、地径、地上部和根系的干质量及磷元素含量、叶片和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结果】随着磷胁迫的增加,菌株 M9、M10 能够增加米老排幼苗苗高、地径以及根冠比,促进幼苗生长;在正常条件和重度磷胁迫下菌株 M6 能够有效提高米老排幼苗地上部磷含量,分别为 36.9%、41.1%,菌株 M9的效果随着磷胁迫程度加深更为突出,在重度磷胁迫下菌株 M4 能够显著增加米老排幼苗根系磷含量为 57.7%;菌株 M6 和 M9 均能显著提高米老排幼苗叶片和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除轻度磷胁迫外,菌株处理后的米老排幼苗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较 CK 均有显著提升。【结论】土壤磷胁迫下,接种内生真菌对米老排幼苗生长和磷元素吸收具有显著影响,在不同磷胁迫环境下,菌株 M6、M9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米老排幼苗磷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的机理,为其天然更新的利用和人工促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环境因子的调查及米老排种子萌发的控制性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异法(LSD)分析光照(CK1,自然全光照,T1~T4处理分别为1~4层遮荫,37.3%、15.5%、4.2%和1.6%自然光照)、凋落物物理性质(覆盖方式)(A1和A2处理,种子分别在凋落物下方和上方)、凋落物浸提液浓度差异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郁闭米老排人工林中,无论是米老排树种或其他树种天然更新的效果均不良[幼树(树高h>1.3 m)的更新密度<330.0株/ha,更新频度<13.0%].林下微环境类型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影响明显,其微环境类型更新频度的排序为裸露地表>草本>凋落物>岩石,在凋落物覆盖的微环境中,其更新频度低于30.0%.在不同遮荫处理中,米老排种子的最终萌发率、萌发指数和萌发初始日的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凋落物覆盖对米老排种子萌发的效果(萌发率、发芽势、萌发指数、平均萌发时间)影响不显著,但种子萌发起始日均大于CK1;种子处于凋落物上方的A2处理,其萌发率、平均萌发时间、萌发指数和萌发起始日与对照均有显著差异(P<0.05).米老排凋落物浸提液对米老排种子萌发有"低促高抑"化感作用,其中,高浓度浸提液(B1处理)对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和萌发指数有强烈抑制作用(|RI|>0.50),低浓度浸提液(B2、B3和B4处理)对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和萌发指数的化感作用为微弱等级(|RI|0.30).[结论]种子萌发受凋落物隔离的物理障碍作用显著;光照不是影响米老排种子萌发的限制性因子,而是米老排幼树建成的关键影响因子;高浓度的凋落物浸提液对米老排种子萌发、幼苗胚根的生长及胚根与胚轴比值有显著抑制作用.因此,米老排凋落物的物理机械障碍是阻碍其种子萌发及幼苗定居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光照条件下黑老虎的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差异,为黑老虎作为园林植物的引种机理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黑老虎幼苗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分析100%光照、50%光照、30%光照、10%光照4种处理下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光照处理黑老虎的生长性状与叶片性状差异极显著,但变异性稳定(变异系数均小于10.00%),其中100%光照处理的叶宽变异系数最大,为7.56%.利用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发现,地径、株高、叶长、叶宽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且这些性状与光照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结论]光照对黑老虎生长的影响较大,30%~50%光照最适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辣椒秸秆自身还田制作基质进行辣椒育苗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以确定最佳辣椒育苗基质配方,从而提供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并解决辣椒育苗成本较高的问题.[方法]以福建王中王为供试材料,选用辣椒秸秆、椰糠、珍珠岩和蛭石作为复合育苗基质,研究9种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发芽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辣椒秸秆复配基质对辣椒幼苗出苗率、株高、叶长、叶宽和茎粗等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辣椒秸秆、蛭石、珍珠岩和椰糠比例为2:2:1:3时可显著促进辣椒幼苗出苗率、生长,可以作为福建王中王辣椒最佳育苗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9.
白皮松容器育苗基质选择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6种基质培育一年生白皮松容器苗,对不同基质引起的出苗率,苗木高度,主根长,侧根数,最长侧根差异作了调查分析,指出5号基质(55%森林土+30%生黄土+5%蛭石+10%沙土)培育白皮松容器苗效果较好,其次为100%森林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降低育苗成本,研究不同配比的椰糠和沙土基质配方理化性状及对番茄幼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筛选出椰糠沙土在番茄育苗中的最佳配比。[方法]采用穴盘育苗,椰糠与沙土的体积比设置为6∶1、5∶1、4∶1(记作T_1、T_2、T_3)测定各处理基质的的理化性状以及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的生长、生物量累积及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沙土的加入增加了椰糠基质的容重、气水比,改善了混合基质通气透水性能,3个处理下,沙土比例越小,番茄幼苗的出苗率、生长、干鲜重、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越高。[结论]6∶1的椰糠沙土配比最适合番茄育苗。  相似文献   

11.
研究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深度的沙埋和种子大小对沙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埋深度对沙蒿的种子萌发率、休眠率、幼苗出土率及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没有沙土覆盖时沙蒿种子即可萌发;0.5~5 cm的浅层沙埋下,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最高,休眠率最低;沙埋深度>5 cm 时,沙蒿的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随沙埋深度增加显著降低,而休眠率却显著升高;沙埋深度为12 cm时,种子不出苗,幼苗也不能存活。种子大小对沙蒿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休眠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幼苗生物量大小具有显著影响,在0~12 cm的沙埋深度中,除5 cm和7 cm深度下中粒种子和小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物量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深度处理时,大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同一沙埋深度下中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生物量,后者又显著高于小粒种子萌发幼苗的生物量,因此研究认为,沙蒿种子最适宜沙埋深度为 1~ 3 cm的浅层沙埋。  相似文献   

12.
吴晓明  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836-9837
[目的]筛选适合省沽油种子萌发的最佳方法。[方法]采集当年生成熟种子,设置3个处理,即贮藏于4℃冰箱、用砂层积贮藏、放在木桶内不做任何处理,进行不同贮藏条件下的萌发试验。[结果]3种处理中,省沽油种子贮藏于4℃冰箱发芽率为75%,圃地出苗率为52%;用清水砂层积贮藏发芽率为62%,圃地出苗率为45%;放在木桶内不做任何处理发芽率为3%,圃地出苗率为1%。[结论]综合考虑认为,采用砂层积贮藏方法进行种子贮藏处理发芽率和圃地出苗率较高,该方法简单易推广。  相似文献   

13.
朴锦  杨迪  王坤  具红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433-2433,2473
[目的]研究不同发芽床和种子处理对关苍术发芽率及出苗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发芽床和药剂处理关苍术种子,观察发芽率及出苗情况。[结果]沙床能明显提高关苍术种子的发芽率,比纸床高8.0%;用浓度200 mg/kg GA处理和PEG处理关苍术种子能明显提高发芽率,可达74.4%和72.2%,并能使关苍术提前出苗,比对照组提前6 d;PEG处理能有效提高出苗整齐度。[结论]发芽床和种子处理对关苍术发芽率及出苗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汪智军  张东亚  卓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84-14085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Bunge)发芽及出苗的影响。[方法]探讨混沙层积处理、干藏处理和低温处理3种不同贮藏方式及不同浸种温度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播种时间对文冠果出苗率的影响。[结果]3种贮藏方式对文冠果种子的发芽势有影响,但对发芽率基本没有影响。浸种温度在20~50℃时文冠果种子均可萌动发芽,且随着浸种温度的升高,发芽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发芽势却有随之加快和提高的趋势。春季种子催芽浸种时50℃为最佳浸种温度,发芽率可以达到100%,发芽势也处于最佳状态。春季和秋季播种对文冠果出苗率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文冠果种子的冬季贮藏方式、发芽浸种温度及播种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丽凤  王景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601-11603
[目的]对蝴蝶兰种子诱导原球茎和芽苗再生的条件进行研究。[方法]建立蝴蝶兰种子无菌播种高效萌发体系,以及原球茎诱导和芽苗再生的培养体系,对其各生长阶段的培养基以及所添加的激素组合及浓度进行选择。[结果]对种子萌发来说,选择授粉后120d未开裂的蝴蝶兰果荚内的种子播种为宜;最适培养基pH值为5.2~5.6。蝴蝶兰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为:花宝1号(300倍稀释)+3mg/L6-BA4-0.1mg/LNAA+20g/L蔗糖+2g/L蛋白胨+0.2%活性炭+6g/L琼脂;在此条件下,蝴蝶兰的萌发率最高达65%。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能有效防止蝴蝶兰芽苗的褐化现象.添加蛋白胨能促进蝴蝶兰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结论]该方法研究了蝴蝶兰种子诱导原球茎和芽苗再生的培养条件,为蝴蝶兰的种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激素处理对麻黄种子发芽及成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麻黄。[方法]用赤霉素和生根粉分别处理麻黄种子,采用对比法研究激素对麻黄种子发芽率及成苗率的影响。[结果]用赤霉素、生根粉溶液浸泡种子1 d后分别有27、21枚麻黄种子发芽,砂藏后激素处理的种子5 d内发芽结束。激素处理提高了麻黄种子的发芽率,集中了出苗时间,且赤霉素比生根粉更能促进种子发芽。激素处理提高了麻黄种子的出苗率。生根粉处理的麻黄种子出苗率、幼苗的根长与对照差异均显著。[结论]激素处理显著提高了麻黄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和成苗率,增加了麻黄幼苗期的根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理想的菠萝杂交种子发芽基质和育苗技术,为菠萝的规模杂交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菲律宾品种(母本)(×)澳大利亚无刺卡因(父本)杂交组合于2010年7月收获的菠萝杂交种子为材料,以MS基本培养基、滤纸和泥沙混合营养土为基质进行菠萝杂交种子发芽和育苗比较试验.[结果]以MS基本培养基为播种基质的处理成苗率最高,达30.9%,小苗生长健壮,小苗移植成活率达91.4%;以滤纸为播种基质的处理成苗率只有19.1%,小苗弱小,生长慢,小苗移植成活率为37.2%;以泥沙混合营养土为播种基质的处理成苗率为6.9%,小苗移植成活率为93.5%.[结论]采用MS基本培养基作播种基质的菠萝杂交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和移栽成活率均较高,发芽育苗效果较理想,是菠萝杂交种子发芽育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不同基质对美丽梧桐种子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美丽梧桐(Firmiana pulcherrima Hsue)的种子为材料,分别选用河沙、壤土、椰糠、河沙+壤土(1∶1)、河沙+椰糠(1∶1)、壤土+椰糠(1∶1)、壤土+椰糠+河沙(1∶1∶1)为基质,研究它们对美丽梧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河沙为基质时,美丽梧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为55.6%和66.7%,但成苗率低,株高和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以壤土为基质,美丽梧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低;以椰糠为基质,美丽梧桐成苗率高达61.1%.将河沙∶椰糠∶壤土按比例(1∶1∶1)混合后,美丽梧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成苗率均达到最优,株高和根系的生长状况良好,因此,河沙、椰糠、壤土按1∶1∶1比例混合可作为美丽梧桐种子最佳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提高黄花乌头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HKL-4对黄花乌头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HKL-4浓度及浸种时间对黄花乌头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的影响。[结果]浸种时间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不显著,而HKL-4浓度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极显著,30×母液浸种4 h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为83.62%和65.34%,比对照处理(清水浸种)高32.39%和25.94%;用适当浓度的HKL-4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出苗率和种子存苗率,30×母液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59.56%,比对照高34.66%,存苗率为50.20%,比对照高58.86%。[结论]HKL-4对黄花乌头种子的最佳处理浓度为30×母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菌根真菌对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幼苗移植的影响,为高山杜鹃开发利用及菌根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从野外桃叶杜鹃菌根中分离出的真菌混合制剂与不同培养基质混合接种,在不同覆盖条件下,研究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移植情况。【结果】桃叶杜鹃种子在接种菌根真菌的基质中发芽时间提早,其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成活率及移植成活率比非接种处理均有较大提高,且差异极显著。其中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处理发芽势最高,达39.00%,发芽率达72.67%;腐殖土基质接种苔藓覆盖处理幼苗成活率最高,达88.33%,移栽成活率达82.21%。【结论】菌根真菌极显著地影响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移植。播种采用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效果较好;移植采用腐殖土基质接种菌苔藓覆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