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山西省燕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燕麦是山西省主要的小杂粮作物之一,近几年山西省对小杂粮产业开发越来越重视,燕麦已成为晋西北地区粮食生产中的特色产业。从燕麦育种、栽培、推广、加工等方面阐述了制约山西燕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思路,旨在提高山西省燕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燕麦又叫莜麦、香麦等,属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分带稃型(即皮燕麦)和裸燕麦两类。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粮草兼用的作物,燕麦不仅蛋白质含量高于其它谷类作物,而且也是高寒地区不可取代的极好的饲草,其饲用价值也比其它类作物高,它还有药用价值。在冷凉地区种植燕麦对发展畜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1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燕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粮草兼用作物,不仅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谷类作物,而且也是高寒地区不可取代的极好饲草,其饲用价值也比其他类作物高。左云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41.7万亩,粮食作物总播面积32.9万亩,小杂粮播种面积31.0万亩,其中小杂粮面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74.3%,占粮食作物总播面积的94.2%。全县燕麦种植面积6万亩,占小杂粮种植面积的19.4%,发展燕麦种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燕麦是晋、冀、蒙三省(自治区)高寒贫困山区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是产区农民增收、脱贫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燕麦食品消费与饲草消费市场发展迅速,为大规模扩大燕麦生产提供了契机,加强燕麦良种繁育工作成为了关键。本文阐述了冀北坝上地区燕麦良种"一圃三田"制的四级繁育推广体系模式(原种圃繁殖基地—一级种子田—二级种子田—三级种子田)及其技术保障措施,对加速燕麦种子产业化进程,保障燕麦产业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燕麦产业技术需求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河北省燕麦产业发展现状 河北省坝上地区及坝下高寒山区是我国燕麦主产区之一,历年播种面积200万亩以上,总产20万t左右,平均亩产100kg左右。主要是裸燕麦,约占燕麦种植面积的99%。  相似文献   

6.
燕麦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耐干旱,抗盐碱,生长期短,以高寒、高海拔的冷凉地区为佳。燕麦是我国高寒地区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我国以燕麦为原料的食品工业、医药工业还在起步阶段,无论从数量上或品种上,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现在我国燕麦的适宜种植区域相当狭小,历史上最大种植面积也仅3000万亩,随着我国民众对燕麦保健价值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燕麦产品的消耗量会逐年增加。根据燕麦对气候、土壤的适应特  相似文献   

7.
燕麦属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耐干旱,抗盐碱,生长期短,以高寒、高海拔的冷凉地区为家.燕麦是我国高寒地区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燕麦营养与保健.具有降血脂、调节血糖、改善肠胃功能、防癌等食疔保健功能,对由高血脂症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脑血栓和糖尿病以及肥胖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是任何其它谷类作物不可取代的.燕麦的营养价值主要表现在功效成分含量、医疗保健效果和饲用价值方.燕麦籽实是饲养幼畜、老畜、病畜和重役畜以及鸡、猪等家畜家禽的优质饲料.叶、茎秆多汁柔嫩,适口性好,是最好的饲草.  相似文献   

8.
燕麦是一种特殊的粮、经、饲、药多用作物.其主产区是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在世界八大粮食作物中,燕麦总产量居第五位.燕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后不可或缺的营养保健粮食,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燕麦植物学特性 燕麦属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耐干旱,抗盐碱,生长期短,以高寒、高海拔的冷凉地区为家.  相似文献   

9.
燕麦是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杂粮作物,具有抗旱、耐贫瘠等优点。本文分析了白城市发展燕麦产业的优势及限制因素,并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供当地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燕麦是威宁县高寒山区种植历史悠久的小杂粮之一,但长期以来,燕麦产量低而不稳,发展缓慢。本文从生产现状、受制因素、发展优势等方面进行阐述,对威宁燕麦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能为产业的壮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燕麦育种现状及资源特点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对山西省燕麦的生产现状、燕麦育种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提出了现阶段燕麦育种的目标与任务,通过对收集、保存的燕麦资源进行分析,总结出山西省燕麦资源的类型和特点,为充分利用燕麦资源进行品种创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同燕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1999年以国外引进的优质燕麦(Avena nuda L.)品种Marion作母本,裸燕麦8914作父本,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燕麦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为95~100 d,属中熟品种,株高113~118 cm,千粒重26.2 g,子粒粗蛋白质含量17.51%,脂肪含量10.26%,淀粉含量58%。抗旱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在山西省燕麦产区的旱坡地、二阴地均可种植,尤其在下湿滩地种植,增产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13.
燕麦与苜蓿混间条播模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低氮条件下比较分析燕麦与苜蓿不同间作与混播模式的生产效应,研究了燕麦和苜蓿间作混播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混播处理对混合牧草的株高、鲜干比、茎叶比几乎没有影响;间条播优于混条播,燕麦与苜蓿3:1更具优势;在燕麦乳熟期进行刈割,所有处理中T1(燕麦与苜蓿3:1间条播)的干草产量(457...  相似文献   

14.
莜麦生产定位思考与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忻州市是山西莜麦的重要产区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区莜麦面积逐渐下降到2007年的1.7万hm2,并仍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通过对莜麦生育习性、营养利用价值、传统的旱作制度和生产与生态条件分析、比较,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对莜麦的生产区域、种植结构、种植比例、产业发展前景,秸草利用方向进行了界定并指出,不应以播种面积来衡量政绩,更不应以比较效益低而放弃管理或技术指导。用生态与效益相结合的观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高度重视技术和良种运用,尽可能地提高单水平,才是对农民的负责,对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北方半干旱地区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的影响,于2019—2021年在山西省右玉县开展3年的大田试验,设置燕麦单作、马铃薯单作和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3种种植模式,分析了3种种植模式产量效应以及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LER)和边行效应。结果表明: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应,3年试验期间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11、1.07和1.17。间作边1行燕麦籽粒产量显著高于间作其他边行和单作行,2019—2021年,间作边1行产量对间作燕麦籽粒产量贡献率为35.6%~38.5%。产量构成分析显示,地上部生物量、有效穗和穗粒数的增加是间作边1行燕麦籽粒产量提高的决定因素。与马铃薯单作相比,间作边1行马铃薯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重均降低,导致间作马铃薯产量下降1.0%~26.2%。综上所述,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增加了土地利用率,具有较好的产量效应,燕麦边行效应是间作产量优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燕麦品种资源品质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裸燕麦品种蛋白质含量在15%以下的比重较大,脂肪含量多数在5%~7%之间,亚油酸含量在40%~45%之间的占多数。皮燕麦品种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17.92%,最低为8.71%,多数在10%~15%之间;脂肪含量在7%以上的占多数;亚油酸含量多数集中在40%以下,最高可达46%以上。裸燕麦在我国山西的品种是高蛋白、中脂肪类型,锡盟的品种为高脂肪、低亚油酸类型,青海的品种为高亚油酸、低脂肪类型,河北、内蒙古、乌盟的品种低蛋白、低亚油酸类型比重较大。皮燕麦主要由国外引入,美国品种为高脂肪、低蛋白质类型,加拿大、中国的品种为中蛋白质、中脂肪、中亚油酸类型,匈牙利、原苏联、丹麦、智利的品种为中蛋白、高脂肪、低亚油酸类型。  相似文献   

17.
关于山西小杂粮发展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小杂粮应从3个方面理解,一是“小”字,二是“杂”字,三是“区域性”。“小”主要指面积小、产量低;“杂”是因为种类多、但因规模小而无法独立成体系;“区域性”是指“小”与“杂”是相对的,在一个地方“小”,但换个地方可能就不一定“小”了。山西的小杂粮应包括荞麦(甜荞、苦荞)、燕麦、糜子、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芸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11种,面积不足20万hm2。小杂粮的“小”决定了它虽在农民增收中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山西不具有战略地位;由于它的保健功能,又使其在保健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17个饲用燕麦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观测其株高、干草产量、营养性状等指标,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糖4个营养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青引2号的生育天数仅86 d,而林纳、锋利和定燕2号的生育天数均为105 d。②至乳熟期,参试品种中定燕2号的平均株高最高,而白燕19号、魁北克、KONA和早熟1号4个品种在乳熟期的平均株高均在90 cm以下,与其他参试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③至乳熟期,甜燕二号品种的干草产量迅速增加,平均产量较高,与早熟1号、白燕19号、林纳、定燕2号、青引2号和甜燕麦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且这6个品种的平均干草产量均在7 000 kg·hm-2以下。④各品种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不同生育时期,参试品种的干物质含量均在90%以上(除林纳乳熟期外);各品种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不同时期差异明显;可溶性糖含量在开花期各品种间存在较明显差异。⑤17个参试品种中,以定燕2号品种的主穗长最长,KONA品种的穗铃数最多,穗粒数以魁北克品种的数量最多,穗粒重以白燕19号品种最高,千粒重以甜燕麦品种最高。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甜燕二号、定燕2号、林纳、魁北克、甜燕麦5个品种的综合生产力最优,适宜在本地区优先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核不育燕麦新种质选育新品种品燕2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裸燕麦新品种品燕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燕麦课题组以CAMS-6核不育材料作母本、裸燕麦品五作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为95~100 d,属中熟品种,株高110~120 cm,千粒质量24 g左右,籽粒粗蛋白含量18.9%,粗脂肪含量8.3%;抗旱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re是山西省西葫芦根腐病的主要病原,采用致病菌的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西葫芦根腐病病原烟草疫霉菌。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产生孢子囊的最适温度27℃,最适pH 6,最适培养基为燕麦培养基。黑暗不利于烟草疫霉产生孢子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