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在线测量球团密度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模糊神经网络技术为基础,综合考虑制团过程各因素对球团密度的影响,建立起球团密度的软测量模型.在软测量模型中,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模型描述球团密度变化的非线性过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辨识算法,利用减法聚类法确定合适的聚类组数目,并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优化全局参数,从而获得了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精度的模糊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根据此方法,设计了测量装置,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软测量模型输出与实验室测量值基本一致,平均误差较低且最大误差未超过0.05g/cm^3.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在线测量冷凝器污脏程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选取冷凝器压力作为研究对象,以模糊建模技术为基础有效地实现了冷凝器污脏、工况参数变化对冷凝器压力影响的分离,可较准确地在线监测冷凝器污脏.根据此方法,研制了以DSP为核心的测量仪,并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热阻法及传热系数法相比,该测量仪能够取得更好的测量效果.  相似文献   

3.
马从国  赵德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309-93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Fuzzy C-Means)算法的多模型结构方法,并建立了溶解氧软测量模型。通过对养殖池塘溶解氧软测量模型的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度和鲁棒性,具有良好的在线测量与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系统建模方法,采用减法聚类和模糊C-均值聚类相结合的模糊聚类算法进行前件RBF网络辨识,自适应地获得精确的聚类个数和隶属度参数;用BP算法训练后件网络的权值,从而仅利用输入输出数据,就建立了T-S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在该过程中充分利用了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的优点。最后用该模型对一个非线性系统进行辨识,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烟草化学成分与烟草品质之间难以建立确定的数学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烟草品质评价方法。该方法以烟叶样品的化学成分的差异性为依据,以模型分类结果与专家评吸结果的一致性为目标,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现有的模糊聚类算法进行优化改进,建立基分类器;在此基础上,利用Ada Boost将基分类器对于不同样本集的多个分类结果进行集成,形成最终的烟草品质评价模型。以130组烟叶作为烟草样本,测定了各烟叶样品中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氧化钾、氯离子、蛋白质7种化学成分含量,并采用改进的模糊聚类方法与神经网络算法、模糊聚类算法进行对比试验,该方法的误检率为6.7%,具有提升小样本数据的辨识能力,优于所比较的其他2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信息挖掘中的文本自动聚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向量空间模型的核聚类算法。首先对聚类文本进行模糊特征提取得到模糊特征项集,然后依据模糊特征项集对每篇文本计算特征项的文档频数,进而得出每篇文本的模糊特征向量。最后利用高斯核函数将每篇文本的特征向量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在高维特征空间中利用核聚类算法实施文本聚类。该方法在特征提取时充分考虑了特征项在文档中的位置信息,使自动聚类原则更接近手工聚类方法。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部分文档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新的结合了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和可能性c-均值聚类(PCM)算法优点的联合模糊c-均值聚类(AFCM)算法。它克服了PCM对初始值敏感、易产生一致性聚类的缺点,是PCM的扩展算法。试验表明:AFCM能同时产生隶属度和典型值,从而更好地处理噪声,避免了一致性聚类,同时提高了聚类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如何建立同类负荷动特性的综合模型问题,提出了基于实测响应空间的负荷动特性直接综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重心法确定同一类负荷特性的聚类中心,再通过对聚类中心等效样本进行参数辨识,以得到的模型参数作为该类负荷特性的综合模型参数.通过对某一变电站现场采集的负荷特性数据进行综合建模,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而且其实现比综合辨识建模以及参数加权平均综合建模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在Web上发布的空间数据的检索能力,针对传统的WebGIS数据库模糊指向性聚类检索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收敛导致检索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语义融合聚类的WebGIS数据库优化检索方法。采用有向图模型构建WebGIS数据库检索节点分布结构模型,在WebGIS数据库存储数据信息流中进行关联语义特征信息挖掘,以挖掘的特征信息为数据库检索的指向性信息素,并采用分段融合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关联语义融合聚类处理,在数据融合中心中求得数据库检索目标值的全局最优解,实现数据库优化检索和访问。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WebGIS数据库检索,对检索数据的查准率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检索过程的收敛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线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辨识与鲁棒控制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广义模糊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实时建立对象模型未知系统的逆动态模型,实现网络结构和参数的同时在线自适应.考虑到网络建模误差和外部干扰的存在,还设计了基于控制理论的鲁棒补偿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模型未知仿射非线性系统实现鲁棒输出跟踪.  相似文献   

11.
针对负荷建模中统计综合法研究薄弱的现状,在某省全电网大范围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的分类思想,并对调查的48个枢纽变电站和纺织行业典型用户的负荷特性进行了分类研究,得到其相应聚类中心矩阵,分析了聚类结果和聚类中心矩阵,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进行变电站的聚类和综合以及典型行业用户的精选,解决了负荷建模中变电站特性分类处理和典型用户的精选的复杂性与主观性,对综合负荷建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方法具有概念清晰,计算方便,算例论证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超宽带信号在林地中的传播特性,依据信道频域测量数据,提出了符合中国超宽带(UWB)技术频率使用规定的林地场景信道模型.信道总体模型采用修正S-V模型.在信道测量信号的后处理中,使用过渡带为高斯滚降特性的类高斯窗来提取符合中国超宽带频谱规范的测量信号,利用CLEAN算法得到高分辨率的离散信道响应,并为信道时域测量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分簇算法,最后统计提取出了信道模型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林地超宽带信道模型和实测数据有着相近的时延扩展特性和主要多径个数.  相似文献   

13.
杨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89-17290,17322
将三角模糊函数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多准则实时评价的模糊层次法模型。为了能够处理评价时模糊性问题,在该模型中引入三角模糊函数对各个指标进行比较以获得权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以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三角模糊评价理论,采用三角模糊值表示被调查对象的感知表现,用连续性的变化更为客观地描述被调查对象感知值,并结合IPA分析法,构建基于Fuzzy-IPA分析法的满意度测评模型,不仅可筛选出影响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关键因子,而且可以找出相关因子的重要程度与表现程度.  相似文献   

15.
刘娜  艾南山  周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43-9645
基于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优劣的模糊性和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性,在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集理论和欧氏贴近度概念,建立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模糊物元模型,并应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避免了权重分配困难的问题和主观判断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优越标准的不确定性。实例研究表明,运用熵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状况,方法是可行的,结论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影响地质灾害活动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介绍了隶属函数的建立方法及模糊支持向量机(FSVM)模型的建立过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周宁县地质灾害易发性程度进行评价,把周宁县地质灾害易发性程度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个级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因子权重选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问题,以夏橙产区为例,引入模糊证据权法.评价结果显示:85%的已知适宜点处于修正后验概率分级图的中等适宜级别以上,表明集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为一体的模糊证据权法与修正后验概率模型结合可以客观、准确地对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浓度对葡萄糖溶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基于文献报道的建模方法,研究不同温度和浓度对葡萄糖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建立了温度浓度-黏度数学模型μ=μ0exp[(-282 400/T2+1 999/T-2.874)m]。通过外推法发现m→0时理论水黏度μ0≠μ水,借助于1HNMR测量溶液中水分子氢键缔合程度,发现葡萄糖溶液黏度受温度和浓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葡萄糖分子和水分子间作用力的相对强弱。结合特定温度下的水黏度常数,确定温度浓度-黏度数学模型中存在μ0=0.410 7μ水+0.518 8的偏差,进一步将葡萄糖溶液黏度与温度和浓度变化的连续方程修正为μ={0.736exp[6.74(273/T)2-4.8(273/T)-1.94]+0.518 8}exp[(-282 400/T2+1 999/T-2.874)m]。[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结晶葡萄糖的制备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