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名田制是汉代四百年来土地制度方面的基本国策。制度的基础是前朝的授田制、限田制和军功爵制,特别是商鞅变法为名田制打下基础。由近年出土《张家山汉简》中,知道汉初推行名田制,按照爵位确定占有田宅数量。民爵和一般庶民要加入什伍组织。庶民可占有田一顷,宅一区。宅田宅数量根据户主变动有授有还。公大夫以上高爵位者不承担纳税和支差役,身死后继承人要降爵,减少相应的田宅数量。  相似文献   

2.
商鞅变法“除井田,开阡陌”后,军功爵制在秦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并延续到整个汉代,建立了二十级军功爵。在授田方面为“名田制”,按照军功爵高低授田。名田制实际也是限田制,给了有爵位人的占田资格,限制普通平民的发展。汉初由于官府公开卖爵,土地的自由买卖,一部分“富民、豪民、富商占有较多的土地,成了豪民地主。豪民乃大量出现,并逐渐形成为新的一种地主经济类型,大量使用奴隶。东汉以来豪强地主恶性膨胀,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动乱,造成不论南方和北方都出现大量使用农奴的庄园经济。秦汉时期的名田制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豪强庄园经济发展的基础,社会的大动乱则是其外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二年律令.户律》是吕后二年颁布的有关名田宅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法律,其中的名田宅制度关系到刘邦时期的“与田宅”令是否实行及其到吕后时期的前后变化。我们认为高祖五年诏书的“与田宅”令已经制定了按爵级身份名田宅的制度,萧何编订汉律时这部分内容由“令”入“律”。《户律》所见名田宅制度是现实中真实实行的制度,其中对违法欺诈行为的惩罚条款应是吕后二年修订汉律时增补的内容。吕后二年调整食邑政策是造成田宅标准偏高的主要原因,民爵和官爵的划分也是在吕后二年定型的。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新洋农场在二次创业中积极推进以"股田制"、"六统一"为核心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取得丰硕成果。2007~2009年与实行租田制的2007年的前三年相比,粮食增产1255万公斤,农业综合  相似文献   

5.
井田与井田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田与井田制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井田是疆理土地为井字形方块田的耕作方法。井田制是将土地划分为小块授予农夫独立耕作的分配土地占有权的制度。不能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概念,以井田的存在论证井田制的起源。殷商西周时期确曾以沟渠、道路交错分割土地为井田。然而其时农业生产工具基本上仍是木、石、蚌器。与之相适应的劳动组织形式是家族公社集体耕作,同时也共同占有大块田  相似文献   

6.
石小星 《中国农垦》2007,(10):28-29
安徽省淮南农场与益益乳业分立后,拥有耕地面积2万多亩,水面8000亩。全场共有在册职工1200名,其中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177名;离退休人员1200名。在2003年秋季,淮南农场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新一轮土地承包中,按照安徽省农垦集团总公司提出的"地分两类,户为单位,全员有地,退自耕养,地权流转"的20字方针,深化土地承包改革,在全场推行"两田制、三自理"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一、农民的土地应实行"方田制"或"集中连片制" 1984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是解决农村农民温饱问题,解决征购粮和农业税缴纳问题.那时以稳定民心和社会安定团结出发,所以在土地分配上就出现五花八门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获取某矿区损毁土地预复垦为耕地的适宜性等级,运用模糊模型识别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通过隶属函数计算不同适宜性等级下各参评因子标准值的隶属度和评价单元各因子指标值的隶属度,且以前者为标准库,后者为识别对象,使用贴近度公式计算识别对象与标准库中不同适宜性等级的贴近度,并依据择近原则确定最终评价结果。结果显示,高度、中度、临界适宜的土地面积分别为1 311. 61、618. 85、6. 10 hm~2,其中中度适宜性等级的土地主要限制因子为沉陷深度和灌溉条件,临界适宜性等级的土地主要限制因子为灌溉条件。研究结果可为矿区后续复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方法以隶属函数和贴近度公式为定量分析手段,以择近原则为评价结果判定理论依据,可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并为其他矿区和其他类型土地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两田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地方出于土地重组的需要而推行的一种土地制度创新,经历了实验、大面积推广到90年代中期否定和1997年中央发文明令禁止,一直充满着争议.两田制实行暴露出了中国第二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分析对两田制存在的问题,并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一些反思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裴幸超 《农业考古》2015,(1):318-321
敞田制是中世纪英国最基本的土地耕作制度,以轮换耕作和公共放牧为主要内容。近代以来,在农业革命的背景之下,敞田制成为议会圈地的对立物,被标榜成落后、低效率的象征。实质上,在中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相对缓慢的情况下,敞田制不失为一种效率较高的土地经营模式。一方面它促进了中世纪英国农牧混合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则适应并推动了中世纪英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对中国耕地保护中政府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效率并不高,中央政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实际作用远不如其理论设想。因此,必须完善耕地保护的政策体系,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改革现行征地制度、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和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计划促使地方政府自觉保护耕地,注重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生态建设和土地整治工程驱动黄土高原沟道土地利用及农业生产发生较大变化,为探讨其农地转换特征及影响机制,以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8个区县为研究区,选取2000—2005、2005—2010、2010—2018年3期24幅Landsat TM/OLI数据,采用CART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出研究区的沟道农地分布并分析其空间变化,构建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挖掘延安市沟道人地系统特征,探究其空间要素沟道农地的时空转换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近20年延安市沟道农地呈现发散式分布、阶段性扩展且总体波动式收缩趋势,重心整体向北迁移;加入时间序列坐标的时空地理加权回归在沟道农地转换研究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社会经济因素是近20年延安市沟道农地转换的主要驱动力,且影响效应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延安市沟道农地转换的不同驱动因子系数时空分布各异,人口因子和坡度因子的作用强度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地均GDP因子高值分布区在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形成“核心边缘”的漏斗状格局,其变化趋向于核心“流动”。黄土高原沟道农地发展变化受多种因素驱动,地区本底差异及不同的行为主体促使沟道农地发展变化趋于不同方向,但根本上均受国家及区域重大发展政策导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大足县南北山生态农业试验区为例,对川中地区农田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川中地区农田系统仍处于低投入、低产出的状况,不仅影响农田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转功能,而且制约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田生产率的提高。增加投入是提高农田生产率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农地信托改革的地方试点实践,运用“三权分置”理论和信托原理分析农地信托改革的现实困境与制度保障。结果显示:“三权分置”赋予农地经营权明确的法律地位,坚持集体所有权长期不变、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盘活土地经营权,成为促进农村土地高效有序合理流转的优势制度选择。农地信托改革应以建立权责明确的农地信托主体制度为前提,以完善农地信托登记制度为基础,以农地信托监管制度为保障,以完善信托激励机制为动力,实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保障农民权益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地利用系统本身的多维性,复杂性以及农地利用系统评价的模糊性特征,以曲周县为例,构建了一套适合于该县域农地利用系统状态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农地利用系统状态进行了定量比评价。评价结果与县域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模糊综合评判法由于抛弃了“是”与“非”的二值逻辑,允许多个的中间状态存在,使评判结果更为精确。为农地利用系统这类复杂系统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数学框架。  相似文献   

16.
农地制度改革是兵团经济发展的关键,农地流转创新是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前人研究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对兵团13个农业师进行农地流转现状调查分析,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探索农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第八师农地流转的具体制度对策。结果表明:北疆团场土地流转较活跃,其中第八师流转规模最大;土地流转价格、土地流转信息获取量、团场引导土地流转力度、土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是影响兵团农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兵团农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不清晰、农民收益缺乏增长机制、土地流转不规范、权利流转服务机构缺乏、权利流转监管困难、利益保护机制缺乏等。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基于Android 平台的智能水肥灌溉系统。通过物联网网关将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数据发送 到Android 的移动终端上,实现了对农田和土壤的温湿度信息24 h 不间断和不受距离限制的收集和存储,并且还能 在Android 客户端上根据收集到的农田信息由用户直接控制农田水泵、肥料仓和混合池的电磁阀的开关,达到随时 随地地对农田进行水肥智能灌溉的目的。在手机上,系统运行良好,操作简便。此外,基于Android 平台的移动终端的 性价比使得本系统的硬件成本少,便于农田管理者接受。  相似文献   

18.
建立耕地储备制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阐述耕地储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出发,探讨了耕地储备制度的内涵,归纳出耕地储备的四种类型:结构型储备、休耕型储备、流转型储备、开发型储备.并在保护农业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强调了建立耕地储备制度的必要性,分析比较了国外有关耕地储备的政策、实践,论证了耕地储备的可行性,围绕储备机构体制、价格机制、期限设置等论述了耕地储备运行体系的构建,在以解析耕地储备数量作为切入点的同时,提出了通过完善、创新农地产权、农地流转、农村社会保障、公共财政、户籍改革、农地金融等一系列制度,构成耕地储备的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的基础性制度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经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及研究价值。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范式,对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模式进行识别。由封建土地所有制经过制度更替后变迁至农民土地所有制,由农民所有制经过制度转换与更替后变迁至农民集体所有制,由农民集体所有制经过制度层叠后变迁至"两权分置"产权制度,由"两权分置"产权制度经过制度漂移后变迁至"三权分置"产权制度,这表明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是渐进式的并且具有极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多因果作用下的产物。未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应从多角度出发,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农地产权结构、以乡村振兴战略重塑农村土地价值观念、以农业数字化助力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升级,推动农地产权制度的良序变迁。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有机肥施用中,畜禽粪便中抗生素造成农田土壤生态风险的问题,对抗生素在养殖业-种植业生产系统中的流动与降解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基于农田土壤抗生素生态风险值的畜禽粪污农田承载力估算模型,以黑龙江农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养殖业-种植业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计算获得相应的畜禽粪污农田承载力。结果表明:1)黑龙江农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hm2农田可承载的猪当量分别为58和66头。2)在畜禽粪便有机肥施用过程中,黑龙江农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田土壤抗生素生态风险防范应以磺胺嘧啶和恩诺沙星等高生态风险抗生素为主。建议黑龙江农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未来设立地方标准,严控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残留量,尤其高生态风险的抗生素种类;增强畜禽舍的环境调控,保障动物生长环境健康;优选畜禽粪便处理工艺,配套处理设施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