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品卫生安全和身体健康甚为关注。猪的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畜健康。旋毛虫病的宿主是猪和犬,旋毛虫猪肉是人旋毛虫的重要传染来源。旋毛虫猪肉快速检验是防止旋毛虫病既经济又可靠的办法,现介绍几种检验方法,供参考。1旋毛虫镜检法旋毛虫镜检法,是一种检验肉品中有无旋毛虫的传统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从膈肌或其它规定部位取4~5g肉样,从每一肉样剪取12块如麦粒大小的肉,压在两玻片之间,目镜用旋毛虫镜检器或显微镜将视野投放到屏幕上观察。2旋毛虫的“目检法”“目检法”即用眼睛观察…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品卫生安全和身体健康甚为关注。猪的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畜健康。旋毛虫病的宿主是猪和犬,旋毛虫猪肉是人旋毛虫的重要传染来源。旋毛虫猪肉快速检验是防止旋毛虫病既经济又可靠的办法,现介绍几种检验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旋毛虫的检查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毛虫为人畜共患寄生虫,猪与鼠类最易感染。为保护人畜健康,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国家动物防疫法作出明确规定凡是屠宰场都必须进行旋毛虫病的检查并作出相应处理。当前旋毛虫病的检查主要采用肉眼观察加显微镜镜检。 1 检查步骤 1.1 采样采取猪胴体左右膈肌约20g肉样2块,编号,送旋毛虫检疫室。 1.2 肉眼观察用手撕去膈肌肉样肌膜及脂肪,拉平肌肉,在照明灯下仔细观察,必要时可用放大镜进行辅助观察。如发现有半透明露滴状或乳白色、黄白色针尖状小点,即为可疑,需进一步制片镜检。反之,则判断为合格。  相似文献   

4.
旋毛虫病是由毛首目、毛形科的毛形线虫侵染所引起。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人、猪、猫、狗、鼠等都可感染。人旋毛虫病可致人死亡,感染源为摄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肉品。对旋毛虫检验的方法主要有目检和镜检法、集样消化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地改进,以寻求一种简便、快速而又准确性高的旋毛虫临床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用快速酶联免疫吸附法(FAST—ELISA)对全市七个县(市、区)2002-2006年的主要屠宰场采集的8201头份猪血清进行旋毛虫抗体检验,结果2002~2006年旋毛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8%、14.7%、52.3%、23.1%、20.5%,平均阳性率为25.9%。同时,对上述血清ELISA检测阳性猪的膈肌脚肉样2128份进行旋毛虫压片镜检和集样消化法检测,结果均未发现旋毛虫体。  相似文献   

6.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形线虫 (TrichinellaSpiralis)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人的感染主要是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虫囊的猪肉而引起。该病可致人死亡 ,所以在肉品卫生检疫检验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笔者于 2 0 0 3年 3~ 5月对在尖扎县马克唐镇市场销售的部分猪肉进行了调查。1 材料肉样采自市场销售猪肉的隔肌脚 ,每份样品 15~2 5g ,共 87份。2 方法常规压片镜检法。除去肉样的脂肪和结缔组织后 ,沿肌纤维方向剪 2 4个米粒大小的肉粒 ,放置于载玻片上 ,滴加适量 5 %甘油和 10 %稀盐酸 1滴 ,用另一载玻片覆盖 ,均匀用力压薄肉粒至透过…  相似文献   

7.
平顶山市郊县养猪业十分兴旺,城市市民肉食食品主要以猪肉为主,市区的动物检疫工作始于一九八四年。多年来,我们一直从事动物检疫和肉品质量检验工作,为让市民吃上放心肉,现就旋毛虫病猪肉的[]检法谈一点体会。实际工作中,诸旋毛虫病的检疫多采用消化法和压片法,却忽视了自检法,甚至有人认为,只有前述两种方法效果较好,肉眼根本发现不f旋毛虫虫体。其实,目检法方便易行,操作简单,如结合压片法,可以大大提高准确率。现将目检法的检验程序简介如下,供同行们参考。旋毛虫病猪肉国检法:即用眼睛直接观察肉样是否有旋毛虫(病…  相似文献   

8.
旋毛虫病在猪体中多寄生在横纹肌内,横隔膜肌最多,一旦人或动物吞食含有旋毛虫幼虫的动物肉后,在肌体中很快感染,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开展旋毛虫病检验工作,有必要了解旋毛虫的寄生、来源、形态特征及对人体的危害性,这有利于鉴别判定,从而迅速作出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9.
旋毛虫是由毛苜目、毛形科旋毛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属国家二类疫病,由于旋毛虫病直接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因此在生猪屠宰厂进行快速、便捷、准确的旋毛虫镜检就显得非常重要。1方法1.1采样 由肉尸左右横膈膜肌脚采取重量不少于20g的肉样,将其切成14块,每块大小约为2×10mm,也可取其他部位的样品,如舌、咬肌及腹肌,但为了作敏感性比较,应采用较大的样品。1.2肉眼观察 肉样先撕去肌膜,在良好的光线下将肌肉拉平,仔细观察肌肉纤维的表面,或将向样拉紧斜看,或将肉样左右摆动,使成斜方向才易发现,如…  相似文献   

10.
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Spiralis)简称旋毛虫 ,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对人类威胁很大。因此 ,旋毛虫检疫在动物产品检疫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地方标准─GB2 3/46 81997(畜禽屠宰检疫规范 )中规定旋毛虫的常规检验方法为显微镜检查法。国外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列为猪宰前常规的检查方法。现将上述几种检验方法分述如下。1 显微镜检查 肉样采集 :在猪体左、右膈肌切小块肉样 ,撕去肌膜与脂肪 ,细看有无可疑的旋毛虫病灶。一般膈肌检出率最高 ,颈肌、舌肌、肋间肌次之。耻骨和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同仁县隆务镇猪肉旋毛虫感染情况。方法采集市场销售的猪肉膈肌脚393份,常规压片镜检,计数包囊。结果在检测的样品中,阳性18份,猪旋毛虫感染率为4.58%。结论同仁县隆务镇猪肉旋毛虫感染率较高,需要立即加强猪旋毛虫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百色市猪旋毛虫监测情况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百色市属于旋毛虫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1995年我市德保县隆桑镇下步村百站屯发生了一起因吃腌酸生猪肉引起64人感染旋毛虫病,其中4人死亡。2001年自治区兽医防检站用ELISA法对我市田东县和德保县送检的1360头份猪血清进行旋毛虫体检验,结果检出阳性血清率平均为11.94%,并对这1360头猪膈肌进行常规压片镜检法检验,结果从德保县肉样中检出3份阳性  相似文献   

13.
<正> 当今世界除澳大利亚及一些岛屿外,各国均有猪旋毛虫病流行,人亦有较高的发病率。我国旋毛虫病流行情况,近年来有逐年扩大趋势。对人畜危害严重,同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对猪旋毛虫病的卫生检验仍用传统的宰后取肉样(隔肌脚)压片镜检法,检出率较低,而生前诊断及检疫更急待有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用哈尔滨地区猪、犬旋毛虫人工感染猪,在-22℃和-32℃对感染不同旋毛虫的猪肉进行冷冻无害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感染猪旋毛虫的肉样的中心温度达到-32℃经过12h,或-22℃经过48h,旋毛虫即失去活性;感染犬旋毛虫的肉样中心温度达到-32℃经过72h,或-22℃经过168h,旋毛虫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15.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成虫和幼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旋毛虫可侵害人、猪、鼠类、犬等150多种动物,其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肠内,幼虫可在宿主的横纹肌肉内寄生。人发生旋毛虫病是因食用了生的或未烧熟的旋毛虫病肉[1]。自70年代末以来,英国曾3次爆发本病,我国也发生了几十次人感染旋毛虫的事故。尤其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食肉量增加,而且肉类及食用方法多样化,致使本病的发生有增加趋势[2]。为加强对旋毛虫病控制的研究,本文现将旋毛虫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原1825年首次发现的旋毛虫为旋毛形线虫(T.sp…  相似文献   

16.
旋毛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严重寄生虫病之一,对人危害极大,最易感的动物是猪和鼠,其它动物如狗、狼、猫等哺乳动物和人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肌旋毛虫的肉均可感染,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给养殖业和人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尤其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肉食量增加,而肉类的食用方法多样化,致使本病的发生有增加趋势。因此,猪旋毛虫病历来是法定的检疫项目。1病原旋毛虫的首次发现是在1825年,定名为旋毛形线虫,后来又陆续发现几种。1996年第五次国际旋毛虫会议将旋毛虫分为5个种:旋毛形线虫、本地毛形线虫、尼氏毛形线虫、伪毛形线虫、布氏毛形线…  相似文献   

17.
旋毛虫病(Trichinella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世界各国均有流行。我国于一八八一年从动物(猪)中首次检出。人体旋毛虫病是于一九六四年自西藏地区首次报道。 近年来,我国人、畜旋毛虫病的发病情况日趋严重。除云南、西藏边远地区多发之外,自75年以来,我们在吉林省(1975、1980)、辽宁省(1979)、黑龙江省(1980)以及河南省等地、先后确诊了人体感染旋毛虫病的事例廿余起,染病者200余例。证明我国内地城市“熟食地区”的居民也常有本病的发生。 我国屠宰猪群中,旋毛虫病的检出率,一般为0.1~0.2%左右,近年来有所增长,某些地区报道,检出率达2.0~7.0%。一九七九年五月,在“全国旋毛虫检验技术座谈会议”过程中,进行现场检验和一九八○年一月,作者所进行的调查、统计,证明河南省南阳地区某县社屠宰猪群,旋毛虫检出率高达50%左右。 多年来,在教学与生产实践中,遇到了很多有关旋毛虫的具体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在对旋毛虫正常生活史进行了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着重地研究了旋毛虫包囊的形成、形态结构、存在位置以及旋毛虫的死亡转归等问题;研究了旋毛虫幼虫的“感染力”和肉眼对虫体的“可见度”、并对食肉卫生检验工作中的旋毛虫“目检法”评价的问题;研究了因吃羊肉引起人体旋毛虫病的病原问  相似文献   

18.
旋毛虫对宿主内脏器官的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旋毛虫对宿主内脏器官的损伤并为宰后旋毛虫幼虫检验提供依据,我们对小白鼠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并对旋毛虫幼虫移行造成的组织器官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l材料和方法1.卫旋毛虫种:采自农贸市场个体屠宰点病猪的肉P。经大白鼠传代保存,实验前捕杀大白鼠二R、采肉作压片镜检,确诊为旋毛虫阳性肉供实验用。l,2小白鼠20只,体重均在20-3O克之间。1.3动物感染:取实验用小白鼠10只,分别装入鼠罐,将供实验用的旋毛虫肉剪成蚕豆大的小块,分别装入鼠罐,以饲喂的方法感染小白鼠。1.4取材:感染…  相似文献   

19.
正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成虫和幼虫先后寄生于动物肠和肌肉所引起的肠旋毛虫病和肌旋毛虫病的总称。该病是一种严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感染宿主非常广泛,传染途径复杂,人和鼠类、狗、猫等多种哺乳动物可感染该病,在家畜中主要感染猪。由于猪肉是人们生活主要肉食来源,如人食入未经煮熟带旋毛虫幼虫的猪肉及制品会引起发病。因此,猪旋毛虫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同时对养猪业、肉品加工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猪肉旋毛虫三种检查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君 《畜牧与兽医》1997,29(6):280-280
猪肉旋毛虫三种检查方法比较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众多可以感染的动物中,猪是人的重要传染来源。在肉品卫生检验中不漏检旋毛虫病,对于公共卫生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应用压片法、消化法以及切片法进行检查,比较其检出率,并详细地观察了其显微镜病理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