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县野生白灵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菌丝培养阶段pH值、温度、碳源、氮源、碳氮比(C/N)对野生白灵菇菌丝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6.5~7.5条件下,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培养温度为24~26℃较利于白灵菇菌丝的生长;白灵菇菌丝培养良好的碳源为蔗糖、麦芽糖,氮源为蛋白胨、酵母浸膏;培养基中,C/N为20∶1时,菌丝生长速度相对最快。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3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对白灵菇菌丝生长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丝生长较优的条件为温度24℃、pH值6.5、碳氮比21∶1,此条件下白灵菇菌落直径为58.13 mm,菌丝生长速度为4.79 mm/d,与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2.
对柳松茸"陕As-018"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比较了不同温度、pH值、培养基含水量、碳源、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柳松茸"陕As-018"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培养基含水量为65%。  相似文献   

3.
玉米小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不同培养温度、不同培养pH值条件及不同营养条件对玉米小斑病病菌菌丝生长量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以PDA+VB1培养基培养的菌丝其生长速率及产孢量最大;②菌丝在30 ℃下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病菌孢子在25 ℃下萌发速度最快;③病菌菌丝在pH值为8时,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也最大.  相似文献   

4.
分别在不同培养温度、培养基pH值、培养基含水量条件下培养金福菇Tg-505菌株,比较其菌丝的生长速度及生长势,探讨不同温度、酸碱度和培养基含水量对金福菇Tg-505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15~35℃范围内,金福菇Tg-505菌丝均能生长,以25℃时菌丝生长势最佳,日平均生长速度最大为5.99 mm;酸碱度在pH 5.0~10.0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以pH 7.0~8.0时菌丝生长势最佳,生长速度最快;培养基含水量在50%~75%范围内菌丝能够生长,含水量为65%~70%时,其菌丝洁白、粗壮、长势好,生长速度最快,达到3.77 mm/d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一个珍稀食用菌品种姬松茸进行了母种培养基和原种培养基的筛选。从菌丝的长势、长速、均一性等方面对4种母种培养基和4种原种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松茸母种的最适培养基配方(1L)为干粪草料200.0 g,KH2PO4 3.0 g,MgSO4 1.5.0 g,VB1 2片,大豆蛋白胨3.0 g,葡萄糖20.0 g,琼脂20.0 g;姬松茸原种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86%,麦麸12%,石灰2%。  相似文献   

6.
为了弄清楚姬松茸商研-F106的生长条件,本文对其菌丝的营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姬松茸商研-F106菌丝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5℃,pH范围较广,以pH6.5-7.5为最佳,最佳碳源为甘露醇,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佳C/N为30:1.  相似文献   

7.
粉红聚端孢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温度、光照、酸碱度和营养等条件下对甜瓜主要采后致病菌———粉红聚端孢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病原菌菌丝在pH3~8的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6.光照条件对菌丝的生长无显著影响.离体培养的营养试验中碳源以添加甜瓜汁液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最好,其次为添加葡萄糖的培养基(PDA);氮源则以添加VB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效果最好.孢子在无菌蒸馏水中的萌发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此时孢子萌发率最高,为50%.孢子萌发的pH为3.0~8.0,但在pH值为4.0~7.0时萌发率较高.结果还表明,分生孢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速度快且萌发率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采自攀西地区的烟草黑胫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不同温度及不同pH值等条件下培养特性。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菌最适合在燕麦培养基上生长,菌丝生长快:菌丝在2,0,36℃都能生长,28℃生长最佳。在不同pH值的培养基培养下,菌丝最适合在pH值为5.5的培养基上生长。  相似文献   

9.
姬松茸原生质体再生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姬松茸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对姬松茸原生质体再生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将培养5 d的姬松茸种子液点种在覆以玻璃纸的菌丝生长培养基上,26℃培养5 d,用2.0%的裂解酶以pH6.0,0.8 mol/LNaCl为稳定液,在30℃下酶解6 h,可制备得到菌落数为1.8x107cfu/mL的原生质体液.将原生质体悬液经G2过滤器过滤除菌后在GM上再生,原生质体再生率町达8.53%,残片率2.43%.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姬松茸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组合配方和发酵条件。【方法】以姬松茸菌丝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子和正交实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姬松茸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单因子实验条件下最适发酵条件为:以甘露醇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磷酸二氢钠为其他营养元素,pH值为5.0。而通过正交设计不同组合培养,确定姬松茸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磷酸二氢钠为其他营养元素,液体初始pH值为6.0。在25 ℃下150 r/min振荡培养5 d,100 mL发酵液中姬松茸菌丝干重达到0.4463±0.0132 g。【结论】单因子培养和正交组合培养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在进行菌株发酵培养时,需将两种方法结合才能更准确地确定其培养和发酵条件。姬松茸液体发酵能快速实现菌株的大量扩培,为姬松茸进一步栽培或提取发酵产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采自攀西地区的烟草黑胫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不同温度及不同pH值等条件下培养特性。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菌最适合在燕麦培养基上生长,菌丝生长快。菌丝在2036℃都能生长,28℃生长最佳。在不同pH值的培养基培养下,菌丝最适合在pH值为5.5的培养基上生长。  相似文献   

12.
进行不同培养基及pH值对双孢菇母种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双孢菇母种在麦粒+PDA综合的培养基上长势及生长速度都明显好于单纯的PDA培养基,说明在适当的C/N范围内增加养分可以更好满足双孢菇母种菌丝对养分的需求。因此,麦粒+PDA综合的培养基或麦粒培养基可作为大面积生产双孢菇菌种的培养方案。2对双孢菇2796,pH值为6.5~7.5,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稍好。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鹿茸菇的生物学特性,筛选其适宜的母种培养基配方,设置了不同碳源、氮源、pH和温度条件的筛选试验,观测鹿茸菇菌丝生长情况和菌丝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鹿茸菇母种培养基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硝酸钠,最适pH值为7.0,最适菌丝生长温度为25℃,鹿茸菇菌丝为双核细胞,有锁状联合,其细胞较长,不同生长时期隔膜明显度不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番茄早疫病菌抗、感嘧菌酯菌株的培养基营养条件、pH以及温度的改变,了解抗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抗、感菌株之间的营养利用情况不同,敏感亲本在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最快,而抗性菌株在葡萄糖和牛肉膏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快;对pH值的要求也略有差别:抗、感菌株均在pH值为6、7时生长较迅速,抗性突变体在pH值为7时生长最快而亲本菌株在pH值为6时生长最快。二者在不同温度下生长情况基本相似:在4~30℃温度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以20~25℃生长最快。其中在4~25℃之间菌丝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25~30℃之间则随温度升高而减慢,在35℃几乎不生长,各温度下敏感亲本菌丝生长速度均比抗性突变体快。  相似文献   

15.
培养条件对甘薯黑斑病菌生长与产孢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不同营养条件以及培养环境条件下,测试了甘薯黑斑病菌的生长速度以及产孢量。结果表明:甘薯黑斑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Ellis et Halsted)在13种供试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在番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胡萝卜培养基上生长最差;分生孢子产孢量以在PDA培养基上最多,在玉米粉培养基上最少。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5℃,在15℃下分生孢子产孢量最大。在全光照环境下生长最好,全黑暗下次之,光暗交替条件下较差,光照条件对黑斑病菌分生孢子产孢量没有明显差别。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为6~8,最适pH值为8,分生孢子最适产孢pH值为10。在真菌生理培养基上,以淀粉为最佳碳源,以酵母膏为最佳氮源。菌丝、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致死条件分别为52℃、5 min,47℃、5 min和50℃、5 min。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蛹虫草发酵过程中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种龄、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等因素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最后通过蛹虫草的菌丝收率,来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种龄为4d,培养温度为27℃,培养时间为55h,接种量为7.5%(v/v),在该条件下所得蛹虫草菌丝收率最高,以此确定蛹虫草发酵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7.
姬松茸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姬松茸深层发酵菌丝体中的主要活性物质粗多糖的产量为评价指标,对姬松茸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碳源、氮源、碳源配比、氮源配比、微量元素、装液量、培养温度、pH值、培养时间对姬松茸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前pH自然、500 mL锥形瓶装液量80 mL、培养温度25℃、转速200 r/min的条件下培养10 d,姬松茸的发酵培养效果最佳,胞内多糖产量可达7.028 mg/mL.  相似文献   

18.
姬松茸又叫巴西蘑菇,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传统的栽培方法常通过二次发酵栽培。经过试验,利用熟料袋栽姬松茸能减少病虫害发生,产量高,效益好。栽培要点如下: 一、栽培季节 姬松茸属于中温结实性菌类,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温度为22—26℃,子实体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为16—33℃,最适宜的温度为18—22℃。因此,春秋两季均可栽培,我省春季在2月份  相似文献   

19.
徐婧  夏瑞 《广东农业科学》2009,(3):87-90,99
研究了温度、pH值、培养基对富贵竹炭疽病菌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并测定了3种药剂对富贵竹炭.疽病菌的室内抑菌力.经测定该菌菌丝在10-35℃均能生长,其中28℃为最适;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范围为15-35%,30~35℃产生较多: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5℃.15-30℃萌发较好.在pH3.0~10.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5.0~7.0;产生分生孢子最适pH值为9.0-10.0.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6.0-7.0.在供试的3种培养基中.PDA是最适合该菌生长的培养基,用燕麦片琼脂培养基培养菌丝生长速度减缓.但产孢量更高.药剂抑菌力测定试验显示,72%疽仙试剂对富贵竹的炭疽病菌抑菌力和药效的保持能力较好,推荐使用浓度为800~1000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扁桃叶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ria)的生长特性,明确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在不同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值、培养基、碳源、氮源条件)下,培养扁桃叶斑病菌7d,测量其菌落直径大小或者菌丝净生长量,观察其菌落及菌丝生长状况,采用统计软件DPS7.01分析各数据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病菌在5~35℃均能生长,在20~30℃生长较为适宜;菌丝在pH值3~13间均能生长,两个菌株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5~8;两个菌株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PDA培养基上长势最好,在麦芽糖琼脂培养基上长势最差;病菌以果糖、葡萄糖、乳糖和木糖为碳源均生长良好,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氮源处理下菌落生长状况良好,不同菌株间对不同氮源要求有一定差异.[结论]该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碳源为果糖和木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和硝酸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